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刘国章 《唯实》2008,1(3):36-41
人的现实性思维活动离不开现实感性的实践活动,感性的实践活动同样地离不开人的理性的思维活动。思维活动与实践活动的内在统一,构成了现实社会人的认识活动与改造活动所呈现的社会力量。以这样的力量即理性与感性内在统一的力量去认识自然和社会,才可能科学地改造自然和保护自然,科学地改造社会和发展社会,进而呈现出自然、社会和人的思维及其行为或实践方式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民族精神教育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二者的结合既有可能性也有必要性。从目标上看,有助于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从内容上看,有利于加强国内外优秀文化的融合共通;从方法上看,有利于推动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相互促进;从途径上看,有利于实现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资源整合;从效果上看,有利于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的双重提升。  相似文献   

3.
"感性意识"作为邓小平现代化思维中的一个最为根本的特征和本质体现,具有其特定的理论内涵,它深深置根于具体的、实际的感性实践活动,是对活生生感性实践活动或现代化建设实践的一种主观映象和心理感知,它不仅本身就内蕴着理性的精神,而且它也是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和"理性选择",同时也是对世界现代化进程发展趋势所作的"理性回应",具有很大的合理性和必然性,是一种内蕴着"理性选择"的"感性意识".  相似文献   

4.
在哲学史上,康德最早明确地提出知性与理性的区别,促使人们注意“心灵”之分为感性、知性和理性的事实。但由于他一直停滞在这种区别上,即把理性看成是不包含任何区别的纯粹抽象,不认识它是对知性的局限性的扬弃或消解,不了解知性的有限与理性的无限的辩证关系,因而最终没有完成对形而上学知性思维的批判。黑格尔则不同。他将辩证运动导入思维,从而突破了康德为我们的知识划定的界限。黑格尔认为,感性是直接的和盲目的,知性是生硬的和抽象的,只有理性才是辩证的和万能的。知性只能认识有限事物,而对有限事物的认识不是真理。形而上学的首要  相似文献   

5.
中国人的思维有一些致命的缺陷,如擅长直觉、悟性、感性思维,而理性思维能力比较弱。我们崇尚的是对大自然、社会、人生的体验、感受和顿悟,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心境。正因为感性思维的妨碍,中国人对大自然的理性认识始终是  相似文献   

6.
决策,是人们对未来实践活动的方向、目标、原则,以及对坚持方向、达到目标、贯彻原则所制订的不同方案进行选择,并按照最优化的原则作出的决定。决策属于人的一种认识能力和认识活动,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具体表现。这种认识活动的主要任务,不在于反映已经完成的或正在进行的实践活动,而在于探索现实的实践活动的发展趋势,预测它的未来过程,规划人们未来的实践目标。在这种意义上说,决策是发挥理论思维作用,对实践中取得的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的过程。决策的结果,就是关于未来实践过程和目标的理论性判断。显然,决策过程中,思维方法是否科学,运用理论思维艺术是否高超,对决策的准确程度,是具有重要作用的。所以,改进思维方法,提高各级领导同志的决策能力,  相似文献   

7.
时代的发展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必然造就现代化的人。而现代化的人必须具有现代化的思维方式。所谓思维方式,是指人们对客观世界和关于客体世界的知识系统的同构,是主体的感性活动与理性活动的历史积淀。主体按照需要在改造客体活动中使客体发生变化,这个...  相似文献   

8.
刘志洪 《唯实》2010,(5):41-45
费尔巴哈哲学和唯物主义的本质不是自然唯物主义,而是感性唯物主义;费尔巴哈哲学的一个主要思想是结合理性、思维和感性、直观;费尔巴哈对重要概念的理解是感性唯物主义的理解。对费尔巴哈哲学和唯物主义本质的自然唯物主义理解的主要论证不能成立,费尔巴哈本人就驳斥了对其哲学和唯物主义的自然唯物主义理解。  相似文献   

9.
构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信仰要坚持理性实践,在变革理性思维中突破二元思维的局限,关注人本的内在向度,领悟生存的真正含义;在价值取向意义转变中认清价值原点和价值终点,将意义追寻转向为意义赋予;以安身立命的终极寄托领悟终极形上之道,在深度反问人生意义下自觉履行社会道义,通过理性实践思维确保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真正同中国实际相结合。  相似文献   

10.
科学理论是关于经验事实的思想构造,它建立在经验、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又高于经验、感性认识和现实。特定历史阶段,人们的知识大部分来自间接经验。随科学理论的大量积累,理论很难以具体的形象保存和传播,接受者接触到的是文字抽象符号。人如果缺乏感性认识基础,如果孤立地学习、研究理论,将可能缺乏学习、理解的激情。"感性和理性二者的性质不同,但又不是互相分离的"。二者共同构成了人的完整的心理结构和内心世界。解决接受科学理论感性认知"不足"难题,一要读点历史,学习、了解、体会理论提出的时代背景、历史环境、针对的现实问题,增强理解问题的历史感;二要投身社会实践,深入实际,把理性的认识再回到社会实践中去,接受实践的检验,理论应用于实践,才能铸成符合科学理论的自身特质。  相似文献   

11.
辅导员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辅导员职业情感生成的特殊性。他们一般要经历感性崇敬期、实践兴奋期、理性认知期和成熟稳定期四个发展阶段,成熟的情感素养由使命感、道德感、价值感和成就感构成。培育辅导员职业情感需要从加强自身方面的党性修养与文化修养、营造学校层面的工作氛围与健全制度保障这几个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2.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中国共产党引领中国人民在准确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一项立足当下、最为迫切的重大课题.凸显了中国共产党巨大的理论勇气和卓越的政治智慧.是当代中国人民的最新实践,也是当代中国的最宏大“叙事”之一。从形上理性的视角看.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至少应该开显以下三重道德理性进路:以“感性世界”为基点的实践道德理性进路;以“以人为本”为判据的价值道德理性进路和以“沟通对话”为旨趣的交往道德理性进路。  相似文献   

13.
正"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新的发展理念,我们不仅要从多视角认识和把握,还要从理论上进行深入思考,进一步增强用新发展理念指导实践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五大发展理念属于战略思维、哲学思维,具有前瞻性、整体性、统领性思维以感性为基础,又超越感性。科学的思维活动是指运用正确方法对感知进行加工的过程。思维活动的结果往往是建立或修  相似文献   

14.
晏扩明 《新视野》2023,(2):35-42
从政治哲学史的角度来看,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有三个理论渊源:一是古希腊时期的城邦共同体思想,二是启蒙时期的契约共同体思想,三是德国古典哲学的伦理共同体思想。在古希腊时期的城邦共同体思想中,城邦共同体的理性建构与个人对城邦的感性叛逃构成了个人与共同体之间的内在张力;在启蒙时期的契约共同体思想中,契约共同体的理性缔结与“自然主义”人性论的感性挑战构成了处理个人与共同体之间关系的两个派别;到了德国古典哲学这里,如何以理性或者感性的理论视域来看待个人与共同体之间的辩证关系仍旧成为理解共同体问题的关键锁匙。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是在辩证看待上述三种政治哲学传统的基础之上完成的,它既是对城邦共同体思想的反思,也是对契约共同体思想的批判,更是对伦理共同体思想的扬弃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道德结构主要由道德规范、道德价值判断、道德价值构成.其之间的逻辑关系是:道德的内容是道德价值,形式是道德规范和道德价值判断.道德价值又由道德目的、行为事实构成.行为事实是道德价值构成的源泉和实体,道德目的是道德价值构成的条件和标准.道德结构其内容和形式都是双重的.道德在深层次上分析,其作为社会精神现象,其本质上是实践的,表现为实践经验、实践理性和实践假说.其内在的逻辑关系,从状态结构来看:经验是基础,理性是主体,假说是目标.从价值结构看:经验是稳定部分,理性是主导部分,假说是超越.  相似文献   

16.
后现代艺术作为西方艺术发展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绝不仅仅是艺术发展在时间上的推移和表达技巧上的创新.后现代艺术通过消融“主客二分、感性和理性对立”的艺术表达方法,将艺术从少数精英分子不食人间烟火的独占状态拉回到主体和客体、感性和理性相统一的生活世界,彰显了独到的人文关怀,呈现出“艺术、伦理、生活”共生的态势.  相似文献   

17.
论"理性"概念的五大基本范式--文艺美学关键词研究之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性"是美学、文艺学学科中使用最繁而歧义最大的一个关键词,需要加以甄别辨析.理性概念大致有五大基本范式一是本体理性,指一种本体论意义上的古典理性形态.二是认知理性,即人类强调"自己思考"的认识论意义上的近代理性形态.三是工具理性,又称科技理性,指将工具(或科技)视为文化发展和文明进步主要标志的近现代理性形态.四是生命理性,也称人文理性,指以个体感性的生命存在为基点来探寻人的价值追求人生理想的现代理性形态.五是实践理性,主要指的是一种直接贯彻在日常现实的世间生活、伦常感情和政治观念中的中国理性范式.  相似文献   

18.
1.今天,我们回眸30年前发生的那场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需要真正读懂其真实的历史含义.按照恩格斯的说法,在西方启蒙时代,"一切都必须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作辩护或者放弃存在的权利.思维着的知性成了衡量一切的惟一尺度"[1](P355).就像当年恩格斯说的确立理性法庭一样,实践权威的恢复也意味着理性对盲目信仰的拒斥.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恢复了实践的权威,从而把一切都纳入实践的法庭重新估价,使人们确立起一种批判性地反省态度和姿态.如果说在西方历史上,蒙昧主义是以神学面目出现的,那么中国在极左年代存在的现代蒙昧主义,则是以教条主义面目出现的.对于教条主义来说,实践的至上性无疑是一副真正有效的解毒剂.因此,确立理性的至上地位是西方启蒙运动的任务,而确立实践的至上地位则构成中国思想解放运动的主题.  相似文献   

19.
"观"是中国传统审美方式的基型,在美学意义上可称之为审美观照,是主客体之间建立审美联系的特殊方式。"观",是感性的,又是理性直觉的,是融感性理性为一体的,由观得道至味。直接的审美观照是产生审美意象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指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是否具有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既是个理论问题,更是个实践问题。说它是个理论问题,是因为我们党在成立之始就旗帜鲜明地把先进性写在自己的章程和纲领上;说它是个实践问题,是因为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是在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过程中,通过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来体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