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孙广耀 《前沿》2010,(22):47-50
〈单向度的人〉是西方马克思主义主要代表人物赫伯特·马尔库塞的成名之作,它描述了处于技术理性统治和技术异化的资本主义世界中现代人的生存境遇和被压抑的生活状态,马尔库塞在〈单向度的人〉中揭示了发达工业社会的种种"单面性"弊病和"单向度的人"的压抑生存境遇,剖析了造成技术异化的原因,深入探讨了摒弃技术异化、实现人的解放的途径,表达了对人的个体自由和幸福的深切关注.  相似文献   

2.
黄萍  贾作璋 《前沿》2012,(2):48-49
马克思从类本质和个人的具体现实的本质两个层面深刻揭示出人是社会存在物,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人的本质"理论是人生观形成的前提和基础。不同的"人的本质"认识,指导形成不同的人生观。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科学理论理应指导人们形成"为人民服务"的高尚正确的人生观。  相似文献   

3.
孟庆东 《人民论坛》2010,(7):208-209
人的本质的丰富和完善决定了人的素质的发展,人的素质的提高有赖于人的本质的完善和丰富。通过对人的本质与人的素质之间关系的探讨,认为提高人的素质根本上就是完善和丰富人的本质,要把社会实践做为人才素质提高的动力,关注人的生存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毛素芝 《前沿》2012,(13):184-185
个体是现代社会中"人"的基本存在方式,人的全面发展首先是个体的全面发展。从文化的个体生成视角理解人的全面发展,文化的个人生成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形式。文化的个体生成,既是对当下个体的存在形式进行理论确认,又为个体的全面发展进行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5.
周碧雯 《新东方》2010,(6):74-76
人的自由与解放始终是马克思一生最为关注的问题。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以人的解放,尤其是以人民大众的解放为指向,以人的感性活动为基础,着力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现象。  相似文献   

6.
段栋峡 《前沿》2011,(23):68-73
历史唯物主义实现了对社会历史领域的彻底"祛魅",但其过度地据斥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容易产生了一个令人担忧的倾向:物性的张扬与人性的幽暗导致了"单向度的人"复活,人们的精神家园也成为一片开满罂粟之花的诱惑之城。因此,克服历史唯物主义"庸俗化"的倾向,在历史辩证法中再现"社会主义理想国",挣脱意识形态的纠缠是"脱魅"和信仰回归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7.
与人的力量发展的“盲目自发”、“局部自由”、“自由自为”的三个阶段和人的能力发展的“原始的丰富”、“畸形的发展”、“全面的发展”的三个阶段相一致,人的素质发展也必然会是历经“盲目自发”。“片面发展”和“全面发展”三种历史形态;与之相对应的人的发展的三个形态是“人的依赖”、“物的依赖”“自由个性”,与之相对应的人类社会的三个形态是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以知识经济为前导的未来社会。  相似文献   

8.
所谓"以人为本",即以人的管理为核心,以激励人的行为,调动人的积极性为根本,组织职工主动、积极负责、创造性地完成自己的任务,从而实现安全的最大效益。要落实好这一思想,应该着重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在科学实践观的基础上创立了唯物史观,揭示了物质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先决条件,论证了社会实践是人与自然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阐述了"现实的个人"是唯物史观考察社会历史的出发点和前提,揭示了人的实践活动的物质动因是社会的基本矛盾,分析了社会历史发展和个人全面发展相统一的过程。马克思为我们科学地认识社会历史现象、分析和研究社会的基本矛盾及运动规律性提供了可靠的哲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吴海文 《求索》2010,(12):125-127
孔子与康德是东西方著名的哲学家,在面对社会大变动、大转型的关键时期,两人都对人类的道德信仰、人类命运给予了高度关注。孔子提出"仁"德,二千三百多年后,康德提出"至善"的学说,两人都是通过教育达到"仁"、"至善"的目的。本文通过孔子与康德的道德观之比较,阐述道德信仰在当今社会大变革时期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陈伟 《传承》2012,(17):55-55
晚清以来,中国社会的现代性进程,沿着国家层面的"民族独立"和个体层面的"人的解放"两维发展,其目的在于建设具有现代民族意志的独立国家和培养具有现代国民意识的社会大众。早期都市流行歌曲正是在后一维度上沿着"五四"指引的方向推进,这是它所体现的进步性的方面。  相似文献   

12.
人民法院对未按法律文书内容履行义务的当事人进行强制执行,是维护司法权威的重要保障。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当前"执行难"已经成为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法院工作的难点。"被执行人难找、被执行财产难寻、查封扣押的财产难动、协助执行人难求"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困扰着各级法院,  相似文献   

13.
陈德玺 《前沿》2010,(21):179-185
自从人类进入文明状态以后,"交往"就成为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联系在一起并相互作用的纽带。交往方式的历史性变迁不断地形塑出不同的文化形态,从而也形塑了文化的"世界性"与"民族性",但真正文化的"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确立得益对它们的张力机制——交往的恰当把握。  相似文献   

14.
个人是现代最重要的政治产品——读《每个人的政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治是对公共事务的治理。落实到每个人身上,政治就是与人打交道。政治是一定数量的人的活动,每个人都是政治动物。在市民社会、自治社会尚不充分的时候,日常生活无法绕开政治逻辑。政治确定一个人的合法性存在。"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桃花源主人可以不问当世的统治者是谁,但是,桃花源叙事终归成为一种政治姿态。  相似文献   

15.
李杰 《前沿》2012,(1):57-60
马克思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自由观,为我们提供了科学认识自由的方法论前提。自由是每个人应有的权利,应该对每个人的自由权利给以尊重;人的自由在一定社会条件下,在人与人结成各种社会关系中才能得以实现;人的自由依赖于特定的物质生活条件。人的需要发展是人的自由发展的动因。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可以把人的自由划分为生存自由和发展自由。按照自由的内容可以将自由划分为经济自由、政治自由、道德自由以及法律自由等。经济的、政治的和精神文化层面的因素综合影响着人的自由实现的程度。  相似文献   

16.
俞国娟 《今日浙江》2011,(12):49-49
"事必有法,然后可成。"以协调社会关系、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保持社会稳定等为基本任务的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这样的特性,决定了我们一方面要拿出硬措施,努力营造安全稳定的治安环境、公平竞争的经济环境、规范有序的法制环境、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17.
目前,有关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的相关研究缺失了对主体---人的关注,而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应当必然地包括人的转型.人的现代转型是经由人的现代化并塑造现代人的过程.人的现代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有着深刻的逻辑关系:人的现代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的重要内容、条件基础和价值目标.思想政治教育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使命就是培育现代公民,它推动着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要素的现代转型.具体来说,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首先即是表现在其内容上的拓展;其次,思想政治教育覆盖面应当是体现对公共领域的关注;最后,思想政治教育应当以社会化的形式,发动社会化力量广泛参与.  相似文献   

18.
在唯物史观的视域中,公平的意义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每一个人的全面发展是唯物史观的最高旨趣,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命题,是未来新社会的最高原则。而公平对于每一个人的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或缺的基础性作用。乔恩·埃尔斯特却对如何解决分配公平的问题深感困惑,认为存在着资源稀缺和人的需要全面性等诸多冲突,因而公平原则特别是需要原则是"乌托邦"。对马克思著作仅作字面上的解读和对马克思思想的半信半疑,必然导致这种困惑。批判性构建和建设性构建马克思公平理论构建的基本方式,其公平理论的深刻性在于:在实践基础上实现了理想性和现实性的高度统一,找到了实现公平分配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道路。  相似文献   

19.
许锋华  岳伟 《前沿》2010,(3):28-30
本质主义是一种先在设定对象的本质,然后用这种本质去解释对象的存在和发展的思维范式。本质主义思维的弊端汇聚成一点,那就是把丰富多彩、复杂多样、变动不居的生活世界简化成了一种死气沉沉、井然有序、僵死不变的确定性世界。用本质主义思维方式来看"人",所看到的是一幅幅抽象化、实体化的形象。为了改变人的形象,我们需要改变认识"人"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20.
现实的人的状况如何,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现实的人是在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社会联系中从事实践活动的有生命的感性存在,是一个社会历史性的存在。马克思对人的本质做出社会关系和现实生活的理解,对现实的人的存在方式及人与现实世界的关系给出了科学解答,对认识人的各种特性、人的各个方面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阐释和说明社会发展中人的发展提供了方法论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