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两年前,当新的《婚姻登记条例》实施时,关于婚检是否应当强制实施的问题,曾引发过一场争论。2005年6月24日黑龙江省人大常委会通过修订后的《黑龙江省母婴保健条例》,保留了有关强制婚检的内容。一时间,有关“恢复”强制婚检合法性的争论再次响起。现谈谈本人对这一议题的几点想法:1实行强制婚检制度的必要性1.1强制婚检的由来所谓强制婚检就是男女双方在结婚登记时,应当持有婚前医学检查证明或者医学鉴定证明,否则婚姻登记机关不予登记的制度。1994年起国家和各地先后制定了母婴保健法、母婴保健法实施办法和各地母婴保健条例等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2.
在迈向法治社会的过程中,放弃计划经济时代“包管一切”的思维和想法,是政府惟一正确的选择。2003年,我国新《婚姻登记条例》将强制婚检变为自愿婚检,婚姻登记机关仅倡导新人进行婚检,而不再强制新人执行。这一转变不论从人权角度说,还是从社会角度说都是一个历史的进步。而就在2005年6月24日,黑龙江省人大通过的《黑龙江省母婴保健条例》恢复了强制婚检制度。该条例中明确规定:“本省实行婚前医学检查制度”,“准备结婚的男女双方,应当接受婚前医学检查和婚前健康教育,凭婚前医学检查证明,到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结婚登记”,“婚姻登记机关在办…  相似文献   

3.
婚检曾经作为我国公民结婚登记的强制要件在《婚姻登记条例》中规定。而于2003年10月1日起施行的新《婚姻登记条例》对于是否将婚检作为婚姻双方当事人结婚登记的强制要件没有明确规定。对于强制婚检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讨论并形成了取消婚检和赞成强制婚检的两大主张。笔者认为其冲突的根源主要集中在两个主张所体现的法学理论的价值上的取舍,即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冲突的价值权衡。  相似文献   

4.
李燕  徐晖 《山东审判》2003,19(6):33-35
2003年10月1日起施行的《婚姻登记条例》对争议很大的“婚前检查”未作规定,而且结婚登记时也不再要求出具婚前医学检查证明或者医学鉴定证明。对于取消强制婚检制度,社会各界争议颇多。本文仅对婚检制度的价值、取消强制婚检制度的理由、取消强制婚  相似文献   

5.
师龙 《政府法制》2005,(18):4-7,10
随着《黑龙江省母婴保健条例》审议通过并开始施行,黑龙江省将再次开始施行带有强制性质的婚检制度,成为全国施行“自愿婚检制度”以来惟一的一个通过人大修改条例的方法重新实施强制婚检的省份。此举一出,舆论大哗,赞成者有之,反对者亦不少。管结婚的法与管生孩子的法产生冲突,强制婚检牵出法律的困局……  相似文献   

6.
《婚姻登记条例》“婚检全凭自愿”这一充满人性化的规定给公民的私生活赋予了更多的自由。然而,当强制婚检这道“防火墙”被拆掉后,新的法律难题又浮出水面。  相似文献   

7.
强制婚检引起热议 2005年6月24日,修改后的《黑龙江省母婴保健条例》经黑龙江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条例》第二章“婚前保健”中有这样的规定:“黑龙江省实行婚前医学检查制度”,“准备结婚的男女双方,应当接受婚前医学检查和婚前健康教育,凭婚前医学检查证明,到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结婚登记”,“婚姻登记机关在办理结婚登记时,应当查验并留存男女双方婚前医学检查证明.没有婚前医学检查证明的不予办理结婚登记”。  相似文献   

8.
2003年7月31日,新的《婚姻登记条例(草案)》在国务院会议上获得通过,并于10月1日起正式实施,至此,《婚姻登记条例》完成了它的第四次修改。 新出台的《婚姻登记条例》受到社会主义各方面的广泛关注。从结婚前不再强制婚检,到结婚离婚不再需要单位证明,政府部门力求减少行政干涉,减少行政审批,给予公民充分的个人自主权,充分体现了立法者淡化管理,强化服务的立法理念。但新条例的颁行也引出了一些争议和矛盾,记者走访成都市有关专家学者和行政管理人员,听到了不少有益的意见,记者归纳整理,这些争议和矛盾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取消强制婚检与现行《婚姻法》和《母婴保健法》的矛盾 我国现行《婚姻法》规定:"患有医学上  相似文献   

9.
关于完善婚前医学检查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修订的《婚姻登记条例》对婚姻登记时应当出具的证件和证明文件作了调整,取消了提交婚前健康检查证明的规定,实行自愿婚前检查制度。此条例一出台,各地婚检人数急剧下降,婚前保健服务机构“门庭冷落”。《母婴保健法》所建立的婚前医学检查制度已走过近10年的历程,今后将如何发展,本文谈一点肤浅看法。  相似文献   

10.
2003年10月1日实施的《婚姻登记条例》取消了强制婚检,由此,婚前健康检查不再是结婚的法定程序,这在社会上曾引起了极大的震动和反响。取消强制婚检的核心思想,是要最大限度地保障婚姻自由,而非单纯地简化结婚登记程序,人们真正需要关注的不应是停留在讨论强制婚检被取消的利弊上,而是应当反思《婚姻法》第7条第2款规定的"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禁止结婚的  相似文献   

11.
于东辉 《法学论坛》2007,22(4):132-136
无效婚姻制度是200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新增设的一项制度,填补了立法空白,是婚姻立法上的重大进步.无效婚姻是指违反婚姻成立要件的违法婚姻,本文对无效婚姻的法定事由、宣告机关及法律后果等方面的缺陷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完善的立法建议:1、建立结婚登记公示制度;2、应缩小自始无效婚的范围,扩大可撤销婚的范围;3、确认和宣告婚姻无效的机关应仅限于人民法院;4、自始无效婚有溯及力,可撤销婚无溯及力;5、当事人所生子女视同婚生子女;6、增设无效婚姻的侵权制度.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所著的法学著作涉及伦理问题的比较少,《论〈离婚法草案〉》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篇。在这篇文章中,马克思认为婚姻法必须合乎伦理,伦理是婚姻法的本质所在,是婚姻法存在的根本基础,婚姻法是社会认为必须以国家权力为后盾,以法律形式才能维护的婚姻伦理关系的上升。以青年马克思在《论〈离婚法草案〉》中所阐述的伦理与婚姻法思想观察我国现行婚姻法,我们会发现我国现行婚姻法与马克思理想中的婚姻法有许多一致性,可见马克思法律思想对我国法治建设仍然具有深刻影响,继续加强马克思法律思想研究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新中国婚姻法的成长与苏联模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中国婚姻法受苏联影响成为独立于民法的一个法律部门 ,同时 ,婚姻法的原则、理论也深受苏联影响。直至 2 0世纪 80年代后期 ,这种状况开始有所改变 ,我国婚姻法在立法实践和理论上才有了挣脱苏联模式的努力。  相似文献   

14.
事实婚姻的立法冲突及解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事实婚姻不仅是婚姻法的调整对象,也是刑法认定重婚罪的重要基础。在法律规则和司法解释的具体展开上,刑法和婚姻法基于不同的立场从而有所不同,并最终导致在重婚罪的认定上产生冲突。刑法领域内的事实婚姻有其独特的含义,刑法领域内事实婚姻的推定有效和认定无效不同于婚姻法领域内的事实婚姻有效与无效,具有重婚罪构成要件的作用和意义。尊重多元的情感生活方式,公法和私法的融合与重整,都可以为事实婚姻在刑法和婚姻法上的冲突提供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5.
The Regulations on Marriage Registration promulgated in 2003 advocates the ideas for autonomy of private law, such as “autonomy of individual will”, “self responsibility” and “self-determination right”, ushering a new era of Chinese divorce registration system from supervision by employed institution to self responsibility, however, such issues also result in excessive freedom and insufficient restriction. In setting up the divorce registration system, therefore, it shall also be considered for the protection of disadvantaged parties and minor children so as to ensure the fairness and justice of law and the harmony and stability of society. Xia Yinlan, LL.D, is a professor and doctoral tutor and the dean of the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in China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She is also the vice chairman of Beijing Women’s Federation, the member of the executive committee of China Women’s Federation, the director of Marriage and Family Legal Research Institution under the supervision of China Law Society, the vice director of China Association of Marriage and Family Studies, the standing director of the International Family Law Society, the vice director of Beijing Women’s Law Research Institution. Her major academic interest covers women’s human rights, heritage law and family law. She was once a Fulbright visiting scholar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a legal expert in Macau Legal Affair Bureau. She’s one of the experts in drafting the P.R.C. Law on the Protection Of Women’s Rights (revised), the Marriage Law of P.R.C. (revised) and the Regulation of Marriage Registration of P.R.C., and she is still active in participating in the legislation activities of China. Prof. Xia wrote or co-wrote more than 20 monographs and textbooks, including American Modern Family and Marriage System, the Freedom and Restriction of Divorce, the Basic Framework Research on Domestic Violence Law, etc. In Chinese and foreign academic journals, more than 60 articles have been released, such as the study on property segmentation in divorce in China, the study on family violence under the framework of women’s rights, the comparison on the factual marriage in Macau and the Mainland of China.  相似文献   

16.
评完善我国的无效婚姻制度——兼议修改后的《婚姻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效婚姻是现实生活中较为普遍的一种社会现象 ,同时也是一种违法的民事关系。本文通过对无效婚姻原因的分析和各国无效婚姻制度的比较 ,结合修改后的《婚姻法》关于无效婚姻的规定 ,提出了进一步完善该制度的构想。  相似文献   

17.
陈英 《政法学刊》2010,27(4):23-26
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以下简称《婚姻法》)第四十六条及其司法解释关于婚内侵权的规定,司法实践中产生歧义:一是认为我国不认可婚内侵权行为需民事责任承担,理由是"法不入家门",且执行存在困难;二是认为婚内侵权行为理应如其他主体之间的侵权行为一样承担相同的民事责任,受害人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及其《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要求侵权的配偶承担民事责任。在第二种意见占据主流后,《婚姻法》及配套司法解释的修改就是顺理成章的事,而在执行环节制定可具操作性的措施是立法修改成功与否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非婚同居的规制不会冲击结婚登记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婚登记制度是非婚同居产生的制度条件,非婚同居不是对现行婚姻制度的冲击,非婚同居制度与结婚登记制度可以相得益彰。法律保护非婚同居,虽在一定程度上弱化婚姻法价值导向,但并没有动摇婚姻的主流地位,破坏家庭法目标的实现。婚姻危机无法缓解,并不能因此归责于法律承认和保护了非婚同居,而应正视和反思婚姻制度自身所面临的问题。法律对非婚同居的承认,并不排斥婚姻制度,人们根据自身的需要选择不同的两性结合方式。婚姻依然是人类自我延续和子女健康成长的必不可少的组织,应将婚姻置于优先保护的地位,赋予婚姻与非婚同居不同的待遇,婚姻家庭模式的主流地位得以巩固。  相似文献   

19.
根据"《婚姻法》司法解释(三)征求意见稿"第8条第2款的规定,"双方父母赠与夫妻的不动产"被认定为按份共有。这既不符合我国现行《婚姻法》规定的"婚后所得共同制"之精神,也不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宪法》的基本精神,且不符合私法的价值取向。因此,它是不科学、不合理的,应当对其进行适当修改。  相似文献   

20.
高留志 《河北法学》2006,24(9):60-64
近代以来,婚姻和生育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逐渐分离.婚姻和生育的分离要求婚姻权和生育权、婚姻制度和生育制度应当分别立法规定.我国婚姻法应当在禁婚亲、禁婚疾病和法定婚龄方面做出因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