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康复的概念经历了以下主要阶段,即在现代康复医学发展的早期,1949年Howard A.Rusk博士认为:“康复是医疗护理的第三阶段,是继第一阶段预防、第二阶段内科和外科治疗后应采取的医护措施”;1969年世界卫生组织医疗康复专家委员会定义:“康复是指综合地和协调地应用医学的、社会的、教育的和职业的及其他措施,对患者进行训练和再训练,减轻残疾因素造成的后果,以尽量提高其活动功能,改善生活自理能力,重新参加社会生活”;1971年Frank H.Krusen博士提出:“康复是使患者通过治疗和训练而最大限度地发展其潜力,以便能在生理上、心理上、社会上和职业上正常地生活”;1981年世界卫生组织医疗康复专家委员会对康复的定义作了如下表述:“康复是指应用各种有用的措施以减轻残疾的影响和使残疾人融入社会。康复不仅是指训练残疾人使其适应周围环境,而且也指调整残疾人周围的环境和社会条件以利于他们所在社区的参与”;1993年联合国文件指出:“康复是一个促使残疾人身体的、感官的、智能的、精神的和(或)社会生活的功能达到和保持力所能及的最佳水平的过程,从而使他们能借助于一些措施和手段,改变其生活而增强自立能力。康复包括重建和(或)恢复功能,提供补偿功能缺失或受限的各种手段”;2006年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定义康复为:“采取有效和适当的措施,包括通过残疾人相互支持,使残疾人能够实现和保持最大程度的自立,充分发挥和维持体能、智能、社会和职业能力,充分融入和参与生活的各个方面。康复应加强和推广适应性训练和康复服务,应尽早对残疾人进行综合评估,康复的内容尽量安排在残疾人所在的社区。”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城乡都有一部分人处于弱势地位,被称为“弱势群体”。他们无论在生活方式与职业的选择上,还是在享有社会权利与资源的运用上,都远远落后于其它社会群体,其思想、情感和心理相当复杂,带有明显的消极和负面色彩。  相似文献   

3.
农村社会福利社会化的路子怎么走?吉林省创建了一种有效形式,即以敬老院为载体,将其建成综合性的多功能社会福利服务中心。中心与敬老院的区别在于:在收养对象上既收农村孤老、孤儿,也收城镇“三无”对象和社会老人;在投资主体上,由乡财政投资转变为集体、政府、乡镇统筹、个体等多元化投资;在服务功能上,由单一的五保生活供养转变为面向多种服务对象且集养老、娱乐、康复多种功能为一体;在服务区域上,变只局限于乡村的封闭式为辐射城乡、面向社会的全方位开放式。此尝试已显示出无限的生机与活力。一、树典型──环通乡敬老院,…  相似文献   

4.
“人人享有康复服务”带来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理解实现“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主要内容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是指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在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关心扶持和社会力量的参与帮助下,从康复机构及社区获得有针对性的综合服务和有计划的系统训练。“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的提出,对残疾人康复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拥有了新的内容,赋予了新的含义。具体体现在以下四点:1.体现对象的普及性最大限度地享有康复服务是一项基本人权,残疾人接受康复服务的机会必须是均等的,“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是使全体残疾人改善功能和提高生活质量,所有残疾人及其家庭通过自身充分地参与…  相似文献   

5.
《时事报告》2006,(6):F0002-F0002
在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生活的不断变化,社会的飞速发展,职场上的“三百六十行”正在不断变脸,淘汰了不少旧职业,又催生出许多新行当。一些闻所未闻的新职业正在悄然兴起,它见证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足迹。  相似文献   

6.
现代康复医学的建设和发展周淑梅康复医学是现代医学的一门新兴学科。是以解决病、伤、残者的功能障碍为核心,以提高功能水平,恢复独立生活能力,提高生活质量,最终达到回归社会为整个目标的医学科学。其服务对象主要是因损伤,以及急、慢性病和老龄带来的功能障碍者,...  相似文献   

7.
5月16日是我国第20个“全国助残日”,为让残疾人在“全国助残日”感受节日的气氛和社会的关心,南山路社区开展了“真心关爱残疾朋友”系列活动,发放助残日关爱慰问品,了解他们的生活及康复状况,并鼓励大家要树立自强、自立的信心,促进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让关爱的阳光照亮每个残疾人的心灵。  相似文献   

8.
按照国务院《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时,必须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机制,切实使这项制度起到“扶真贫、真扶贫”的效果。山东省沂水县在选择保障对象和救助办法的主要经验是 科学核定收入水平,正确选择保障对象 人均收入低于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家庭,可以享受补助,补助数额可用公式表示:补助数额一(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家庭人均收入)x家庭人口数 “家庭人均收入”的确定,主要采取以下方法: (一)采取“排除法”确定低收入家庭。根据家庭成员的职业、职务等情况,确定其收入水平,将一部分家庭排…  相似文献   

9.
无障碍:定义与演变 “无障碍”可以被理解为“可及性”,指社会成员进入及从事社会生活的环境无障碍.“无障碍环境”从狭义上讲,是方便残疾人、消除残疾人在信息、移动和操作上的障碍的环境,强调残疾人在社会生活中同健全人平等参与的重要性.从广义上讲,“无障碍环境”是通过“设施建设无障碍”、 “信息交流无障碍”、“公共服务无障碍”为所有的人营造出更为安全、方便、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的整体环境.其受益对象不仅仅包括残疾人,还有老年人、儿童、妇女、携带重物者及一切因身体及精神方面的因素产生的对外部环境调整有需求的人.  相似文献   

10.
农民工权益保护的路径选择——基于政府角色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悦蘅 《人权》2008,(4):35-38
关系一、农民工问题与政府角色的关系 “农民工”是指具有农村户口,有承包土地,但不从事农业生产,主要在非农产业就业,依靠工资收入维持生活的人。其中“农民”表明他们的社会身份,“工”则表明他们的职业,“农民工”就是这种身份与职业的独特结合。  相似文献   

11.
刘颢 《中国残疾人》2017,(10):60-61
案例及问题 社会融合性康复作为康复总体任务中的关键环节,有两个方面需要我们重视:其一是现阶段康复工作的精准化发展趋势,其二是“客观社会排斥”和残疾人群体普遍存在的隐性的“主观社会排斥”现象.鉴于社会融合性康复效果和后期在社会生活中反应出的实际问题存在较大的时间跨度,本文将通过一个持续5年的社会融合性个案,与大家共同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12.
流民问题是普遍的历史存在,也是困扰中国历代统治者的一大社会问题。“农民定,天下安”。一旦农民失去物质生产资料而被抛出正常的生活轨道成为无所依归的流民,就会对社会形成爆发性冲击波,引发社会震荡,甚至成为王朝更迭的主导力量。历代统治者,都不敢漠视对流民的控制问题。穿越时空隧道,聚焦历史上流民问题的控制模式,或许能捕捉到较有价值的信息、经验或者是教训。施控“三部曲”流民,从理论上讲,是社会控制的对象;统治者是社会控制的主体,它通过控制指令对流民实施控制。控制目标不外乎“三部曲”:控制流民的生成、控制流…  相似文献   

13.
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将教育对象培养成为“学有专长”的各种实用型人才,以适应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磐安职业技校在加强基础教学的同时,开设了“实习就业指导”课,拓宽了实习就业渠道。近年来,学生的实习就业率达98%以上,使学校真正成为学生踏入社会的桥梁。我们的具体做法是:一、明确办学目标,确立职校“升学”、“就业”两条腿走路的方针“职业技术教育与劳动力市场沟通,是职业教育的一大特色,也是职业教育的生命力所在。”办学目标的确定,应充分考虑毕业生的去向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才需求有了变化,毕业…  相似文献   

14.
利用社会网络的理论研究青年农民工的社会支持网与职业获得的相关情况发现:他们在面对大型的现代企业和外企求职时,由于存在公共信息渠道不畅、就业制度壁垒、职业中介行为不规范等问题,很难从这些正式支持网中获得满意的支持;家人的支持“远水”解不了“近渴”,亲友同质性过高,效用递减,故非正式支持网发挥作用的空间不大;因此,他们必须从自己新构建的社会网络中获得求职上的帮助。  相似文献   

15.
《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指出:“在我们社会的各行各业,都要大力加强职业道德建设。”这是实现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职业道德建设应作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主体人们的社会生活一般分为三个领域:职业生活、家庭生活、社会公共生活。与此相适应,社会道德也可分为三个组成部分:职业道德、婚姻家庭道德、社会公共道德。这三部分道德都是社会主义道德原则的具体体现。社会主义道德寓于职业道德等之中。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婚姻家庭道德、社会公德是社会主义道德的“载体”,脱离了这个“载体”,社会主义道德就会变成“空中之物”。因此,要把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抓出实效,就必须具体抓好职业  相似文献   

16.
劳动万岁     
策划一组反映劳动者工作状态的报道的想法由来已久,今天通过《创造》面市,乃一大快事。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每时每刻、每分每秒,都有人在为自己、为亲人、为朋友、为老板、为单位、为国家而工作,其实,说白了,都是在为自己工作——我们不奢谈所谓的理想、抱负、价值、奉献,对所有的劳动者来说,不论你是国家干部、工人、农民,还是老板、演员、服务员,在自己的岗位上,哪怕是一天、一小时、一分、一秒,都敬职敬责,你都将有所获,现在,或者将来;亲人朋友将为你高兴,老板、单位高兴,国家高兴——什么是“职业”,其涵义莫过于此。我们将这样的劳动者,称为“职业劳动者”。现代社会需要这样的“职业劳动者”,现代社会需要我们每个人都成为这样的“职业劳动者”。如果每一位劳动者都成为真正的“职业劳动者”,社会将秩序井然、经济将高速发展、国家也必然和谐兴旺,我们的生活将无限美好。电影《泰坦尼克号》有这样一幕:轮船即将沉没,甲板上,那支乐队的成员没有一个放下手中的小提琴,他们,连同身边所有绝望的人,在美妙的音乐中走完了生命的旅程。这是对“职业”最好的演绎和诠释。呈现在你眼前的45位劳动者,是我们随机选取的普通岗位上的普通劳动者,他们就在你身边,他们就是你——敬职敬责工作的你;本刊无意评选先进,只想通过真实的记录,表达这样的意思:他们真实地存在、他们职业地工作、他们默默地创造,他们平凡地生活。  相似文献   

17.
积极老龄化背景下城市老年人社会参与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发现,城市老年人社会参与的自组织性并不高,多数停留在被动参与层面,在参与意愿方面被动倾向也非常明显;在参与社会活动的方式及参与程度上都表现出明显的性别差异,在参与意愿上则无明显性别差异;受教育程度的高低与对社区活动的关注度成正向变化;离退休前的职业声望、社会地位的高低与老年人社会参与程度的相关性呈现不规则变化;收入是影响老年人社会参与的重要变量,自认为经济收入一般的老年人是社会参与的中坚力量,其参与度高于生活优越的老年人;与子女一起生活的老年人其社会参与程度低于不与子女生活在一起的老年人等,社区组织发育不完善、主动性不强是老年人社会参与不足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指出:“人并不是抽象地栖息在世界以外的东西,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①不论个人主观上如何企图摆脱各种社会关系或联系,他在本质上也必然是社会的产物。社会性是人的普遍的、必然的属性,是他作为主体的现实性根据。一、主体能动对象性的普遍性在于它的社会性首先,一方面人把自然作为生命活动需求的对象,当作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质料或前提。但是,“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才是人自己的人的存在基础。只有在社会中,人的自然的存在对他说来才是他的人的存在”。②另一方面,“自然界的属人的本质只有对社会的人来…  相似文献   

19.
在台州市路桥区27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分驻各镇(街道)、村(居)的精防工作人员们,把全区的2553名精神病患者当作自己的亲人和朋友,定期免费为他们上门送药、指导康复,他们渐然成为了精神病患者和家人口中的“恩人”。如今,在这群“爱心使者”的悉心爱护下,全区有近百名曾经令人厌恶、避之唯恐不及的精神病患者逐步回归社会,享受到同一片蓝天下的爱,健康幸福地生活着。  相似文献   

20.
一、国际人权法中的“康复” 在现代医学和健康理念发展实践过程中,康复作为和健康促进、预防、治疗并列的医学核心组成要素,逐渐成为可与临床医学并驾齐驱的辅助性健康服务专业发展领域.在康复医学发展的过程中,囊括医疗康复、教育康复、职业康复和社会康复等基本要素的现代康复医学观念和实践,不断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