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7 毫秒
1.
问"书"会     
何雁 《今日海南》2011,(5):31-31
农民需要什么书,就给农家书屋配什么书;如果送去的和需求的不对应,那就说明我们实事办不好,好事办不实。这是海南省委省政府对农家书屋这一惠农文化工程的一贯态度。  相似文献   

2.
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各民主党派人士和无党派人士的政治联盟.参政党作为中国统一战线的重要力量,理应做践行"同心"思想的先行者.中国共产党多党合作的历史表明,参政党践行"同心"思想.只有把握隹了基本原则,才不会偏离方向,才做到了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标上同心同向;只有抓住了践行的主要内容.才做到了行动上的同心同行.  相似文献   

3.
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各民主党派人士和无党派人士的政治联盟.参政党作为中国统一战线的重要力量,理应做践行"同心"思想的先行者.中国共产党多党合作的历史表明,参政党践行"同心"思想,只有把握住了基本原则,才不会偏离方向,才做到了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标上同心同向;只有抓住了践行的主要内容,才做到了行动上的同心同行.  相似文献   

4.
<正>前不久,我去台北参加了一次有关"中国模式"的国际会议。近几年大家都在谈中国模式,国际上人们对中国模式也非常感兴趣,中国模式到底什么意思?在这次会议上,一位来自美国南加州大学的教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他说"你们既然在讨论中国的崛起,那么中国崛起的标志是什么?"他觉得更重  相似文献   

5.
宛福成 《长白学刊》2011,(2):104-108
中国解决了粮食自给,但仍面临需求的刚性增长;土地、水资源短缺;"强农惠农"效果不明显;农村劳力不足;自由贸易夹击等诸多掣肘点.保障粮食安全是国家自立的客观要求,在策略取向上要坚定不移地坚持粮食自给;加快农业人才培养;营造绿色耕地;坚持农村基本经济制度下"规模经营";农业开放稳步进行;通过政策与立法确保粮食安全和政治安全...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把解决"三农"问题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的历史定位和战略意义;论述了"三农"问题作为电子政务应用的落脚点及其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分析了"三农"问题电子政务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发挥电子政务在农村的服务功能,助推"三农"问题破解的发展思路和措施.  相似文献   

7.
雷大川 《长白学刊》2011,(2):120-122
俄国特定的地缘形态与大国沙文主义心态,决定了中俄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深层矛盾与战略冲突.然而,浑噩愚钝的晚清统治者囿于战略眼光的短浅与战略思维的错乱,竞然以敌为友,贸然奉行"联俄政策",致使近代中国陷入四面楚歌的战略死角.近代中国惨遭俄国分割瓦解的历史事实表明,"联俄政策"即是"亡国之策".  相似文献   

8.
谁都不希望美国发生债务违约,但又不得不防.因为,只要美国军事、货币、舆论--三大霸权无人可以撼动,那美国任何的"赖账行为"都是"损人利己"的.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甘肃省酒泉市围绕抓党建促发展工作的主线,深入开展延伸"三链"促"三化"活动,实现了基层党建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互推互动、双向共赢.  相似文献   

10.
申旭 《思想战线》2001,27(5):133-134
关于"西南丝绸"之路的名称,有以下几种叫法:"蜀身毒道"、"南方丝绸之路"、"南方陆上丝绸之路"、"西南丝绸之路"等. 学术界将这条路称之为"南方丝绸之路",是与通向西域的"北方丝绸之路"相对而言,但这个概念的涵义又过分宽泛,原因在于,北方丝路基本上是一条陆上古道,而且其概念早已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认同,但南方的丝路中还有一条"海上丝绸之路",现在也已被中外学术界作为一个单独的概念体系.如果使用这一名称,虽然与"(北方)丝绸之路"之名很对称,但它容易使人产生模糊概念,即把"海上丝绸之路"和"西南丝绸之路"混淆起来,或者有"南方丝绸之路"将"海上丝绸之路"也包括在内之嫌.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就是不断解决中国时代课题的历程,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结晶,正是在不断定位每个时代的历史方位,解决时代突出矛盾,破解时代痼疾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围绕着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时代课题,不断探索和解答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四大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担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三个代表’深刻反映了实现民族复兴的本质要求。“三个代表”是党80年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是新世纪民族复兴的希望所在。实践“三个代表”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责任。  相似文献   

13.
骆昭平 《桂海论丛》2002,18(4):8-10
"三个代表"思想是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与时俱进新发展,是中国人民在新世纪继续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一步发展的指导思想,这一思想深化和拓展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开辟了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学说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14.
经过五十多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实践 ,中国共产党逐步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法制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法制”这个问题 ,并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这些经验有 :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必须把民主建设与法制建设结合起来 ;必须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结合起来 ;必须把法制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 ;必须立足国情 ,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制。  相似文献   

15.
马瑞 《桂海论丛》2008,24(6):24-27
中国是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问题始终是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总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我党逐步实现民族问题指导思想的拔乱反正,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进程中,紧紧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民族问题、怎样正确处理社会主义民族问题”的主线,自觉进行理论创新,正确落实民族政策,最终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6.
台湾官方和民间都一再强调台湾生活方式的优越,大家引以为傲.但究竟什么是台湾的生活方式,似乎还没有做出明确的解释.本文根据有关生活方式的基本观点,联系台湾方面提出的看法,试图加以解读,并且与“台湾特色的中华文化”联系起来考察,探讨台湾方面建构“台湾生活方式”的意图,并对如何正确对待,提出个人的意见.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讨论在20世纪50年代,社会主义苏联对中国性别平等的影响。中国政府对于苏联模式的仿效与借鉴,以"就业权"上的男女平等最为突出,效果最为显著,以至深刻地影响了几代人的思想与生活。改革开放带给中国人的冲击与反思是强烈的,在苏联模式影响、西方女权主义和中国式妇女解放共存并相互影响的今天,苏联模式与影响虽然已经成为历史讨论的话题,但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加速发展的时代,无疑成为全面了解中国社会、中国妇女以及重新审视性别平等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8.
张富文 《桂海论丛》2009,25(3):16-1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创造性的运用,是在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下,根据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思考如何认识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如何认识社会主义模式的多样性、如何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和如何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等几个问题,对于理解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于海平 《桂海论丛》2006,22(6):8-10
保持党的先进性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它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要求。从党的宗旨、建设学习型政党和构建学习型社会来看,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党的先进性的本质要求和内涵体现,从物质价值、政治价值、精神文化价值和社会历史价值等方面看,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体现了党的先进性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30年代初,日本、欧美等地被难华侨陆续回国,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专门的救济失业华侨委员会,决定对归国失业华侨实行根本救济,选定安徽宣城水阳镇一带试办侨乐村:由政府提供荒地让归侨集中垦殖,并制定《侨乐村垦殖纲要》等文件。开办侨乐村、安排被难归国华侨不仅是救济失业归侨、解决他们生活问题的一种试验性的根本办法,而且被赋予在世界工商业形势不景气背景之下复兴中国农村的任务。侨乐村设计者陈树人希望宣城侨乐村试办成功后能作为一种模式在全国推广。由于国民政府一直采取重心向外的华侨政策,对于归国华侨的安置缺乏准备,也没有切合实际的系统举措等原因,侨乐村的建设并不成功。在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后又酝酿成立归侨新村,建设地点变为城市近郊。侨乐村的试办是南京国民政府华侨政策的一次重要尝试,在华侨政策史上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