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8 毫秒
1.
民国时期,由于特殊时代背景及政治因素,对康区藏人的称谓呈现了多元化和相对纷杂的情形。民国时期康区藏人的称谓主要存在四个系统,四种称谓承接历史传统的“番”和最具民国特点的“康”两个称谓及其语境,并总结了民国时期康区藏人称谓的若干特点。从康区藏人称谓,可以窥见在民国这样一个特定过渡时期,民族的区分、识别与认同实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2.
《百苗图》族称名源探析例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百苗图》对贵州各民族的称谓的名源辩析入手 ,按 6种名称由来方式例举性讨论了该书有代表性的称谓名源 ,借此揭示这些称谓的族属和层次差异  相似文献   

3.
在党支部工作中,常常存在着各种错误称谓,造成这些错误称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党支部工作中的称谓并非简单的名称或符号,而是体现着组织原则、工作职责和制度规范.  相似文献   

4.
苏磊 《前沿》2012,(2):151-152
如果站在社会交际的"称谓"立场上看,我们会发现词头"阿""老"都有极强的构词能力,且都有特定的文化内涵,而且南北方言中两者用法"异中有同",但总体用法差异较大。词尾"头"的用法南方杂于北方,而"子"南北共用,同多于异。本文就对这些现象进行一定方面的概述,并对这些现象的共同特点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卢鹏 《今日民族》2010,(2):22-25
哈尼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人口超过百万的成员之一,它有三十五个具有不同称谓的支系。这些支系虽然都属哈尼族,但相互之间也存在差异,有些差异甚至还比较大。  相似文献   

6.
民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自然灾害和内政外交事件频发的多事之秋。由于国力的衰弱与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民国时期曾先后发生了多起外交危机和外交突发事件,国民党政府从当时的条件、环境和自身的需要出发,对这些涉外突发  相似文献   

7.
周宁 《中州统战》2003,(4):8-11
近年来,对社会中介机构中的专业人士等新的社会阶层的统战工作受到关注和重视。在相关调研报告和研究文章中,经常出现“自由职业者”、“社会专业人士”、“自由择业知识分子”和“自雇知识分子”等称谓。由于对这些称谓的概念在认识上不一致,以致在运用时比较含混。为此,本文对这些概念作粗浅的分析,以加深大家的认识和理解。自由职业者不是新概念,在社会学研究中经常使用。过去,在我们党的文件和领导人著作中也曾多处提到并对这一社会阶层作过深入分析,明确了相关的政策。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把自由职业者与知识分子、小商人、手…  相似文献   

8.
在前人对汉语称谓系统研究的基础上,梳理出现代汉语口语中的一类特殊的称谓语——降级称谓。从语用角度,把降级称谓语分为综合式降级称谓、分析式降级称谓、直接式降级称谓三种类型。对使用情况进行了较全面的考察,总结概括了制约降级称谓使用的语用机制,并根据现代社会的生活实际及家庭结构变化,预测了汉语降级称谓的发展趋势:姻亲和血亲之间用得越来越少,社交中用得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9.
时下,“农民工”一词所指的对象可谓家喻户晓,但这一称谓似有不妥之处,有成份论的嫌疑。通常按职业称呼,种地者称农民,务工者称工人,经商者称商人,参军者称军人,从政者称干部,这些称谓前都没有加定语进行修饰,也就是说不管他原来从事什么职业,都一律按现职业进行称呼。  相似文献   

10.
张晓玲 《传承》2014,(3):42-43
共产党在俄罗斯自建立起发展至今,经历了一个传承的过程。俄罗斯共产党在各个时期的称谓有所不同,这些不同的俄文缩写词和中文简称加大了我们从事俄罗斯政党史研究的工作难度。对俄罗斯共产党自产生以来在各时期的称谓演变进行系统梳理,相信它能对我们学习和研究俄罗斯共产党的发展轨迹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1.
新时期以来。经常有同志对继续使用统战工作对象称谓发表不同意见,有的主张继续沿用,有的主张废止。有的主张用新的称谓取代。统战工作对象是统战工作中一个基本概念,涉及许多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很有必要进行认真研究。  相似文献   

12.
曹春梅 《前沿》2014,(11):28-29
民国时期,因国内外形势的变化,西康省地位凸显。作为西康省首位主席刘文辉主政西康的种种措施,对西康社会各方面都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文主要分析刘文辉主政西康时的文化措施以及这些文化措施对稳定西康局势、发展西康的影响,以期从另一角度来窥视民国时期西康省的现状,为今天藏区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土司制度是中国封建王朝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和杂居区实行的一种特殊的统治制度。清朝大规模改土归流后 ,土司制度逐渐被废除 ,但到民国时期云南仍有土司存在。本文根据国民政府对土司的几次调查 ,拟从民国时期云南土司存在的原因、国民政府对云南土司的调查及调查总结 3个方面进行探讨 ,说明民国时期云南一直存在土司制度 ,云南土司的存在体现了民国时期云南政治统治的两重性特点。  相似文献   

14.
当前,许多新闻媒体在报道农民进城打工、欠薪讨薪等热点问题时,习惯于把这些人称作"农民工"或"民工"。起初,此称呼作为一种对尚未完全定型的劳动力现象的直接描述并无多大问题,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社会走向城市化的特殊途径。但是,随着这些人的工作逐渐定型,随着他们逐渐成为非农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一种看法正被越来越多的市民认同,即"农民工"或"民工"的称谓欠妥。"农民工"或"民工",其称谓的原意是:其一,其劳动具有季节  相似文献   

15.
新公共管理与民主社会核心价值的冲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新公共管理概述新公共管理(New Public Manage-ment)是一种国际性思潮,它于20世纪后期发轫于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并迅速扩展到其它发达国家乃至全世界。学术界对之有各种不同的称谓,如“以市场为基础的公共行政学”、“管理主义”、“企业化政府”、“重塑政府”等。这些称谓从不同侧面反映了新公共管理的价值取向。与传统模式的理论基础是官僚制理论和政治一行政两分法不同,新公共管理  相似文献   

16.
读书     
蛤蜊的正确称谓应该叫河蚌,是一种生活在淡水中的贝类动物。像我们这些在南湖边上长大的人,其童年记忆中一定不会缺少摸蛤蜊的趣闻趣事。  相似文献   

17.
八面来风     
《浙江人事》2007,(11):47-48
《浙江省人事志》日前由中华书局正式出版。该书全面、客观、真实地记录了历代王朝和民国时期浙江的吏治沿革,着重记叙了解放后浙江干部人事工作的发展历程。全书以杭州解放前后为界分为上下卷,共17篇75章175节,加上卷首概述、大事记和卷尾丛录、索引,共150余万字,并配有相关的各类权威统计数据图表200余幅,以及古今浙江疆域沿革,机构、职官称谓简介等,  相似文献   

18.
《台声》2011,(2):47-47
利用圣诞假期,我去了一趟广州与香港。来到大陆多年,对于南方城市始终比较陌生。我对广州有许多好奇之处,例如2008年初,民众因雪灾滞留广州火车站人头攒动的照片,令我印象深刻。当然还有许多民国时期的遗迹,例如黄埔军校,这些种种对我都是有着无比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19.
在硝烟弥漫的民国时期,环保问题几乎无人问津,但值得庆幸的是,它仍然得到了少数有识之士的关注,本文收集了民国时期关于环境保护的三个史实,即西南地区,陕南,西北地区的环保,它对我们今天的环保建设仍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论语·子路》中有一句话: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称谓,应该是名分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社会中的人,在公众场合被称作什么,是会很计较的,不管他是健全人还是残疾人。在现实生活中,对残疾人的正确称谓,常常有意无意地被忽略了,这种现象值得注意,尤其值得作为大众传媒的新闻媒体注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