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政府能力是政府实现行政目标的工作能力。在影响政府能力的多个因素中,机构设置处于前提和基础的地位。所以“大部制”改革是政府能力建设的重要“抓手”。在当前地方政府进行的“大部制“改革中,要以转变政府职能为工作核心,以理顺部门职责关系为工作重点,严格控制机构编制,同时推进政事分开、政社分开的改革。  相似文献   

2.
高荣伟 《世纪行》2013,(3):41-41
中国新一轮的机构改革将启动。很多人关注这次行政体制改革“到底会撤并多少机构”,把这一次的大部制改革看成是部委之间的权力重组,甚至把撤并机构多少当成是检验改革力度大小的标准。其实,这是一种误区。因为此次行政体制改革的核心是“政府职能转变”,完善制度机制、提高行政效能,而非简单的机构撤并。更有人把这次“政府职能转变”提高到了“革命”的高度,“这一次改革并不是部委间的权力重新分配,而是一次放权革命——向社会放权,向市场放权,向民众放权。”  相似文献   

3.
论“大部制”改革与构建协同型政府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伟 《长白学刊》2008,(4):47-51
十七大报告提出“大部制”改革的思路,为推进新一轮的政府改革指明了方向。结合后新公共管理时代西方国家政府改革实践的新特点,推进“大部制”改革需要在加大机构整合力度和实现职能有机统一的基础上向更深层次推演,并以此为契机构建协同型政府。我国历次政府改革的经验以及转型社会治道变革取得的成果,为实现这一目标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创造》2009,(12):38-39
以改革著称的广东佛山市顺德区正在进行着被认为是中国当下“最大胆”的“党政大部制”改革,其大胆程度,甚至被称为“石破天惊”。顺德区委书记刘海根本没理会“党政分开”或“党政合一”的讨论,“我们是基层,核心是要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5.
实行“大部制”,是提升政府行政效能的客观要求.是构建权力制衡与监督机制的有效途径,是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运行干预的重要选择。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实行“大部制”仍然面临许多挑战。为此.我们必须按照市场经济和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要求.进一步深化政府机构改革和转变政府职能。  相似文献   

6.
从去年开始,以“大部制”为核心的中国政府机构改革全面拉开帷幕,目前国务院机构改革工作初步完成,各地政府机构改革正在启动。围绕着本轮政府机构改革、公务员队伍建设等问题,本刊总编专门采访了公共政策专家、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薛澜教授。  相似文献   

7.
话题     
《民主与法制》2013,(9):40-40
【国务院“大部制”改革方案出台 正部级机构减少4个】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10日上午公布,新一轮国务院机构改革即将启动,国务院组成部门将减少至25个。  相似文献   

8.
以“大部制”为重点的政府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有大部制改革之称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3月11日水落石出,国务院将新组建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改革后,除国务院办公厅外,国务院组成部门设置27个。这次国务院改革涉及调整变动的机构共15个,正部级机构减少4个。我们应该深刻认识"大部制"的内涵和意义,分析其改革的方向和成功条件,以深入研究、深入思考的积极姿态,应对大部制改革这样的新课题、新考验。  相似文献   

9.
面对2008年春天成为中国高频词的“大部制”,有学者提出高校同样需要“大部制”改革,压缩管理部门,建立以学术为核心的管理体制。笔者以为,当前高校最需要去“行政化”改革。高校中流行着这样一种说法:校级领导一走廊(注:部分重点大学校长、校党委书记为部长级干部,大部分大学校长为厅级),处级干部一礼堂,科级干部一操场。“行政化”的存在,使教育家成了政治家,教授成了官员,  相似文献   

10.
政府“大部制”面面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大部制也不例外。大部制的优点主要有:有利于集中和整合资源,克服部门本位主义;为行政协调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化解职能交叉、"九龙治水"等矛盾;提高公共服务的效能;加强宏观调控,较为有效地应对现实的社会问题;有利于推动地方政府进行行政改革。但在推行大部制中应注意防范可能存在的负面效应,如:增加部内协调的负荷和难度;部门行政首长与其下属之间存在张力;加大条块矛盾;大部制改革的阻力大,可能使改革流于形式;加剧了机构重叠;盲目合并带来问题等。  相似文献   

11.
一个尖锐的箭头冲破“部”字。此期封面的“部”代表大部。此次两会,最引人注目的议程之一就是“大部制”改革。  相似文献   

12.
进一步推进大部制政府机构改革需要进行顶层设计,才能使大部制的应有功能发挥出来。为此,需妥善处理好五个方面的关系,即大部制改革与政府职能转变之间的关系、不同政府层级之间大部制改革的协同推进关系、大部制改革与突破利益部门化格局之间的关系、大部制改革与机构合并之间的关系和大部制改革与权力结构调整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日前,全国人大正式批准了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以此为标志,我国以大部制为核心的行政体制改革又朝前迈进了坚实一步。中西方虽然国情不同,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总结西方发达国家实施大部制的成功经验,对未来深化我国的大部制改革,无疑具有借鉴和启示意义。纵观美英法日等西方发达国家中央政府机构概况可以看出,这些国家内阁部门数量都没有超过20个,最多的是  相似文献   

14.
按照部门的职能大小和机构的数量多少不同,政府机构设置一般有“小部制”与“大部制”两种类型。小部制的特征是“窄职能、多机构”,部门管辖范围小、机构数量大、专业分工细、职能交叉多。我国目前实行的即是这种小部门体制。大部制是一种政府政务综合管理组织体制,其特征是“大职能、宽领域、少机构”,政府部门的管理范围广,职能综合性强,  相似文献   

15.
国务院大部制改革背景下,湖北随州开创了全国机构改革先河。精简整合后,随州市政府组成部门和直属事业机构共55个,比其他地级市少设机构达10个以上。随州市因而被称为内地最"苗条"的政府。虽然改革的继续推进遇到了阻力,但随州探索的脚步并没有停止。如今恰逢地方大部制改革的契机,随州经验再度成为人们关注和争论的焦点。言论争鸣:  相似文献   

16.
任何改革皆有其动因。从行政生态学的视角而言,行政机构改革是满足行政生态环境变迁需要的必然要求。大部制机构改革亦不例外,其目的是寻求行政生态——职能——机构间的动态平衡。大部制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与政治、经济、文化体制改革配套进行。  相似文献   

17.
“顺德模式”在大部制改革中获得初步成效,适应了当前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但该模式也存在不足之处,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既是推进大部制改革的重要步骤,也是我们从下放和削减审批事项、突破“上下对口”的部门设置思维,实现因地设置部门及部门领导级别高配三个方面提出改革对策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8.
袁刚 《同舟共进》2012,(6):20-22
“大部制”改革遇到“官僚制顽症” 我国改革起步的上世纪80年代初,在推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已大力推行了政府行政体制的改革,起步甚至比经改更早。邓小平早在1981年1月就说过:“精简机构是一场革命。”  相似文献   

19.
2007年,中共十七十报告提出了“加大机构整合力度,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制”的目标,而后,大部制改革作为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的有效举措,  相似文献   

20.
苏足向 《传承》2011,(8):76-77,88
多年来,我国政府机构改革出现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效能低下、利益部门化倾向,这与我国所面临的社会背景、不合理的机构设置以及机构本身的属性有关。走大部制改革之路需要按照职能有机统一的原则对部门机构进行整合,建立协调和效能的运行机制,实现改革"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统一、推行与大部门体制相配套的改革、借鉴国内外经验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