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徐斌 《证据科学》1999,6(3):115-116
受害人心理类型特点的研究,属于犯罪学或犯罪心理学研究的范畴,对减少或预防犯罪以及司法审判中经济补偿的作用越来越受到有关专家的重视.1975年和1976年先后二次在耶路撤冷和波士顿召开了受害人心理学国际讨论会.受害人心理类型在法医学鉴定中的意义早已被不少法医学家所认识.作者就近年鉴定的3 676例伤害案中受害人的心理类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简要讨论.  相似文献   

2.
景虎 《法医学杂志》2003,19(2):115-115
人身伤害案件是广大基层公安机关经常遇到的,受害人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有的不惜使用违法的手段来干扰法医伤情鉴定工作的正常进行,造作伤就是其中常见的一种。作者在损伤程度鉴定过程中遇到两例造作伤的案例,现介  相似文献   

3.
Tang YB  Gao BL  Liu XL  Zhang LL 《法医学杂志》2011,27(4):295-299
在司法精神病鉴定中,经常涉及对被鉴定人造成伤害的事件参与度的评估问题。伤害因素参与度反映了加害方对受害人造成伤害程度的大小,是加害方就有关伤害的结局承担应有责任的量化指标。伤害因素参与度是法庭判决依据中迫切需要的证据。我国目前尚无公认的、操作性强的、可客观反映伤害事件参与程度大小的量化工具。本文复习了国内外对精神损伤伤害因素参与度的研究进展。对精神损伤伤害因素参与度的概念、内涵、相关评估方法进行了概述,并分析了伤害因素参与度评估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市人身损伤检验、损伤鉴定的案件逐年增加 ,如何客观、正确、及时地鉴定损伤程度 ,尤其是重伤鉴定 ,已成为法医鉴定人极为重视和关注的焦点。作者结合我市鉴定为重伤的 2 35例法医检案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就损伤特点及有关法医学问题进行讨论。资料和方法对我市 1 994~ 1 998年五年中受理的 1 4 72例人身伤害检验案件进行筛选 ,凡有详细检案记录及临床病历资料 ,对照二院二部《人体重伤鉴定标准》 (以下简称《标准》) ,其损伤程度被鉴定为重伤的 ,均列入选对象。然后制定统计表 ,逐项填写 ,包括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受伤时间、验…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家庭暴力损伤的特点及其有关的法医学鉴定问题。方法 对1998年4月~1999年12月间来诊的159例家庭暴力损伤鉴定案件进行回顾研究。结果 家庭暴力的受害者绝大多数为妇女(占93.1%),主要发生在配偶间(85.5%),其次为虐儿(5%)。家庭暴力一般发生在家中,以晚上为发生高峰。致伤方式以拳脚为主,其次为随手可得的钝器或锐器。损伤多为软组织损伤;有40%的受害人投诉前未去医院就诊;损伤  相似文献   

6.
当前法医学鉴定标准的冲突和规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因为现行的各类人体损伤和伤残程度鉴定标准,对某些类型的损伤或伤残程度的规定不一致,所以在法医实际鉴定工作中,有关鉴定标准冲突的事时有发生。研究和制定人体损伤和伤残程度鉴定标准的冲突规范,对正确地选择适用鉴定标准和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是十分重要的。一、人体损伤和伤残程度鉴定标准的冲突及原因1人体损伤和伤残程度鉴定标准的冲突。是指法医在进行人体损伤或伤残程度鉴定时,同一或不同的鉴定标准对某一特定的损伤(包括与损伤直接联系的并发症和损伤引起的后遗症)或伤残的类型或程度规定不一致的情况。2人体损伤和伤残程度鉴定标…  相似文献   

7.
当人身伤害发生或病残发生后,权利主体诉求义务主体赔偿损失,在处理时必须认定损伤程度、伤残等级、劳动力是否丧失、人身保险金的给付比例等,这时,往往需要作法医活体鉴定以提供依据。一般来说,法医活体鉴定,主要涉及损伤程度鉴定和伤残程度鉴定。人体损伤程度鉴定,主要是为涉及伤害的各类刑事案件提供轻微伤、轻伤、重伤鉴定依据。伤残程度的鉴定主要包括伤残等级、劳动能力、生活自理能力、社会活动能力的鉴定,即依照有关法规标准对伤残程度等级级别的划分,对劳动能力丧失程度、生活自理能力、社会生活能力丧失程度进行评定。伤…  相似文献   

8.
癔病作为最严重的神经症,临床表现依其类型的不同,分别在精神与躯体方面出现各种各样的症状。机体损伤伴发疫病,在法医临床检案中经常遇到。作者近几年检验鉴定的3000例案件中,遇有14例,占鉴定人数的4.7%,现报道如下:资料分析瘟病,在法医临床鉴定时,必须符合;(1)损伤刺激后病态发作;(2)排除器质性神经损害病变;(3)经临床暗示性治疗症状有好转或当获益性赔偿后症状自行好转、停止发作及消失。以下对损伤诱发症病的关联性问题进行分析。1.性别、年龄与文化程度本文机体受到伤害伴症病发作的14例中,男性1例,女性13例,…  相似文献   

9.
人体损伤程度的鉴定结论是伤害案件中的重要证据,其鉴定结论的正确与否,往往涉及到行为人罪与非罪,或罪轻罪重问题,一旦鉴定失误就会造成错案,为了把好伤害案中人体损伤程度鉴定质量关,法医鉴定人在鉴定工作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
论精神伤害的司法精神医学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 非法侵犯他人精神健康并致受害人精神活动障碍的行为,即为“精神伤害”。在司法实践中,由于精神伤害的特殊性,致使对有关精神伤害结果的诊断定性和轻重程度定量鉴定,要比对躯体伤害结果的诊断定性以及轻重程度定量鉴定复杂和困难。这也是当前法学界、司法精神医学界亟待解决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1.
王增良 《证据科学》1998,5(4):169-170
因为现行的各类人体损伤和伤残程度鉴定标准,对某些类型的损伤或伤残程度的规定不一致,所以在法医实际鉴定工作中,有关鉴定标准冲突的事时有发生.研究和制定人体损伤和伤残程度鉴定标准的冲突规范,对正确地选择适用鉴定标准和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2.
儿童及青少年遭受意外事件和暴力事伤害的现象日益突出,本文对156例2~17岁涉及诉讼的未成年人法医学鉴定案例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表明:3月、4月、8月、12月四个月发案率偏高,每天下午4点前后最易发生伤害案件;损伤部位以头面部最多见,损伤类型以软组织损伤最多;案发地点于儿童组以住家及其周围场所、学校或幼儿园居多,于青少年则以公共场所居多;加害人多为熟人,包括同学、邻居,青少年受陌生人攻击明显增多,儿童遭受意外事件多,受故意伤害的少,青少年组则刚好相反。同时,作者讨论时还指出,我国目前存在虐待儿童和忽视儿童的现象,以后者更为普遍,这种消极不作为的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的现象在司法实践中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3.
徐斌 《刑事技术》2002,(2):54-55
在临床法医学鉴定工作中,有一种现象往往被误解成“做作性障碍(Facitousdisorder)”或“诈伤(Simu-lation)”:被鉴定人并没有受到任保方式的伤害,或者只是受到了某种较轻微的损伤,但在陈述损伤过程中表现出了鲜明的个性特征,主诉的损伤与客观检验结果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临床症状有很大的暗示性,临床体征不符合病理生理的机理,也缺乏客观依据。而实际上这是神经症中的个性反映。作者就近几年来鉴定的21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并简单讨论如下。1案例资料收集1991年8月至2000年4月间,21例由精神科医师与精神病相…  相似文献   

14.
伤害程度评定的具体情况很复杂,因此不能采用简单地对号入座,而应进行全面地综合评定。伤害与医疗伤害终应包括损伤当时的原发病变和与损伤有直接联系的并发症,以及损伤后引起的后遗症。一般认为,不能把医疗措施得当而改变原来的损伤程度,更不能将医疗上的失误而导致的病情加重甚至死亡,归结于损伤所致。鉴定时应依据人体损伤当时的伤情及其损伤的后果或者结局、全面分析、综合评定。这就包含了鉴定时应考虑的多种因素。其中就含有治疗的效果,治疗该损伤的好转或加重对评价损伤程度的影响较大。作者曾遇一例投毒案:一男子服用含有一…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讨论重伤和轻伤程度的鉴定时机以及与鉴定时机有关的问题。鉴定人体损伤的轻、重程度,只能以损伤当时原发性病变为主要依据,才能据以准确界定损伤程度,从而确定实施伤害的行为人是否构成犯罪以及犯罪的轻、重程度。至于与损伤有直接联系的并发症、损伤引起的后遗症以及损伤后的最终结局,则不能作为鉴定损伤程度进行“全面分析、综合评定”的主要依据,只能作为对实施伤害的行为人的量刑及其应负赔偿责任的参考依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部、公安部(以下简称两院两部)颁布的于1990年7月1日起施行的《人体重作鉴…  相似文献   

16.
精神损伤程度的评定是目前司法精神病学鉴定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近年来,涉及此类鉴定的案件和重复鉴定案件逐年增加,引起了司法精神病学界的广泛重视[1-4]。有关精神损伤程度的鉴定颇为复杂,目前国内尚无统一的鉴定标准,各地的认识和执行差异也较大。笔者现就精神损伤司法鉴定中值得注意的问题谈几点个人看法。1精神损伤的概念和特征1.1概念精神损伤或称精神伤害。是指人体遭受外来各种物理(机械)、化学、生物和社会心理因素损伤后,大脑功能活动发生紊乱,出现认知、情感、意志等方面的异常。广义的精神损伤有以下三种类型:①躯体创伤所致的精…  相似文献   

17.
马艳平 《法律适用》2012,(4):116-117
故意伤害是指故意非法伤害他人身体的行为,实践中确定伤害后果的方式是人体损伤鉴定,具体可分为损伤程度鉴定和伤残等级鉴定。损伤程度鉴定的目的在于确定伤害的程度是否达到刑事法律规定的严重程度,从而确定是否构成犯罪。目前故意伤害案件人体损伤鉴定存在以下典型问题。一、伤害程度鉴定和伤残等级鉴定的分离广义的人体损伤鉴定包括伤害程度鉴定和伤残等级鉴定,多年以来,  相似文献   

18.
159例家庭暴力损伤的法医学鉴定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家庭暴力损伤的特点及其有关的法医学鉴定问题。方法 对 1 998年 4月~ 1 999年 1 2月间来诊的 1 59例家庭暴力损伤鉴定案件进行回顾研究。结果 家庭暴力的受害者绝大多数为妇女(占 93 1 % ) ,主要发生在配偶间 ( 85 5% ) ,其次为虐老 ( 7 5% )和虐儿 ( 5% )。家庭暴力一般发生在家中 ,以晚上为发生高峰。致伤方式以拳脚为主 ,其次为随手可得的钝器或锐器。损伤多为软组织损伤 ;有4 0 %的受害人投诉前未去医院就诊 ;损伤程度多为轻微伤 ,达轻伤标准占 1 0 %。结论 家庭暴力损伤具有隐藏性和复杂性 ,准确及时地进行法医学鉴定可为受害人主张权利提供有力的证据和帮助 ,对揭露家庭犯罪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家庭暴力在现实生活中呈现增长趋势,不仅侵害了受害人的身心健康,而且对于和谐社会的建立也有破坏性。通过以往案例研究,受伤人损伤类型以头面部损伤和肢体损伤为,主临床表现为软组织挫伤、骨折、鼓膜穿孔的居多,暴力类型多是拳打脚踢。本文通过探讨家庭暴力损伤的特点,分析相关法医学鉴定的问题,对于遏制家庭暴力的发生,使受害人的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障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正> 第六届全国司法精神病学学术会议于1999年4月6日至9日在云南省昆明市召开。来自全国公检法司法机关、精神卫生医疗科研机构、高等法学和医学院校系等部门的200余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收到论文160篇。 本届大会重点讨论了因精神伤害行为导致受害人精神损伤程度鉴定标准的制订问题。自1996年第五届学术会议上提出精神损伤鉴定及精神伤残的评定问题的两年多来,经过酝酿,有关单位向本届大会提出了几个方案,与会者就此进行了充分的讨论,为标准的最终制订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