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言论集萃     
《先锋队》2006,(9)
“新官”要善理“旧事”干部新老交替之后,“新官”如何对待“旧事”,直接关系到一个地区或单位事业的发展。一些“新官”不愿理“旧事”,总觉得理“旧事”体现不出自己的水平、反映不出自己的政绩,于是急于提“新思路”,忙着烧“三把火”,置前任的努力和工作的连续性于不顾,重打锣鼓另开张。这样做的结果,往往使前任开展得不错的工作渐渐“断乳缺水”、半途而废。事实上,“旧事”给“新官”提供了一个熟悉情况、研究问题的好机会,通过理“旧事”,不但可以保持一个地区或单位工作的连续性,而且可以为“新官”提出新思路、树立新目标打下坚实…  相似文献   

2.
据报载:去年底,某县领导班子调整,新一届领导上任后,没有急于烧“三把火”,而是集中精力对前任留下来的、制约本县经济发展的几件“旧事”,进行了处理。短短几个月时间,县境内一条主要进出口公路久修未通等4个遗留下来的老大难问题得到了圆满解决,受到了上下一致好评。 每个上任的“新官”都不希望前任给自己留下挠头的难题,以便无牵无挂干好新的工作。但是,由于每届班子的任期有限,在新老班子的交接过程中,前任为后任留下宝贵的经验和做法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留下一些“旧事”。按理说,不论“新  相似文献   

3.
“新官不理旧事”一直以来被奉为官场的至理名言,被众多的官员所追捧。新官不愿理旧事与旧事的难度系数大、牵涉关系多、历史包袱重以及耗费精力多是直接相关的。尽管如此,“不理旧事”也会存在很多的隐患。而“理旧事”相反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要想让“新官善于理旧事”,客观上要进一步完善干部队伍建设的各项制度和机制。让新官敢于、善于和乐于理旧事;主观上要让新官掌握理旧事的方法和技巧,对旧事的处理游刃有余。  相似文献   

4.
<正>眼下,京郊各村正在进行"两委"换届选举工作,一大批新村官即将上任。新村官们普遍面临一个问题:怎样对待前任留下的旧事?"新官不理旧事"是传统官场的潜规则。之所以不理,大多是因为旧事不仅解决的难度大,而且其中的关系错综复杂,一旦处理失当,就会影响自己的政绩。但对于新时期的基层干部而言,当新  相似文献   

5.
报载,某地对“新官不理旧事”提出严厉批评,这种批评当然是应该的。但是我以为,如果前任留下许多棘手的问题,使继任者一上来就陷入处理不完的“旧事”漩涡中,势必会影响后任的开拓进取,这对于一个地方、一个部门、一个单位的建设与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前些时,某单位一名即将离任的领导干部表示:“离任前力争把几件难办的事处理完,尽量不给后任留难题。”这位领导干部对工作高度负责的态度和对继任者爱护支持的精神,的确是值得赞扬的。要做到“不给后任留难题”,首先是要端正工作指导思想。在部署工作、安排建设项目时,既要考虑任期内出政绩,…  相似文献   

6.
您好我是一位刚上任的县级干部,上任伊始,就遇到了一个工作难题,希望贵刊解答。我的前任在任期间制定了几个发展规划,搞了许多“工程”,有些已经付诸实施,有些还没有一点眉目。但所有这些大报小刊都宣传过,影响很大,群众也很关注。作为新官,我该如何处理这些“旧帐”呢﹖连木[解答]连木同志:您好对刚刚走马上任的新官而言,理好“旧帐”是就任新职后必须尽力迈好的关键一步,是树立权威的重要一环,也是展示自己能力和魄力的绝好机会。对此,你要把握好以下几条原则:一、对已付诸实施且具有发展前景的工作部署,要承前启后…  相似文献   

7.
当前,面对换届,一些领导干部有这样的心态:“新官不理旧账”:问题是前任的,解决好了是前任的政绩,解决不好是自己的问题,不如放到一边;“旧官一走了之”:反正要离职卸任,有矛盾能拖就拖,问题留给下任,自己“善始善终”:于是,问题“击鼓传花”:最终变成无头公案、“历史问题”:  相似文献   

8.
圆号 《党课》2006,(7):56-57
时下,有一些领导干部抱着“少管闲事”的处世哲学,遇事推来挡去,被群众戏称为“推官”。对于“推官”的“推法”,老百姓归纳为三类:一是“民不举,官不究”。明知下属有违法乱纪的行为,只要群众不向上反映,便装聋作哑,不管也不问。二是“新官不理旧事”。机构改革,班子调整,一些新任领导对以往领导遗留下来的难题,懒得管,不愿办。三是“一调百事了”。  相似文献   

9.
提高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及时化解各种矛盾,确保社会稳定和工作有序进行,是新时期每一个党员干部应具备的素质。直面现实,不回避问题。近几年,由改制安置、房屋拆迁、农民负担、干部作风、社会集资、执法不公、环境污染等问题引发的事件、案件,造成了不良社会影响。而更为严重的是,这些问题没有引起当地领导干部的足够重视。有的干部对群众疾苦漠不关心,对群众呼声不闻不问,对棘手的事情撒手不管,对前任留下的问题持“新官不理旧事”的态度,一推了之。有的甚至对反映正当要求的群众  相似文献   

10.
艾理 《廉政瞭望》2007,(4):54-54
现在,不少地方换届工作已经结束,新官也已经或即将上任。新面孔新气象,新官上任有一些前任不同的工作思路和方法,本无可非议。然而,时下有些新官上任的一些做法确实令人难以苟同,笔者认为,新官上任应注意以下“八忌”。  相似文献   

11.
针对新官不理旧事问题,河北武强县出台了《领导干部离任交接管理暂行办法》。“调令到手,抬腿就走;责任不清,是非不明”现象得到遏制。  相似文献   

12.
烧火与续柴     
前不久,各级政府换届选举工作结束,一批年轻有为的同志走上了领导岗位,挑起跨世纪的重担,他们当中有不少人跃跃欲试,一心要在任期内干出一番事业来。在此,很有必须提醒他们,新官上任先缓“烧火”。民间素有“新官上任三把火”之说,其意有褒有贬。褒意是讲新官上任伊始,热情高,干劲足,工作大刀阔斧,雷厉风行;贬意则指新官初来乍到,情况不明,就自以为是,另搞一套。现在人民群众讲的“新官上任三把火”通常是指后一种贬意。一般来讲,前任班子作出的工作决策、提出的发展思路,都是经过反复研究、充分论证的,要落到实处,收到…  相似文献   

13.
今明两年,全国省、市、县、乡四级党委将集中换届。以往每次党委班子换届后,群众最关心的往往是新一届班子如何对待“旧事”的问题。“新吏”与“旧事”历来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处理得当可以促进工作。处理不妥就会贻误工作。  相似文献   

14.
审计旧账     
“新官不理旧账”,曾受到众多媒体的批评。债主若将新官告上法庭,只要他手中的那个旧账真实可靠,法庭的判决一定是:照账还款,外加利息。欠账要还,政府要讲诚信,这没有异议。关键问题是,怎样看待旧账,又该怎么个还法。民间有个传统:父债子还,天经地义。难道前任旧账后任还,也是天经地义的吗?前些时,揭露了一个典型案例。某镇前任班子胡吃猛喝,在几家餐厅里欠了一屁股债。欠债人升的升了,调的调了,餐厅老板找新来的领导人要账,新官拿不出钱来,无法付还。债主拿出吃喝的签单到法院打官司。最终法院强制执行,以资抵债,将办公楼划归餐厅老板。比…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全省各地、部门和单位,一批批新任领导纷纷走马上任,这是干部人事工作中的正常现象.可是笔者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时发现,有不少群众对"新官"不理"旧事"的问题反映强烈.  相似文献   

16.
调整领导班子“一把手”是常有的事。有的另有重用,有的到了离退休年龄,有的岗位交流。但对新上任的“一把手”来说,却面临一些既平常又敏感的问题需要审慎对待和处理。一、肯定前任成绩,汲取经验教训。新到一个地区、单位、部门担任领导班子“一把手”,首先遇到的问题是如何看待前任的工作。有的“一把手”到任伊始,只凭个别人的介绍或汇报,就大谈这个问题、那个问题,把前任工作说得一塌糊涂,一无是处,来个全盘否定。这种现象特别容易在工作基础较差的单位发生。有的“一把手”则相反,为避免否定前任之嫌,大唱赞歌,这是突破,那是创新,来个全面肯定,这在工作基础较好的单位容易发生。这两种态度和做法都是不科学  相似文献   

17.
新班子、新干部应当致力于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开创新局面,但同时也要理“旧事”,即过去遗留的问题和欠帐,前任领导尚未了结的工作或处理不当、需要重新研究解决的事情。因为旧事不理好、理顺,新事就办不成,局面也难打开。  相似文献   

18.
据报道,江西省宜春市委、市政府从今年初开始,启动了一项名为“向人民交账”的民心工程,对前几任党政班子向群众公开承诺而没有落实到位的事进行兑现。他们对这些事项进行认真梳理,分门别类,按轻重缓急,根据现有条件一件一件进行落实。“新官”理“旧账”,代前任领导班子“向人民交账”,宜春市委、市政府此举不但彰显了党的为民、务实的优良作风,也充分说明他们真正是从群众的利益出发,办符合  相似文献   

19.
<正>近日,江西省发改委、省高院、省工信厅、省商务厅面向全省征集“新官不理旧账”问题线索,整治因政府机构换届、领导干部更替、单位变化、体制机制变更等,导致政府机构不履职或履职不到位,损害市场主体合法权益等问题,拉开了专项治理行动的序幕。长期以来,“新官不理旧账”是个普遍现象。在个别地方,现任对前任留下来的旧账,能推则推,能拖则拖,有的甚至公然“赖账”。  相似文献   

20.
到基层走访,发现有的领导喜欢在自己职权范围内应该解决却没有解决好的一些问题前加个“老”字。为何要加个“老”字呢?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有些领导对一些问题没有解决和处理好,加个“老”字可以夸大问题原有的难度和深度,借以掩盖自己领导水平欠佳,工作方法不当。二、有的领导对一些能办而且必须解决的问题没有及时解决,说成“老”问题,表明问题是出在前任手上或别人身上,以推卸自己分内的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