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主体功能区战略下的地区发展新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一五"与"十二五"规划,同时强调了区域总体发展战略和主体功能区发展战略,把两个战略放在并驾齐驱、双管齐下的位置,这体现了在区域调控上的创新思维。作为一项重大的理论与政策创新,主体功能区战略的实施将按照分类调控模式进行,并需要用管理上的创新来及时应对这一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2.
姚敏 《中国发展》2011,14(4):70-74
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是伴随区域政策涮整而不断演进的。从建国后的平衡发展战略到改革开放后的不平衡发展战略,再到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主体功能区发展战略以及协调发展和主体功能区相结合的区域发展战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践大体分为五个阶段。该文系统回顾了中国区域经济政策以及相应时期的区域经济发展,以期丰富和完善未来中国的区域经济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3.
本文构建了一个主体功能区划分的经济学分析框架,研究如何划分主体功能区。研究表明,不同区域人民的幸福指数之和与A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的边际关系δH^T/δE^A决定了该区域的主体功能区划类型及其边界。基于这一结论,本文分析了制约限制开发战略实施的三个因素,并从五个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导向性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主体功能区建设能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论是狭义上还是广义上,我国的区域发展不协调程度都呈现扩大趋势,并且广义上的区域不协调程度远远超过狭义上的区域不协调程度。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与主体功能区的开发顺序和开发重点形成了相互促进的同向递增关系。主体功能区的划分标准有着较大随意性和不严谨性,加上配套政策和措施的不完善,主体功能区战略短时期内不会缩小我国区域之间发展差距,反而可能会加大我国的区域发展差距。  相似文献   

5.
主体功能区的构建顺应全球低碳经济发展方式潮流,是保持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是科学发展观的创新成果。结合民族地域资源特点和空间差异,贵州省主体功能区主要划分为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三类,其发展主要遵循科学开发理念、构建城镇化战略布局、促进农业战略格局形成、注重生态安全战略格局形成的思路展开。在贵州省主体功能区的推进过程中,政策设计和财政转移支付以及生态补偿机制的转变是核心和关键,落实规划体系的可操作性、可执行性是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6.
主体功能区建设这种新的区域发展思维,透露出许多新的发展理念。主体功能区战略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描述了一个崭新的美好愿景,如何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依然是个难题,甚至是个长期的过程。其中,实施主体和途径、评价机制、各规划的协调、市场机制的基础性、区划的科学性和是否提供了新的发展道路等关键问题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7.
孙红玲 《求索》2008,(11):49-51
基于区域协调与生态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认为主体功能区布局作为区划理论与规划方式的创新具有较强指导意义,但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决定于利益驱动而不是主体功能区布局,因而主张将综合区竞争发展与类型区有序开发二者结合起来,构建沿海帮助内地、生态贡献区与收益区互补的泛殊三角、泛长三角和大环渤海“三大块”横向区域财政经济利益共同体,从而促进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的形成,一揽子解决日益严重的地区差距拉大与生态功能弱化等区域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8.
无论是狭义上还是广义上,我国的区域发展不协调程度都呈现扩大趋势,并且广义上的区域不协调程度远远超过狭义上的区域不协调程度。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与主体功能区的开发顺序和开发重点形成了相互促进的同向递增关系。主体功能区的划分标准有着较大随意性和不严谨性,加上配套政策和措施的不完善,主体功能区战略短时期内不会缩小我国区域之间发展差距,反而可能会加大我国的区域发展差距。  相似文献   

9.
湖北西部主体功能区的定位及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体功能区建设是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种新理念,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护生态环境等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立足湖北区域发展实际,依托主体功能区建设的相关理论,对湖北西部主体功能定位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关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0.
正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主体功能区的战略构想;2010年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正式明确"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2012年党的十八大又重申了"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并在去年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中,进一步强调了"坚定不移实施主体功能区制度",对如何落实这一战略指明了方向和路径。早在2010年,国务院就正式颁布了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我省的相应规划也已于去年印发执行。  相似文献   

11.
主体功能区规划的现实考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行主体功能区规划,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要求,但与我国国情相对照,实际操作难度较大。功能区规划有一个发展过程,要有完善的制度保证。目前来看,实施我国功能区规划战略应稳妥操作,要实验先行、理论先行。科学地进行制度设计,科学地进行市场机制培育,等条件成熟时,再进行逐步推广,这是比较现实的做法。  相似文献   

12.
正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是我国地方公共管理亟须破解的难题。重庆九龙坡区在贯彻实施重庆市"五大功能区"发展战略中,从本区实际出发制定实施"八大功能板块"发展战略,采取了一些积极有效的措施,取得了一些经验,值得我们总结。一、切实制定发展战略是前提九龙坡区切实制定"八大功能板块"发展战略,既是对重庆市"五大功能区"发展格局的落实,  相似文献   

13.
主体功能区规划在实施中面临着国家规划与地方规划、当前目标与长远目标衔接困难,财政体制跟进不到位等诸多挑战。我们应当妥善处理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时空衔接,在上下级区域的衔接上借鉴国际经验,并适时调整主体功能区规划;要对开发区、城市新区进行核查整顿,同时改革财税体制,以保障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4.
钟振 《当代广西》2013,(1):36-37
"到2020年要基本形成广西主体功能区布局,即以‘四群四带’为主体的城市化战略格局、以‘两屏四区一走廊’为主体的生态安全战略格局、以‘五区十五带’为主体的农业发展战略格局。"2012年11月21日印发的《广西壮族自治区主体功能区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深刻分析了广西国土空间开发的现状和形式,阐明了未来空间开发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战略目标,勾画了全区人口、产业和经济空间布局,明确了各县(市、区)的功能定位,并提出了分类管理的区域政策。  相似文献   

15.
主体功能区划分是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宏观制度创新,主体功能区实施是最有效的结构调整,主体功能区布局是最高层次的统筹城乡发展。因此,主体功能区是两型社会建设的顶层设计。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陕西省为例,在深入分析“九五”以来关中、陕北、陕南在区域协调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区域差距变化趋势的基础上,从效率机制和公平机制两方面阐述了主体功能区建设对陕西区域协调发展产生的影响,从促进主体功能区建设角度,提出了促进陕西省三大区域协调发展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7.
《江西政报》2013,(5):1
本期刊登了《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江西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通知》(赣府发[2013]4号)。实施好《主体功能区规划》,对于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推进形成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区域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特别是近几年来,区域经济的战略布局更趋清晰,区域经  相似文献   

18.
郭钰  郭俊 《人民论坛》2013,(12):56-58
主体功能区建设在我国可持续发展进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也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主体功能区建设中不可避免地会造成利益冲突,这有赖于中央政府主导下的整体协调与区域合作来加以克服.应建立利益协调、沟通协调等机制,完善绩效考核机制,推行生态补偿制度,发展特色经济,加强生态合作,使各区域实现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9.
2011年1月,在国务院印发的《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中原经济区被纳入国家重点开发区域,这标志着备受关注的中原经济区建设正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中原经济区是以河南为主体,延及周边若干区域,具有鲜明特点、独特优势,是相对独立的区域经济综合体,是不以牺牲农业和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实现科学发展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20.
主体功能区建设这种新的区域发展思维,透露出许多新的发展理念。主体功能区战略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描述了一个崭新的美好愿景,如何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依然是个难题,甚至是个长期的过程。其中,实施主体和途径、评价机制、各规划的协调、市场机制的基础性、区划的科学性和是否提供了新的发展道路等关键问题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