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了尽快控制和消灭猪瘟,我们于1982~1985年,在我县进行了猪瘟窝防免疫程序试验。认为该程序的实施是控制消灭猪瘟的有效途径。 (一)实施猪瘟窝防免疫程序的依据 1.我国生产的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免疫期为1.5年,而商品肉猪的出栏期为0.5~1年,所以仔猪从断奶至育肥出售,免疫一次是可行的。 2.罗马尼亚研究中国兔化弱毒疫苗免疫效果,提出免疫母猪产的仔猪应在6周以后注射第一次疫苗。法国梅里厄研究所、动物病毒学部主任皮埃尔、普力科斯塔提出免疫母猪产  相似文献   

2.
我国研制使用的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具有安全、产生免疫力快、免疫时间长等优点,用其预防接种是控制和消灭猪瘟的主要措施。 猪瘟防疫规程中规定40天内吮乳仔猪不予注射。农业部兽医药品监察所规定,在受猪瘟威胁的地区,可对吮乳仔猪接种疫苗,但必须在断乳后,重复注射一次。 近年来,为了加强猪瘟的防疫工作,提高免疫密度,在免疫预防工作中,存在着混乱现象。如初生仔猪,不问是否为免疫母猪的后代,一律于一周龄开始注射猪瘟疫苗,结果常因  相似文献   

3.
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口服、滴鼻、喷雾免疫试验 (一)材料及方法 1.猪瘟强毒来源:由农林部兽医生物药品监察所供给,石门系干毒,经回归繁殖,作为攻毒使用。攻毒时以新鲜血毒百倍稀释或千倍稀释,每猪1~2毫升。 2.猪瘟弱毒疫苗来源: (1)SFA毒种,由农林部兽医生物药品监察所供给。作为猪瘟口服疫苗免疫的一个新毒种。  相似文献   

4.
我们对新生仔猪在吮吸母猪初乳之前、后,给予接种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待60日龄后测定其抗猪瘟中和抗体效价,以观察母源抗体对仔猪免疫的干扰。 (一)材料和方法 1.试验猪:选自本省渭源县莲峰乡农户饲养的健康杂种母猪7头于分娩前一个月免疫注射猪瘟兔化弱毒疫苗(每猪1头份量)。然后,将其所产仔猪共65头供试验用。随机分为7个组, (1)哺乳前免疫组(简称A组):给刚出生的仔猪颈部肌肉注射猪瘟兔化弱毒疫苗。产  相似文献   

5.
猪瘟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主要靠注射疫苗预防。若采用被动免疫方法,即注射抗猪瘟高免血清亦能奏效。近年来,我们对新购猪苗使用自制抗猪瘟高免血清作预防及对病猪进行治疗试验,取得了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一)抗猪瘟高免血清的制造方法 1.动物选择:凡准备在2~3周后屠宰的健肥猪或淘汰的健康母猪均可选用。 2.疫苗:兽医生物药品制造厂出售的猪瘟弱毒疫苗。 3.基础免疫:经健康检查,精神、食欲、体温、运动及粪便正常,体重160市斤以上的猪为合格。用猪瘟疫苗10头剂量(作1:50倍稀释,5毫升)肌注。  相似文献   

6.
猪传染性水泡病、猪瘟均为病毒性急性传染病,是国家规划要求防制的重点和消灭对象。采用猪水泡病鼠化弱毒疫苗(以下简称猪水泡病鼠化苗)和猪瘟兔化弱毒疫苗(以下简称 瘟兔化苗)预防免疫亦经科学实验和防疫实践证明是安全、有效的防制措施。我省推广猪水泡病鼠化苗以来对防制猪水泡病起了显著作用,但又出现与其他猪病的预防注射(如猪瘟,猪丹毒、猪肺疫等)争时间、争人力、争物力的矛盾,广大贫下中农,基层兽医迫切要求改  相似文献   

7.
猪瘟 (slassicalswinefever,CSF)以出血和发热为主要特征 ,呈急性或慢性经过 ,是一种对猪危害性极大的传染病[1] ,被国际兽疫局 (OfficeofInterna tionaldesE’pizooties,OIE)列为A类动物传染病。在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 ,传统疫苗接种是控制猪瘟的重要手段。目前使用的弱毒疫苗主要是中国猪瘟兔化弱毒疫苗、日本GPE疫苗和法国的Thireval疫苗[2 ] 。我国的猪瘟兔化弱毒疫苗性能稳定、安全、免疫效果好 ,且无残留能力 ,是国际公认的唯一安全有效的弱毒疫苗 ,亦是国内…  相似文献   

8.
为了筛选1株免疫效果好的候选猪瘟疫苗,在家兔模型上对表达猪瘟病毒E2基因的3种重组腺病毒(rAdV-E2、rAdV-optiE2和rAdV-E2UL49)进行了免疫效力评价,从抗体、攻毒后产生定型热反应以及兔脾中病毒载量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rAdV-E2UL49免疫组(n=5)在免疫后第2周,3只家兔产生了特异性的猪瘟抗体,免疫后第4周,所有免疫家兔的抗体阻断率均达到了70%;相比之下,rAdV-E2和rAdV-optiE2免疫组(n=5)家兔在免疫后第4周,只有个别家兔检测到了猪瘟特异性抗体。用猪瘟弱毒疫苗(C株)攻毒后,rAdV-E2UL49免疫组家兔均未出现定型热反应,在其脾中也未检测到C株病毒RNA,其免疫效果接近于C株;rAdV-E2和rAdV-optiE2免疫组各有3只家兔出现了定型热反应,在个别兔的脾中检测到了病毒RNA。结果表明,伪狂犬病病毒UL49基因编码的VP22蛋白可以增强重组腺病毒的免疫原性,rAdV-E2UL49有望成为一株有潜力的猪瘟疫苗。  相似文献   

9.
猪瘟是造成养猪业巨大经 济损失的主要传染病之一。其 病原体——猪瘟病毒(HCV) 是一种有囊膜的单股RNA病 毒。 猪瘟的特征为急性经过,高热稽留,死亡率很高。典型猪瘟诊断较易,而由弱毒株引起的非典型猪瘟诊断很困难,这种非典型猪瘟的存在直接影响到此病的根除。为控制本病流行,有关专家对HCV分子生物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一)HCV的组织培养系统 瘟病毒研究中的最大障碍是难以获得足够量的纯病毒。虽然HCV可以在各种组织培养细胞中复制,但不能产生致细胞病变效应(CPE)。病毒感染细胞抽提物和组织培养细胞上清液中含毒量很低,而且病毒的浮力密  相似文献   

10.
4.兔化弱毒疫苗生产应用技术的不断革新 (1)1956年开始在全国各省试用,证明安全有效,1957年正式在全国推广,首先提倡在农村或基层就地制苗(脾淋湿苗),便利推广使用。 (2)1957年秋,研究成功低温真空干燥疫苗,有利于延长疫苗保存期,大量生产应用。同年经农业部审查,制订出生产和检验规程交全国各厂生产,推广应用,每年接种量均在1~2亿头份以上,从而代替猪瘟结晶紫疫苗,成为控制和消毒猪瘟的有利工具。有些防疫工作搞的好的地区、县,在1958年前后曾基本上消灭了猪瘟。  相似文献   

11.
猪瘟 (CSF)是危害养猪业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 ,自 2 0世纪 5 0年代末我国应用猪瘟兔化弱毒(CSFV)疫苗免疫预防以来 ,有效地控制了其大面积的暴发流行。但近年来温和型、非典型性CSF的发生和免疫失败 ,仍然相当普遍 ,且仔猪的感染呈上升趋势 ,已成为猪病防制中最棘手的问题之一。因此 ,为了查清甘肃省规模养猪场CSF强毒感染状况及检验CSF疫苗的免疫效果 ,笔者应省内某 4个较大规模养猪场的要求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采自上述 4个猪场的 5 93份猪血清进行了检测。1 材料和方法1.1 诊断试剂 CSF强毒、弱毒单克隆纯化酶联…  相似文献   

12.
从1990年以来,我们用血凝抑制(IHA)和琼脂扩散(AGP)试验在本省12个县(市),对猪瘟疫苗免疫猪群进行抽样检测血清抗体,结果:IHA法检测的阳性率(达保护抗体滴度)为89.26%(1869/2094);AGP法检测的阳性率(出现沉淀线)为73.84%(1284/1739)。其中黄平、惠水两县分别使用三联苗和猪瘟冻干苗,给田间猪群免疫,均用150个免疫量,免疫后2月检测抗体。两种方法共检测521头(份)血清,均为阳性的有427头(份),其阳性率为81.95%[IHA法的阳性率为86.76%(452/521);  相似文献   

13.
1980年7月下旬至9月上旬,我市郊区黎明公社主要在未经猪瘟免疫猪中流行一种热性接触性传染病。病猪经抗菌素、磺胺类等多种药物治疗无效,死亡率很高。当时怀疑为猪瘟或弓形体病,但病理解剖未见典型猪瘟病变,最后通过实验室鉴别诊断,判定为非典型猪瘟。现报告如下。 发病情况  相似文献   

14.
苏联曾用35~40公斤的猪作猪瘟的气雾免疫试验。方法为将兔化猪瘟疫苗1(克):1(毫升)稀释于盐水中,并加入1%的甘油。喷雾免疫在特别安排的房舍中进行。喷出的雾滴大小约18μ,雾滴在空气中的浓度为每立升空气中含有0.1~0.2mg。使猪吸入雾滴4~7分钟。试验用36头猪,平均吸入的雾滴等于6.6~40.0mg的干燥疫苗。用12头猪行肌肉射疫苗作  相似文献   

15.
猪瘟一次免疫程序在我县从试点到推广实施,已为期5年。实践证明新的免疫程序与过去的每年春、秋两季定期免疫和夏季补针的旧免疫程序相比,有许多优点,现总结如下。 (一)新免疫程序 ①每年春季(3月中旬)不论大小猪全部进行一次普遍注射。②在5、7、9、11月份,对新生仔猪和外购猪进行一次补针。③种公猪、种母猪和育肥猪每年注射一次。④仔猪断乳前后(约生后55~65天)注射疫苗。⑤注射毕猪瘟疫苗的猪打耳号。  相似文献   

16.
为证实猪瘟疫苗免疫后实有抗体,将猪瘟兔化弱毒乳兔苗(下称乳兔苗)及猪瘟兔化弱毒犊牛睾丸细胞苗(下称细胞苗),用中和试验(SN)及猪瘟间接血凝试验(IHA)监测,结果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用农业部成都药械厂(下称本厂)生产的乳兔苗,在母猪空怀时以4头剂(600个免疫量)免疫,其所产亲代仔猪,于50~60日龄时,再以细胞苗750个对兔感染量(即部颁规程1头剂)免疫接种,俟免疫持续期至6~10个月,取血清作SN及IHA测定。  相似文献   

17.
以往,我们对仔猪曾先后采用40~65日龄、20~60日龄的程序进行猪瘟疫苗免疫注射,但仔猪在哺乳期因患猪瘟死亡的仍间有发生。在3日龄和8日龄死亡的仔猪均可见较典型的猪瘟病变。为了解不同日龄哺乳仔猪在免疫注射后对猪瘟强毒的抵抗能力,以企探索较理想的仔猪免疫日龄,而进行了本试验。  相似文献   

18.
1985年4月间,我们应用已用猪瘟疫苗免疫过的健康成年猪脾脏中提取的转移因子(Transfer Fac-ter,简称TF)治疗23例猪瘟病猪,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材料 1.特异性猪TF,系由金湖县人民医院检验科和金湖县畜牧兽医站从用猪瘟疫苗免疫的健康成年猪脾脏中提取的转移因子。批号:兽TF-840514,制备工艺从略。 2.病猪:来源某农场1985年4月流行猪瘟的架子猪,体重15~25公斤。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病理剖检,猪瘟酶标记法试验等诊断,为猪瘟病猪23头,供本试验用。  相似文献   

19.
我国自1925年开始研究猪瘟防治以来,已有60年与本病作斗争的历史,由于诊断、防治手段不断革新,国内外猪瘟发病率大为下降,而且有十七国(据FAO-WHO-OIE1978年报告)已消灭猪瘟。1960~1979年全世界养猪头数增加3.5倍,1980年我国猪只存栏数达30543万头,比建国初期增长了4.3倍。但目前温和性猪瘟的存在,对于控制和扑灭猪瘟是一个潜在的危险,现已引起世界重视。我国一些地区流行的“无名高热”与猪瘟的关系如何有无类似于国外(法、德、日……等)发生的低毒力毒株引起的非典型猪瘟,尚缺乏系统研究。本实验旨在查明四川一些地区发生的温和性猪瘟的本质,经过五年研究特提出下列报告。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结果表明,用 6头份猪瘟疫苗和精液混合后对发情母猪人工授精免疫效果较好,监测至132日龄,血清抗体滴度仍在保护价以上。用这种方法免疫不影响受孕率、受胎率和产仔率。 (一)材料与方法 1.试验猪:由江陵县岑河镇牲猪品改站提供大约公猪1头;母猪6头,其中2头新花母猪、2头经产母猪(均为地方品种监利猪)、2头大约母猪。 2.猪瘟疫苗:湖北省兽医生物药厂生产的冻干组织苗和细胞苗。 3.诊断液:由湖北省兽防站提供农业部成都兽医药械厂生产的猪瘟血球凝集抗原及稀释液。 4.精液:由岑河镇品改站饲养的公猪现采现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