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正浙江要成为制造业强省,在世界制造业领域占有一席之地,重要的是要打造技能强省,建立一支高技能人才队伍。截至2013年底,全省技能劳动者总数达847万人。但是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比例不到20%。今后3年,要在全省打造千名省  相似文献   

2.
高技能人才及其动态评价 高技能人才是指在生产、运输和服务等领域岗位一线的从业者中,具备精湛专业技能、能够解决生产操作难题的人员。主要包括技能劳动者中取得高级技工、技师和高级技师职业资格及相应职级的人员。目前,全国技师和高级技师的总量为360万人,占全部技能劳动者的比例不到4%,而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比例却在14%以上,高技能人才供求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  相似文献   

3.
正职业培训是就业之基。大力开展职业培训,全面提升劳动者职业技能水平,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必然要求。近年来,福建省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得到长足发展,到2013年末全省技能劳动者约457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约占技能劳动者的17%。但随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技术革新步伐加快、技能劳动者供给与需求不匹配的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高技能人才数量严重不足,技工紧缺现象  相似文献   

4.
各区、县级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 (中发[2003]16号)实施以来,我市大力推进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技能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目前全市有近20万高技能人才在各行各业发挥着骨干作用,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并涌现出一批优秀的技能人才,为建设现代化大都市做出了突出贡献。为建立人才激励机制,进一步加快我市高技能人才培养步伐,鼓励全社会培养  相似文献   

5.
侯立军 《江苏政协》2008,(11):34-35
<正>[现状]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政治任务。在"十一五"规划中,我省明确提出了力争实现新增城镇就业400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250万—35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左右,并力争到"十一五"期末,使江苏省高级工以上的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25%,其中技师、高级技师总量达到10万人左右的工作目标。  相似文献   

6.
吴凯文 《浙江人事》2009,(11):24-25
一、人才工作的主要做法及取得成果 近年来,建德市围绕市委、市政府“丁业经济”目标,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统筹抓好以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的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人才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截止目前,全市各类人才总量为5.5万人,其中党政人才2099人,专业技术人才27342人,中高技能人才13956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4300人,农村实用人才7303人。  相似文献   

7.
不久前颁布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了人才发展的六大指标,分别是人才资源总量,每万名劳动力中研发人员数量,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主要劳动年龄人口中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人力资本投资比例以及人才贡献率。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广东省委、省政府重视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工作,制订了《进一步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实施意见》,从培养、评价、使用、激励、保障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2004年,全省技能人才总量为575.48万人,占城镇从业人员的比例为43.59%,比2003年增加了6.23个百分点;比2003年增加了97.33万人,增长20%。技能人才在促进社会就业、科技进步和经济增长中发挥着不可缺少的重要作用。广东省副省长谢强华说,广东清醒认识到全省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产业竞争力,必须进一步加快培养高技能人才队伍,为全省经济和社会建设服务。为此,近几…  相似文献   

9.
<正>产业工人是工人阶级的主体力量,是支撑和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生力量。宁波市北仑区是全省先进制造业基地,全区88万常住人口中产业工人达40余万人。聚焦这一重点群体,北仑区围绕“机制建设、平台塑造、改革创新”三大发力点,全力打造产业工人“强技共富”服务体系。截至目前,全区技能人才累计20.7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7万人,17人获得新时代“浙江工匠”称号、32人获得“宁波工匠”称号。全区产业工人家庭可支配收入10万—50万元群体比例提升至93.8%,位居全省前列。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镇江人才队伍建设有了较快发展。目前,镇江人才总量占人口比例、本科以上人才以及高级职称人才占人才总量比例在全省均列第五位。“十五”期间,镇江人才总量要力争达到30万人,年均增长达到9.5%:本科以上人才年均增长力争达到15%。实施镇江人才发展战略,必须确立四个基本目标:一是适应生产力发展由农业时代、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转变,  相似文献   

11.
高技能人才是指在生产、运输和服务一线岗位上,具有精湛的职业技能和创新能力,在关键工作环节发挥作用的人员。主要包括国家职业资格一级(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技师)和国家职业资格三级(高级工)的技能劳动者。高技能人才队伍是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技术创新和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力量。加快技能队伍建设,关系到海西经济区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建设创新型社会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2.
武湖  陈万宁 《群众》2012,(10):88
发给10万元奖金、授予"技能状元"称号、享受省劳模待遇、列入"省333工程"培养对象等,近日举办的江苏省首届技能状元大赛,因对优秀技能人才进行丰厚奖励而获得广泛好评。业内人士说,这一创新举措,"为全国探索了经验,作出了表率"。统筹抓好以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的各类人才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3.
秦一 《今日浙江》2018,(3):68-69
1月18日,杭州市召开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参赛总结暨杭州市高技能人才建设推进会,会上对勇夺汽车喷漆项目金牌的蒋应成及其项目技术指导专家团队,分别给予50万元奖励。重奖世界技能大赛选手,充分发挥技能竞赛的引领作用,在全社会营造学习技能、尊重创造的浓厚氛围,有力促进了高技能人才队伍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14.
安颖欣 《乡音》2014,(1):19-19
高技能职工人才是推动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实现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中坚力量,是推进新兴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村现代化发展的生力军。多年来,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高技能职工人才队伍建设,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加强了对高技能职工人才队伍建设的领导,创新机制、完善举措,持续深入开展了职工技能培训、技能人才选拔和奖励工作。  相似文献   

15.
在知识经济风起云涌的今天。专家、教授等高级人才备受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而同样在各行各业做出杰出贡献的高技能人才显得有些默默无闻。殊不知。生产的进行、技术的进步、企业的发展。无不凝聚着这些高技能人才的心血和汗水、聪明和智慧。在吉林省振兴老工业基地、发展加工制造业的经济战场上。急需各类高技能人才。据吉林省劳动保障部门测算。每年对高技能人才的需要将达到4万多人.但目前由于种种原因,吉林省每年能够培训的高技能人才只有2万人左右。高技能人才。正面临着严重的短缺。  相似文献   

16.
《政策瞭望》2023,(4):31-33
<正>“扩中提低”是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重要任务之一。作为民营经济大市,温岭拥有技术工人30万名左右,占全市人口总数的1/5,是加快“扩中”最具潜力、最有实力的群体之一。自2022年以来,温岭市深化“技术工人奔富浙里‘岭’跑”全省试点建设,锻造技术工人“技能链、成长链、薪酬链、服务链”,以“四链融合”力促“四感提升”,加快建设高技能人才队伍,为“两城两湖”全面起势、“人产城”融合发展提供技术支撑。2022年,温岭市新增技能人才2.53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1.23万人,产业工人月工资平均增幅8%,相关工作得到《人民日报》、新华网等点赞推广。  相似文献   

17.
徐兢 《浙江人事》2008,(6):42-42
椒江区深入实施技能人才振兴计划,全面推进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近年来,全区88000多名产业工人中,技能人才总数已达到1500多人,其中技师、高级技师人数已达126人,初步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数量充足、技术过硬的技能人才队伍。  相似文献   

18.
国家应加快高技能操作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大学生"金蓝领"高技能人才,以有效缓解当前大学生就业压力,并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提供新生力量。我建议国家出台相关政策,建立专门的高技能人  相似文献   

19.
段骏 《当代广西》2013,(9):27-27
近年来,柳州市各企事业单位广泛实施"师带徒"制度,让企事业内部经验丰富、有良好管理技能的管理者或技术专家、技术能手,与青年技能人才以协议的方式确定师徒关系,通过"师承"的方式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学习计划,并达到要求具备的水平。这改变了过去传统的"十年磨一剑"式"学徒制"模式,探索出一条让青年技能人才快速成长的新模式。作为工业城市,柳州市的发展需要一大批高技能人才。近年来,柳州市认真贯彻中央和自治区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有关精神,将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全面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完善政策措施、健全工作机制、加强能力建设、推进培训培养,高技能人才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20.
<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劳动者素质的竞争”。近年来,省人力社保厅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技能人才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深入实施新时代浙江工匠培育工程,扎实推进技工教育提质增量,启动建设省域技能型社会,不断健全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制度,加快建设以技能人才为代表的高素养劳动者大军。2019—2023年,浙江技能人才总量从982万人增加到1266万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