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涉案物品价格鉴定结论在刑事诉讼中对于定罪量刑具有重要意义。分析当前价格鉴定结论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从立法和制度两个层面提出规范和完善物品价格鉴定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价格鉴定是价格部门依法接受公安、司法机关的委托,对案件中的物品进行分析,评估其价值的活动。价格鉴定结论作为我国《刑事诉讼法》第42条规定的七类证据之一——鉴定结论中的一种,在盗窃案件的司法认定中起着关键作用。在2004年至2006年检察院审查起诉并被法院作有罪判决的案件中,有53.25%的盗窃案件的盗窃数额是通过价格鉴定予以认定的。  相似文献   

3.
在刑事案件中,涉案物品的价格鉴定是某些犯罪的定案依据,往往对行为人的定罪量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我们在审查案件过程中,往往只重视对价格鉴定结论的审查,而忽视了对鉴定过程本身进行审查,价格鉴定结论作为刑事诉讼中的一种证据,也应符合合法性这一证据的基本属性,即进行价格鉴定的过程应符合法律规定,只有这样才能作为定案的证据使用。目前我院受理了一起涉及此类问题的案件。  相似文献   

4.
涉案物品的价格鉴定属于司法鉴定的一种,是一种具有较强技术性的专门活动。实践中因数量不少的涉案物品均已经被犯罪嫌疑人变卖销赃或者毁损,无法通过查验原物进行涉案物品价格鉴定,同时因无实物涉案物品价格鉴定并不违背价格鉴定的客观规律获得了法律的许可。检察机关对该类鉴定结论的审查认定应当具有针对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结合北京市对盗窃案中涉案财物价格鉴定的相关规定,以北京市崇文区人民检察院办理的盗窃案件为例,指出价格鉴定结论审查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之策,对盗窃案件之重要证据——物价鉴定结论的审查,具有一定的实践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本文结合北京市对盗窃案中涉案财物价格鉴定的相关规定,以北京市崇文区人民检察院办理的盗窃案件为例,指出价格鉴定结论审查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之策,对盗窃案件之重要证据--物价鉴定结论的审查,具有一定的实践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影响鉴定结论可靠性的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蒋丽华  李蕴 《中国司法鉴定》2004,14(3):19-21,41
鉴定结论的可靠性是鉴定的基本价值所在,是鉴定的初始目标,是鉴定结论得以存在的基础。影响鉴定结论可靠性的因素既包括法律制度层面又包括技术层面,既有人的因素,也有物的因素。鉴定主体、实施程序及其鉴定结论标准等都是影响鉴定结论可靠性的重要因素,任何一个方面的差错都有可能导致鉴定结论缺乏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当前,涉案物品估价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鉴定实体和鉴定程序两方面。实体鉴定问题主要是特殊物品价格鉴定问题和无实物核价问题;鉴定程序问题主要是鉴定结论的审查与认定问题和重新估价的审查问题。完善价格鉴定工作的对策和建议主要有:对于特殊物品的鉴定应制定统一的规范;尽快出台无实物价格鉴定体系;规范鉴定意见审查的庭审程序;建立完善的估价制度及采信机制;允许当事人提出重新鉴定。  相似文献   

9.
(接上期) 3 出路与对策:人身伤害重新鉴定的路径选择人身伤害的鉴定结论关系到案件的性质和诉讼程序的流向,其重新鉴定不是根治争议鉴定结论的“灵丹妙药”。因为重新鉴定是鉴定人对鉴定对象的再一次鉴定,是对同一专门性问题的分析、判断和推论,而不是对原鉴定结论的评论, 更不是对原鉴定结论予以简单的肯定或否定。即使法院另行指定或聘请另一鉴定机构或鉴定人员鉴定,原有争议的鉴定结论并未能得到彻底的解决。但是,可以通过完善对人身伤  相似文献   

10.
鉴定是鉴定结论的基础。意欲鉴定结论发挥应有的证明作用,除了对鉴定活动施以必要的程序规范外,还必需对鉴定的实质运作加以干预——即对鉴定佐以质量控制。但是,我国目前有关鉴定制度的改革及完善,忽略了鉴定的质量控制及鉴定方法的标准化问题。此外,本文还分析了现行诉讼制度下,鉴定结论的质证得以落实并最终发挥证明作用的三大要素:鉴定结论的质证主体要素、质证的程序性保障及质证的内容选择。  相似文献   

11.
鉴定结论作为法定的七种刑事证据之一,在审查逮捕案件中往往是区分罪与非罪,罪轻与罪重的重要证据之一,对鉴定结论的审查与判断也就成为审查逮捕案件中的一项至关重要的问题。鉴定结论的审查与判断就是对其证据能力及证据力进行审查。一、对鉴定结论的证据能力进行审查:一般来说就是对鉴定结论的主体、形式、内容、程序进行审查1.审查鉴定结论的主体资格是否合法。①根据对有关专门问题的鉴定,凡是要求由法定鉴定机构进行的鉴定必须由相应的法定鉴定机构进行。②鉴定人应具有从事相应鉴定活动资格的人,由于我国现行法律没有对鉴定人资格的取…  相似文献   

12.
保障鉴定结论科学性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鉴定结论的科学性是其构成诉讼证据的基础。本文主要从司法鉴定实践中鉴定人员存在的问题入手,系统地剖析了影响鉴定结论科学性、客观性的原因,探讨了如何提高鉴定人员素质,以保障鉴定结论科学性的初步方案与措施。  相似文献   

13.
证人证言、鉴定结论不能作为司法会计鉴定的依据●庞建兵李春武在司法会计鉴定中,对于证人证言和鉴定结论能否作为司法会计鉴定的依据,认识不一。有的同志认为,司法会计鉴定人应充分占有各方面的资料,包括利用证人证言和鉴定结论,这样才能保证作出的鉴定结论是科学、...  相似文献   

14.
邹明理 《证据科学》2007,15(1):90-96
本文是针对"鉴定结论必须明确"的立法建议和"鉴定结论必须准确"的鉴定工作发展目标提出的质疑。认为"鉴定结论必须明确"不符合提供证据的法律要求,以六条理由论证这一建议不宜采纳,主张以"鉴定结论应当符合科学技术标准"作为对鉴定结论的立法要求。文中以五条依据分析"鉴定必准"是一个难以实现的工作目标,主张"鉴定结论应当客观真实"才具有可行性,才符合证据规范。  相似文献   

15.
鉴定结论有罪推定现象批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鉴定结论在个案中的倾向性折射出了我国鉴定制度中的有罪推定现象。鉴定结论存在的合理基础是其对事实裁判者在专门问题上认识能力欠缺的补填性。鉴定结论只是证据的一种 ,而非最终的结论。鉴定结论要转化为定案证据 ,必须通过控辩双方的对抗质证以及裁判者的审查判断。鉴定结论在司法裁量中的“拿来主义”是我国诉讼制度中的一大怪圈。在对大陆法系的鉴定制度和英美法系的专家证人制度进行比较的基础上 ,提出了重构我国鉴定制度的具体设想  相似文献   

16.
浅谈涉案财产价格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许多刑事案件中,涉案财产价格数额在定罪和适用量刑幅度上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正确认定数额是正确定罪量刑的关键,而现实中却总是存在涉案财产鉴定结论的不准确或不稳定,影响着定罪量刑。因此分析其原因,探索涉案财产价格鉴定的规范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7.
邹明理 《证据科学》2007,15(5):90-96
本文是针对“鉴定结论必须明确“的立法建议和“鉴定结论必须准确“的鉴定工作发展目标提出的质疑.认为“鉴定结论必须明确“不符合提供证据的法律要求,以六条理由论证这一建议不宜采纳,主张以“鉴定结论应当符合科学技术标准“作为对鉴定结论的立法要求.文中以五条依据分析“鉴定必准“是一个难以实现的工作目标,主张“鉴定结论应当客观真实“才具有可行性,才符合证据规范.  相似文献   

18.
鉴定结论之所以能证明案件真实,程序规范和实体真实是其必备的两个方面。其中鉴定的实体真实是基础,鉴定的程序规范是保障。依据不完整的鉴定资料作出的鉴定结论在证据能力上存有瑕疵,必然会弱化其证明力。证据规则的引入,证明标准的正确理解与证明价值的重新认知与选择,一定程度扩大了传统“鉴定结论”的外延。法官和诉讼当事人对鉴定结论的审查和质证、认证,并不仅局限于结论本身,而应围绕该结论形成的主体、程序、材料来源以及具体依据展开,鉴定结论的客观性、关联性和合法性才能确实得以保障,鉴定结论才能回归为“科学判决”。  相似文献   

19.
现代科技的发展带动了司法鉴定在刑事诉讼中的运用和扩大,鉴定结论的危险性与重要性的并存促使人们探寻对鉴定结论证据能力的规范。英美法系对专家证据的可采性强调对其依据方法的考察,大陆法系强调诉讼程序对鉴定结论的制度。在对两大法系鉴定结论证据能力进行详尽分析的基础上,笔者从鉴定人的适格性、鉴定的关联性、鉴定结论的可靠性、鉴定材料的合法性和鉴定的程序性要件上完善我国鉴定结论的证据能力。  相似文献   

20.
吕露露 《法制与社会》2010,(20):271-271
鉴定结论是鉴定活动的结果,是刑事、民事或行政诉讼得以正确、公正处理的重要依据。但相对于鉴定结论在诉讼中的重要地位而言,我国现有三大诉讼法涉及鉴定活动的条文稀少且可操作性差;而实践中却存在着许多混乱现象,这必将影响鉴定结论的证据作用。因此本文讨论了鉴定结论的性质及其证据地位,比较、借鉴了英美法系、大陆法系的有益做法,以期对建立合理、完善的鉴定制度的架构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