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社会主义主流文化、人文知识分子创造的精英文化以及伴随着近代工业发展而出现的大众文化,构成了当代中国多层次文化体系的主要内容。用马克思主义引领当代中国多层次文化体系建设,就是要在准确把握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精英文化以及大众文化三者关系的基础上,处理好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主流文化、马克思主义与精英文化以及马克思主义与大众文化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透过“易中天现象”,可以反思当前大众文化的诸多侧面,把握审美与娱乐、文学与历史、大众化与精英化的关系,探讨大众文化的出路“易中天现象”眼下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而且注定会成为今年文化界的代表性事件。笔者认为,把“易中天现象”作为一个文化个案,放置在当前精英学术与大  相似文献   

3.
我国大众文化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大众文化迅速发展,成为我国文化领域里的一种重要的文化形态.然而,对大众文化的界定问题;对大众文化的正面及负面作用的评价问题;以及如何加强对大众文化与主流文化、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大众文化与传统文化关系的研究等,都需要我们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4.
高中《思想政治》(文化生活)教材中提出了倡导“大众文化”的观点。怎样正确理解这个提法,准确把握大众文化的指向,明确大众文化与文化的大众性以及与之相关的精英文化、先进文化、落后腐朽文化等的区别至关重要。(一)一般来说,大众文化的指向是对应于精英文化的一种文化形式归  相似文献   

5.
王萌 《传承》2011,(23):42-43,67
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生态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生态的优化,就要对两者进行合理的建构,实现二者的协调发展。目前,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生态中,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的发展在不同程度上都面临着一定的困境,我们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使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走出这种困境,从而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生态的优化。  相似文献   

6.
柏欣 《长白学刊》2008,(3):141-146
大众文化、精英文化对一个国家的民族法律文化认同具有循环性的影响。大众文化、精英文化各自依照自身的运行程序在法律文化认同结构的三个子系统(法律物质文化认同层、法律制度文化认同层、法律精神文化认同层)中循环,不断冲突、融合,共同塑造着一个国家的民族法律文化认同。文革以来中国法律文化认同结构性演化的过程历史性地演绎了其规律。  相似文献   

7.
张谨 《前沿》2013,(7):9-12
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被中国精英界人士陆续介绍到国内,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开始发生变化。经济和社会转型带来了文化转型,即大众文化受到热捧,精英文化开始备受冷落。对于精英文化的现实处境,许多学者各抒己见,概括起来,大致有衰亡论、失落论、困境论和融通论四种观点。这些理论都没有多层次、全方位提示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二者之间存在着价值一元性与价值多元性的矛盾,公共理性与私人理性的矛盾,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矛盾,传承创新与推广普及的矛盾。如果用惯性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来解读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未勉过于草率和简单化,因为它们都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担当着相同的历史重任,对于弘扬民族精神、发展合理的文化民族主义,都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8.
顾成林 《前沿》2013,(14):140-142
主流文化、精英文化的大众化和大众文化传播方式的多样化使大众文化的发展与民众精神文化生活质量变得息息相关。人的精神生活质量虽不能精确计量,但我们仍能通过考察精神生活质量相关指标,衡量当前大众文化时代精神生活质量的发展现状,并以问题为依据提出提升大众精神文化生活质量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邹桥 《青年探索》2014,(4):89-92
高校共青团的发展面临着文化冲突的困境,主要表现在文化代沟、文化贫血和文化距离上。文化代沟表现为传统文化供给与现代文化需求的结构性矛盾;文化贫血表现为大众文化对精英文化的价值冲击,高校共青团价值土壤稀薄;文化距离表现为高校共青团的行政化、工具化,共青团系统分化出中心文化与半边缘、边缘文化,团的青年基础弱化。高校共青团的科学发展,客观要求共青团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兼容互喻;要求共青团大众文化精英化、精英文化大众化;要求共青团去行政化、去工具化,建设服务型团组织。  相似文献   

10.
张贞 《理论月刊》2008,(2):104-107
中国逐渐进入"以消费促进生产"的社会形态,"日常生活"的地位和重要性随之提高,成为当代文化建设中一个必不可少的影响因素.具体来说,当代中国的文化生态格局主要由精英文化、主流文化和大众文化组成.这三种文化形态的本质内涵和相互关系都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精英文化认为日常生活是应该被否定、被超越的对象;主流文化出于政治目的总是倾向于在意识形态层面对日常生活进行隐秘性的组合拼贴:大众文化则充分肯定日常生活的本体性地位和意义.从"日常生活"角度分析、评价并建设三种文化形态,是构建当代中国和谐文化的一个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大众文化的社会功能及其价值提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叶飞 《前沿》2006,(1):182-184
大众文化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具有使文化平民化、给大众提供补偿性娱乐、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等积极的社会功能。但中国大众文化发展的时间不长,还存在不少不足。结合我国实际,加强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的融合,对大众文化进行价值提升,是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创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2.
徐建 《青年论坛》2010,(6):7-10
文化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发挥着重要作用。文化生态系统中内含的各种具体文化形式,即主导文化、精英文化、大众文化会给和谐社会的构建有力的支撑。主导文化确立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导向,精英文化是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动力,大众文化拓展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群众基础。  相似文献   

13.
文章针对当前大学审美文化深受大众文化影响的问题,从文化学、文化社会学的角度,论述了大学审美文化的基本特征,分析了作为精英文化的大学审美文化在大众文化的影响下所产生的变异,并就借鉴大众文化、提升大学审美文化、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评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向阳 《长江论坛》2006,(3):78-80,86
法兰克福学派在对大众文化的全盘否定中忽视了蕴涵于日常生活中的审美特质,否定了文化价值的人类有效性。该学派倡导的精英文化流露出与大众文化相类似的单一化倾向,这使得其建构的理论大厦在逻辑上是矛盾的。重视文化现象内在的普适性与差异性,对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理论作出科学理解,对我国当前的文化建设将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5.
中国社会的全面进步与发展,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面临新境遇、新挑战,新世纪中国文化应从主流文化与支流文化、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理论文化与实践文化、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等几方面全面加强建设与繁荣。  相似文献   

16.
文化外交是国家间文化交流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文化外交成为国际文化软实力竞争最有效的手段.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的文化外交实践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对外文化展示、大众文化交流及汉语的国际推广,有效地提升了国家软实力.但是到目前为止,中国还没有形成较为完善的文化外交模式,文化外交的整体策划和具体运行都存在一定的不足.在借鉴他国经验的基础上,未来中国文化外交可以考虑组建官方与非官方相结合的推介机构,借助中华文化圈促使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走一条精英路线与大众路线相结合的文化外交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大众文化迅速崛起、发展、蔓延,不断冲击着精英文化。面对着这样文化格局的演进,精英文化又该如何应对呢?应该看到,精英文化需要找到自己的位置,那就是对我们生存的社会环境要进行反思,并具备价值引领的觉悟和能力。这就要求文化精英具备深厚的理论修养与开阔的学术视野、敢于坚持真理的勇气和热情、真诚深切的人文关怀与精神追求,这样才能更好地感悟现实并服务于社会和百姓,才能提升全民族的文化素养,才能引领文化的发展方向。因此,也需要全社会的精英们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8.
作为文化研究中一个重要领域,大众文化(流行文化)与精英文化(高雅文化)的关系问题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的对象,近年来出现的众多文化现象也成为这一问题研究的素材。然而这一划分本身在消费时代的合理性还有待探讨,通过回溯源于西方的关于这一问题研究的历史,阐释这一二元划分的思想基础,在消费社会及媒介构建下这种思想基础遭遇的颠覆,进而得出结论:二者的二元划分已经不能成立,由此产生的争论已经没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9.
大众文化价值观研究,这个命题如果演绎成一味的价值观导向研究,似乎很难脱离好为人师却未必受人欢迎的精英主义立场,或者说,从20世纪30年代就崭露头角的大众文化批判立场。在1960年代大众文化(mass culture)被努力正名为popular culture之前,"大众文化"的基础是"大众社会"(mass society)。它的前提在于大众是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20.
中国大众文化的发展已成为当代中国社会进步的重大标志.它的崛起,不仅打破了中国文化发展的传统格局,促进了文化体系自身的发展和繁荣,而且极大地满足了国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模塑了国民的现代品性,推动了社会文化的现代转型.然而,在快速发展中,也暴露出了许许多多的不足与缺陷:大众文化发展中的庸俗化、商业化、过度技术化倾向,与主流文化、精英文化的疏离化倾向,与文化大众的真正需求相脱节的倾向以及价值取向上的紊乱等在一定程度上给社会的健康发展和主体素质全面提升带来了非常消极的影响;因此,坚持以主流文化为引领,充分发挥知识分子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发展文化事业,壮大文化产业,全面提升文化大众的人文素质和审美情趣,是促进当代中国大众文化健康发展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