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老师,人类社会既然是从奴隶社会开始才进入文明时代,这就表明原始社会毫无文明可言,对吗?师:不能这样讲。“文明”和“文明时代”不是同一个概念。文明是指人类改造世界(包括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成果,是人类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进步状况。所谓文明时代,是指人类社会继原始社会的蒙昧、野蛮时代之后的一个发展阶段,包括古代奴隶制、封建制和近代资本主义制度三大时期。换句话说,文明时代也就是阶级社会阶段。搞清了文明和文明时代的内涵,问题就不难理解了。在漫长的原始社会里,原始人改造世界的能力及其成果也表现为缓慢…  相似文献   

2.
法制就是力量众所周知,法律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产物。恩格斯把共同劳动、共同消费、无私有财产、无阶级压迫的原始共产主义社会称之为蒙昧时代,而把带着浓重血腥味的奴隶社会称之为文明时代的开端,这不仅仅是由于奴隶社会远超于原始社会的生产力所产生的巨大社会财富,而...  相似文献   

3.
一、文明随人类的产生而产生文明是何时开始的?这是一个长期以来争论不休的问题。一些人认为,文明发端于奴隶社会;另外一些人则认为,文明从原始社会开始。其实,主张前一种意见的人,是把文明的出现与文明社会的开始混为一谈了。要澄清这一问题,首先要弄清什么是文明。伟大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早就给文明下过这样一个定义:“文明一方面是指人类理性的发展,另一方面又指由此而来的人们对自然的影响的发展”(《圣西门选集》第2卷第170页)。在这个定义中,圣西门把理性的发展放在文明发展的首位,当然是唯心主义观点,但他明确指出,文明包括精神和物质两个方面,是人类精神活动和物质生产活动的成果,则是非常有见地的。  相似文献   

4.
一、有些东西,原认为姓“资”,其实它既不姓“资”,也不姓“社”,而姓“中”。 在人类创造的文明成果中,有许多是人类共同的财富。特别是与生产力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有着必然联系的那些物质和精神的文明成果,反映了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这些文明成果决非是那个阶级的专有,更不具有阶级性。与现代大工业相联系的一些经济手段和管理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共同成果,我们不应该乱贴阶级标签,不应将“发明权”和  相似文献   

5.
论文明的系统结构及协调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文明应包括制度文明马克思主义者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论述社会文明的,认为文明是人类社会进步与开化的状态,是人们改造世界的成果。恩格斯曾指出:“文明是实践的事情,是一种社会品质”。党的十二大正是从社会实践着眼,把改造自然界的物质成果和改造主观世界的精神成果分别概括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这一概括并不意味着文  相似文献   

6.
五个文明论     
什么是文明?文明是人类社会的进步状态和理性社会体系,是良好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风尚,是人类在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创造的成果的总和。文明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历史的范畴。马克思认为,文明是人类改造世界实践活动的成果。文明是社会进步的标志,是历史发展的状态,是时代演化的过程,是人类创造的成果。文明是在一定社会生产方式的基础上产生,并随着社会的进步不断发展的。  相似文献   

7.
一夫一妻制家庭也叫个体家庭,它不同于群婚时代那3种家族或家庭的主要特点是:建立在私有制经济基础之上,以男子居统治地位的比较固定的配偶关系。因此又称单偶婚,是人类婚姻家族发展第四种形态。恩格斯说,一夫一妻制家庭是与文明时代相适应的。传统上所谓的文明时代是指阶级社会而言,即奴隶社会到资本主义这一整个历史时代。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是一夫一妻制婚姻和家庭存在和发展的时代,不过它的性质已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即实行名符其实的、真正的一夫一妻制。因此,一夫一妻制是人类最后一个婚姻家庭形态。  相似文献   

8.
(一) 一八五九年,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首先提出关于人类社会形态发展的学说:“大体说来,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做是社会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关于亚细亚生产方式的性质,我国学术界有原始社会说、奴隶社会说、封建社会说、混合阶段说、东方特有的阶级社会说、经济形式说诸种,但古代的生产方式为奴隶制社会,这已基本成为定论。我认为亚细亚生产方式,指的是原始社会的最后阶段,即私有制和阶级产生阶段的社会形态,它是先于古代的,即奴隶制的社会生产形态而存在的。在这里,马克思大体上提出了五种社会发展阶段的学说。为了肯定奴隶制是一个单独的社会发展阶段,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一书中指出:“奴隶制是同其他任何经济范畴一样的一个经济范畴。”“因为奴隶制是一个经济范畴,所以它总是列入各民族的社会制度中。”一八四四年,恩格斯根据  相似文献   

9.
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使用广泛的三个概念,其含义是多种多样的。在马克思主义文献中,文明这个概念也经常使用,含义电不大统一。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这个词就出现了三十五次。至于说到今天我们讲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在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写的《共产党宣言》中,分别称之为“物质生产”,“精神生产”。马克思、恩格斯有时把文明作为历史分期的方法,它用来与蒙昧、野蛮时代相对比而言;有时把文字的产生作为文明时代标志的开始;有时把一夫一妻制家庭的出现、政治组织代替氏族组织、社会分成对立的阶级,作为文明的特征;有时又把阶级,特别是国家的产生、作为文明时代的标志,称之为文明国家。因为“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科学地阐明了文明和文明时代。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这部著作中,认为文明是个历史范畴,是和蒙昧、野蛮相对立的,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进步状态。他们一般是将文明作为一个整体概念使用的,无论是在谈人类的文明史、资产阶级文明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由于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奴隶制论断的认识不同,对古代奴隶社会的有关史料理解不一样,一些史学工作者对奴隶社会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一个必经阶段的论断提出一些不同看法。认为地球上大多数民族,在他们的历史上继原始社会之后到来的是封建社会。我认为这一看法是值得商榷的。奴隶制社会形态存在的普遍意义应该得到肯定。  相似文献   

12.
形式逻辑中的“三段论”告诉我们:如果甲是(A或不是A),乙属于甲,则乙是(A或不是A),由此,可以推导出一些未知的东西。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巧妙地使用“三段论”,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许多政治观点,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例如,在阶级社会,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奴隶社会是阶级社会。因  相似文献   

13.
陈哲 《理论月刊》2004,(1):65-66
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恩格斯借用了摩尔根“文明时代”这一研究成果,对“文明时代”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种种“不文明”的现象进行了深刻地揭露和批判。通过采取“先破后立”的论证手段,恩格斯在此开辟了一个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即“两个必然”的新视角,从而进一步丰富了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4.
人类社会发展至今,历行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漫漫路程。在研究布依族历史方面,对于该民族是否经历过奴隶社会,至今存在着两种不同看法。一种认为布依族是从原始社会“飞跃”直接进入封建社会,没有经过奴隶社会;另一种则认为由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正如马克思说:“因为奴隶制是一个经济范畴,所以它总是列入各民族的社会制度中”(《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110—111页),所以,布依族的社会发展史不可例外地经历了奴隶社会,并且作了很多考证。两种看法,笔者认为后一种看法的史料和根据要充分一些。这里,就自己从布依族丧葬习惯“古夜王”中所掌握的一些材料,结合有关文献记载,对后一种看法作如下补充。  相似文献   

15.
江畅 《长江论坛》2023,(3):5-15+2
人类精神从最初孕育到今天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进化过程,可以划分为万物有灵、图腾崇拜、精神崛起、精神专制、精神畸变、精神重建等六个阶段。人类精神既包括社会精神也包括个人精神;社会精神与个体精神的进化是紧紧缠绕在一起的;人类精神进化是社会精神与个人精神相互生成、相互制约的交互作用过程。人类精神与人类文明有着深刻的内在关联,而“文明”是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人类文明是全方位的、整体性的,体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精神是其中的灵魂和内核。然而,在人类文明的进化过程中,社会治理者对待精神的态度迥然有异,导致人类精神历尽坎坷。今天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必须重建人类精神,创造人类精神文明新形态。  相似文献   

16.
今年八月二十二日《人民日报》刊登的王正萍同志的辅导报告中说:“阶级一经产生以后,它就不仅仅是个经济范畴,而且是一个社会范畴了”。这个论点是值得商榷的。作为客观实体的阶级究竟是经济范畴还是社会范畴?我们认为,是前者而不是后者。因为经济——这里指人剥削人的经济制度  相似文献   

17.
民主问题辨正刘木天姜终身“民主是多数人的统治”吗?在我国,一个极为普遍的观点就是,民主就是多数人的统治。他们认为,在阶级对立的社会里,民主是有阶级性的,具体表现在“多数人”是哪个阶级的多数人。如奴隶社会的“民主”是按照多数奴隶主的意志来管理国家,封建...  相似文献   

18.
“讲政治”就要讲阶级和阶级斗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讲政治”是与阶级和阶级斗争密切相关的一个问题。近年来 ,报刊上“讲政治”的用语多了起来 ,产生了积极影响。但是 ,某些报刊却力避“阶级”之讳 ,回避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历史与现实 ,造成了许多模糊认识 ,这是不足取的 ,甚至是有害的。政治是个与阶级共存的历史范畴要明白什么是讲政治 ,首先得搞清政治的本质。政治是一个与阶级共存的历史范畴。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在不同的历史时期 ,针对不同的问题 ,曾经给政治下过种种定义。在新的历史时期 ,邓小平以阶级和阶级分析的观点和方法 ,给政治下了定义 :“我这里所说的政治 ,是国内…  相似文献   

19.
要把握人类社会精神文明的起源与演进规律,应当从纵向上把握人类社会精神文明潜在的始点、它从物质文明中分离出来的现实的始点、它自身成型的始点和达到崭新高度的始点。 1 人类社会精神文明潜在的始点,必须追溯到人类社会的第一个时代。文明时代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的现象。在它之前,曾经经历过人类社会的诞生和此后几百万年的漫长岁月。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认为,摩尔根是第一个具有专门知识而想给人类的史前史建立一个确定的系统的人。按照摩尔根的历史分期法,人类社会大体可以划分为三个时代,即蒙味时代、野蛮时代和文明时代。而蒙味时代则是人类社会精神文明起源的始点。因为“人是起源  相似文献   

20.
社会公德是人类道德文明精神宝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学生自觉遵守社会公德是思想政治课,特别是《公民》课的一个重要内容。我们要正确理解社会公德的“四性”。第一,阶级属性的隐蔽性。作为道德一部分的社会公德是同样有阶级性的。社会公德是社会生活中通用性最强的道德行为准则,这些准则往往不是以某一阶级特有的行为规范出现,而是表现为社会中的一切人都应当遵循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