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法学》1957,(3)
现代国际法的阶级性和体系,是当前国际法学者尚在争论的问题.上海法学会和华东政法学院为了深入探讨这个问题,特联合召开了一次国际法的专题讨论会.会上着重讨论了华东政法学院国际法教授周子亚提出的论文"国际法的阶级性、独特性、强制性和继承性".在会上发言的有吴芷芳、刘家骥、丘日庆、张汇文、杨兆龙等人.关于国际法的阶级性问题,周子亚认为国际法所表现出来的阶级意志不是一个国家的统治阶级之意志,而是社会经济制度不  相似文献   

2.
关于技术法规是否有阶级性的问题,是近来法学领域中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一种意见认为技术法规是用以处理“公共事务”的,并不完全是统治阶级一个阶级的意志,它还反映整个社会的利益和要求,本身是没有阶级性的;一种意见则认为法律、法规只能是统治阶级的意志表现,为统治阶级利益服务,它不可能反映社会的共同意志,因此任何技  相似文献   

3.
1.国际法的定义是什么?国际法是否有阶级性? 国际法是主要调整国与国之间关系的有拘束力的原则、规则和规章、制度的总体。这里说“主要”,是因为在国家之外,还有类似国家的政治实体以及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和在一定范围内,是国际法的主体,它们之间的关系也受国际法原则、规则和规章、制度的拘束。这些原则、规则和规章、制度反映了各国统治阶级妥协的意志。国际法与其他法律一样,具有阶级性并属于上层建筑,但它并不表现任何特定国家统治阶级的意志。它以协定或经过一段时间形成的惯例的形式,表现若干国家或大多数国家妥协的意志。  相似文献   

4.
<正> 在我国国际法学界,很多学者认为国际法是有阶级性的,但我认为国际法学没有阶级性。第一,任何国际法条约、规则的制定,都是参与国反复强调本国利益而进行较量、争执最终协调的结果,即便是社会制度相同的国家,也不会因阶级性质相同而例外。因此,国际法表现的意志和  相似文献   

5.
<正> 剥削阶级消灭以后,对社会主义法的阶级性应怎样认识?马列经典作家关于“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表现”的结论是否适用于社会主义法?法学界对此存在不同认识。一些同志一方面承认社会主义法的阶级性,一方面又认为社会主义法不再是统治阶级意志的表现。其理由主要是:统治阶级是针对被统治阶级来说的,既然被统治阶级不存在了,统治阶级也不复存在;社会主义国家已不是原来意义上的国家,是“半国家”,社会主义法也不是原来意义上的法,是“半法”了,对此,笔者不  相似文献   

6.
上海这次“法的本质属性问题学术讨论会”中各种主要论点分述如下: 一、关于法的“阶级性”、“社会性”、“共同性”的概念关于法的阶级性,大家的看法大致相同,认为阶级性是基于某个阶级的政治经济地位必然产生的属性。也就是说,法的阶级性是指统治阶级的意志在法律中的体现,这个意志  相似文献   

7.
四月二十五日,北京市法学会国际法组举行学术讨论会,探讨国际法的作用和制裁问题。关于国际法的作用,大家都持肯定意见,但究竟有什么样的作用,在这点上则有“标准论”和“工具论”之分,前者认为国际法是判断国际行为的是非标准,后者认为国际法是由国家协议产生的,它是实现国家对外政策的工具。经过讨论,大家认为“标准论”和“工具论”应该统一起来,既不要贬低也不要夸大国际法的作用,只有实事求是地评价,才能正确地运用它为我们服务。关于国际法的制裁问题,大家共  相似文献   

8.
聂运林著文说:近来,报刊上有些文章对列宁关于“民主是一种国家形式,一种国家形态” (《列宁选集》第3卷,第257页)的观点,提出不同程度的质疑。有的认为列宁关于民主的概念不够“全面”;有的认为列宁关于民主是一种国家形式的观点,并不是列宁对民主的本质认识,只是为了强调民主的阶级性而讲的。聂文认为,这些看法都是片面的。文章说,列宁指出:“民主是一种国家形式,一种国家形态。因此,它同任何国家一样,也是有组织有系统地对人们使用暴力,这是  相似文献   

9.
关于强奸罪侵害的客体,目前国内外法学界说法不一.有的认为:是妇女性的不可侵犯的权利”;有的认为“是妇女的人身权利”;有的认为“是妇女的身心健康、人格和名誉”;有的认为“是妇女性的自由贞操和社会之风化”等等.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我认为,强奸罪侵犯的客体,是女性性的自由权利,即是女性按照自己的意志决定自己正当的性行为的权利.  相似文献   

10.
艺术的真实性有没有阶级性?它与政治性的关系怎样?这是多年来被搞得很混乱的问题之一,至今仍然分歧很大。有的同志认为:艺术真实性是人们对客观现实的某些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是没有阶级性的;“四人帮”及其御用文人强调艺术真实的阶级性,把政治性作为真实性的基础和前提,实际上否定了艺术真实性的客观标准;还有的同志则认为生活真实  相似文献   

11.
应当批判地继承无罪推定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关于无罪推定原则是否适用于我国刑事诉讼的问题,目前法学界正在展开讨论。有的同志认为无罪推定“是唯物主义在诉讼法中的反映”,“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应该在诉讼过程中,运用无罪推定原则”;有的同志持相反意见,认为无罪推定原则“内容是反动的,形式是不科学的,对无产阶级来说,它是内容和形式都不能用的糟粕。”  相似文献   

12.
技术性法规有没有阶级性?迄今,政法界和法学界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仍很不一致.有的同志认为,技术性法规是用于处理一些"公共事务"的,这些法规"并不完全是统治阶级一个阶级的意志,它还反映整个社会的利益和要求",是要求"一体遵行"的"普遍  相似文献   

13.
罗国强 《法学》2007,(2):43-52
朝核问题再次印证了新世纪国际法危机的存在。尽管这是出于实在国际法的固有缺失,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对此听之任之。这种情况下,需要直接适用强行法以弥补实在国际法的缺失。强行法不需要国家意志的合意即可成立,且其可以被直接适用于国际关系。朝鲜进行核试验的行为是违反“禁止核扩散、限制核试验”的强行法的行为,朝鲜不能摆脱其在强行法下的不进行核试验的义务。  相似文献   

14.
关于社会主义法的阶级性的讨论,涉及到法的基本概念问题。这是贯穿全部法学的最基本的问题,法的一切具体问题无不与此有关。通过讨论,求得对这一问题的进一步认识是有意义的。本文拟就法的概念问题谈一点粗浅看法。一法是一种意志的反映,这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有许多思想家就已经作过阐述,他们或者把它归结为“神的意志”,君主的“个人意志”,或者说成是人民的“公意”。特别是后者,至今有着广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金铮 《政法学刊》2006,23(4):46-47
欧洲是国际法的发源地,关于国际法与国内法关系的学说最早于英国出现。国际习惯法与国际条约是国际法的主要渊源,考察欧洲国家适用国际习惯法与国际条约的法律规定与实践,国际法在欧洲国家有不同的适用问题。  相似文献   

16.
現在究竟有几种国际法或国际法体系呢?这是目前爭論較多的問題。有的人說是一种,即社会主义与資本主义国家共同协議的国际法;有的說两种,即各适用于社会主义与資本主义国家之間的国际法;或說三种,即一、二两种之和。如果这里所引证的结论沒有錯的話,則应該認为:上述三种說法都有不够正确的地方。首先,应該弄清楚一个基本概念,即我们所指的  相似文献   

17.
国际法上的时际法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言最近几十年来 ,“时际法 (intertemporallaw)”这一概念越来越引起了国际法学者的注意。它首先是在 192 8年的帕尔马斯岛案件仲裁裁决中被引入国际法领域的 ,①此后就不断有国际法学者发表论文探讨时际法的问题。 1970年 ,有两本关于这一问题的专著出版 :法国国际法学者保罗·塔韦尼埃的《国际公法中行为与规则在时间上的适用的研究 (时际法或过渡法的问题 )》②以及德国国际法学者沃尔夫—迪特里希·克劳哲—阿布拉思的《时际国际法———国际法规范的时间上的适用范围》。③再有 ,世界著名的学术性团体———国际法研…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法学理论界较多地讨论了以下一些问题。无阶级社会是否有法,调整“社会公共事务”部分的法是否有阶级性,我国社会主义法是否也可适用“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这一公式,等等。这些问题都可以归结为法的概念问题,其中大多数又都涉及到方法论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一、国际法的阶级性和科学性当前一些学者把法律只是表述为统治阶级意志的表现,这从表面来讲似乎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表述,殊不知片面地作这样的提法会使我们法学研究走向唯意志论,从而根本上违反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经典作家早就指出:“好象法律是以意志为基础的,”这是“一种错觉。”根据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重要的在于说明这种意志是怎样来的,只有说明了阶级意志的根源,才是彻底的唯物主义者。《共产党宣言》里说:“你们的观念本身是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和所有制关系的产物,正象你们的法不过是被奉为法律的你们这个阶级的意志一样,而这种意志的内容是由你们这个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来决定的。”有些同志理解得好,他们认为经典作家从两方面全面地表述了法的本质,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表现,这仅仅是形式方面;法律是由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这是内容方面,是更重要的方面。  相似文献   

20.
国际法的法律性质再认识——哈特国际法学思想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介绍了哈特关于国际法的法律性质的论述,着重通过剖析义务与制裁、义务与主权、道德与法律的相互关系来揭示国际法与国内法的相似性,最终得出结论:国际法是法,但只是约束力不及国内法的“原始法”或“弱法”.作者认为,哈特的这一观点反映了国际法的实际状况和发展趋势,它是对凯尔森观点的“否定之否定”,发展了分析法学派的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