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正> 目前,各国间正在经济、文化和生活各方面发生着广泛的联系。这不仅使得涉外民商事法律关系复杂化,也使得涉外民商事纠纷频繁化。为此,各国都更加重视和完善民商事司法协助制度,并使之在保障、促进和巩固国际间正常交往中起积极的作用。对我国来说,随着对外开放政策的全面实施,我国同世界各国的交往也日趋频繁,涉外民事和经济纠纷也相应  相似文献   

2.
国际民商事管辖权冲突及其救济——对中国实践的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世界 ,各国之间的民商事交往日益频繁 ,国际民商事争议亦随之不断增加 ,各国为了维护本国国家及公民的利益 ,往往扩大本国法院的管辖权 ,从而不可避免地出现对同一国际民商事案件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都主张管辖的情形。这种国际民商事管辖权的冲突 ,不仅妨碍了当事人合法权益的有效保护 ,而且影响了国家之间的正常交往。本文拟就中国有关解决国际民商事管辖权冲突的司法、立法及条约实践 ,作一初步考察 ,并借鉴世界其他各国的经验 ,阐述完善中国国际民商事管辖权冲突救济制度的构想。一案例1 :旅美华侨张雪芬重复起诉离婚案。①旅居美…  相似文献   

3.
朱春涛 《中国法律》2004,(6):26-28,93-96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与世界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与之相伴的民商事纠纷也越来越多,其中相当一部分选择通过司法途径解决。而中国内地司法制度与世界各国以及中国香港、澳门、台湾地区都有较大差异,在民商事案件的起诉与受理法律制度方面别具特色。  相似文献   

4.
在涉外民商事诉讼中,管辖权问题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进行涉外民商事诉讼程序的前提,而且与案件的审理结果、判决的承认与执行密切相关,这使得各国都在一定条件下设法扩大自己的管辖权,这给涉外民商事案件的审理带来了种种不便,也无法保证司法的公正与效率。从英美法系发展起来的不方便法院原则,与其它管辖权制度不同,非但不主张扩张本国的管辖权,反而在已具有管辖权的法院不适宜行使管辖权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我国更为广泛深入的融入国际社会和与各国之间民商事交往的日益频繁,国际民商事争议不断增加,为了探求完善我国国际民商事管辖权冲突救济制度的更好方案,“不方便法院原则”作为预防国际民商事管辖权冲突的一种司法措施,开始进入我国司法实践和理论研究的视野。然而,对于这项原则本身以及其在我国涉外民事诉讼法律中将如何得到确立,还有待于学界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和考证。本文拟就对“不方便法院原则”的历史和现状、其理论基础和制度价值,以及我国确立不方便法院原则的立法设计进行简单的剖析。一不方便法院原则的历史和现状所…  相似文献   

6.
简论人民调解立法的实践基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珏 《中国司法》2005,(5):48-51
调解作为诉讼之外的纠纷解决方式,被世界各国广泛用于解决民商事纠纷、海事纠纷以及轻微刑事纠纷和刑事自诉案件,由于方便、易行、成本低、效果好而成为世界各国司法体制改革的一项主要内容。美国、英国、挪威、瑞典、日本等众多国家制定颁布了有关调解的法律,联合国制定了《国  相似文献   

7.
对涉外民商事纠纷依法行使诉讼管辖权是国家主权原则的重要体现。因各国民商事法律制度有重大差异,同一案件在不同国家法院审理,其结果往往大相径庭,因此各国无不在立法上通过各种关联因素尽量扩大本国的司法管辖权。在长期的国际私法实践中,各国已形成了各种行使涉外民商事案件管辖权的依据,大体上包括属人管辖、属地管辖、专属管辖与协议管辖四类。但在具体适用标准上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往往产生管辖权冲突。我国对涉外民商事纠纷诉讼管辖的法律依据是民事诉讼法及最高法院司法解释中有关的规定。具体包括两方面:一是民事诉讼法第二…  相似文献   

8.
《中国司法》2014,(6):83-87
正司法协助是各国在平等与互惠的基础上相互为对方国家的司法活动提供方便与合作的一项制度。它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司法协助包括民商事司法协助、刑事司法协助、引渡、诉讼移管、被判刑人移管和犯罪资产的返还与分享。狭义的司法协助则仅指民商事和刑事司法协助。一、我国司法协助的产生与发展改革开放之前,我们对司法协助知之甚少,几乎连概念都说不清。19世纪中叶之前,满清政府闭关锁国,经济不发达,没有这个需要。之后的满清政府和  相似文献   

9.
法院调解制度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调解是现代各国民事诉讼中普遍采用的一项制度, 是解决民商事纠纷的一种重要方式。据相关司法 统计,我国有70-80%的民商事案件是由人民法院以调解方式解决的。我国的民事调解制度也经历了从以调解为主、着重调解到调解自愿、合法原则的历史沿革,在诉辩式诉讼模式中,原有的调解制度不可避免地暴露出诸  相似文献   

10.
和谐社会背景下的司法实践追求社会效果与法律效果的统一。在民商事调解过程中适当运用风俗习惯,有利于纠纷的解决。然而习惯的地域性与司法的规范性、习惯的流变性与司法制度的稳定性、习惯"善恶"并存性与法官能力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风俗习惯在民商事调解中的作用发挥。厘清风俗习惯在民商事司法调解中作用的路径、明确风俗习惯司法调解适用的原则、规范使用风俗习惯进行调解的尺度、提升法官运用风俗习惯进行民商事调解的能力,是促使风俗习惯在民商事司法调解中作用效果最大化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1.
不方便法院原则是国际民事诉讼中的一项重要的管辖权制度。它对于协调国际民商事诉讼管辖权冲突、平衡当事人双方之间的正当利益、公正有效地解决国际民商事纠纷等,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我国虽然在立法上没有“不方便法院原则”的规定,但随着国际交往的深入,在涉外民事司法管辖权上,有必要淡化以往所过于强调的“国家主权色彩”,注重国际合作和国际礼让,适当建立不方便法院原则,以协调涉外民事诉中的管辖权冲突。  相似文献   

12.
一般而言,仲裁程序较之诉讼程序因其独特的高效、便捷性广泛应用于解决民商事纠纷,更因其高度的意思自治而备受当事人信赖。然而,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作为民事纠纷的一种,因其自身的特殊性和复杂性,虽然也不例外的可以适用仲裁程序解决纠纷,但是,我国的立法和司法实践都予以特殊对待。本文将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关系自身的特殊性着手,重点探析其在适用仲裁程序解决纠纷方面与一般民事纠纷的特殊之处。  相似文献   

13.
王柠 《中国司法》2012,(7):37-41
民商事域外调查取证是涉外民商事诉讼活动中的一项重要程序,它直接关系到法院对案件是非曲直的判断。在国际民事诉讼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由于各国司法制度的差异以及司法主权的要求,各国域外取证制度存在激烈冲突,给国际民事诉讼活动制造了诸多障碍。尤其是近年来,美国法院不断令我驻美金融机构提供客户(包括国内客户)的信息,  相似文献   

14.
经济犯罪与民商事纠纷(即经济纠纷)交叉,是当前人民法院在审理民商事纠纷案件审判实践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而且愈来愈突出。理论界和实务界已有许多探讨,但由于有关部门的文件、司法解释的规定过于原则,造成司法实践中认识不一致。因而目前在对经济犯罪与民商事纠纷交叉的处理方法上仍然是五花八门。同时,人民法院与公安机关、检察机关三部门之间也时常因经济犯罪移送问题发生推诿、扯皮的现象。这种状况,既不利于及时打击经济犯罪,也不利于保护民商事权益主体的合法权益。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应该说,缺乏系统规范的处理经济犯罪…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两岸民间交往的日趋密切,民商事纠纷频发,平行诉讼问题日益凸显,不仅不利于当事人合法权益的保护,更可能危及司法权威和互信,影响两岸正常的经贸往来。因此,平行诉讼问题已成为两岸司法实务界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寻求规制两岸民商事平行诉讼问题的理性设计,应对民商事管辖权制度进行自我完善,同时兼采不方便法院原则、受诉在先原则及承认预期理论等国际通行规则。  相似文献   

16.
《北方法学》2021,(2):125-136
全球化背景下,随着各国经济、政治、司法等相互联系程度的加深,跨国民商事案件和国际刑事犯罪活动不断增多。为诉讼便利,各国越来越重视国际司法协助与合作。与此同时,一些国家为实现自身霸权,利用国际司法协助与合作来扩大"长臂管辖"的领域和范围,触及他国正当利益。当前,我国应对"长臂管辖"尚存在诸多的不足,需要通过借鉴相关国际立法经验,制定本国专门阻断法,完善域外管辖制度以及推动构建新型规范体系来解决国际司法协助与合作中的"长臂管辖"问题。此外,相关实体也应该不断增强自身应对"长臂管辖"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17.
“在各国司法管辖权争夺日趋激烈、我国海外利益不断拓展的新形势下,迫切需要完善沙外民商事案件管辖制度,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陶凯元提索建议,完善涉外民商事案件管辖制度,如快涉外法治工作战略布局。  相似文献   

18.
民商事司法协助,是指一国法院在审理涉外民商事案件过程中,委托他国法院代为一定的诉讼行为;而被请求委托国家的法院,按照外国法院的请求,代为履行某些诉讼行为。它包括送达司法文书和司法外文书,代办调查取证和诉讼保全、承认和执行外国法院判决和仲裁机构裁决等。它是国际民事诉讼程序上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商事司法协助的根据是国内立法和国际条约,各国之间进行司法协助以互惠、对等为原则。  相似文献   

19.
电子传输与知识产权的无形性决定了跨国知识产权纠纷较之传统民商事纠纷更具复杂性.不断涌现的跨国知识产权纠纷给各国法院管辖与判决执行提出新的挑战,急切需要理论与实务界作出思考与回答.一度雄心勃勃的海牙<民商事管辖权及外国判决公约>计划终因各法域制度背景与文化差异过大而不得已在内容上做明显消减.美国法学会通过专门的<知识产权:跨国纠纷管辖权、法律选择及法院判决原则>提出了知识产权管辖与法律适用诸原则,受到各国特别关注.  相似文献   

20.
包蕾 《法律适用》2014,(5):82-86
如何界定"涉自贸试验区民商事纠纷"关乎着案件的管辖及不同的"法律待遇",应基于自贸试验区的功能定位,分别依"法律关系要素标准"判断商事纠纷和依"法律关系要素+领域标准"判断民事纠纷是否涉自贸试验区。基于对自贸试验区大部分区域司法管辖所属的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及其自由贸易区法庭受理的涉自贸试验区民商事案件现状,结合自贸试验区的制度创新和开放措施,预判涉自贸试验区民商事纠纷趋势,并就案件管辖、审判思路、纠纷处理模式等作探索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