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真理与价值的关系问题是国内外价值哲学研究中的一个热点和难点。近读韩东屏同志的《只有真理标准还不够——价值目标是判断实践优劣的唯一标准》一文(以下简称韩文),深受启发,但对文中一些观点,笔者不敢苟同。...  相似文献   

2.
“‘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这句话,被国内不少研究价值问题的文章和专著当做马克思的观点广泛加以引用。《光明日报》1月5日发表郝晓光《对所谓普遍价值定义的否证》一文,对此提出异议,指出这句话表达的不是马克思的观点,而是马克思所反对的瓦格纳的观点。2月2日,《光明日报》又发表李连科、刘奔《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概念的理解问题》一文,不同意《否证》的意见,认为不能把这句话当成瓦格纳的观点,而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概念。这一关于价值概念之争,涉及到一些重大理论问题,如这句话是不是马克思的观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价值学说;怎样理解马克思的商品价值理论,它的哲学意义是什么;在商品价值之外,还存在不存在一种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概念;如何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等等。讨论清楚这些问题,对于价值理论以至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都将起到推动作用。本刊在此发表两篇文章:《从价值理论的探讨谈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从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角度,论证商品价值论就是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理论,并由此谈到如何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著作的问题;《价值是使用价值和交换价的扬弃——论商品价值的哲学意义》,从对价值和使用价值、交换价值的关系的具体剖析中,多层次地论述商品价值的哲学意义,并且认为;商品价值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意义上的价值。欢迎广大理论工作者就此继续发表意见,踊跃来稿参加讨论。  相似文献   

3.
哲学对科学具有指导作用,这是科学史和哲学史证明了的真理。但是谢林平同志在《对科学与哲学关系的认识》一文(载1987年4月20日《光明日报》,以下简称《认识》)中,却提出了科学按照自己的轨迹运行,无需哲学指导的观点,并从多方面进行了论证。笔者不敢苟同,在此,谨就几个主要论点提出拙见,进行商榷。  相似文献   

4.
<正> 恩格斯的伟大著作《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以下简称《费尔巴哈论》)是我们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必读的基本著作之一。恩格斯在写这部著作时,一方面国际工人运动有了长足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得到了比较广泛的传播;另一方面,资产阶级哲学家和工人运动中的机会主义者极力歪曲马克思主义和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否认马克思主义的巨大贡献,阉割其革命性和科学性,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看成是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哲学的简单凑  相似文献   

5.
石松同志在《云南社会科学》1987年第1期上撰写《哲学最高问题新解》一文(以下简称石文)。在这篇文章中,石松认为:“哲学的最高问题只能是意识创造客观世界的问题。”本文认为,这种说法是不合客观事实的,是不能成立的。下面就依石文叙述的顺序逐一进行分析。不妥之处,请指正。  相似文献   

6.
《社会科学战线》1995年第4期刊登了郭湛同志的《哲学的本性与前途》一文(以下简称郭文),读后深受启发。但对文章中的有些观点,我们有不同看法,现写出来,就教于郭湛同志。 首先,谈谈如何看待哲学本性问题。郭文说,“哲学其实并非智慧本身,而是对智慧的热爱”,“所以从本性上讲,哲学首先是一种情感”,是“爱智慧”。显然,  相似文献   

7.
论柳宗元的生民史观——兼与瞿林东同志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研究》1988年第4期刊载了瞿林东同志的一篇文章:《柳宗元史论的理论价值和历史地位》(以下简称瞿文)。该文对柳宗元在古代历史理论方面的贡献进行探讨,为柳宗元思想研究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这是一个可喜的开端。文中提出了一些很好的观点,如指出柳宗元《贞符》与《封建论》的思想有共同之处;他的史论“是从对历史的宏观整体来阐述自己的见解的,因而鲜明地带着哲学的形式”等等,都非常深刻,使人受到启发。但读过文章之后,还觉得有些意  相似文献   

8.
吴鹏同志题为《关于“无限宇宙”的新探讨》的文章(以下简称“吴文”,载于《学习与探索》1987年第三期),对哲学意义上的“无限宇宙”提出了质疑。我认为,吴文试图以物理学的有限宇宙来否认哲学的、无限宇宙的观点是值得商榷的。  相似文献   

9.
应当怎样理解社会主义的历史飞跃和扬弃?——与陈林同志商榷高放一、不赞同多次飞跃说是出于对别人观点的误解《社会主义研究》1996年第5期发表中共中央编译局陈林同志写的《社会主义的历史飞跃及其扬弃》一文。作者对目前我国学术界流行的社会主义学说在发展史上有...  相似文献   

10.
我读了《哲学研究》1989年第10期刘正同志写的《当代易学研究的困境》一文之后,产生了一些想法,因而写了此文,兼与刘正同志提出的三个观点商榷(以下引用刘正同志的文章,简称“刘文”)。本文所谓的“创新”是相对“刘文”所谓的“困境”而言的。 “创新”的含义在于研究方法的突破;理论思维的丰富;论证材料的广泛。一般来说,“突破”是“创新”的基础、前提和出发点,不破就不立,也就无所谓“创新”。当代易学研究是在困境中徘徊,还是有所创新?的确,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1.
论人的本质与人的价值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 李连科、刘奔同志的文章《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概念的理解问题——答郝晓光同志》(《光明日报》1987年2月2日),指出我在《对所谓普遍价值概念定义的否证》(《光明日报》1987年1月5日)一文中遗漏了马克思著作中的一段话——“如果  相似文献   

12.
青年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首次阐发了自己对共产主义的深刻见解。从发生学意义来看,《手稿》中的共产主义思想大体呈现为两条出场路径:一是显性路径,即马克思以"私有财产的扬弃"为中心议题,在对包括空想社会主义在内的各种社会主义思潮批判的基础上提出的;二是隐性路径,即马克思对"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这一核心命题的批判性分析过程中,所呈现出的国民经济学批判、近代形而上学批判、各种社会主义思潮批判之间的贯穿与融合。马克思《手稿》中共产主义思想蕴含着现实性与理想性之间的内在张力而真正具有思想的原则高度。  相似文献   

13.
薛克诚同志的《对毛泽东哲学思想的我见》一文(见《求索》82年第1期)的某些观点和论证方法,我们是有不同看法的。 《薛文》不同意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特点“就是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哲学总结,是马列主义哲学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理由是“结合”与“运用”不是“毛泽东哲学思想仅有的特点,而是马列主义哲学与毛泽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形而上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哲学界出现了一种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形而上学化的倾向。彭维民的《对“实践唯物主义” 的几点质疑》(载《求索》1990年第1期,以下简称《质疑》)一文,相当典型地表现了这种倾向。由于这种倾向具有很大的普遍性,且又关系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性质的理解,在此,我们拟提出自己的看法,以期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5.
张铁梅 《前沿》2007,42(4):181-183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一生中两大发现之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和核心。分工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重要范畴,一个概括了社会发展广泛现象的概念。本文深刻分析《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与《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中蕴含的思想深意,建立起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而以分工为线索,主要论述分工范畴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对人的发展的影响—使个体的发展片面化,提出“必须消灭分工”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是指导开展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纲领性文件,对繁荣发展我国的哲学社会科学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7.
王若水同志于1964年发表了《桌子的哲学》一文。当时,在我国哲学界引起了一场争论。在这场争论中,我和于世诚同志曾合写过两篇文章。在文中既批评了王若水同志的唯心主义观点,又批评了黄林同志的形而上学观点。事隔16年之后,王若水同志借出论文集之际,发表了《再谈〈桌子的哲学〉》一文。文中对我们从前撰写的两篇文章的基本观点进行  相似文献   

18.
正值此毛泽东同志《实践论》《矛盾论》(以下简称"两论")发表80周年、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之际,我们重温历史、重读经典,学哲学、用哲学,意义重大、非常必要。《实践论》主要解决的是认识与实践的统一问题,《矛盾论》主要解决的是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问题。"两论"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典范,是毛泽东思想的哲学基础,是中  相似文献   

19.
自拙作《〈哀牢夷雄列传〉质疑》(以下简称《质疑》)一文发表后,王国祥、谢本书两同志先后发表《〈衷牢夷雄列传〉》与李文学起义》、《〈哀牢夷雄列传〉应当可信》两文,与笔者商榷。这一争鸣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史料的真伪问题,是研究历史的前提。历史既然是一门科学,首先就必须尊重历史事实,这是不能有任何含糊的。为此,本文再就《列传》的真实性及与此相关的“李文学起义’问题,谈一些意见,以为抛砖引玉之用,也算是和王、谢两同志共同探讨吧! 一《列传》的真伪问题,是笔者与王、谢  相似文献   

20.
中央党史研究室韩泰华同志在所撰《向忠发的上台及其被捕叛变》(《枣庄师专学报》社科版1990年第3期,以下简称前文)和《中共中央最高领导人职务称谓的演变》(见《中共党史研究》1990年第6期,以下简称后文)两篇文章中,有些史实和观点互相矛盾。笔者提出一些不同的看法,以就教于韩泰华同志。(一)向忠发是否任总书记,两文互相矛盾,并在向忠发任总书记的时间上搞错了。在前文,作者认为:“向忠发是中央继陈独秀瞿秋白之后第三任‘总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