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特别刑法是修改或补充刑法典的一切法律规范的总和。基于社会形势的变化、刑法典存在的缺陷、刑事政策的调整和刑法理论研究的推动,我国近些年颁行了大量特别刑法。特别刑法这一立法方式本身具有适应性强、及时灵便、针对性强的优点;但同时亦有立法随意性大、冲击刑法典的弊端。从我国现行特别刑法立法来看,罪刑法定原则被破坏、重刑化倾向明显、法条关系紊乱、罪刑关系不协调以及罪名不清、适用困难等是其几个重大缺陷,在修改刑法时应对之予以完善。在全面整合特别刑法时,应以编纂的方式进行系统立法,全部纳入刑法典;应坚持原则性,讲究技术性;并应明文规定刑法典同特别刑法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我国附属刑法规范表述路径和立法模式尚存在诸多缺陷.附属刑法规范的制定、修改应沿袭刑法典制定、修改的刑事立法理念,以免导致附属刑法规范之刑法精神的丧失.附属刑法规范制定既要坚守刑法基本原则理念和现代刑法新理念;为实现附属刑法规范的科学性、明确性和可操作性,应倡导在散在型立法模式的指引下制定附属刑法规范.  相似文献   

3.
我国附属刑法规范表述路径和立法模式尚存在诸多缺陷。附属刑法规范的制定、修改应沿袭刑法典制定、修改的刑事立法理念,以免导致附属刑法规范之刑法精神的丧失。附属刑法规范制定既要坚守刑法基本原则理念和现代刑法新理念;为实现附属刑法规范的科学性、明确性和可操作性,应倡导在散在型立法模式的指引下制定附属刑法规范。  相似文献   

4.
台湾惩治毒品犯罪的刑法规范,可以分为三类:一是普通刑法即刑法典第20章的鸦片罪;二是单行禁毒法,三是其他一些单行刑法和非刑事法律中设立的有关毒品犯罪的刑法条款。本文拟对台湾刑法典中的毒品犯罪及其修改动向加以述析和研讨,以期有助于大陆刑法界对此问题的了解以及大陆刑法典中毒品犯罪立法的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刑法体系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刑法典)、单行刑事法律和非刑事法律中刑法规范共同组成的。这说明,由经济法规、行政法规等非刑事法律中的有关刑事责任条款组合而形成的刑法规范是我国刑法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刑法规范通过对刑法典  相似文献   

6.
在澳门特别行政区刑法体系中 ,特别刑法是指除刑法典之外的其他单行刑事法律和附属刑法 (非刑事法律中的刑法规范 )。本文通过介绍澳门特别刑法之历史演变及其立法现状 ,客观地分析了澳门特别刑法的基本特征 ,并着重对澳门特别刑法在立法与内容方面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不同的视角进行了评析 ,提出了相应的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7.
论特别刑法之间的相互关系王凤芝我国刑法的体系,大体上由刑法典、单行刑事法律和非刑事法律中的刑法规范三部分组成。刑法典,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单行刑事法律,即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有关适用于特定范围的刑事法律规范,它是通过“条例”、“决定”...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与新中国刑法立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刑法立法走过了 5 0多年的曲折历程。新中国成立后 ,我国就着手制定了大量的刑事规范 ,并开展了刑法典的初创工作 ,历经前进与挫折和浩劫后的转折 ,于 1 979年诞生 ;改革开放以来 ,又对刑法典进行了修订 ,从酝酿准备、初步修改 ,到重点修改 ,再到全面修改和审议通过 ,最终出台了现行刑法典。回顾刑法典的创制与修订过程 ,每前进一步都是与党的正确领导分不开的。党对刑法立法的领导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政策思想指导 ,二是组织领导 ,三是工作方法上的指导。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 ,只有坚持党的领导 ,坚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我们的立法工作才能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9.
一、刑法典频繁修正之检讨 完全可以想象,在不久的将来,全国人大常委会还会审议通过《刑法修正案(十)》,此后还会有《刑法修正案(十一)》《刑法修正案(十二)》…….尽管我们无法确切地预知将来修正什么规范(立法者既无法预知规划,更无法预知具体规范),但过往的历史和反复的现实往往预示着未来的趋势——我国刑法立法将一如既往地以修正案的形式推进对刑法典的修改补充,大有“一发不可收拾之势”.其结果是,犹如一幢本已庞大伟岸的建筑物,刑法典不断被“添砖加瓦”,经年之后,刑法典可能变得体系庞杂、容量倍增,就连外貌风格也可能迥异于初、面目全非.但是可以肯定,为此会有不少人感到欢欣鼓舞,因为刑法的每一次修正,一般都会被认为是一次刑事法律的完善和刑事法治的进步.我国最高立法机关更是荣耀无比,因为作为工作成绩的刑事立法“硕果累累”、“成绩斐然”!  相似文献   

10.
论刑法修正案--兼谈刑事立法权之划分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刑法修正案和刑法典 ,是形式上的同一和内容上的替代关系 ,刑法修正案在形式上和内容上均取得了刑法典的效力 ,但是修正案的通过主体是全国人大常委会 ,而刑法典的通过主体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二者的通过主体发生错位 ,因此 ,全国人大常委会无权以修正案的方式修改刑法 ,由此揭示出一个隐藏的问题 :由全国人大常委会修改和补充刑法 ,在根本上违反宪法 ,基于此 ,笔者对刑事立法权限的划分提出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刑法是关系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是国家的基本法律之一,对保护国家、社会和公民的利益至关重要。而刑法规范是整个刑事法律的基础,因而刑法规范的完善程度,直接制约和影响着整个刑事法制的水平。所以,刑法规范即刑事立法的发展完善问题,不能不受到刑法理论界和立法、司法实务界的共同关注。新中国第一部刑法典于1979年通过并于1980年起开始施行,刑法在惩治犯罪、保护人民和促进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诸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改革开放基本国策的推行,近年来我国社会的各个领域发生了极其深刻的变化,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加上现行刑法还存在一些不尽完善科学之处,从而就在客观上产生了修改我国现行刑法的需要。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二次会议上作出了修改我国刑法的重大决策,并纳入了五年立法规划,随即开展了有关立完善法问题的多方研讨。特别是近两年来关于修改刑法的研究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还出版了一些专门研究或者论及刑法修改问题的书籍,为我国刑法的  相似文献   

12.
刑法典(狭义的刑法),是指国家立法机关系统地全面地专门地规定犯罪与刑罚内容,并形成基本完整的各项原则、制度和犯罪类型的有机体系的实体刑事法律。刑法典是刑法规范的主体和核心部分。我国现行的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是在研究、总结我国30年司法实践的基础上,根据我国当时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要而制定的。它的颁行,是我国当时条件下刑法规范基本完备的重要标志;它也是我国刑法规范随着社会经济、政治形势进展而进一步发展完善的主要基础。刑法典颁行以后,我国立法机关又运用单行刑事法律和非刑事法律中的刑事条款等方式,对刑法规范作了  相似文献   

13.
一、滥用职权犯罪的立法现状滥用职权的犯罪以滥用职权危害行为的存在为主要特征.对此种犯罪现象,我国现有刑法典、单行刑事法律和非刑事法律中附属刑法规范做了大量的具体规定:  相似文献   

14.
刑法典总则部分是关于刑法的指导思想、任务、适用范围以及关于犯罪和刑罚一般原理原则的规范体系。这些规范体系不但对刑法典分则部分有指导作用,而且还制约着其他有关刑法规范的决定、规定、条例以及非刑事法律中的罚则。因此,其用语是否严谨、科学、规范,不仅关系到刑法典本身的权威性,而且还不可避免地影响到整个刑事法律的正确实施和整个刑事法制的水平。遗憾的是,我国刑法典总则部分却恰恰有若干条款的用语不妥当。本文试对其中若干部分进行初步研究,期望为这次的刑法修改献一孔之见。(1)刑法第四十四条规定:“犯罪的时候不…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我国刑法立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新中国的刑法立法经历了孕育、诞生和发展的演进历程,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主要表现在:颁行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刑法典;逐步确立了保障人权的观念;刑罚制度改革逐渐与国际化趋势相协调;刑法修正案成为主要的修法模式;刑法立法解释作为刑法的渊源开始受到重视。今后,我国刑法的改革,应当以有助于构建和谐社会和强化人权保障、有助于贯彻宽严相济的基本刑事政策为发展方向。刑法改革的重点应该放在死刑制度和有关人权保障的刑法制度上,并及时而合理地增设新型犯罪和国际犯罪的种类,在刑法中切实贯彻联合国刑事法治的基本准则。我国刑法的局部修改、补充和完善主要应限于刑法修正案和刑法立法解释两种方式;国家立法机关要适时地进行刑法典的编纂工作,在适当的时机,国家立法机关还可以考虑将对刑法典集中而系统、全面的修改提上立法工作的日程,以修订出更加科学、完备因而具有更长久的适应性的刑法典。  相似文献   

16.
在国内刑法中确认和体现国际刑法规范是缔约国应尽的国际义务,也是有效打击国际犯罪的需要。国际刑法公约中有关国际犯罪的实体法规定、程序和证据规则的规定、刑事合作的规定、预防性措施的规定等,应当成为国内立法体现国际刑法规范的主要内容。在中国,国内立法确认和体现国际刑法公约的主要途径有制定单行刑事法律、修改补充现有法律条款、立法解释和司法解释等。  相似文献   

17.
减刑和假释制度是我国1979年刑法典(以下简称原刑法)中规定的两个主要的刑罚执行制度,经过17年的实践证明,是两项行之有效的法律制度。对于鼓励罪犯加速改造,实现刑罚预防犯罪之目的具有积极重要作用。但由于原刑法坚持“宁疏勿细”的立法观,减刑和假释的规定过于笼统、原则。这种状况与刑事司法实践的需要及刑法自身的科学性的要求极不适应、极不协调。1997年刑法典(以下简称新刑法),坚持“尽量明确”的立法观,在立法格局上对减刑和假释制度从内容到程序作了必要的修改、补充,使立法更加具体、规范,使司法更易操作、执行,使减…  相似文献   

18.
<正> 1994年7月1日俄罗斯总统签署了议会通过的《关于修改和补充〈俄罗斯刑法典〉和〈俄罗斯刑事诉讼法典〉的法令》(以下简称“法令”),对现行俄罗斯刑法典做了重大修改。这次修改共涉及近40个条文,许多条文被删除,一些新条款被充实到刑法典中。这次刑法修改的目的在于:使俄罗斯现行刑事立法适应新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现实,打击日益增长的有组织的犯罪和暴力犯罪活动,保证国内步履艰辛的经济改革顺利进行,促进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 一、刑法总则的修改 (一)进一步明确了正当防卫的概念和界限。具体体现在:  相似文献   

19.
刑法修改是立法机关根据社会需要以及犯罪发展态势,适时针对不合理的刑法规范与条文作出相应修改的一种立法活动。从刑法修改的范围来看,有全面修改与部分修改两种形式;从修改所采取的载体形式看,有刑法典修改、单行刑法修改与附属刑法修改等形式;从修改所涉及的内容看,有废止型修改、修订型修改与补充型修改几种形式。刑法修改必须针对特定对象与内容采取不同的修改形式,刑法修正案不应当成为刑法修改的唯一途径,特别是对行政犯而言,更应该采取附属刑法的立法与修改形式。  相似文献   

20.
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于1997年3月14日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促使了刑法典的更加成熟.其中刑法修改中重点之一是对经济犯罪内容规定的重大调整,通过修改使我国经济犯罪立法更具科学性和合理性.笔者认为,刑法修改对经济犯罪立法的完善和发展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