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9 毫秒
1.
蒋晓伟 《德国研究》2000,15(2):22-25
法官阶层的产生,就有了对法官的管理,并形成了法官的管理制度。为了保证国家司法的公正和高效,各个法治国家都制定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科学的法官管理制度。法官管理制度是指依法规定法官的资格、任免程序、明确法官的职责、法官的地位和法官的等级、对法官的工作实施有效的监督、保障法官的工作条件和福利待遇、并规定法官的考核、晋升等制度。 本文通过对中德两国法官管理制度的比较,借鉴德国的成熟经验,移植若干适应中国司法现状的制度.以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官管理制度。 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的国家制度,包括司法制度是完全自身发展…  相似文献   

2.
陈弘毅  罗沛然  杨晓楠 《港澳研究》2020,(1):13-31,M0002
香港特别行政区司法机关得到国际社会和香港本地社会的高度评价。本文阐述了香港司法制度的结构,包括法院的架构、规模以及双语法制;介绍了香港的法官制度,包括法官的任命和服务条件,法官的选拔、培训、考核和行为守则,对法官的投诉机制,法官的任期、薪酬待遇以及司法行政等;梳理总结了香港对司法独立和司法公义的制度保障。在“一国两制”的宪制安排下,香港司法也体现出特殊性。香港享有终审权,各级法院对基本法亦有解释权,但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的基本法的解释,香港各级法院必须遵从。  相似文献   

3.
谭芳 《人民之友》2020,(1):30-31
2015年以来,常德市人大常委会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法官、检察官履职评议工作,加强任后监督,推进法官、检察官公正司法,探索司法监督新路径。“对法官、检察官履职情况开展评议,既是对目前存在不足的鞭策,又是对今后工作的提醒,我希望大家能够一如既往地监督我。”  相似文献   

4.
正坐堂审案——英国法官的职业生活[英]佩妮·达比希尔(Penny Darbyshire)/著韩永强/译本书描述了英国法官们的工作条件、面临的压力以及判案过程,展现了他们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展示了英国司法界存在的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本书成功揭开了法官的神秘面纱,也为后续相关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5.
<正>12月4日,我省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以宣誓忠于宪法等形式,庆祝首个国家宪法日。省高院举办"法院开放日""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我宣誓: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宪法和法律,忠实履行法官职责,恪守法官职业道德,遵守法官行为规范,公正司法,廉洁司法,为民司法,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而奋斗!"12月4日,在省高级人民法院审判大楼中审判庭内,  相似文献   

6.
"邹碧华现象"不是偶然的,因为人们期待好法官,时代需要好法官。2015年的岁末,虽然遇上阴冷的雨天,但大宁剧院的门口却挤满了等待入场的观众。12月10日是个特别的纪念日,2014年的这天,原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邹碧华在赶往司法改革座谈的路上突发心脏病去世,年仅47岁。一时间,4万余人在网络上献花、点烛,10万余人参...  相似文献   

7.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改革司法管理体制,推动省以下地方法院、检察院人财物统一管理"。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强调,"改革司法机关人财物管理体制"。法官任免权是司法改革的关键,涉及到司法权运行的核心。在省级统管人财物的改革框架中,如何实现法官的依法任命是多方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8.
赵辉 《德国研究》2006,21(4):43-46
德国与中国同为大陆法系国家,但德国在行政法中承认行政法院的判决作为非成文法律渊源,法官在行政审判中创造的相当一部分司法原则和行政裁判的效力已经突破了个案的约束,扩大到对行政主体行为的规范上去。这一点与在立法上一贯奉行法典至上的大陆法系的法律传统貌似形成悖论。我们发现法官的作用不是机械地适用成文法,做到形式上的“以法律为准绳”,而是要在行政法律关系及其复杂和广泛的情况下,利用成文法这一“公理”去结合行政案件的具体事实,灵活地创造出法官法作为“推论”,并赋予其行政法律渊源的地位和效力,做到实质上的“依法裁判”。我们必须摆脱严格规则主义的概念法学的束缚,探寻法官造法的行为性质和依法裁判的真正内涵,在“造法”和“依法”的悖论中求得问题的消解。  相似文献   

9.
德国快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法庭判定学士学位不具备从业资格汉堡行政法院的法官判定学士学位不具备从业资格。德国目前计划到2010年之前,在德国所有高校中引入学士学位。法庭判决认为该学历不能作为“长期的、以获取收入为目标的职业”资格。但是按照欧洲协议,学士学位应该可以成为具有从业资格的首个学历。硕士学位也将在2010年前引入所有德国高校,是深化和专业化的途径,但不是大学毕业必修学位。提出诉讼的是一名汉堡的法学院学生,因为大学生服务机构拒绝向他提供联邦助学金,理由是他拥有法学学士学位,已经具备从业资格。汉堡法官认为在法律劳动力市场上,法学学士学…  相似文献   

10.
宣喆 《美国研究》2023,(3):115-143+7-8
美国境内自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民权运动,使美国人口构成中的少数族裔在社会生活的各领域都获得了更为公平的发展前景和社群进阶,从边缘逐步迈入主流。而在最为保守与严苛的司法领域,美国少数族裔的公职选任在民权时代开启后却依然举步维艰。历经半个多世纪,这个被冠以身份标签的“天然”弱势群体经过不懈争取,方才获准进入长久以来由白人男性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的法官席位,并得以在美国司法界演绎重要角色。然而,在负芒披苇地获得形式上的平等之后,少数族裔法官却又面临司法公信方面的指责与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