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坚持什么样的文化方向,选择什么文化培育民族精神,是民族精神培育的首要问题.从语义学上看,民族精神概念本身就蕴涵文化选择之义;从发生学上看,每一时代民族精神的形成过程就是该时代先进文化的选择和积淀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先进文化的确立,对于导向、铸冶民族精神有着巨大而特殊的作用.因此,培育当代的民族精神,必须确立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取向,坚持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红色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一,其建设和发展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等有着重要的时代意义.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红色文化建设应从挖掘内涵与时代价值、增强感染力与影响力、推动传承与创新等方面着手,在理论研究、成果转化、资源整合、教育创新等方面发力,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红色文化融入人民群众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文化创新是文化的生命之源,是先进文化发展的不竭动力。中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创新必须从立足于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着眼于世界科学文化发展的前沿、结合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以及努力创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和人才条件四个方面,努力拓展其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4.
先进军事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军发展壮大、克敌制胜的精神沃土和力量源泉.从文化视角探讨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培育,积极发展和创新官兵认同的先进军事文化,真正做到以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引领先进军事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5.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把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的一个极为重要的任务坚持先进性是法律文化的发展方向;坚持为经济、政治服务是先进法律文化建设的根本原则;坚持继承和发展的统一是先进法律文化创新的必由之路。有中国特色先进法律文化的创新要以民族性为目标,组织民族创新的资源,在“批判继承、挖掘改造”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基础上,完成“文化自主性”的重建和传统法律文化的创造性转化。  相似文献   

6.
科学技术是一种文化现象,具有文化的属性.科学技术进步既是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先进文化建设的有力杠杆,中国共产党要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必须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实施科学技术创新工程,推动科学技术不断进步.  相似文献   

7.
实现传统文化与时代的对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要求,发展中国先进文化必须以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优良传统为基础,离开民族的文化传统与民族精神,发展先进文化,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基于此,作者概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特别是作为其灵魂与核心的民族精神.要求结合时代精神,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实践中,对传统文化进行合理继承与科学改造,以实现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相似文献   

8.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当今世界,文化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成了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而民族精神更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因此,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和培育昂扬向上、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成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9.
盛敦荣 《中国发展》2013,13(3):38-43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爱国主义与民族精神是文化强国建设的着力点和内生动力.书法教育具有育人育德、文化认同价值、文化传承价值、文化创造价值的社会功能,开展书法教育,将大大增强国民对中国文化的认同和提高中国文化的传承力、传播力与影响力.加强书法教育,将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该文认为,书法教育必须坚持四个“结合”,即与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相结合,增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与教育体制改革相结合,增强书法教育制度保障;与资源整合相结合,在创新活动载体中提升书法教育成效;与中国文化传播相结合,促进世界对中国先进文化的认同进而提升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10.
文化既是一种社会生活方式,又是一种精神价值体系,有先进与落后之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先进性”体现在:它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文化,是适应和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文化,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对先进文化精神的彰显,又需要先进文化为其提供精神支撑.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精神旗帜,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动力、良好的智力支持、坚实的道德基础.  相似文献   

11.
刘光斌 《桂海论丛》2009,25(2):85-88
文章从生态学的视角探讨公民道德建设问题.指出:公民、各种社会因素与制度三者一起构成了公民道德建设的道德生态系统,分析了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坚持公民道德建设的生态学分析方法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5+1+1”模式,是司法部关于服刑罪犯每周的劳动教育、课堂教育和休息时间而作出的新规定、新标准。这一模式的形成和运行,对创新罪犯教育改造方法,着力推进正规化、系统化的课堂教育,确保提高罪犯教育改造质量以及依法保障罪犯合法权利等方面。都具有深远的意义。监狱必须抓住这一契机,着力探寻对罪犯科学施教的新方法和新途径。首先。应当突出罪犯的劳动教育。即把罪犯的劳动过程纳入思想教育的轨道;其次,应当抓好罪犯的课堂教育,即着重抓好罪犯文化、法制、道德的课堂教育。  相似文献   

13.
刘长 《思想战线》2001,27(6):86-89
同是理想人生的探索者、自由精神的追求者,浮士德与赫索格非常典型地代表着各自时代人类生存的困惑与追求.浮士德在使自己融入人类大世界时的感觉是"这里我是人,我能做个人".赫索格把自己封闭在斗室中冥思苦想的结果则是"渴望做个人",却发现自己不是人.赫索格的窘境,正揭示了西方人对人生意义和价值的探索,在经历了两个世纪之后,又从终点回到了起点.  相似文献   

14.
科学从本质上说是解决问题的 活动和根据问题定向的活动。科学进 步的标志之一是把反常的问题和未解 决的问题转变为已解决的问题。 “反常问题”的存在,就意味着理论范 式本身产生了危机,考虑新的范式的 设计就有必要了。涉外警务是一门囊 括了法学、管理学、社会学的新兴交叉 学科。在警察执法理念和行政权力运 行模式上,它主要体现为公安机关与 行政管理相对人之间的一种良性互动。 随着政治经济的发展,在涉外警务研 究领域产生了许多新问题。在思考涉 外警务领域出现的一些新现象和新问 题,探寻解决途径的同时,我们需要突 破传统的研究模式引入新的研究范式。 本文将就此作些探讨,发表若干浅见, 求教于各位同仁。  相似文献   

15.
论侦查效益价值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侦查资源稀缺、犯罪形势 日益严重以及保障人权呼声不断高涨 的今天,要求侦查活动利用和科学地 配置有限的侦查资源,最大程度地实 现侦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这既 是侦查效益的品性,又是侦查效益价 值的本质追求。因此从价值层面对侦 查效益进行分析,以解决侦查理论和 实践中出现的效益问题,具有重要的 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网络侵权案件确定地域管辖的关键是遵循网络数字传输规则,找到网络与具体地域之间的实质性关联。网络侵权案件地域管辖的基础应当包括侵权行为地、原告住所地,其中以侵权行为地为主。服务器所在地应当仅指ICP服务器(主机硬盘)所在地,可作为确定侵权行为地的重要参考因素。  相似文献   

17.
比例原则起源于德国。近年来在世界各国得到不 同程度的实践。广义的比例原则包括适当性原则、必要性原 则和狭义的比例原则。其重点是对具体法益的衡量。在我 国,比例原则备受行政法学界重视,但是对该原则在宪法中 的运用却少有问津。本文旨在通过对该原则的简要介绍和 分析,论证这一行政法上的“帝王原则”为我国宪法所采用 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在出租车上抢劫能否认定为"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适用抢劫的加重情节定罪量刑,对此在理论和实践中认识不一。笔者遵循司法实践提出,出租车为刑法所认定的"公共交通工具",在出租车上抢劫应依据侵权对象的不同而区别对待,不能一概而论。  相似文献   

19.
行政程序法研究热在我国行政法热点研究中居于尖端地位,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研究的总体水平还很低,理论研究也明显落后于实际需要。为使读者了解我国行政程序和行政程序法研究的概貌,本文从行政程序含义、行政程序价值、行政程序法概念、行政程序法地位、行政程序法目标模式、行政程序法基本原则、行政程序法立法模式和立法步骤等方面概述研究界的各种主要观点,并阐述作者自己的相关观点。  相似文献   

20.
就业平等权的法律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形形色色的就业歧视现象说明,目前我国公民的就业平等权保护不足。这种情况不利于维护我国法律的权威,不利于维护稳定的法治秩序,也不符合就业平等权保护的国际化潮流。应当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加强对公民就业平等权的法律保护,为此需要从完善立法、加强执法、司法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