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生"弱势"群体是高校和谐校园建设中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直接关系和谐校园建设的成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弱势"群体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体现高等教育的"以人为本"和"公平正义",实现和维护好大学生"弱势"群体的根本利益,为和谐校园建设提供力量源泉.以提升和谐校园建设的内涵品质.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在整体上有了很大提高。但我们还应看到,由于历史的、自然的、体制的等多种原因,局部地区还有为数不少的贫困群体,比如处于三峡库区腹心的国家级贫困区万州。笔者在调研中发现,万州的贫困现象相当突出,贫困人群生活困难,情绪不稳,令人格外关注,颇多思索。如何解决好他们的生存和发展问题,是构建和谐万州、和谐库区、和谐重庆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3.
贫困大学生是大学校园里的特殊人群,主要是指家庭经济条件不佳、生活困难的学生群体。环境对人的心理和行为具有普遍制约作用。校园环境的和谐与否决定着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状况,是贫困大学生和谐心理形成的前提条件和现实基础。  相似文献   

4.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由传统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进一步转变,以及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尤其是1993年实行招生并轨,高校提高收费标准以来,高校贫困生的数量逐渐增多,并呈现出上升的趋势。而当20世纪末,高校告别公费生时代后,贫困大学生———这一生活在中国高等学府里的特殊群体,一个相对的弱势群体,则引发了中国高等教育的一个严肃话题:如何关心和关爱贫困大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尤其是贫困生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5.
史艳芳 《人民论坛》2013,(12):238-240
随着我国西部城市进入社会转型加速期,贫困与贫困群体问题成了影响西部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造成西部城市贫困的原因之一是缺乏社会支持网络.文章引入“共生发展”理念,并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西部城市贫困群体社会支持网络构建,为扶助西部城市贫困群体脱贫提供必要的政策选择途径.  相似文献   

6.
权利贫困是精神贫困的表现之一。权利贫困不仅是物质和精神上致贫的重要原因,而且直接导致了贫困群体在政治参与上处于纠结、无奈和冷漠状态。贫困群体政治参与的冷漠反过来又加剧了权利贫困和精神贫困,从而经济上更难脱贫。权利贫困如果不加以阻断,精准扶贫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乡村振兴和乡村善治之路将会异常艰难。当前,精准扶贫要在物质扶贫继续发力的基础上,更要把精神扶贫权利扶贫作为着力点和战略目标。为此,必须多管齐下多措并举,提高贫困群体政治参与的意识和能力,用精神脱贫权利脱贫带动物质脱贫,从而实现中国政府提出的到2020年现有贫困人口全面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在大学生群体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高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推进大学生群体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面临着不少问题与挑战,必须通过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力度、大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和学风建设、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等措施,进一步推进高校大学生群体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8.
贫困大学生精神贫困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近年来,我国高校贫困生的人数在不断的扩大,由于物质的贫困引发的贫困大学生的精神贫困,成为制约他们成才的瓶颈。只有帮助贫困大学生在解除物质贫困的同时解除精神贫困,才能有效的帮助他们真正的摆脱贫困。帮助大学生解决精神贫困,首先要加强大学生的自强自立教育,引导其树立正确价值观;还要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其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面对贫困;同时还要完善贫困生资助体系,构建和谐的校园环境,为贫困生提供良好的硬件设施。  相似文献   

9.
王军  史云娣 《中国发展》2010,10(4):15-17
绿色发展是实现中国沿海地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新模式。该文分析了走绿色发展之路,开展静脉产业园建设的必要性和国内外静脉产业园建设的成功案例,阐述了静脉产业园建设的意义,并提出了沿海地区静脉产业园建设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0.
浅谈高校中的贫困研究生群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昀 《前沿》2007,(4):158-159
研究生教育属于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部分。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高校中贫困研究生数量增多,而贫困研究生由于经济困难而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也逐步引起人们的关注。因此,如何关注这个群体并采取合理的措施帮助他们,是各高校势必应早日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城市贫困群体的就业形态与对策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多数城市贫困群众处于高失业、低就业的状态,就业人员以非正规就业为主,职业保障程度低,向上流动机会差,与贫困群体相关联的低端劳动力市场竞争剧烈,城市贫困群体呈现出失业型、体制型、行业集中型、再生型、持续型贫困的特征,并且输入型城市贫困现象日益严重。缓解城市贫困问题,最根本的办法是给予贫困群体积极的就业保障。  相似文献   

12.
建设和谐海洋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和谐海洋首先要大力建设和谐海洋文化,为和谐海洋建设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各级政府要树立起绿色海洋GDP观念,促进海洋经济科学发展;要对海洋开发进行科学规划,努力保护海洋生态;要十分关注沿海地区的民生问题,以实现陆海和谐。  相似文献   

13.
我国城镇贫困群体社会救助状况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救助是协调公平与效率关系的基本途径。本文从全国城镇贫困群体的社会救助出发,在对其整体状况进行分析的同时,以现有经济理论为基础,通过实证检验影响我国社会救助的重要因素,从而为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城镇贫困群体社会救助制度提供相应的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4.
随着高校的扩招,贫困大学生的数量日渐增多。贫困生们面对种种压力造成的心理困扰使他们在大学校园里举步维艰。经济、环境、学习、情感、人际交往、自我评价、就业、特殊群体等是造成贫困生压力的几个重要方面,高校的学生工作者要深入了解贫困大学生的压力和成因,帮助他们正确解决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15.
高校是人才培养和精神生产的主要组织,近年来大学生群体事件频频发生,严重影响和谐社会、和谐校园的构建。大学生群体事件不同于历史上的大学生运动,危害性较大,不具备存在的合理性,不具备存在的合法性,有效预防大学生群体事件就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诉求。要善于运用矛盾原理、可能与现实关系原理、系统论原理、量变和质变关系原理、必然性和偶然性关系原理认识和处理大学生群体事件,做到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16.
陈明乐 《传承》2011,(18):36-37,53
励志教育是贫困大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有利于贫困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健全人格、成长成才,有利于家庭、学校及社会和谐稳定;它分为赏识教育、激励教育、成才教育、成功教育、挫折教育、感恩教育等六种类型;可以通过社会实践、教育引导、完善资助体系等对贫困大学生进行励志教育。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西部城市企业职工贫困群体逐年增加,这一趋势已经成为影响西部城市和谐发展的一大隐患,如果不加以重视必将出现一些社会问题,研究西部城市企业职工贫困问题对解决西部城市贫困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对西部城市企业职工群体贫困现状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考察,并提出了反贫困的对策建议,力图为我国西部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8.
贫困大学生充分就业的实现途径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高校贫困毕业生是就业的弱势群体,贫困大学生充分就业对于高校的健康发展、社会的和谐稳定有着重要的意义。要实现贫困大学生的充分就业,国家应该在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高校在做好贫困生就业指导的基础上重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从根本上提高贫困生的就业能力;学生个人也应认清就业形势,转变就业观念,确定合理的择业目标,保持良好的就业心态。只有三者共同努力,才能达到贫困生的充分就业。  相似文献   

19.
田磊 《贵州民族研究》2007,27(3):171-174
大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与大学的和谐发展休戚相关。建设和谐大学,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应该主要着眼于大学中一些特殊群体。这其中,一个最典型的群体就是民族高等院校中的“受助少数民族大学生”。研究和探讨促进民族高校受助少数民族大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途径,可以完善民族高校现存的资助体系、帮扶体系、关爱体系等,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蓝廖国 《传承》2010,(12):98-99
大学生自我教育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高校贫困大学生的自我教育俨然成为一个重要课题。分析高校贫困大学生的特点及高校贫困大学生在自我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探讨高校贫困大学生自我教育的有效途径,对调动起学生内在的积极性,逐步培养大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