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7 毫秒
1.
中西方绘画的开始有着明显的差异,中方绘画注重的是“气”,讲究书画同源,注重感性。西方绘画注重的是“理”,注重理性,有着严谨的绘画体系。但随着时间的变化,在中西方绘画史上,发展也成了不变的主题,以中国风景画发展和西方风景画发展为例,来说明近现代艺术的发展,表明艺术的发展是不会停止的,并且是人类文明向更高更深层次迈进的需要。本文以中国风景画和西方风景画为研究对象,利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来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
陈正雄,1935年生于台北,是台湾推展抽象绘画的先驱,他将抽象艺术的种子散播在台湾的土地上,辛勤耕耘且蔚然有成,对台湾现代艺术理念的传承与发展,有相当重要的贡献。陈正雄在现代绘画创作及理论上耕耘研究逾50年,享誉艺坛,是台湾抽象派的大师级人物,曾创立现代画学会及台北艺术家联谊会,并获选为理事长。有人称他为"台湾抽象绘画推手"、"台湾抽象绘画教  相似文献   

3.
绘画是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它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精神财富之一。绘画作为一种文化产物,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缩影。也就是说,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国度,有着不同的绘画艺术。不同的绘画艺术,映射出不同的文化精神。构图是绘画语汇中的重要构成之一,它在中国传统绘画中被称为“章法”或“布局”,并被认为“画之总要”。它指的是,画家根据题材和主题思想的要求,将所需表现的形象及色彩、形状、明暗和轮廓加以适当地组织、安排和处理,使之构成一幅协调完整的图画。其主要任务就是在平面上安排和处理表现对象的位置和…  相似文献   

4.
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余光中以一系列评论和创作,推介、汲取和表现西方现代绘画和台湾当代绘画艺术。现代绘画对余光中的艺术观念和艺术技法有持久的影响,是余光中创作艺术发展和变化的重要侧面。  相似文献   

5.
李锡奇的现代绘画艺术有两个重要出发点 :一是来自民间和传统的民族因素的潜在影响 ;一是来自西方的现代艺术的显在吸引。由金门的乡土出发而交错在中国历史沧桑中的文化感悟 ,构成了李锡奇毕生绘画的宏大背景。而在台湾开放的艺术氛围中成长的历程又提供给了李锡奇对现代艺术的多元选择的可能。从最初的《失落的阿房宫》、《落寞的秦淮河》 ,经过“月之祭”系列 ,到以传统书法为素材的“顿悟”系列、“大书法”系列和被称为“后本位”漆画系列 ,李锡奇一直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寻求自己归属于民族本位的艺术独创性。越来越专注于来自民间和传统的形而下的艺术语言 ,和越来越强烈感悟到的形而上的现代精神 ,构成了李锡奇的现代画艺术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6.
纵观中国绘画史,文人画历经唐、宋、元而追至明清,蔚为大观,成为中国绘画的最高峰。它代表着整个中国的艺术精神,因为只有品德才学极高的文人才能成为优秀的画家,中国画蕴涵着文人的全部气质。画家画到最后是在画思想、画学识、画修养、画人生。  相似文献   

7.
张港 《协商论坛》2010,(9):64-64
张大千先生是中国现代艺术史上的一代宗师。他一生致力于传统绘画艺术的整理、发掘、革新和发展。他足迹遍及南北美洲及欧洲各国,不遗余力地传播和弘扬祖国的文化艺术,赢得了广泛的赞誉。1957年,纽约美国世界美术协会公举大干先生为“当代第一画家”。大干先生才华横溢,多才多艺,其诗、书、画、印、鉴堪当五绝。徐悲鸿先生尊其是“五百年来第一人”。  相似文献   

8.
陈勤卓,广东开平人,青年时代从师于岭南画派的画家司徒奇先生学习绘画。1961年就读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装饰绘画系,得到著名中国艺术家张光宇、张仃、庞熏琴、吴冠中先生的悉心指导,潜心研究中国画之装饰性和构图之完美性。毕业后又从事过多年的装帧设计工作,并得到张正宇先生、著名书法家黄苗子先生的教导和鼓励。陈勤卓先生于六十年代初就在国内发表作品。其作品注重意境,讲究构图。在绘画思想上主张积极研究中国古老艺术,研究中国明清绘画作品,进而探索现代中国画之根源、理论以及中国画之抽象因素和技法,寻求能打动观者的最简练之形式和创作方法。画家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装帧艺术研究会会员,参加国内外数十次画展,作品多  相似文献   

9.
梁楷是南宋画家,他在继承前人绘画技法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将中国传统的"儒、道、释"思想融入到绘画理念里,创造了以"减笔"和"泼墨"为表现形式的新的绘画技法,他的"禅意画"有如神来之笔,在中国绘画史上开创了写意人物画的新画法。他用写意展现人物、景象的精气神,让神韵尽展画面,以此抒发情感,表达自我精神。他的绘画富有生命力,对后代绘画艺术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中国画中的线有着深厚的民族属性与历史渊源,有着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在中国传统绘画的历史衍变过程中,线的造型功能与审美功能在不断求得平衡与统一,矛盾冲撞的结果使线的表现力不断地丰富与增强。然而线在传统国画中所获得的独特的艺术形式,同时也常常桎梏它的成长。我们必须一方面汲取族传统的精华;另一方面,又要设法启动自身心灵的真实感受。在新世纪更好展现中国画中线的魅力。  相似文献   

11.
山西的佛教文化资源在全国有着重要的地位,在众多的佛教文化艺术中,佛教绘画又是一宗极为珍贵的艺术瑰宝,许许多多中外艺术家不辞劳苦前来山西,寻觅着创作的艺术启迪,山西女画家曹雯就是其中的一位。曹雯,山西大学艺术系副教授,1964年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毕业后来到山西,她与其夫史希光教授长期致力于禅意画理论与创作实践,其代表作有12个系列、20O余幅作品,曾先后在五台山、上海、北京、广州。新加坡、日本、香港等地举办过十二次专题画展,被誉为中国禅意画家榜首,中国美术评论界公认他们的创作“独树一帜,开一代新风”。近…  相似文献   

12.
中国文人画集中体现了民族文化中最基础的形态所反映的种种特征,正由于此,艺术诗文才得以介入,在主体自觉、主体升华方面与绘画相得益彰。绘画艺术诗文包括古代咏画、题画及写赠画家的诗文;这些诗文或用叙述扩展来补充画面的不足,或用主观的感情和议论丰富绘画的内涵,巧妙而独具特色地与绘画联姻。  相似文献   

13.
论敦煌艺术的概念和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雄 《前沿》2011,(23):230-233
敦煌艺术应包括保存在古敦煌郡范围内的所有古代艺术品。敦煌艺术大约可分为敦煌建筑、敦煌雕塑、敦煌绘画、敦煌书法等四大类。敦煌建筑含石窟建筑、窟檐、窟前建筑及石窟之外的宋塔等。敦煌绘画包括敦煌壁画、藏经洞遗画和敦煌墓画。敦煌壁画从其内容上可大致分为尊像画等七类;敦煌壁画从绘画艺术本身大致可分为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装饰图案画及杂画五类。其中人物画约略可分佛教人物、世俗人物和变体人物三类。敦煌书法包括敦煌汉简书法、敦煌文献书法和石窟榜题书法等。  相似文献   

14.
高源 《求索》2007,(2):189-191
本文主要论述的是完形心理学美学和现代派绘画艺术之间的关系。完形心理学美学实际上是作为研究西方现代派艺术的理论依据而出现的。因此,如何评价完形心理学美学就同如何评价现代派绘画艺术联系在一起。本文把完形心理学美学的研究同西方现代派绘画艺术的发展史相联系,通过完形心理学美学来审视西方现代派绘画艺术的发展,以便在纷乱的艺术现象中,探讨西方现代派绘画艺术发展的一般性规律。  相似文献   

15.
江寿国 《前沿》2012,(12):165-166
掐丝珐琅画脱胎于古老的景泰蓝工艺品,是将宫廷御用珐琅技法移植到画板上的特种绘画。它既可以属于工艺美术范畴,也可以作为绘画的一个新品种,具有工艺美术和绘画的双重属性,是绘画和工艺相结合的边缘学科。本文从掐丝珐琅画的独特性,强调传统工艺景泰蓝的时代特色,提出掐丝珐琅画作为新画种的论证,对于中国掐丝珐琅画艺术在当代应该有怎么样的发展作出了开拓性思考。  相似文献   

16.
"颂圣"是中国历史画的恒久主题之一,在20世纪后半叶达到巅峰状态。在不同历史时段中,画家们持续创制出颂扬古代帝王和现代执政党领袖的美术作品,不但为实现国家政治宣教意图立下功劳,也在艺术本体语言创造上取得较高成就。传统君主崇拜观念的沿袭,现实社会压力下对政治或经济力量的依附,以及对现代国家领袖的真诚拥戴,是中国"颂圣"历史画繁衍不息的主要原因。虽然大量"颂圣"主题导致绘画自律性的缺失,但部分优秀艺术家仍能凭借个人天赋在有限历史条件下,创造出有一定艺术价值的历史画作品。  相似文献   

17.
<正>从中国历代绘画角度看,中国绘画有着悠久而又辉煌的历史,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绘画活动随着人类认识规律而不断的进步,从心理美学思想和理性认识,把中国绘画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让人从视觉上,在有限的面积上,体会那无限的空间。因为绘画艺术毕竟主要是用视觉器官来感受与欣赏,同时也成为了一种从精神上的存在形式,画家在作画时需要充分调动起思维去想象,体会画外之画的空间与意识。同时还包含着一种空间,也就是自然空间,与历史空间的绘画美学如何结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18.
庞薰琹(1906-1985)常熟人,著名画家、工艺美术家。1925年赴法留学,先后在叙利恩学院、格朗歇米欧尔学院学画。1930年回国创办《苔蒙》画会,次年发起组织《决澜社》,先生执教于京沪宁等地多所大学,期间曾任中央博物馆研究员。解放后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副院长,创立正规工艺美术教育体系。庞氏作品风格在三十年代已初见端倪,有着明显的装饰性,强调平面构图的装饰图形化处理,画面均有一些图案纹样作为画中的主要部分,在纷纭密聚的中国画家群体里独占鳌头而与众不同。《决澜社》在中国油画史上留下了重要的一页,他们狂热地诚服于西方现代艺术的绘画形式,对现代艺术的精神与形式贯彻尤为彻底,由倪贻德起草的《决澜社》宣言提出:绘画"不是自然的模仿","要用狂飚一样的激情,铁一般的意志,来创造我们的色、线、形交错的世界",渴望"野兽派的叫喊、立体派的变形"或是"达达派的猛烈"、"超现实主义的憧  相似文献   

19.
当今江苏画坛,贺成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在中青年画家中,贺成又是个翘楚。他现在是江苏省国画院人物研究室主任。他的画作炙手可热。贺成以画人物见长,人物中又以仕女见长。传统笔墨和现代手法相结合,提炼主题与艺术概括相结合,工与细并用,形成了贺成独有的绘画语言。这也正是贺成绘画作品受到人们喜爱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伟大的文学家和思想家,鲁迅不仅在提倡和发扬现代戏剧艺术方面做过大量的工作,而且对于传统戏曲、现代话剧和戏剧的文化功能都有着卓越的识见。系统地考察鲁迅的戏剧文化活动,透彻地分析鲁迅戏剧文化观的内容和特征,准确地把握鲁迅戏剧文化观的价值,无论是对进一步丰富鲁迅研究的内容,还是对当代戏剧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