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8 毫秒
1.
我们生活在一个变化的世界、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在21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将更深刻地影响每一个人、每个群体、每个行业、每部法律、每个国家及至整个世界及临近的星系。在这个被称为信息时代的社会里,每个人、每个行业都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公证行业也不例外。 公证行业面临的危机与机遇 我们生活在一个变化的环境里。我们如果继续使用传统的方式或者说以不变应万变来行为处事的话,那么公证行业只有一个结果──那就是被历史所淘汰。这就是我们所面临的危机。 (一)公证行业面临的危机 1、电子网络与无纸化交易,对以纸笔为介质基础…  相似文献   

2.
英国的大文豪琼斯曾有过一句名言:“罪恶的意念必然导致罪恶的行为。“这是一个新近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典型案例,本案的被告人王文增原是河北省沙河市公安局局长、一级警督,因贪污、受贿、挪用公款而犯下了令党和人民不可饶恕的罪行,最后又畏罪潜逃,铸成了建国以来罕见的公安局长畏罪潜逃案。王文增究竟是怎样当上公安局长  相似文献   

3.
杨帆 《中国审判》2020,(2):30-33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一个人不遵守交通规则,因开车闯红灯被开了罚单,这算不算失信?如果一个人因在地铁内进食、播放音乐而被纳入个人征信,你会作何感想?这类数据能否被当作信用数据或征信数据?这一连一串问题的背后,是一个与每个人都密切相关的话题——信用。  相似文献   

4.
杨兴培 《北方法学》2013,7(5):150-160
制作好判词是中国古代为官执政司法的一个重要内容。中国古代的判词发展,不但与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朝代更替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还与中国古代法律儒家化的进程有着密切的联系。判词要进行规范评价、旁征博引,就有一个引经据典的叙事说理过程,从而使判词具有强大的穿透力和不可违拗的说服力。古代判词的价值评价往往通过文情并茂的文学表现形式加以展现出来。对古代优秀判词加以批判地继承和转化,从而将今天的裁判文书写得更加完美,也会有利于今天的法治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5.
杨祖友 《江淮法治》2014,(22):25-25
正一天,值班的时候,在一本书上看过这样一段话:上帝公平地给了每个人每天三个八小时。第一个八小时大家都在工作;第二个八小时大家都在睡觉;人与人的区别大多是在第三个八小时创造出来的。想想还真是这样啊,每个人寄身在这个社会上,要工作养家糊口,要睡觉休养生息,社会的责任,生理的需要,都是必须坚决贯彻执行的。尤其是我们警察,上班8小时接警,出警,调解纠纷,办理案件,忙得连轴转。轮到值班,睡觉的八小时都会被占用。也只有这第三个八小时,才真正属于自己,可以拿来支配和享用。  相似文献   

6.
瑶瑶 《江淮法治》2013,(16):25-25
我认为吴虹飞的行为不构成犯罪,充其量只是一般的违法行为。假如说一些"恐吓的话"就算犯罪,那有多少人都犯过罪,又有多少人该被刑拘。当今社会,微博作为一种自由言论的平台,发表一些情绪化的语言,宣泄一些愤怒的情绪,我们每个人都在做,我们每天都在进行。人的一生要说多少话,谁能保证每一句都公允正确、理性克制、不带情绪呢?无论从刑罚的角度还是言论自由的角度,将吴虹飞刑事拘留都是不可取的。任何犯罪都必须有相应的社会危害性和刑罚的当罚性,编造虚假恐怖信息必须是引起了社会相应的混乱状态,或让社会公众相信社会进入一种混乱状  相似文献   

7.
生活即是知识,知识充斥着生活,这样的感触和被激发的灵感,我们想把《中国合伙人》这部电影中体现的有关公司治理的内容加以结合,以法律人的眼光来看这部影片。本文分两大部分探索中国公司在治理发展中的两个方面,股东权利;IPO美国上市。文章将从一个新的角度分析影片中体现的经济学和企业规划治理的问题,并结合真实中的新东方模型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法学》1989,(5)
德先生和赛先生是我国人民70年前请来的“客人”,民主和科学是“五四”运动的旗帜。可是,70年来,国人中总有那么一些人并不真正认识这两位先生,不欢迎这两位先生,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民主,连同自由、平等、博爱、人权,被当作资本主义的专利品;科学,被代之以忠于一个人、“一句顶一万句”的现代迷信。在“史无前例”的10年中,这两位先生更被恶语相向,拳脚相加,轰出门去。就是到了80年代,我们也不能说这两位先生的脚跟  相似文献   

9.
色如何戒     
《色·戒》在大陆公映之前,被炒得沸沸扬扬,总结一下,无非三个卖点:一是最吸引眼球的,当然是其中的"色",也就是片中大量的"床上戏",色本就是国人心中最为敏感的东西,虽然在大陆公映时被减镜头,但仍激起广大影迷一睹影片的欲望。二是影片原著是张爱玲,"最后一个  相似文献   

10.
刑事制度中之被害人角色研究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2  
一社会现实在刑事审判制度中表现为三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试图根据惩罚的威慑性通过禁止性规定防止社会危害行为的发生。刑罚的威慑功能似乎具有以下两个不同的方面 :第一 ,刑罚的适用增加了行为的风险。一个人会因风险大于预期利益而有理性地利己地考虑放弃危害行为 ,这种机制就是法律及其经济分析的核心所在 ;① 第二 ,惩罚的威慑性还是犯罪应受道义非难的一种明显传达方式。一个具有正常社会化和规范内在化的人不希望受到社会甚至是自己的鄙视 ,他会本能地放弃通常被认为是恶行的行为 ,而无需经过风险与获利的权衡。② 为了传达道义上的…  相似文献   

11.
在刑事诉讼中,律师辩护权是被追诉人最基本的权利之一。被追诉人失去律师辩护有三种方式:一是明示弃权,即被追诉人明知且自愿放弃;二是默示弃权,即被追诉人因多次不当行为而默示地放弃;三是失权,即被追诉人因实施了特别严重的不当行为而被剥夺这项权利。我国刑事诉讼法中没有关于律师辩护权弃权与失权的规定,但相关司法解释规定了某些情况下律师辩护权不得放弃,某些情况下会丧失律师辩护权。在美国,失权与弃权的区  相似文献   

12.
法律对屠杀问题的回应,始终在两种模式之间徘徊:一种是以国家刑法为给养来源的刑法上的敌人模式,另一种是源于国际刑法的刑法上的不人道模式。后者更适合屠杀的定性标准,它暗示了在大量死难者面前,对人性的否定。建立刑法上的不人道模式需要回应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罪的含义;第二,归责;第三,惩罚的实质。首先,根据《国际刑事法院规约》第7条,我们至少可以认为反人道模式中被保护的人性包含着两个相辅相成的要素:每个人的特殊性,以及每个人都平等地归属于人类共同体。其次,在归责问题上,我们不能满足于只制裁处于权力链条最顶端的人,还必须考虑等级体系的所有级别。最后在惩罚实质上,我们不仅要在刑罚制裁上考虑惩罚的本质,而且还需要从修复以及协商的角度看待这一问题。文章最后指出,刑法上的不人道模式成为一个可以实现的、普世的理想,尚需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合作以及各个学科之间的协力。  相似文献   

13.
古代判词是我国古代法律文化中的璀璨明珠,本刊从本期开始设“古代判词点评”专题,对从先秦至民国的经典判词邀名家进行精彩点评,深刻剖析历代的法律思想、制度等,揭示判词背后蕴涵的伦理道德观念和司法理念。  相似文献   

14.
这是一篇从头到尾,通篇说理的古代判词。作者是清代一位善于断狱的审官,名叫于成龙。清康熙十三年任广西省罗城县令,颇有政绩,当时被称为“天下第一清官”。后迁升湖北黄州、武昌知府,再任福建藩司,两江总督。他所写的判词,由后人集为《于成龙判牍》.这是其中的一篇.该篇词是针对一个械斗案的判词.械斗俗称“打群架”,危害十分严重。往往双方死伤人员甚多,焚烧房舍无数。在封建社会中也是为国法所难容的。  相似文献   

15.
田荔枝 《政法论丛》2014,(3):95-103
革命根据地判词在中国近代判词发展史上处于一个极为独特的地位,其上承民国时期,下启新中国成立.一方面传承了古代判词及民国时期判词的某些特点,一方面又强烈地体现出特定时期的通俗性、政策性与情感性,不论是结构模式的逻辑化还是语汇的专业化程度均出现新的变化,说理亦颇具感染效果.其成功经验和教训对当代判词制作具有借鉴与参考价值,尤其在当今裁判文书上网机制下①,如何让判决书面向公众,更显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6.
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的同性婚姻判决已在微信朋友圈刷爆,许多朋友对安东尼·肯尼迪大法官的判词津津乐道.肯尼迪在这份震惊世界的判决书中说:“孔子教导说,婚姻是政体的根基.” “居然还引用孔夫子的话……”中国网友在惊呼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的判决时,不知道的是,作为最高法院最“国际化”和“文艺范”的成员,傲娇的肯尼迪老先生一直喜欢在判词上下功夫,还屡屡因引用外国判例而被保守派批评.  相似文献   

17.
《中国青年报》载:安徽省巢湖市公安局居巢分局在办理一起伤害致死案时,错误地拘捕了张虎、张峰、焦华、王浩等4名青少年学生。4人因被刑讯逼供而受尽折磨,被关押了3个多月,直到真凶被抓后才重获自由。据《中国青年报》披露,当地检察机关在审查批捕过程中就发现了“王浩等4人有无作案时间不能确认,因为事发当晚4人都在家中,其中王浩和父母睡在一个屋内;案发后,现场被害人所骑的三轮车被公安机关从水塘里捞出,但王浩等4人均不知道三轮车是如何落入水塘的”等4个方面的问题,认为“如果公安机关的办案人员对其中的每一个问  相似文献   

18.
赵瑞平 《法制与社会》2010,(23):291-292
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中,我们在不断地反思教训、不断地总结经验。近年来,不论理论界还是实务界都对我国法院制作的判决书提出诸多意见。普遍认为,我国判决书存在着判决书写公式化、判决理由简单化,甚至缺少法律论证和法律推理等问题。有人认为不断地吸取西方法治先进国家的经验,提高法官的理性思维、法律推理和法律解释的能力,才能提高法官们撰写司法裁判书的能力。但是,中国国情的特殊性更应该让我们从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法律文化中,尤其是传统判词书写中吸取判词书写的精华,改进当代法院判词书写,使判决书更具人性化和法理说服力。  相似文献   

19.
人是不愿来到这个世界的 ,他们来到时是根本没有尊严的 ,看看每个人从母腹中赤身裸体地失落于人世间时大哭大闹的情景 ,就可以确信这点。但是人一旦来到这世间 ,又大多不肯离去 ;实在没有办法必须离去时 ,也要有尊严 ,这或许是人对来到世间时没有尊严的一种求偿。争取人道死亡的权利说白了就是有尊严地面对和走向死亡的权利 ,这是人在人世上的最后一个要求。具有讽刺意味的是 ,人的一生要求很多 ,但其两个最根本的要求却无法得到满足 ,这就是生不生和如何死。所以 ,人的存在自始完全是一种矛盾构成。当人不愿生的时候他被赤裸裸地拽出来 ,当人不愿死的时候他却被以各种方式抛弃在土中、水中和空气中 ,或是因战争 ,或是因疾病 ,或是因莫名其妙的意外事故等等。更有甚者 ,当人厌世、不堪蒙受羞辱、不能承受生的痛苦而选择死去时 ,旁人又斥责他们怯懦、没有意志 ,或者强留住早已在痛苦之中挣扎的生命。人们说这是爱惜和尊重生命 ,是人道主义。可他们忽略了他们所说的人道主义是以别人的一种无可逆转的痛苦生存为代价实现的。质言之 ,是用他人的痛苦成全他们的善良和人道 ,而对于被留住生命的人来说 ,这无疑是残酷和不人道。所以 ,争取人道死亡的权利 ,其实是在争取一种基本人权 ,这里实际隐喻着深层次的矛?  相似文献   

20.
宋代判词语言“散”化走势及其法文化精神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代判词语言是中国历代判词语言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历史阶段,它变唐代的骈判为散判,为判词语言的完全成熟创造了物质条件,使判词的司法功能更加凸显。宋朝最具代表性的司法实判集绿当属《明公书判清明集》,从法文化的视角分析其语言风格的特征,对现代司法文书的写作和传统法文化的现代价值的探讨,都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