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名称的准确确定和规范使用对维护我国法制统一,保证正确、统一的执法有重要意义。公安部赶在《治安管理处罚法》正式实施以前及时下发了《公安部关于规范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意见》,在很大程度上确保了治安管理实践中违反治安管理处罚行为的名称规范使用。本文结合该意见的规定和理论界已有的对该问题的认识,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名称的概念,特征,功能,确定等问题作试探性讨论。  相似文献   

2.
《治安管理处罚法》属于公安机关履行管理职能的基础性法律,为公安机关执法提供理论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就2006年3月1日实施以来,其在维护社会稳定和谐、确保公共安全、维护公民利益、维护良好社会秩序、预防犯罪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该法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弊端,亟待完善。  相似文献   

3.
李颖 《行政与法》2006,(9):79-81
《治安管理处罚法》的颁布实现了从“条例”到“法”的重大转变。《治安管理处罚法》补充完善了治安管理处罚制度,对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责进行了规范和监督,无论是在实体上还是在程序上,都较《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做了很大的修改,处罚种类的增加、处罚幅度的提高、处罚程序的完善与规范,对公安机关办理治安案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颁布施行后,成为了公安机关处罚涉毒违法行为的主要法律依据。该法继承了《关于禁毒的决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对涉毒违法行为的相关规定,并在调整范围、处罚幅度等方面进行了补充和修改,解决了我国禁毒法律法规在惩治涉毒违法行为的立法和适用上的部分问题;但从禁毒实务上看,其仍存在立法上的遗漏和适用上的不足,应对其进一步修订并补充完善。  相似文献   

5.
刘正球 《政法学刊》2009,26(3):108-111
警察权是国家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法治国家的原则下,建设和谐社会,必然要求警察权依法行使、对警察权实施法律约束。《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从立法目的、法律原则、治安管理处罚权限、处罚程序及治安管理处罚执法监督等方面对警察权进行法律约束。遵守这些约束是正确实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一1957年10月22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81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以下简称第一部法)共34条,其中规定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有11条,这11条全部规定了可以进行警告处罚。1986年9月5日,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7次会议通过了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以下简称第二部法),自1987年1月1日起实施。该条例共45条,其中规定违反治安管理处罚行为的有14条,这14条中可以给予警告处罚的有12条。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7次会议于2005年8月28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以下简称第三部…  相似文献   

7.
2004年10月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草案)》(以下简称"治安处罚法")首次提请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实施了17年的《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将被修改成《治安管理处罚法》的消息,在媒体上引起了热烈的议论。比较普遍的意见是,治安处罚法的规定既然增加了受罚行为,加大了处罚力度,为防止公权力与私权利间关系失衡,必须更加注重完善处罚程序,有效约束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的权力。  相似文献   

8.
《治安管理处罚法》与《刑法》是国家调整社会、维护社会稳定的两道堤坝,同时也是限制国家公共权力、保障公民人权的两部宪章。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刑法》规定的犯罪行为与《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的违法行为相竞合的问题;《治安管理处罚法》与《刑法》法条冲突问题、不同法律部门之间的法条竞合问题、在解决此问题上应该采取有别于《刑法》内部法条竞合的适用原则。对《刑法》条文进行实质性的解释,优先适用《治安管理处罚法》,只有当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已经达到应当受刑罚处罚的程度、《治安管理处罚法》已经无法有效控制的时候才能动用《刑法》。  相似文献   

9.
备受关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在三读之后,于8月28日终获通过。而此时,距其前身《中华人民共和国 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颁行已19年,离上一次修订也达11年之久。这11年来,经济的高速发展,权利意识的日益勃兴,社会 观念多元化趋势加快,对于社会治安都有着深远的影响,也使《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一些内容在合理性上面 临很大的挑战。另一方面,随着刑法与刑事诉讼法的修订以及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等一批新法的制定,法律冲突也逐渐增 多。来自现实生活的挑战和源于法律上的碰撞所带来的执法尴尬,是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主要背景。 正如一位法官所云:“法律就像旅行一样,必须为明天作准备。它必须具备成长的原则。”从完善我国治安管理法律制度和 适应社会治安发展形势的需要出发,新鲜出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确可称之为“亮点频频”,举凡应受治安 处罚行为的增加、拘留自由裁量幅度的收窄、处罚程序监督机制的引入等等,无一不彰显着“法律的生长”。  相似文献   

10.
屈杏娜 《法制与社会》2010,(21):277-277
我国《行政处罚法》、《治安管理处罚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对当场处罚的数额规定不一致,行政主体在适用时可能导致同案不同罚。是依上下位法或特别法的规定适用全国人大制定的《行政处罚法》,还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治安管理处罚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另行设定当场处罚数额涉嫌越权?本文从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地位和基本法律和其他法律的效力关系两个方面作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1.
实施《治安管理处罚法》需要注意:《治安管理处罚法》与《行政处罚法》应当是特别法与一般法的关系;与《刑法》之间存在着交叉和衔接关系;实施治安管理处罚不能放弃处罚法定原则;主观状态不应作为治安管理处罚的构成要件;公安机关在确认治安违法事实时应当遵循多元化的证明标准。  相似文献   

12.
新的《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公布了。这个条例是在一九五七年十月二十二日所公布的老《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基础上,从近几年在治安方面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出发,并与国家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相衔接进行修订而成的。新《条冽》与老《条例》相比,无论是在条文结构上,还是在具体条款的内容上,都有相当大的改动。为什么要修改老《条例》呢?主要考虑到老《条例》公布实施以来已有二十八个  相似文献   

13.
来稿摘编     
江苏省常熟市公安局李明在《浅谈实施治安管理处罚中较大数额罚款适用听证程序的困惑》一文中对实施治安管理处罚中较大数额罚款适用听证程序提出了质疑。认为依照《行政处罚法》第四十二条之规定,实施治安管理处罚中较大数额罚款应当告知当事人有举行听证的权利,但是否适用听证程序,有各种不同意见。  相似文献   

14.
《治安管理处罚法》与《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相比,体现了从赋予警察权到控制警察权、从加强对行政相对人的管理到维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的转变。但其仍有许多缺陷。与现代行政法的精神还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立法过程缺乏公开性,违反了公开立法的原则;由公安部提出立法草案,违反了自然正义的原则;名称体现了管理论特色。违背了人权理念和现代行政法的服务理念;具体制度设计上有所欠缺;缺乏与其它相关部门法(尤其是刑法)的衔接制度。从以上五个方面完善该法。是健全治安管理处罚制度、体现人权理念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5.
当前,公安人员在治安管理活动中,对被讯问人进行刑讯的现象屡有发生,但《刑法》上对此却没有明确的规定,给司法实践对该种行为性质的认定和处理带来很大困难,亟待从立法上加以明确。一,对治安管理活动中的刑讯行为在适用刑法上存在立法盲区公安人员在治安管理活动中,对被讯问人进行刑讯的行为,在《刑法》修订前一直按刑讯逼供罪有关规定衡罪量刑。但由于修订后的《刑法》对刑讯逼供罪的构成作了修改,继续适用该罪名,缺乏必要的法律依据,难免过于牵强。《刑法》第247条规定的刑讯逼供罪是指,司法工作人员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相似文献   

16.
程琥 《法庭内外》2006,(5):44-46
2006年3月1日,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以下简称《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实施,标志着我国治安管理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与原《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相比,《治安管理处罚法》具有宽严更适度,程序更严格,处罚更规范,监督更有力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于2006年3月1日起施行。人们对这部与社会生活紧密关联的行政法律给予了极大的关注。《治安管理处罚法》的一切是非利弊归根结底是我国行政法治建设现状在该法中的投影。它一方面体现了中国行政法治建设的成果,另一方面也暴露出行政法治进程中存在的问题或不足。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治安管理处罚法》关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规定是立法上的一个重大突破,它为“服务行政”在法律上找到了依据,为“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型提供了法律支撑。  相似文献   

18.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下简称《条例》)第7条对治安没收作了规定:违反治安管理所得的财物和查获的违禁品及违反治安管理使用的本人所有的工具,可以依照规定没收.本文试就治安没收的性质及其行政诉讼的几个问题作一探讨. 一、没收是指剥夺个人所有的财产无偿地收归国家所有.实施没收的主体有两类:一类是没收作为刑罚的一种,其行使的主体是人民法院;另一类是行政法上的没收,由国家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职能来实现,即实施的主体是行政机关.行政法上的没收,按照其实施的目的,分为两种性质:一种是行政处罚.国家行政主管机关通过采取对违反行政管理人给予财产上的剥夺,达到行政制裁的目的;另一种是行政强  相似文献   

19.
治安处罚是公安机关进行治安管理的行政强制活动。它的实施与广大公民、法人的权益密切相关。本文从法律的适用性出发,通过剖析当前治安处罚最主要的法律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在实体和程序规范方面与其它相关法律、法规的冲突,以及它在治安管理实践中存在的适用困难,提出进一步完善治安处罚法律体系的法律修改建议:将《条例》的实体规范与程序规范分别立法,加强法律间的配套与协调,以适应治安行政管理依法从严控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已经生效施行一年多,这部法是我国治安管理、犯罪预防的重要法律,是我国治安管理处罚的重要法律依据。深入研究治安管理处罚的性质和特点,对于更好地执行治安管理处罚法,以及对我国治安管理处罚制度的进一步改革完善,具有重要意义。一、行政处罚制度的演进及对我国治安管理处罚制度的影响治安管理处罚是行政处罚的一种,具有行政处罚的一般特征,因而深受行政处罚演化进程的影响。由于国家体制、历史、文化及意识形态等诸多方面的原因,我国治安管理处罚制度的形成与发展,特别受到战前德国、日本等大陆法系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