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刑事源流电子学派以犯罪与刑事法学的经纬问题为研究对象而组建 ,主要以涉源、涉流、涉界、涉边、涉新等五涉课题 (即高难新课题 )为己任。“源”主评析继承 ,“新”主吸养创新 ,以对源流的时间研究为纵轴 ,以对界边的空间研究为横轴 ,强调分门别类甚至有相互冲突的法律问题 ,在一定时空范围或层面上的相互联通、整合和一体化。  相似文献   

2.
关于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习近平总书记在很多重要场合作出过一系列重要论述。构建这种机制,需要从源头上遏制腐败心理的产生,阻止腐败行为的实施。因此,需要以心理学为切入点,从精神分析理论、需要理论以及行为理论三个角度研究腐败心理的作用机制,对腐败犯罪动机形成和行为实施两个环节进行分析,利用心理评估遏制犯罪动机形成,加强教育化解犯罪动机,优化职业环境,防止腐败犯罪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王湧 《现代领导》2010,(9):19-19
人之本,在于心,思想决定行为。官员腐败,都有一个“失衡补偿、侥幸支撑、由惧到坦、肆无忌惮”的心理过程.以及“继发型形成、自强性内化、合理化选择”的蜕变犯罪过程。要使官员拒腐保廉,必先从官员的“心理腐败”着手预防。因此,高度重视廉政心理建设.构筑反腐败的心理防线.切实有效地防治腐败心理演变,是从源头上建设反腐败体系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4.
谭春英 《前沿》2005,(7):108-110
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是反腐败斗争的治本之举。从中国目前的情况看,腐败的源头主要在于:社会转型期出现的“规范真空”;权力主体理想信念和道德自律的弱化;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的缺失;是官场“潜规则”的深层制约。因此,要从源头上治理腐败,应当从以下方面着手:第一,要从思想上构筑拒腐防变的牢固堤防;第二,要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保证权力沿着制度化和法制化的轨道运行;第三,要建立健全法治,把反腐斗争纳入法治的轨道;第四,要加强与法治相配套的政治文化建设,铲除腐败滋生的文化土壤。  相似文献   

5.
反腐败的经济学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当前的腐败从经济学角度分析 ,就是“权力的资本化”、“权力的寻租”现象 ,其根源在于体制 ,主要是体制性腐败。反腐败斗争要坚持标本兼治 ,关键是通过加快改革和体制创新铲除腐败现象滋生的土壤和条件 ,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  相似文献   

6.
肖光坤 《湖湘论坛》2002,15(6):17-18
一、“入世”是一次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良机从总体上说,“入世”对党风廉政建设的影响是积极的,为加强和改进党风廉政建设带来了诸多有利因素,是一次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良机。1.WTO基本原则的实施,有利于从源头上防治腐败。所谓腐败,就是指掌握公共权力或公益职权的少数人,利用权力或职权谋取私人利益的行为。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就是要深化政治、经济体制的改革,通过体制创新,减少权力涉足的空间,铲除腐败现象滋生的土壤,建立对权力进行有效制约的机制、铲除腐败现象滋生的条件。加入WTO,将推进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  相似文献   

7.
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是中国特色反腐倡廉建设的主要经验之一,推进此项工作的科学化需要构建其逻辑进路。基于对腐败源头和防治关键点的分析,本文初步构建出反腐败治本抓源头工作的逻辑进路:包括分制权力、限定权力、监督权力和公开权力。相应地,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可统统归为四个方面的制度建设:权力分解制度建设、权力规范制度建设、权力监督制度建设和政务公开制度建设,使权力的设置更加科学化和规范化,权力的运行更加合法化和透明化。  相似文献   

8.
唐崖覃氏源流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平 《贵州民族研究》2001,21(3):133-139
本文提出,湖北咸丰境内唐崖土司的覃氏,是当地土家族吸收元代中期由铁木乃耳后裔率领的一支蒙古族逐步演变而来,与鄂西土著覃氏同源异流,在民族源流上有远源和近源之分:其远源是从廪君蛮“五姓”之一“ ”姓演变而来的土家族强宗大姓“覃” 氏;近源是元代中期铁木乃耳后裔率领的一支蒙古族。文章从文献资料、考古资料和口碑资料着手,通过语言、墓碑、谱系及风俗习惯等角度,着重阐述唐崖覃氏的民族源流及其形成发展的历史轨迹。研究唐崖覃氏的民族源流,对认识土家族民族源流的多元性和鄂西历史上的民族关系,具有以管窥豹的典型意义。  相似文献   

9.
加强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制度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腐败斗争的实践证明:加大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力度,必须坚持制度创新,形成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格、相互制约的源头治腐制度网络,以规范权力运行、强化权力监督。这些年来,我们虽然在这方面做了大量艰苦的探索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制度建设,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当前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制度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1.注重治理主源头的制度建设,忽视治理支源头的制度建设引发腐败的根源是多方面的,但最终体现为公共权力的滥用,因而,人们往往把权力称为腐败的主源头。例如,就源头治腐的制度建设而…  相似文献   

10.
黑社会犯罪与有组织犯罪是两个不同范畴的概念 ,前者揭示的是犯罪的社会形态 ,后者仅反映犯罪的组织形态。黑社会性质组织是指初具一定社会结构、功能和运行方式的犯罪组织 ,是由有组织犯罪中高级组织形态社会化演变而来 ,并向着黑社会犯罪演进的雏形形态。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与黑社会犯罪同“质”不同“量”,与有组织犯罪同“形”不同“质”。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具有犯罪社会性的组织结构、犯罪社会化的经济扩张、社会公共领域的渗透和称霸一方的反社会本质等四个方面的基本特征 ,其产生原因主要有社会现实因素、历史文化因素和境外黑社会犯罪的渗透影响等。  相似文献   

11.
当前贪污贿赂犯罪中死刑的设置是我国死刑废除运动的阻力之一。随着不断攀升的贪污贿赂犯罪的犯罪率,死刑对于贪污贿赂犯罪的实际预防效果不佳,其基本没有有用性。并且,当前贪污贿赂犯罪中死刑适用所存在的种种问题导致了死刑适用标准的严重异化。从原因方面分析,贪污贿赂犯罪有更多来自制度及社会层面的原因。在此前提下应该提倡,保障正当的舆论监督并正确地引导民意,废除贪污贿赂犯罪中的死刑。  相似文献   

12.
我国虽然签署了《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但如何在立法、司法、执法等方面与该公约相衔接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中关于私营部门内腐败犯罪的规定,从私营部门内贿赂犯罪到侵财犯罪,将其与我国刑法现行规定进行了比较分析,以利于我国立法上的完善与借鉴。  相似文献   

13.
黑社会性质犯罪滋生蔓延的社会基础是 :腐败问题严重 ,执法不严 ,打击不力 ,使黑社会性质犯罪趁隙而起 ;私有制的发展为滋生黑社会性质犯罪提供了经济基础 ;刑事案件增多与团伙犯罪上升是黑社会性质犯罪的重要前提 ;黑社会性质犯罪随着经济罪案的大幅上升而滋生 ;黄赌毒成为黑社会性质犯罪的重要温床和土壤 ;特殊的地理人文景观对黑社会性质犯罪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 ;不可忽视的历史因素是滋生黑社会性质犯罪的重要因素。治理对策是 :贯彻刑法有关规定 ,严密有关法律条文 ;公安工作必须把反黑斗争摆上重要议事日程 ;坚持严打方针 ,强化治安管理 ;从宏观对策上加强预防  相似文献   

14.
大数据是一把双刃剑,在推进社会发展的同时,也给犯罪分子提供了犯罪的温床。当前"套路贷"犯罪罪数、资金流规模越发庞大,社会危害性随之扩大。应借鉴特大套路贷犯罪案件的侦破成功经验,与当前犯罪新形势相结合,对"套路贷"犯罪案件侦破难点进行梳理,建大侦查格局、用好大数据技术、用大兵团作战思路精准打击"套路贷"犯罪案件,提升打击"套路贷"犯罪的侦查效能。  相似文献   

15.
社会转型期职务犯罪的原因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高仕 《桂海论丛》2005,21(5):72-74
职务犯罪是国家公职人员滥用权力或者亵渎权力的犯罪行为,其本质是权力的异化。职务犯罪的原因力是多维的,既有客观方面的原因合力,也有主观方面的原因合力,二者的交汇作用与相互激荡导致了职务犯罪的产生。  相似文献   

16.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设立 ,对打击犯罪曾经起过积极作用。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时间的推移 ,腐败分子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的现象却屡禁不止、愈演愈烈 ,重要原因之一是由于刑法规定的该罪的量刑幅度畸轻。这不仅违背了罪刑相适应的原则 ,放纵了犯罪 ,而且为执法者徇私枉法开了方便之门。建议立法机构比照贪污、受贿罪的量刑进行修改 ,提高法定刑、增加量刑档次。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腐败现象也日益严重地渗透到校园这块教书育人的神圣场所。从2008年以来,本溪市教育系统职务犯罪呈现的频发趋势,不仅严重损害政府形象,伤害公众利益,同时也影响了社会和谐与发展。为有效遏制职务犯罪滋生和蔓延,建立健全预防职务犯罪工作长效机制,本溪市检察院结合办案,就2008年以来教育系统职务犯罪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18.
贪污犯罪数额的大小,是惩治贪污犯罪的主要依据。在共同犯罪中,犯罪行为人贪污数额的认定相当复杂,既有共同贪污的数额,又有各人分赃所得的数额,还有因贪污的停止形态而未实际获取财产等情形。关于共同贪污犯罪行为人数额的认定,理论界存在着“分赃数额说”、“参与数额说”和“犯罪总额说”等不同的学说。笔者更倾向于“犯罪总额说”。  相似文献   

19.
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立法及法律适用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本辖区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情况进行调查和对相关立法的学习与思考。笔者认为,在立法上,构成农村基层组织人员犯罪的主体还不够明确,某些本应构成犯罪的行为也未在立法上规定为犯罪;在法律适用方面,对于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的量刑普遍存在着轻刑化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析职务犯罪轻刑化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反腐败斗争的不断深入,职务犯罪高发的态势得到有效遏制。但由于种种原因,司法实践中,对职务犯罪适用缓刑居高不下、免予刑事处罚的数量日渐增多,对职务犯罪人判处较轻刑罚的司法趋向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争议,这不利于反腐败斗争的不断深入开展,不利于有效预防和遏制职务犯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