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于洋  苏世博 《大连干部学刊》2014,(10):F0002-F0002
正9月10日上午,"一校两院"庆祝教师节暨教学大奖赛颁奖大会在南区二楼报告厅举行。王元新校院长出席会议并讲话,指出,本届教学大奖赛特点突出,亮点纷呈,集中检验了全市校院系统教学改革的新成果,是校院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和品质立校战略的阶段性成果,达到了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以赛促教、以赛促改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深入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四轮”驱动促人才工作取得新发展。多渠道引进紧缺急需人才。继续组织区内企业赴全国相关人才密集城市举办招聘活动,参加省市招聘会、高洽会等大型本地人才交流会,大力引进紧缺急需人才。打造创新型人才引进载体品牌,为校企人才、技术、项目合作提供日常化平台;开展“百家企业进校园”和“百名研究生进企业实习(实践)活动”。多途径构建人才创新创业载体。实施“百名海外留学人才归国计划”,探索建设留学归国人才创业园,吸纳海外留学创业人才。鼓励和扶持企业博士后工作站建站工作,大力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采用柔性引才方式吸引行业领头人人驻企业建设研发中心、技术中心、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多方位开展高质量培训工作。  相似文献   

3.
陈华 《桂海论丛》2022,(3):80-85
凝心聚力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必须有强有力的人才支撑。要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桂战略,深化人才评价、管理、使用、流动制度和科研人员成果转化制度改革,营造良好的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环境;建设人才发展示范区和吸引、造就、成就人才的平台体系,依托项目建设开发人才资源,以产聚才、以才兴业、产才融合,为人才施展抱负提供广阔的舞台;落实责任,加大投入,优化服务,建立强有力的人才服务保障体系,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培养人才、引进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  相似文献   

4.
《浙江人事》2006,(6):15-15
近年来,我市各级人事部门紧扣人事人才工作大局,及时总结推广全市人事部门在抓人才、促改革、优环境、保稳定等方面的新思路、新举措、新经验,为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推进各项人事制度改革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相似文献   

5.
平君 《新东方》2004,(3):28-33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的精神和要求,首先在于观念更新。必须从传统人才观念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才能以新的目光发现人才,才能以新的姿态善待人才,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激励人才。做好人才工作,落实好人才强国战略,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从当代世界和中国深刻变化着的实际出发,根据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树立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的科学人才观。  相似文献   

6.
徐建 《现代领导》2010,(11):24-24
近年来,安徽省池州市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以产业、项目、园区和环境为依托,以人才集聚引领高新技术产业集聚,以高层次人才引领区域创新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7.
大力加强人才培养,创建以决策型的领导人才、复合型的管理人才、专家型的技术人才、标兵型的专业人才和多能型的业务人才为骨架“金字塔型”的人才结构,建立稳固的人才发展平台,是交通管理工作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建德市以推进人才强市战略为目标,统筹抓好以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的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建立优化人才培训机制,搭建完善人才引进平台,努力营造人才工作氛围,人才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9.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在建设科技强国的进程中,人才是基础,是重要支撑。必须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把准人才工作的战略、方向;不断强化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实现人才对科技的强支撑;不断优化人才区域布局,实现人才协调发展;不断优化人才评价激励机制,完善人才相关政策与法律。只有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营造良好人才创新生态环境,才能更好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实现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0.
《浙江人事》2006,(12):4-9
一、实施人才强省战略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人才工作,特别是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以来,根据中央关于人才工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把人才工作摆到更加造的方针,紧紧围绕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加大人才培养、吸引和使用力度,努力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大力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开创了我省人才工作新局面,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1.
吴凯文 《浙江人事》2009,(11):24-25
一、人才工作的主要做法及取得成果 近年来,建德市围绕市委、市政府“丁业经济”目标,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统筹抓好以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的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人才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截止目前,全市各类人才总量为5.5万人,其中党政人才2099人,专业技术人才27342人,中高技能人才13956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4300人,农村实用人才7303人。  相似文献   

12.
一、深化认识 ,明确实施人才强省战略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指出 :“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 ,人才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全党同志必须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 ,充分认识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自觉增强大局意识和忧患意识 ,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把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作为党和国家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抓紧抓好。”全面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全国、全省人才工作会议精神 ,必须进一步深化认识 ,统一思想 ,深刻理解实施人才强省战…  相似文献   

13.
《党建研究》2012,(10):8-9
李源潮同志近期在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会议上指出,要认真落实中央最近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党管人才工作的意见》,健全党管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提高党管人才工作水平,扎实推进人才强国战略,落实国家人才发展规划,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人才保证,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李源潮同志指出,加强党管人才工作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各级党委要更加重视人才工作,切实履行好管规划、管政策、管改  相似文献   

14.
《群众》2010,(8):F0002-F0002
<正>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我局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和方针政策,坚持"人才优先,民生为本"的方针,以人才开发、扩大就业和完善社会保障为重点,面对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引才智,保就业,稳社保,促和谐。建立健全引进高层次人才政策体系,以领军型海归创业人才招聘工作为主要抓手,启动实施五年千名海外人才集聚工程,提前两年完成五年计划。  相似文献   

15.
王恺 《现代领导》2009,(6):29-29
人才是最为宝贵、最可持续和最具优势的战略资源,是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2009年,江苏省江都市将把项目管理导人人才工作。今后三年,全市拟组织实施11个人才项目,今年全面启动,重点突出3个项目的推进。  相似文献   

16.
云淮 《思想工作》2006,(8):16-16
为了从根本上扭转人才开发工作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利形势,从2004年开始,凉城县实施了人才强县战略。两年来,这一战略的实施取得了怎样的成效?为此,笔者进行了长时间深入细致地调查研究,并撰此小文,以达到交流学习和进步之目的。一、基本情况2004年,鉴于全县干部队伍年龄、知识结构相对老化、人才匮乏这一实际,县委、政府作出了《关于实施人才战略加强人才培养、使用和引进工作的决定》,其目的是按照党管人才和以人为本的原则,从人才储备、培养、使用、引进、流动等环节着手,充分开发现有人才,大力引进急需紧缺人才,为我县经济社会实现跨…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七大第一次将人才强国战略写入党的代表大会报告,第一次写入党章,进一步提升了人才强国战略在党和国家战略布局中的地位,赋予人才工作新的任务和使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积极实施人才引进、培养、激励“三轮驱动”,  相似文献   

18.
秦建明 《现代领导》2009,(10):35-35
人才支撑体系是人才工作的运作载体,是个多元性、层次性、动态性和整体性的社会系统。强化支撑体系是使人才工作更好地适应产业优化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保证。近年来,江苏省太仓市坚持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不断健全以“党管人才”为核心的工作领导机制,加快构建党委政府、  相似文献   

19.
人才强国战略的六大突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景勇 《半月谈》2004,(2):30-32
2003年底,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国人才工作会议讨论通过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决定》坚持以人为本和科学的人才观。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论断和新措施。成为我们做好新世纪、新阶段人才工作的纲领性文献和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20.
李赋屏 《当代广西》2004,(12):42-43
人才是强国之本。当今世界百舸争流,各国、各地区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其突出表现为经济综合能力的竞争,但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自治区党委作出建设人才小高地的决策,无疑是符合广西区情的正确决策,它是自治区党委抓人才工程促经济发展的一种新形式。本文结合自治区有关文件精神,对建设人才小高地的模式进行初步探讨。人才小高地建设是广西人才工作和经济工作的特色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