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在冲突化解的过程中是否需要权威的介入,应做具体分析.冲突化解所欲实现的目标不同,权威的作用方式及效果截然不同.当冲突化解的目标是解决问题、平息冲突时,有权威的第三方更有利于冲突的解决;当冲突化解的目标是要修补双方关系、实现双方的和解时,无权威的第三方干预更能发挥有效作用.同时,在冲突化解过程中,第三方作用的有效发挥也需...  相似文献   

2.
第三方干预,作为西方冲突化解的一种主要方法,通常是在冲突双方不愿意协商或是谈判陷入僵局之后,为使冲突双方取得某种形式的进展或者在必要的时间范围内获得进展时而采用的冲突化解方法。文章通过对西方冲突化解中第三方干预的系统梳理,阐述包括调解、仲裁、培训和关系治疗等在内的具体干预方法,并揭示其优劣,以期对社会转型期中国公共冲突化解的研究与实践提供借鉴价值。当然,在冲突化解第三方干预实践中,究竟选择何种具体方法,取决于冲突所处的不同阶段及其特定情境,只有用得其所,才能充分发挥其效力。  相似文献   

3.
当代中国冲突管理中一个值得思考的现象是当政府作为与冲突并未直接相关的第三方对争议各方进行调解时,为化解直接冲突双方之间的矛盾而愿意为其"兜底",作出补偿,力图平息事态,结束争端。本文立足于中国转型期特殊的政治社会环境和制度情境,探讨其兜底的内在逻辑,即原本作为中立调解者的政府,是如何陷入"不得不"的境地,阐述政府兜底的正面与负面效应,剖析其限度,并指出规范和调整政府作为调解者角色的可能进路。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和平学范畴内的冲突化解命题出发,把关注利益的冲突化解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种可供选择的理论范式和实践路径.和平学范畴内的冲突化解对冲突自然属性的否定和冲突意味着冲突方感觉到利益差异的观点提供了理解和谐社会的理论特征和理解关键.在和平价值的框架内以一种可接受和可持续的方法处理冲突为和谐社会确定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目标.本文对构建和谐社会实践路径的选择是在利益冲突协调和化解中降低利益的冲突性,扩大合作性.共同利益形成的路径依赖是构建和谐社会要把同一性共同利益的寻求作为基础,互补性共同利益的寻求作为核心,冲突利益认识角度的转换作为关键.  相似文献   

5.
杨文秀  胡小琴 《前沿》2013,(20):134-135
本文将冲突话语分为显性冲突话语和隐性冲突话语两类,先从产生原因、发展过程、言后效应三个方面综述了关于显性冲突话语的研究,然后介绍了近年关于隐性冲突话语研究的进展,指出了其中可供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6.
实践中公共政策冲突的情形多种多样,概括起来主要有政策体系内部的冲突和实施过程中的冲突两大类型。化解公共政策冲突,必须从体制创新和完善机制入手,科学合理地配置行政职权,调整利益格局,并尊重政策主体的地位。  相似文献   

7.
论冲突与和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冲突与和谐作为事物存在的两种状态,是与人类社会相伴而生的,它们相互对立,并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融突共生,成为人类社会演进的动力。人类社会本身就是在冲突与和谐的融突中螺旋上升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身之间的冲突与和谐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冲突与和谐的普遍存在形式。化解冲突,实现和谐是人类社会发展所要面临的永恒主题,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人类不懈追求的价值目标。在当前,努力建立和正确认识冲突与和谐的转化机制,对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国社会转型及其价值冲突之化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焕汉 《求索》2010,(9):55-57
社会转型是一种包括社会政治结构、经济结构和文化结构整体变迁的社会质变,其实质是传统体制获取现代功能的现代化过程。从本质上看,社会转型是社会结构的变迁,但这种变迁将带来人的行为方式的转变和整个社会价值体系的变化,期间,不可避免地带来个体利益的碰撞和社会价值冲突。我国社会转型的显著特征是传统与现代的并存与对立,它要求社会体制、人们的行为方式等发生相应的变化,这些变化及其实现的宽度和广度将促成社会价值冲突的生成。从根本上说,我国社会转型期间的价值冲突可归结为不同主体的价值观冲突和相同主体不同取向的价值观冲突两大类,社会转型期的价值冲突都应该予以化解或纠正。本文从社会转型的基本理论出发,探讨了我国现阶段的社会价值冲突及其表现,构建了社会转型期社会价值冲突的化解机制。  相似文献   

9.
劳资冲突化解:由集体谈判向网络化治理的转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由计划体制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劳方与资方的不同利益诉求得以彰显,由此引起的劳资冲突也日益显现。集体谈判是西方劳资冲突化解的基本形式,但由于我国集体谈判在实施中存在着工会主体的独立性不强、基层工会的"空壳化"等问题,集体谈判对劳资冲突的治理效果并不理想。网络化治理作为一种多中心的治理结构,多元主体可以参与劳资冲突的治理,构建了劳资冲突化解的合作互动模式,对当前的劳资冲突治理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0.
我国作为"一国两制四法域"的国家,在现实中存在区际继承法律冲突。法定继承法律冲突主要体现在继承人范围、继承顺序和继承份额共三个方面;遗嘱继承法律冲突主要体现在立遗嘱能力、立遗嘱方式和遗嘱解释共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向第三人给付契约属于涉他契约,是指债权人与债务人约定使第三人直接取得向债务人请求给付的权利.向第三人给付必须依赖补偿关系和对价关系等基础关系而存在.我国<合同法>64条的规定未涉及第三人可以直接取得请求债务人给付权利,因而不能认定是向第三人给付契约的规定.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法定代理人和使用人与有过失以及直接受害人与有过失的情况入手,探讨了在何种情况下第三人与有过失而应由受害人负责的问题,并进一步指出了我国相关立法的不足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按照行政诉讼法第二十七条之规定,同被提起诉讼的具体行政行为具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均能够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行政诉讼中的第三人制度的设立,对于维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和保证行政审判的司法公正均具有重要的法律意义。  相似文献   

14.
紧急避险是一种合法行为,但该行为对无辜第三人造成了客观上的侵害,无辜第三人的合法权益该如何保障?根据社会连带义务理论,紧急避险行为具有合法性,但人们所承诺的连带义务是有限度的。从无辜第三人自身的立场来看,紧急避险人的避险行为是针对第三人的"不法"行为,无辜第三人因此有防卫权利。同时,第三人防卫权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正当防卫,这种防卫权是有限度和有区分的。针对财产法益的侵害,第三人有更高的容忍义务,而针对人身法益的侵害,第三人可以进行有限度的防卫。  相似文献   

15.
关于引导民族宗教活动与基层党组织活动相适应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民族宗教活动与基层党组织活动在相适应中有冲突,这种冲突主要集中在六个方面,冲突产生的原因在于有两个认识误区、两个现实因素和两个复杂环境,应当通过六条途径积极引导民族宗教活动与基层党组织活动相适应.  相似文献   

16.
第三人制度设置的目的是法院将两个有牵连的诉合并审理,其追求的目的是维护利害关系人的合法权益和减少诉讼成本。本文从我国民事诉讼第三人制度的特点入手,阐述了有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制度的诈害防止功能和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制度弥补合同相对缺陷的功能。对我国现行立法关于第三人制度存在的缺陷以及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提出了对我国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制度进行分解和重构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7.
作为传统契约理论基础的合同相对性原则,已经不能够完全适应现代交易的发展。有鉴于此,各国(地区)立法和判例通过承认涉他合同,引入债权不可侵性理论,规定合同的保全制度,承认合同关系第三人之保护效力,以及租赁权的物权化,对合同相对性原则进行了修正和突破。  相似文献   

18.
蒋瑛 《桂海论丛》2013,(4):54-57
新时期以来,社会阶层的分化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提出了挑战。阶层利益的冲突、价值取向的多元、执政基础的流失、社会资源的配置考验着我们党的整合能力、领导能力和领导方式。正确认识这些挑战是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增强新时期党的凝聚力和影响力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9.
政党自产生后已逐渐成为世界多数国家最重要的政治主体,政党政治成为国家民主政治生活的主要形式。政党的历史合法性在于其产生具有一定的经济、政治、社会等基础;现代政党政治通过民主选举、有效决策、权力监督等政治运作机制获得现实合法性;根据当代社会历史条件,政党通过发展社会经济、创新意识形态、构建和谐社会、发扬党内民主、提高执政能力等多种途径,构筑政党政治的时代合法性体系。  相似文献   

20.
两岸之间的文化冲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岸文化冲突,不仅发生在一些重大冲突事件中,而且在日常交流交往中也经常出现。本文列举两岸文化冲突在各个方面的具体表现及其对两岸关系的负面影响,指出这是两岸关系发展中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希望引起双方的重视。并且指出,两岸文化冲突也有其正效应,两岸应当尊重文化的多元性,共同推动两岸文化的进步与繁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