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来西亚自一九五七年独立以来,其武装部队的成长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国内安全的影响,因为这支武装部队在这段时间主要用来对付马来西亚共产党,但现在,它正把战略重点从传统上倾向游击战技术转向常规战,这在军事学说上是具有重要意义的转变。 副总参谋长拿督·再因·马孟德·哈西姆陆军中将把这种转变说成是为了对付马来西亚日益遭到变化多端的军事威胁,他说:“众所周知,我们很善于丛林战,但是我们需要懂得  相似文献   

2.
服饰是全世界穆斯林区别于其他宗教信仰者的重要特征之一,但由于每个国家和地区的穆斯林都要受当地文化传统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因此,他们在服饰上呈现出丰富多彩的面貌。本文主要介绍了马来西亚马来穆斯林的日常服饰,希望由此揭示出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地方政治环境对人们的服饰规则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1998年 9月发生的“安瓦尔事件”及其引发的马来西亚政治危机 ,曾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目前马来西亚的政治局势虽然基本稳定 ,但“安瓦尔事件”的影响却不容低估。本文通过分析马来西亚大选结果及当前政局 ,认为“安瓦尔事件”使马来西亚政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目前政局出现了三大特点 :最大执政党巫统受到重创 ;回教党取代行动党成为最大反对党 ;民主政治意识明显提升。这三大特点的发展演变 ,很可能最终导致马来西亚政局的全面改观。  相似文献   

4.
战后中国与印尼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印尼是东盟中第一个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并与之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但中印关系起伏不定,“九·三○事件”使两国关系迅速恶化,终于1967年断绝外交关系。断交期间,马来西亚于1974年、泰国与菲律宾于1975年与中国建交,新加坡也于1981年在北京设立商务机构,建立非官方的实质性外交关系。但是印尼却迟至1990年才与中国恢复外交关系。  相似文献   

5.
一、马来西亚的投资环境 马来西亚于一九七一年颁布了新经济政策,作为它的长期经济开发战略,以一九七一年到一九九○年的二十年期间分为四个五年计划(从第二个五年计划到第五个五年计划)。一九八一年系马来西亚第四个五年计划(一九八一年至一九八五年)的第一个年度。新经济政  相似文献   

6.
一 新经济政策的实质 马来西亚决定从一九七○至九○年执行“新经济政策”。它是一九六九年在首都吉隆坡发生大规模排华暴动(在马来西亚历史上称为“五一三事件”,华人伤亡达数百人)之后开始执行,这是在政治、经济上对华人的一个大冲击。 这项新经济政策的核心就是所谓“重组社会”。马来西亚是一个多民族国家,马来人占百分之四十六点八,华人占百分之三十四点一,印度人占百分之九,达雅克人占百  相似文献   

7.
旅游业的发展 马来西亚的旅游业在战前就已存在,把它作为争取外汇的一个重要来源,那是在战后、特别是马来西亚成立(一九六三年)以后的事。 最近几年,到马来西亚的旅客逐年增加,计从一九七五年的一百四十二万人增加到一九七八年的一百六十五万人,每年的增长率为百分之五点一。槟榔屿是马来西亚旅客较多的地方,一九七九年上半年有八万二  相似文献   

8.
应中国外交学会邀请访华的马来西亚学者扎卡里亚和保罗·张在访问京、沪、陕、滇之后,于今年6月18日到我所访问。我所负责人陈乔之及有关研究人员张乃坚、陈森海、郑仁良、林志鹤、刘永焯、黄耘、张晓帆等与来宾会见,并就共同感兴趣的中国与东南亚关系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近三个小时的座谈讨论。扎卡里亚曾任马来西亚战略与国际研究所副所长、马来西亚国立大学政治系主任,现仍在该校从事有关战略计划的研究。保罗·张是大马华人  相似文献   

9.
五、六十年代马来西亚拉赫曼政府的“一边倒”政策①孟人杰1957年马来西亚获得独立,1963年马来西亚成立,一直到1970年拉赫曼下台,其政府执行的是倒向西方的政策。这个政策可以通过马来西亚与英联邦的关系、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政策、以及马来西亚在地区形势中...  相似文献   

10.
一 土地制度及土地法令 长期以来,土地问题成为马来西亚农业难以解决的重大问题。它的土地制度在十九世纪末形成。在英国侵入马来西亚以前,所有土地都归各州的苏丹所有。英国人在一七八六年侵占槟榔屿在佛兰西斯·菜特统治时期(一七八六至一七九四年)也没有制订土地制度。菜特慷慨地把土地拨给要求土地的申请者,他本人也占有大片土地,成为当时槟榔屿的大庄园主。雪兰莪州也有类似情况。十九世纪中叶,吉隆坡的开辟者叶亚来在吉隆坡拥有大片土地,但是  相似文献   

11.
旅法华裔女作家婉华和她的《来自国外的震撼》沁芸现任马来西亚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常任代表的旅法女作家婉华·夏普蒂埃,是传记小说《来自国外的震撼》(英文版)的作者,同时也是一名自由撰稿人。她经常为马来西亚多家英文版妇女杂志写稿:写异国风情,写旅法华人生活,...  相似文献   

12.
自解放到今天,可以说韩国政治比过去任何历史性变革都遇到更多的曲折和挫折。解放以后左翼和右翼的对立、外部势力造成的南北分断、“六·二五”战争、“四·一九”起义、“五·一六”军事政变、维新体制、缅甸事件、1980年汉城之春、光州民主化运动、“六·二九”宣言,等等,一系列民主与反民主的较量接连不断。这就是韩国政治的昨天。尤其是“五·一六”以来,在单靠强大的军事力量统治的32年时间里,以军事权威体制压制市民,给  相似文献   

13.
一九七八年七月八日,马来西亚人进行了建国以来的第五届选举。选出立法机构划定的二百七十六个选区的代表和国会下议院的一百五十四名议员。民族阵线(NF)又一次以绝对的优势获胜。提前了一年本来,马来西亚的大选是五年一度的。它上届选举是一九七四年,第五次大选原应到一九七九年才举行。但在去年,这个国家有史以来第一次由政府要求它的最高领袖在国会委任期满的前一年解散国会,进行大选。其原因何在?  相似文献   

14.
由于世界经济状况不好和国内经济不景气,苏联没有完成“九·五”计划和“十·五”计划,经济增长率不断下降。因此,“十一·五”计划的基本路线是把经济从粗放经营转向集约经营,从重视增加产量转向提高质量和效率。1982年,苏联工业生产同前一年相比增加了2.8%(其中,生产资料生产增加了2.8%,消费资料生产增加了2.9%),大大低于年度计划目标(4.7%)。据苏联官方公布的资料农业生产比1981年增加了4%,也大大低于年度计划目标(10.2%)。据美国农业部估计,  相似文献   

15.
一 殖民统治时期的时代背景 韩国著名历史学家姜万吉将日本在韩国长达35五年之久的殖民统治划分为三个阶段:即从日本吞并韩国至“三·一”运动为第一个时期;从“三·一”运动到“九·一八”事变(1931年)为第二个时期;“九·一八”事变到日本战败为第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通常被称为武断统治时期,其特征为日本为了镇压反对殖民地化的义兵战争和爱国启蒙运动,禁止一切军事活动、政治活动和文化活  相似文献   

16.
著名马来人学者扎巴在20世纪30年代对马来人习俗及宗教的讨论,涉及马来人信仰伊斯兰教的历史、马来人中的印度教和万物有灵论成分、伊斯兰现代思潮、宗教派别及其观点、马来人的现代主义观念等,是全面了解一个世纪前马来人信仰状况,特别是当时出现的教派分裂及思想的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17.
一、马来西亚文官制度的历史背景 马来西亚的文官制度带有许多英国文官制度的烙印。当代马来西亚的文官制度是在殖民地时代英国人实行的文官制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为了弥补管理人员的不足,以便有效地进行殖民统治,1910年,英国殖民当局在马来亚实行“任用马来官员方案”(the Scheme of Malay Officers),开始招收马来人中的  相似文献   

18.
以某些经济指数衡量,马来西亚可以归属于“新兴工业国”。仅从1982年到1984年这段时间,马来西亚(西马)的工业生产指数就增长了37.6%。制造业蓬勃发展,其标准净产值的年平均增长率70年代为10.5%,80年代上半期为5.7%。在马来西亚国内生产总值中,制造业所占比重从1970年的13.4%增大到1985年的20.5%。从1983年起,工业产品成了最大宗的出口项目。  相似文献   

19.
引言 马来西亚拥有两部分地区:1)马来半岛(从克拉地峡延伸到柔佛海峡)上的西马来西亚(下简称西马——译者);2)婆罗洲岛的西北沿海地区(沙巴和沙捞越)。根据一九七五年的人口普查,马来西亚的总人口(包括马来人、华人、印度人及沙巴和沙捞  相似文献   

20.
韩国政治的改革与课题金桂洙自解放到今天,可以说韩国政治比过去任何历史性变革都遇到更多的曲折和挫折。解放以后左翼和右翼的对立、外部势力造成的南北分断、“六·二五”战争、“四·一九”起义、“五·一六”军事政变、维新体制、缅甸事件、1980年汉城之春、光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