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强制履行,即强制实际履行,是指债务人不履行合同时,债权人得请求法院或仲裁机关以国家强制力强制债务人实际履行合同。它是违反合同的补救方法之一。但是,由于强制履行的目的是使合同得到实际履行,因此在社会主义国家的民法著作中,常常被混同于实际履行;由于强制履行有着强制性的特点,因此在大陆法系的资产阶级民法学中,又往往被等同于强制执行,从而造成了概念上的某种混乱。虽然强制履行与实际履行、强制执行之间有着一定的联系,但是它们之间更存在着严格的区别。  相似文献   

2.
论违约责任的替代及其条件──从实际履行到损害赔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刚刚出台的合同法第110条规定了承担违约责任的主要方式,以及用损害赔偿方式来替代实际履行方式的条件。但是,对于该条第2项规定的不适于实际履行和履行费用过高这两种情况,还可以从人身强制、经济分析等方面作进一步的分析研究。分析西方主要国家发展趋势的趋同性及其原因,可以看出,违约责任替代的必要性以及确定替代条件的基本原理,这就为正确理解和适用合同法的有关规定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3.
顾全 《人民司法》2012,(24):28-31
【裁判要旨】是否可适用强制履行应遵照两个原则:1.是否有利于实现公平正义,是否有利于裁判执行以及是否有利于案结事了等方面进行综合衡量;2.强制履行通常是一种较其他违约责任方式更能契合当事人缔约初衷的救济方式,原则上可由当事人自主选择适用;但若合同强制履行缺乏可行性和合理性,法院不应予以支持。  相似文献   

4.
刍论实际履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际履行,也称强制实际履行,继续履行,强制继续履行。实际履行制度在我国理论界的研究探讨远未深入,甚至对实际履行概念的界定还混说不一。本文一则着意对实际履行概念框定,二则从经济分析角度探讨我国实际履行制度立法的价值取向。 一、实际履行概念的嬗变与框定 “实际履行”在我国起始是被做为一项合同原则提出的,而这一原则又完全是从前苏联移植过来的。对于这一完全从前苏联移植过来的原则,早在1980年起草《经济合同法》时,法学界就有截然不同的两种意见:一种是以王家福为代表所认可的概括传统公有制国家实际履行内涵的原…  相似文献   

5.
依审判实践形成的英美合同法 ,在违约救济方面有一套独特的体系。就整个英美合同法领域而言 ,传统上有六种重要的违约救济手段 ;损害赔偿、强制履行、预防损害、宣示性权利、恢复原状、惩罚性赔偿。在以上六种违约救济手段中 ,前四种救济手段是最主要的救济措施。而对于后两种救济手段则不经常适用。原告是否有权在强制履行与损害赔偿之间自由选择适用呢 ?在英美法上 ,一般不允许当事人有自由选择的权利。因为对违约方适用强制履行方式来实现对积极债务的履行 (而不是返还原有履行 ) ,相对于损害赔偿而言是次要的、第二位的。例如 ,一个原告…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卫生行政即时强制制度的分析,力求把握其特征,掌握其分类,以便于在实际工作中正确适用,避免出现即时强制违法的情形。  相似文献   

7.
根据强制缔约规范的不同法源和强制缔约义务所适用的不同订约阶段来划分强制缔约规范的类型,其法律意义主要是能够明了强制缔约的义务主体和强制缔约义务的履行与合同成立的关系。海上货物运输法的强制缔约义务的适用具有单方面限制公共海运承运人的缔约自由的法律效果,使其有义务以核准订舱单的方式对于托运人的要约作出承诺。海上货物运输法的强制缔约制度具有彰显契约正义和调节公共海运资源的效能,以及充分满足国际贸易需要的效率价值。  相似文献   

8.
修改后刑事诉讼法专门规定了对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的强制医疗程序,但强制医疗本身隐含着侵犯人权的风险,需要加强监督。强制医疗的法律监督包括实体监督和程序监督两大方面。实体监督主要是对强制医疗适用条件的理解和把握;程序监督则主要是通过履行侦查、审查起诉等职能、设立专业委员会等方式对审理和决定程序、执行程序及救济程序进行监督。  相似文献   

9.
对"继续履行"的再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对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及国际商事公约中对继续履行(强制履行、实际履行)的规定的分析入 手,探讨了继续履行在违约救济中的积极和消极意义。在此基础上着重分析了我国各项相关法 律、法律解释中对继续履行问题的规定的理论上和实际经济生活中的价值,并对之作出了批判性 的评价,同时对我国有关继续履行制度的立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关于实际履行原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有的论著认为,实际履行原则是我国合同法的基本原则。例如黄欣同志在《关于经济合同的履行问题》一文中指出,实际履行原则是“我国经济合同履行的第一项基本原则”。王卫国同志在《论合同的强制实际履行》一文中断言:“债的实际履行原则,是贯串于我国社会主义合同法的一个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1.
英美法系国家量刑指南制度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志斌 《河北法学》2006,24(8):112-115
量刑指南是指导法官裁量刑罚的准则.为了防止量刑偏差和量刑失衡问题,限制法官的自由裁量权,英美法系国家普遍制定了明确的量刑指南.其中,美国量刑指南制度是中国刑法理论研究较多的一个问题.实际上,在英美法系领域,产生了三种不同模式的量刑指南制度:美国数量化量刑指南、英国论理式量刑指南和澳大利亚信息化量刑指南.相比较而言,英国量刑指南制度对我国量刑制度的改革更具参考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The outbreak of the COVID-19 pandemic will affect the performance of several contracts and is likely to increase the number of disputes before the courts. In agreements with a foreign element, the adjudication of the rights and liabilities will depend on the applicable law. Most legal systems have embraced the doctrine of party autonomy and, accordingly, permit the parties to expressly select the law to govern the disputes that arise from international contracts. India and Australia are no exception to this trend. In general, the courts in both the commonwealth countries have reported having been influenced by judicial practices of one another to develop their own law. Despite their common law roots, the interpretations attached to the doctrine of party autonomy in the choice of law have varied in some respects in these countries. The paper analyses the judicial trends on the subject and demonstrates the role that party autonomy will play in resolving international disputes where the performance has been affected by the eventualities such as the COVID-19 pandemic in India and Australia. The paper delves into the manner in which the courts in India and Australia may offer reciprocal lessons to each another to revolutionise to interpret the doctrine of party autonomy in the choice of law.  相似文献   

13.
现行行政诉讼法建立了以具体行政行为为中心的行政诉讼制度体系,如何理解具体行政行为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与法律适用意义。在先后两个系统的司法解释中,最高人民法院采用了完全不同的解释策略,对具体行政行为先给出了明确界定,后又基于各种考虑而放弃。司法解释先后态度的不同,对我国的行政行为法理论和行政诉讼制度的理解与完善构成了一定影响。当前,我国行政诉讼法进入修改阶段,通过借鉴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经验教训,重新认识和评估具体行政行为定义的价值,可以为发展我国的行政行为法理论、重新认识行政诉讼制度并更好地做好立法修订工作提供另外一种参照视角。  相似文献   

14.
15.
金融衍生交易特别是场外衍生交易规则与传统民商法之间的冲突是大陆法系国家普遍存在的问题。衍生工具作为一种新的合同类型,与传统合同的显著区别在于"当前订约、未来履行",从中派生出特殊的履约风险、缔约风险等一系列新问题。对赌、显失公平等法律争议正是基于衍生合约本身的特性而产生;而通常被称为"衍生交易规则"的一整套制度实际上是市场自发创设的防范履约风险的安排。在此,场外衍生交易与场内衍生交易之间没有本质区别,英美法系与大陆法系需要应对同样的问题。通过还原衍生交易规则背后的法律逻辑,可以构筑一个以"合同"为中心的衍生交易法律问题的分析框架,容纳从合同效力、履行、缔约到信息披露、监管等一系列问题。以合同为主要处理对象的民商法应扩张自身的体系以容纳实践中产生的新合同类型,从而为整个金融衍生交易法律规则体系提供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介绍新加坡高等法院有关船舶扣押的重要判例the"Catur Samudra"案。此案法官认为,索赔人在租约履约保函下的请求不是可以扣船的海事请求,因此,索赔人不能扣押担保人的船舶。从此案出发,简要讨论国际公约和主要国家立法关于索赔人可以扣押船舶的海事请求的范围。  相似文献   

17.
顾益民 《政法学刊》2007,24(1):14-18
各国法律规定的差异,造成票据行为发生的效果不同。国际上对票据行为能力的法律适用原则以日内瓦公约体系、普通法系最为典型。日内瓦公约体系和普通法系在票据行为能力法律适用方面的立法实践虽各有特点,但体现了融合的趋势。从实证比较及价值实现角度分析票据行为能力的法律适用,有助于理解国际私法与票据法的关系,有助于完善我国票据法律适用的立法。  相似文献   

18.
合同实际履行与损害赔偿制度的经济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奇伟 《河北法学》2006,24(4):54-56
合同违约责任的救济措施主要有实际履行与损害赔偿两种,大陆法系强调实际履行的重要性,而英美法系更注重损害赔偿的救济功能,从我国国情和微观经济学的角度出发,我国合同违约救济措施应采纳大陆法系的"严格的效率违约"理论,即原则上应以实际履行为主要救济措施,在实际履行明显不符合效率原则时强调损害赔偿的救济功能,只有这样才能使双方当事人付出的成本最低,而收益最大.  相似文献   

19.
中日韩三国同属于德国法族,通过德国的中介继受了罗马合同法的8个规定,分别关涉买卖与互易的区分、定金规则、所有权移转时间与价金交付时间挂钩、无偿保管人承担标的物灭失责任的条件、债权人对诈害行为的撤销权、债的履行中的诚信原则、混同导致债消灭、不可抗力导致免责。它们构成三国法律中共同的罗马法基础。在建立东北亚共同体的框架内,产生了制定《亚洲合同法原则》的动议,上述8个规定可作为此等原则的内容。  相似文献   

20.
美国惩罚性损害赔偿判决在外国的承认与执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微 《现代法学》2000,43(1):134-136
惩罚性损害赔偿是英美法系侵权法与合同法中的一项制度。惩罚性损害赔偿判决在大陆法系国家的执行引发了诸多法律问题。各国基于对判决的性质、对“公共秩序保留”原则的运用及一些程序性问题的不同认识 ,对惩罚性损害赔偿判决作出了不同的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