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法律福音     
《法律与生活》2011,(2):64-64
最高法:出台文件规范自首、立功认定 2010年12月28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若干具体问题的意见》。《意见》共分八个部分作了规定,其中对交通肇事罪自首的认定、采用捆绑手段“送子归案”的处理、立功线索来源的认定、自首和立功处罚原则的具体把握等热点问题进行了明确。  相似文献   

2.
自首是我国刑法所确立的一项重要的刑罚量刑制度,是我国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量刑的具体体现。刑法理论将我国《刑法》第67条第一款规定的自首行为称之为一般自首;将《刑法》第67条第二款规定的自首行为称之为准自首。2009年3月12日.为了规范职务犯罪案件自首、立功等量刑情节的认定问题,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发布了《关于办理职务犯罪案件认定自首、立功等量刑情节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在查办职务犯罪案件中,由于司法实践的多样性、复杂性,对于一般自首认定问题中自动投案的认定存在的较多的分歧及争议。本文将对职务犯罪案件一般自首认定问题中自动投案认定的若干问题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3.
自首是我国刑法所确立的一项重要的刑罚量刑制度,是我国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量刑的具体体现.刑法理论将我国《刑法》第67条第一款规定的自首行为称之为一般自首;将《刑法》第67条第二款规定的自首行为称之为准自首.2009年3月12日,为了规范职务犯罪案件自首、立功等量刑情节的认定问题,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发布了《关于办理职务犯罪案件认定自首、立功等量刑情节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在查办职务犯罪案件中,由于司法实践的多样性、复杂性,对于一般自首认定问题中“自动投案”的认定存在的较多的分歧及争议,应该回到从自首的本质来把握和评断,即将原本自由之身通过自动投案交付给司法机关审查和裁判并自愿认罪.  相似文献   

4.
自首的认定,一直是司法实践中较为常见又非常复杂、争议较大的问题。刑法总则第六十七、六十八两个条文只作了原则性规定,1998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用七个条文对此作了细化规定。日前,最高人民法院又印发了《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若干具体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自首的认定标准等问题予以了进一步明确。  相似文献   

5.
余超 《犯罪研究》2013,(1):70-75
交通肇事罪中自首的适用问题,一直被法律实务界和理论界密切关注.虽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若干具体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自首和立功的意见》)以司法解释的形式,对司法实践中许多具有争议的自首认定问题给予了明确规定,但由于现实生活中交通肇事案件纷繁芜杂,使得交通肇事罪中自首的认定仍然存在着较大的讨论空间.本文试图就交通肇事罪中视为自动投案的问题展开思考,以期对实际工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
1.2010年12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2.法发〔2010〕60号为规范司法实践中对自首和立功制度的运用,更好地贯彻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根据刑法、刑事诉讼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等规定  相似文献   

7.
为进一步严格规范自首,立功等量刑情节的认定和处理,依法从严惩处严重职务犯罪活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于3月19日联合发布了《关于办理职务犯罪案件认定自首,立功等量刑情节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相似文献   

8.
刘洁 《法制与社会》2011,(5):133-134
长期以来,实务中对职务犯罪案件的自首和单位自首的认定存在诸多分歧,认定标准的不统一,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贪污贿赂犯罪惩治。本文以《关于办理职务犯罪案件认定自首、立功等量刑情节若干问题的意见》为视角,以期厘清自首问题在职务犯罪案件中的适用。  相似文献   

9.
毒品犯罪死刑的裁量必须严格坚持和贯彻“宽严相济”的基本刑事政策。人民法院在对被告人决定是否判处死刑(立即执行)时,必须综合考虑毒品的数量和案件的其他情节。毒品的含量、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行为定性、被告人主观明知的认定、犯罪的既遂与未遂、特请介入、自首、立功的理解与认定等问题,对毒品犯罪死刑的适用具有重要意义。另外,毒品共同犯罪案件中死刑的适用、零星贩毒案件中死刑的适用、毒品的累积与折算与死刑的适用也具有特殊性,需要专门研究。  相似文献   

10.
2009年3月12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发布了《关于办理职务犯罪案件认定自首、立功等量刑情节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进一步规范了职务犯罪案件自首、立功等量刑情节的认定问题。这是"两高"继2007年7月9日发  相似文献   

11.
在司法实践中,公、检、法办案人员经常对自首情节的认定问题产生分歧,直接影响对案件的公正处理。本文立足刑法设立自首制度的价值取向,结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职务犯罪案件认定自首、立功等量刑情节若干问题的意见》两个规定,对自动投案的本质予以深刻辨析。在此基础上,选取司法实践中的真实案例对四类特殊情形的自首问题逐一进行解析。  相似文献   

12.
柳成荫 《政府法制》2009,(10):47-47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于3月19日联合发布《关于办理职务犯罪案件认定自首、立功等量刑情节若干问题的意见》,规范贪官自首立功量刑认定,严防贪官轻判现象。  相似文献   

13.
立功制度是我国一项重要的刑罚制度。亦是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具体化、法律化,对于分化瓦解犯罪分子,教育改造罪犯,及时侦破重大案件,有效地打击犯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刑法第六十八条对立功的构成条件和刑罚适用作了比较原则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对  相似文献   

14.
钟国辉 《法制与社会》2010,(35):375-376
近些年以来,职务犯罪自首情节的认定和运用存在诸多不严肃和不规范之处,两高为此发布了《关于办理职务犯罪案件认定自首、立功等量刑情节若干问题的意见》,进一步规范了职务犯罪自首情节的认定和运用。  相似文献   

15.
谈对自首、坦白认罪如何适用死刑的问题林阳自首和坦白可以从宽处罚,是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刑事政策在量刑方面的具体体现,也是我国刑法规定的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在司法实践中,由干情况的千差万别,对自首与坦白的认定和适用刑罚上也存在不同认识。为此,笔者就自首与...  相似文献   

16.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解放军军事法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生产建设兵团分院: 为进一步规范自首、立功的认定标准、查证程序和从宽处罚幅度,最高人民法院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若干具体问题的意见》。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学习,切实贯彻执行。各地在执行中遇到的问题。请及时报告我院。  相似文献   

17.
自首与立功探微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自首从宽与立功抵过是我国刑罚制度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刑事政策的重要法律表现。正确理解与适用自首和立功制度,对于及时侦破刑事案件,充分、有效地分化、瓦解犯罪分子均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斯,本文拟就自首与立功制度的适用问题,作一扼要探析。一...  相似文献   

18.
最高人民法院于1998年4月17日发布的《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为《解释》),明确、细化了对自首、立功等刑罚裁量情节的认定原则和判定原则,在司法实务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解释》中对“余罪自首”的成立条件规定为“如实供述”的罪行必须是“与司法机关已掌握的罪行或者判决确定的罪行属于不同种罪行的”,属于同种罪行的则以坦白论。笔者对此提出质疑,认为这一规定有违罪刑法定原则,不符合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并且有悖于自首设立的宗旨、目的,应予重新审视并予以改正。  相似文献   

19.
吴玥 《法制与社会》2012,(36):243-244
为规范职务犯罪自首情节的认定,两高发布了《关于办理职务犯罪案件认定自首、立功等量刑情节若干问题的意见》,然而职务犯罪的认定在司法实践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分别就职务犯罪自首认定实践中“自动投案”和“如实供述”两个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自首与立功司法认定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首从宽与立功抵过是我国刑罚制度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刑事政策的重要法律表现。正确理解与适用自首和立功制度,对于及时侦破刑事案件,充分、有效地分化、瓦解犯罪分子均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斯,本章拟就自首与立功制度在司法适用过程中遇到的若干争议问题,作些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