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官不为"是当前政府高度关切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为官不为"恶化政治生态,阻碍全面改革进程。深蕴于行为背后的行政人格是指引行政行为的道德力量,"为官不为"在很大程度上是行政人格异化的结果。行政人格异化是行政人员内在精神品质的变异,使行政人员在行政活动中表现出动力不足、能力欠缺、意志薄弱的倾向。与之对应,独立行政人格是行政价值、行政目标和具体行政行为等在单个行政主体身上的道德体现,能够为治理"为官不为"提供主体动力、能力支持和意志支撑。根据人格生成的内外影响因素,培育行政人员独立人格,是"为官不为"的治本之策。  相似文献   

2.
全面从严治党日渐深入,为了改善"为官不为"现象,应坚定理想信念,强化宗旨意识,引导"为官想为";完善考核评价与权责机制,鼓励"为官敢为";加强本领学习与锻炼,促进"为官能为"。  相似文献   

3.
<正>一段时期以来,随着中央"八项规定"贯彻实施,党风和廉政建设深入推进,一些干部对从严治党、从严管理干部新常态不太适应,大发"为官不易"的感叹,更有甚者"为官不为",做"太平官""混混官"。"为官不为"者习惯于"懒庸散浮拖",虽然不像贪官那样令人深恶痛绝,但任其蔓延下去,必然给党的事业和人民利益造成极大损害。干部"为官不为"主要归因于其理想信念淡薄,党性党风不正,缺乏担当精神,"不想为";理论  相似文献   

4.
麦加 《创造》2015,(7):66-67
<正>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聚焦整治为官不为,能够带动干部作风全面转变提升。"八项规定一出,干事没了好处""干事是大家的,出事是自己的,宁可不干事,也要不出事"……一段时间以来,有的地方出现了一些改头换面的"为官不为"现象,引起各界关注。从中央到地方,多次提出对"为官不为"现象加强整治。针对当前少数干部中出现庸官懒政、为官不为苗头,云南昆明市委组织部近期出台《关于加强和改进领导干部工作作风推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治理为官不为,是昆明首个整治"为官不为"的制度,按规定建立昆明市  相似文献   

5.
祖言 《今日浙江》2014,(18):44-44
正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来,我省党风政风明显好转。但个别干部产生了"为官不易"的心态,出现了不做事、少做事的"为官不为"现象。省委书记夏宝龙近日在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会上强调,要引导干部勇当战士、不当"绅士",建设过得硬打胜仗的"好队伍"。根治"为官不为"现象,就要在完善机制上下功夫,激励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调研对层领导干部的"思想状态"、"精神面貌"、"能力素质"、"工作状态"四个方面进行测评,结果显示相当范围内的群体对部分基层干部"为官不为"的印象已经形成。实证分析表明,"激励机制缺乏导致的"不愿为",保障机制缺位导致的"不能为",法治生态缺失导致的"不敢为"是基层干部"为官不为"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群众》2015,(5)
<正>为官不为、懒政庸政,再也不好"混日子"了。据悉,为治理懒政庸政,贵州省黔西南州从去年开始尝试推出"不胜任现职干部召回管理制度",截至今年2月已有1334名不胜任干部被召回。治理为官不为、懒政庸政,一是因为在作风建设背景下,整个社会对作风问题都十分重视;二是因为其他作风问题大为好转,为官不为现象依然存在;三是在新常态下,为官不为有了新情况新变化。为官不为、懒政庸政,导致中央的好政策梗阻在出台实施的"最先  相似文献   

8.
"稀里糊涂的忙""收效甚微的忙""‘一本正经’的忙"是少部分官员为官"瞎忙"的三种典型表现。追根溯源,为官"瞎忙"的成因主要在于少数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化,素养能力匮乏、过硬本领欠缺,同时也与个别地方和部门的监管机制存在短板相关。忙出人民的美好生活,忙出工作的完美成就,忙出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优秀人才是党员干部消解"瞎忙"的正确路径。  相似文献   

9.
杨曼 《前进》2016,(5):34-36
正在全面从严治党的背景下,政治清风徐来,但"为官不为"也呈现抬头、蔓延的态势。"为官不为"是一种心理状态和工作状态,指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包括一些领导干部在职责、权限范围内不能按照职位和职级要求履行或不认真履行应尽的职责,对待职责和工作表现出不作为的心理状态、行为方式,导致与岗位标准之间产生较大落差的结果。"为官不为"现象削弱了党的公信力,损害了党与人民群众的利  相似文献   

10.
胡玉翠 《人民论坛》2020,(14):64-65
探索通过健全容错纠错机制破解"不敢为"的意志障碍,健全激励问责机制破解"不愿为"的态度定势,健全学习提升机制破解"不能为"的能力恐慌,推动"三不为"干部向"敢作敢为""想为愿为""能为善为"转变,形成敢想敢干,积极有为的健康氛围,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1.
正近日,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印发《关于做好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整改落实、建章立制工作的通知》,强调要紧盯"四风"彻底整改,分层分类解决重点问题,推进专项整治不留"死角",坚决纠正"为官不为"不良作风。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出重拳"打虎灭蝇",同时下大气力纠正"四风"问题,特别是纠正"为官不为"这股歪风。在笔者看来,纠正"为官不为",不亚于"打虎灭蝇"。  相似文献   

12.
韩强 《观察与思考》2016,(7):97-105
2013年以来,贵州省黔西南州委面对部分干部作风漂浮、不思进取问题,坚持从严管党治吏,"向惰政宣战、向惰政问责",探索实施了不胜任现职干部召回管理制度,取得了明显成效,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他们通过发布系列文件明确召回标准,规范召回办法,严格召回程序,突出教育培训,做好干部安置,形成了一套完整有效的制度,对为官不为干部形成了震慑,促进了干部干事创业局面的形成,初步实现了干部队伍能上能下,基本做到了党员群众满意。他们的做法给予我们很多思考和启示,包括要勇于探索解决干部为官不为痼疾,进一步完善治理干部为官不为的制度体系,要多措并举、综合治理,把解决为官不为和鼓励干部干事创业结合起来,制度创新要着眼于建立科学有效的社会评价机制等等。我们应该研究借鉴和推广他们的经验,全面开创新形势下基层党建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3.
<正>"为官避事平生耻",领导干部的职务就意味着责任担当。"三严三实"直指为人为政的根本,切中干事创业的要害,是全面从严治党新常态下对各级领导干部的新要求,是领导干部为官履职必不可少的"必修课",是检验领导干部事业心、责任心及工作能力的"标准"。践行"三严三实"就应牢记责任担当,始终做到心中有责,明责担责尽责。要知责明责,强化"思为"之责。"为官不为""庸官懒政"是"四风"之弊的表现,是宗旨意识、担当意识的缺失,是政绩观、事业观  相似文献   

14.
在新常态下,治理“为官不为”现象势在必行,要从完善制度建设、强化宗旨意识、提高执政能力及提高个人修养等方面入手,使党员领导干部做到为官必为、为官愿为、为官能为及为官有为,以形成良好的政治生态氛围,使党风廉政建设更上一个新台阶,为新常态下的各项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相似文献   

15.
《群众》2015,(3)
<正>"为官不易"从而"为官不为",是思想庸俗、境界不高、纪律涣散、不敢担当的表现,与党员干部应有的品德格格不入,与岗位职责背道而驰,也是党纪党风要求所不允许的。避免"为官不为"现象,关键在于教育引导、从严管理,让广大党员干部愿为、想为、不敢不为。校正理想信念的坐标,让干部"愿为"。一要深入开展经常性教育,组织广大干部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引导各级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是绕不过行政组织和行政人员如何行使"行政权力"这个"坎"的。即便有最完备的国家治理体系,如果行政组织权力失范、行政人员的行政伦理素质低劣,国家治理能力必定不强,必然影响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我国今天的国家治理体系,是  相似文献   

17.
《小康》2017,(11)
<正>肇庆市对于“为官不为”的治理主要从组织制度改革、容错纠错机制和预警机制几方面下手,形成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导向和从政环境。肇庆市位于广东省中西部,西江干流中下游,是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岭南名郡”和远古广府文化发祥地。北宋名臣包拯在42岁(公元1040年)时做了端州(今肇庆市)的知州。这是他第一次担任州一级的行政长官,相当于现在的市长一职。包拯作为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一位清官,他因整顿吏治、惩治贪官、解除民困而被称为“包青天”。包拯是“为官有为”的著名例子,他对于在任内所见的“为官不为”现象、  相似文献   

18.
《群众》2015,(9)
<正>随着党纪法规的约束越来越多、越来越严,各级党员干部作风明显好转,但一些干部开始发出为官不易的感慨,进而产生了为官不为的懒政思想,奉行"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只要不出事,宁愿不做事"的思想,严重妨碍了工作进展,影响了干部形象,也损害了群众利益。曾国藩在《治心经》中说:"以苟活为羞,以避事为耻"。荀悦在《申鉴·政体》中说:"治世所贵乎位者三:一曰达道者于天下,二曰达惠于民,三曰达德于身。"通俗地说,也就  相似文献   

19.
<正>宛政办[2015]85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城乡一体化示范区、高新区、鸭河工区、官庄工区管委会,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开展懒政怠政为官不为问题专项治理活动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2015年8月28日开展懒政怠政为官不为问题专项治理活动实施方案按照省政府统一部署和市政府廉政工作会议安排,市政府决定,结合当前开展的"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三查三保"活动、不作为乱作为问题专项治理活动,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懒政怠政、为官不为问题专项治理活动。实  相似文献   

20.
正第一步,培养敢于担当的思想意识。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解决好"总开关"问题,牢固树立敢于担当的价值追求,"为官不为"的消极态度方能转化为"为官要为"的内在动力,转化为为民服务、甘于奉献的自觉担当。各级党委要继续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抓手,引导干部真正弄清"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自觉筑牢敢于担当的价值观念。第二步,考核敢于担当的能力。只有织起严密的考核网,才能真正慧眼识才、才尽其用。要对照敢于担当的标准完善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