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大学生非正式组织研究,是青年学生组织行为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学生非正式组织成员流动性强,以对学生工作的影响可分为积极型、中间型和消极型非正式组织。从高校学生工作实际出发,对学生非正式组织的管理目标设置为进行自我教育、丰富校园文化、检验正式组织工作。管理积极型组织,采用强化自我教育、构建学习型非正式组织、适时转化为正式组织的方法;对于中间型组织,引入管理学中的激励保健因素理论,加强激励、处理好激励与保健因素的关系;针对消极型学生非正式组织,实施刚柔相济的管理措施,一方面加强多种渠道的沟通,另一方面,以学校的硬性制度引导和规范其行为发展。  相似文献   

2.
非正式组织广泛地分布于正式组织内外,虽无固定形态,但却以其独特的作用对社会管理产生着影响。以其与正式组织的关系和对社会管理的作用为标准,非正式组织可划分为积极依附型、积极独立型、中间依附型、中间独立型、消极依附型、消极独立型几类。当前,政府应在鼓励各类正式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的同时,切忌忽视对积极型非正式组织的激励、对中间型非正式组织的引导,和对消极型非正式组织的规约,以便整合各种力量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管理。  相似文献   

3.
张宇 《理论月刊》2003,(10):78-79
教育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相促而生,相伴而存,非正式组织对教育组织的双重影响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正确认识和把握两者的相互关系,通过对非正式组织的合理运用,使非正式组织的积极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对教育管理的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论高校管理中非正式群体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非正式群体对组织、人们的行为以及心理倾向性具有很大影响。当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两者的目标一致时,非正式群体往往起正面的积极作用;而当两者相背时,非正式群体将会成为正式组织运行的障碍,甚至对组织具有极大的危害。对高校而言,在组织管理中应弘扬正气,抵制歪风邪气,用良好的党风、校风、学风对非正式群体进行目标导向,通过目标管理,把非正式群体和正式群体的目标行为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5.
军营非正式群体对部队的管理教育工作起着积极与消极的双重作用。军营非正式群体有其自身特点、存在的诸种类型及成因。对军营非正式群体进行深入探析,有助于做好官兵的思想教育和行为引导工作,发挥非正式群体的积极作用,限制和减少其消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非正式组织是在满足需要的心理推动下,比较自然地形成的心理团体,其中蕴藏着浓厚的感情因素。它的特征一是自发形成的,其作用是满足个人不同的需要。二是这种组织会产生各种行为规范、约束个人的行为,这种规范可能与正式组织发生抵触。非正式组织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  相似文献   

7.
自改革开放以来,数量庞大的务工人员作为流动人口,进入城市寻找工作。流动人口聚居区作为大部分流动人口在城市的定居方式,在一、二线城市已经出现多年了。流动人口自发组成的非正式组织是自身满足社交需求的重要方式。流动人口非正式组织对于公安机关的治安维持和人口管控具有重要的意义。公安机关应该重视对流动人口非正式组织的监控和管理。  相似文献   

8.
凌学武 《前沿》2006,(10):148-150
在一个现代性的社会结构中,非正式组织和正式组织一样都是客观存在的。正式组织内的若干成员由于生活接触、感情交流、情趣相近、利害一致,未经人为设计而产生了交互行为和共同意识,并由此形成了自然的人际关系。在现代复杂社会环境中认真追踪非正式组织的发生、发展,研究其内在规律,分析其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这对现代组织优化结构、提高效率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论高校学生社团(协会)的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高校学生社团(协会)具有正式和非正式团体的双重属性出发,指出了加强高校学生社团(协会)管理的重要性,同时从管理的原则、内容、方式三个方面详细论述了高校应该如何加强学生社团(协会)的管理.  相似文献   

10.
李国梁 《前沿》2013,(16):18-21
针对国内文献对非正式组织理论缺乏明确阐释的问题,文章通过详实的一手文献研究,深入剖析了非正式组织概念提出的理论研究过程,揭示了非正式组织理论的理论来源,归纳、总结了非正式组织理论的主要内容,从而廓清了对非正式组织概念的提出、概念界定及其理论内容的全面认识。  相似文献   

11.
青年非正式群体与青年的发展成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年是人群中最活跃的群体,其生理、心理都处于迅速变化之中;青年期是一个人人格发展定型定向的关键期,也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时期。处于这一阶段的青年人喜欢结群,他们常为实现某一目标和实现具有共同的兴趣爱好而结成行种类型的群体。包括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青年工作者往往只强调对青年正式群体的教育和管理,忽视了对非正式群体的认识、关心和指导,甚至简单地把非正式群体一概斥之为无组织、无纪律的小团体。事实上青年非正式群体是广泛存在、异常活跃的青年群体。它对青年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产生很大影响,对青年的社会化也具有重要的作用。探索青年非正式群体与青年  相似文献   

12.
高校学生资助政策体系是国家为了帮助经济困难大学生完成学业而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和制度安排。这种制度安排有清晰的正式约束和非正式约束,并有实施机制保障其顺利实施。我国现行高校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正式约束与非正式约束存在不相容的情况。我们应建立以助学贷款为主体的资助政策体系,并建立健全其实施机制,以使该体系能有效发挥其整体功能,从而更好地促进高校和谐校园建设,推动高等教育和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3.
陈军弟 《传承》2007,(7):18-19,21
新时期高校的学生党支部建设工作既是个重点,又是个难点。学分制的实施给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和冲击,传统的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已难以适应新的教学管理模式的新变化,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也就应运而生。因此,要把握好当前高校学生党支部的建设,就要准确了解高校学生党支部在向学分制过渡中的一些基本情况和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队伍建设情况及党员同志对一些敏感问题的态度和看法。  相似文献   

14.
震灾中的青年组织:应急响应与行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分析青年组织的类型入手,探讨震灾中青年组织在响应速度、救灾方式及持续性三方面的差异和应急响应的共同特点.认为目前正式青年组织在我国青年组织中仍居于主导地位,发挥着主要作用;非正式青年组织发挥了部分功能,社会自组织功能还受到约束,尚待发掘.就我国青年组织而言,应当视灾难为提高自身应急能力和发展细织的契机,特别需要捉进非正式青年组织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新形势下,军营生活日趋多边化,出现了一种独立于班、排或党、团等正式组织之外,以志趣、友谊、乡音为基本纽带而自发形式的一种团体,称为“非正式群体”。如何加强对“非正式群体”的思想疏导,这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就此谈点浅见。 (一) 应克服“左”的思想偏见,把引导“非正式群体”的活动作为加强经常性思想工作的必要补充。“非正式群体”中经常谈论的问题,大至国家、军队的大事,小到对人和事的评论、个人的欢乐与忧虑。无所不及,无话不谈。如果引导得好,常常能够起到思想互助、增进知识、加深友谊的作用。如若不加引导,这类“非正式群体”与“小集团”之类的  相似文献   

16.
高校学生党团共建运行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加强高校学生党团建设工作 ,对于培养“四有”新人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抓好组织建设 ,强化党团共建的运作机制 ;完善制度建设 ,密切党团共建的衔接机制 ;加强思想建设 ,形成党团共建的活动机制 ;搞好作风建设 ,奠定党团共建的保障机制。本文从四个方面探讨了加强高校学生党团共建机制 ,对于全面提升高校学生党团共建工作的水平和质量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出现了一些新的挑战和困难。辅导员作为学生管理、教育的一线工作者,是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重要力量。如何充分体现辅导员的优势,发挥其积极作用,切实推进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健康深入开展,值得我们作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8.
王思林 《传承》2010,(3):124-125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员高频流动,新兴经济、社会组织大量建立,传统社区党建工作面临越来越多新形势和新任务的挑战。非正式组织理论的借鉴和运用为加强和改进社区党建工作、提高社区党建工作的科学化水平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视角。  相似文献   

19.
高校学生组织在推动学校发展、促进校园和谐、服务学生成长、帮助学生成才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也存在管理不完善、凝聚力、战斗力不强等问题,其根本原因在于没有形成先进统一的核心价值观。因此,必须认真研究高校学生组织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把握高校学生组织核心价值观构建的原则,采取积极有效的制度建设、动员培训、品牌打造、榜样示范、媒介宣传、情感维系、反馈评估、构建措施,促进高校学生组织更好地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员高频流动,新兴经济、社会组织大量建立,传统社区党建工作面临越来越多新形势和新任务的挑战.非正式组织理论的借鉴和运用为加强和改进社区党建工作、提高社区党建工作的科学化水平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