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就精神蕴涵而言,中国古代法律文化当中的"民本思想"里确实有着某种程度的"契约"意义。首先,民本思想隐含着"民众是天下主人"、"君主权力来自民众的授予"的意义。其次,民本思想隐含着君民之间的契约关系:是否信守"民本"是中国古代评价一切王朝及其君主的最高法则。再次,民本思想隐含着相关的惩罚机制:君主如果不履行君民之间的"契约",就会因失信天下而被民众抛弃。因为畏惧民众的实际力量能够将其"易位",君主亦不得不收敛锋芒、慎用手中的权力。  相似文献   

2.
民本思想是封建社会中把以农民为主体的人民群众作为国家根本和社会基础的思想 ,是封建统治思想中具有开明性的一种。民本思想在唐太宗贞观年间发展到高峰 ,贞观民本思想是民本思想的集大成。贞观民本思想由三个系统组成 ,这就是人民群众在封建国家中的位置、以人民群众为基础的封建治国原则、皇帝和人民群众的关系。贞观民本思想关于人民群众的基本观点和治国方略对于我们今天的治国大业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3.
唐太宗的民本思想与“贞观之治”黄燕君以史为鉴、古为今用,是我们学习、研究历史的重要目的之一。而遍阅中国古代史,封建社会不仅占据着最重要的一页,而且在治乱兴衰方面,留下了极为丰富、宝贵的经验教训。其中,研究奠定了"盛唐"的基础、并被作为"大治"之世的典...  相似文献   

4.
新时代协商民主作为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拥有丰富的思想渊源。传统民本思想在权利主体、政治关系、实现机制中展现着政治调节的历史积淀。基于民本思想的政治调节特性,搭建民本思想与新时代协商民主契合沟通的桥梁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创造性发展之根本。新时代协商民主相对于民本思想,实现了集体主义到个体主义;等级固化到平等包容;统治机制到社会治理的横向跨越。因此,推动我国新时代的协商民主建设既要传承民本思想中符合时代性建构的政治调节价值,另一方面也要输入当代政治价值,发展现阶段协商民主的新价值。  相似文献   

5.
民主包含民有、民享、民治三个方面.在民主的视角下看民本思想,提出的基本问题就是“民本是否就是民主”.对这个问题,中国近代有两种针锋相对的观点:一种观点把中国古代关于民本的思想观念和论述说成就是民主,另一种则明确地认为民本与民主有天壤之别.其实,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中有一定的民主性因素,主要体现为人民拥有四项集体权利,即人民拥有天下、人民享有天下、统治者应当尊重民意、人民有革命的权利.归结起来是民有和民享两个方面.民本思想只需要再前进一步,就可以转化为民主.但民本思想没有能走出这一步,其原因在于民本思想受到了它自身理论缺陷、民本思想家立场、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关系结构、中国古代政治权力结构的制约.  相似文献   

6.
史佩宇 《传承》2010,(9):4-5
视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是邓小平社会主义民本观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邓小平社会主义民本观强调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一切事业都是为人民谋利益的。邓小平社会主义民本观中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著名论断集中体现了邓小平关于人民民主的重要思想,也是其民本观的根本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7.
邓志斌  ;李金和 《求索》2008,(8):220-221
在中国近代史的民主化进程中,民本思想长期以来被当作接受、介绍、推广民主学说和民主政治的基础。因而早期民主化的进程,实际上也是传统民本思想进行现代论说的过程。民本思想的现代论说从而在传播民主思想、建立民主政治和提高民族自信力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将民本与民主等同,是将政治理想与政治事实等同。民本与民主之间,更在政治主体性上存在着根本性的分歧。这就决定了民本主义的现代论说存在着两个方面的限制。突破早期民主化进程中民本、民主简单类比的思路,成为中国民主化进程中不应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陈秀平  陈继雄 《前沿》2010,(20):28-31
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治国理论的核心,是影响中国治国安邦大业达几千年之久的政治法律思想。先秦时期君民关系理论(主要是西周和春秋战国时期的理论)中蕴含着丰富的古代民本思想。西周时期就出现了"敬德保民"思想,春秋战国时期儒、墨、道、法家从不同阶级、阶层利益出发,提出了不同内容的君民关系理论,但都是提醒君主要重视民众,以民为根本,这些思想是当今"以民为本"理论的重要源头。  相似文献   

9.
视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是邓小平社会主义民本观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邓小平社会主义民本观强调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一切事业都是为人民谋利益的.邓小平社会主义民本观中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著名论断集中体现了邓小平关于人民民主的重要思想,也是其民本观的根本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0.
张强 《公安研究》2013,(11):5-10,83
民本警务是现代警务改革与创新的最新成果和发展方向,作为新生事物,尚处于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初级阶段。民本警务是构建在民本思想和人民主体理论基础之上的警务战略、警务模式与警务活动,是一种警务哲学、警察伦理与警察文化。民本警务是否能够生根落地、开花结果,取决于该战略从理论形态到实战样式的转化,取决于公安机关和警务人员的自觉实践。  相似文献   

11.
朱璐 《岭南学刊》2012,(3):111-114
民本思想是儒家政治思想最为核心的价值理念。从民本思想的形上根据、民本思想的主要义涵、民本思想的外延界定三个层面对儒家民本思想进行释义:儒家在天人合一思维模式影响下,天意与民意合一的思想,是民本思想的形上根据;民本思想以仁民为核心义涵,体现了民为邦本和民为君本的两个面向;民本与民主思想有异,儒家政治哲学里只有民本的思想,而没有民主的传统。  相似文献   

12.
四、儒家学说中的“民本”价值观对中国民商法经济法的影响。首先是儒学的“民本”价值取向对统治者道德行为的规范。民本思想的形成,可以上朔到商周。人们从桀、纣之亡国的教训中,看到了人民的力量,促进了民本思想的发展,到先秦春秋战国,民本思想已很丰富。就民的个体而言,处在封建社会等级制度宝塔式建筑的最底层,“礼不下庶人”,因此民不是法律关系的主体,而是“治于人”的客体c相对的贵族阶级成员即“治人者”,才是法律关系的主体,并且“刑不上大夫”。不下,确定了“礼”调整的不限;不上,确定了施“刑”的上限。换言之,…  相似文献   

13.
杨建辉 《前沿》2011,(20):4-6
邓小平的公平收入分配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三个主要特点:反对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以人为本的民本和民富的思想;重视分配中的公平问题。当前必须以邓小平分配理论为指导,始终不渝地坚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努力实现公平分配,坚持民富为先、民生为本,以"民富"促"国强",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促进和谐社会构建。  相似文献   

14.
周小花 《前沿》2010,(24):55-57,118
孟子主张"仁政",提出了一整套民本思想,包括"民贵君轻""得民心者得天下";"制民之产""有恒产者有恒心";关心"鳏、寡、独、孤";"治礼义"、善"教民";"尊贤使能";"省刑罚""罪人不孥"等。这些民本思想对树立服务理念、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公正、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如何行政及选拔党政领导干部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民本思想,是邓小平执政理论的立论基础。邓小平执政理论的民本思想,是对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的扬弃,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具有时代性、实践性和鲜明特征。探析邓小平执政理论的民本思想,对于我们加强党的执政理论研究,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儒家思想博大精深,其“民为邦本、宽民惠民”之民本思想为世人所推崇。文章以儒家民本思想的缘起及其内容为逻辑起点,分析了“民本”是中国当代法治的必然选择,继而列举了民本思想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的彰显。  相似文献   

17.
聂作坤 《公安研究》2011,(10):79-84
民本警务思想根植于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充满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光辉,是党的群众路线在公安工作上的实际反映,是公安机关永恒的价值追求。民本警务思想的提出和实施,顺应了时代的发展,适应了人民的需求,揭示了公安机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践行以人为本理念的内在规律。深刻认识和理解民本警务思想的哲学意蕴,对于推动公安事业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民本意识”在新时期的升华。只有按照“三个代表”要求,牢牢坚持“民本意识”,永远不停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全面推进党的事业,才会得到广大人民的衷心拥护。  相似文献   

19.
现代民主思想的核心是民权,传统民本思想的核心是君权,两者迥然不同,但中国现代民主思想又确实受惠于传统民本思想.传统民本思想既是西方现代民主思想在中国落脚、扎根的重要思想资源,也在现代民主思想中国化过程中进行了价值指引.中国社会各界在政治思想上普遍性地经历着从民本到民主的过渡.民本思想在这个过程中整体性地渗透进了民主思想的逻辑里,不仅在概念上出现了误读,误以民本为民主,更进行了价值性的整体影响,导致理论界不少人同时曲解了民本与民主,着力于将传统民本论证得更像民主.  相似文献   

20.
蔡克文 《传承》2010,(3):28-30
毛泽东人民本位思想的形成有着深厚的理论渊源、丰富的历史经验和坚实的现实根据。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中国传统民本思想、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是毛泽东人民本位思想的三个主要的理论来源。历史上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为毛泽东人民本位思想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历史经验,中国人民争取解放的现实斗争是毛泽东人民本位思想形成的现实根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