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从暴发疑似鸽新城疫的某赛鸽场分离到1株病毒,通过血凝(HA)试验、血凝抑制(HI)试验及鸡胚中和试验初步鉴定为鸽新城疫病毒,进而进行了鸡胚半数感染量(EID50)、鸡胚平均死亡时间(MDT)测定扣对不同动物红细胞的凝集试验,证明该分离株属新城疫强毒力毒株.将该毒株经鸡胚尿囊液增殖后用甲醛灭活,制成油佐剂灭活苗,对鸽免疫后检测其血清抗体水平并进行攻毒试验,结果在免疫后21 d抗体达到高峰,攻毒试验表明油佐剂灭活苗对鸽新城疫病毒感染有较强的保护力.  相似文献   

2.
从山东省某种鸡场分离到 1株病毒 ,经血凝 (HA)和血凝抑制 (HI)试验证实为新城疫病毒。经用SPF鸡胚和SPF鸡测定 ,该毒株的鸡胚平均致死时间 (MDT)为 5 5 .2h ,1日龄鸡脑内致病指数 (ICPI)为 0 .8,6周龄鸡静脉接种致病指数 (IVPI)为 0 .3 1,属于中等毒力的毒株。该毒株点眼、滴鼻不引起 6周龄SPF雏鸡发病 ,将其做成灭活油佐剂疫苗 ,对鸡的保护率为 95 %。该新城疫毒株可用作疫苗毒株  相似文献   

3.
对广东省 2 5个猪场有呼吸道症状的 30~ 6 0日龄仔猪 ,用棉拭子采样 ,接种鸡胚分离病毒。经鉴定 ,7株为H1N1亚型毒株。对其中 3株分离株的形态学、部分理化特性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 ,病毒粒子在透射电镜下为杆状、丝状、椭圆形及圆形 ,大小为 80~ 12 0nm ;血凝素(HA)均为热不稳定型 ;均不耐热且对乙醚、氯仿敏感 ;均能凝集公鸡、豚鼠、兔、大白鼠、山羊等动物红细胞 ,对小白鼠红细胞的凝集性有所不同 ,均不凝集牛和猪红细胞 ;经绒毛尿囊腔接种 9日龄鸡胚 ,不能导致鸡胚死亡 ,EID50 分别为 10 — 6 .17/ 0 .2mL、10 - 5.83/ 0 .2mL、10 - 4.4 3/ 0 .2mL ;经鼻腔途径感染小白鼠 ,均未导致小鼠出现症状和死亡 ,接种后第 14d在部分存活的小鼠血清中可检出病毒抗体。  相似文献   

4.
从发病的 43日龄乌鸡群中分离到 1株病毒 ,经鸡胚传代培养后 ,测定其F3 代尿囊液血凝 (HA)效价为 2 8,HI试验中能被鸡ND阳性血清中和 ,鸡胚平均死亡时间 (MDT)为 60 .8h ,1日龄雏鸡脑内接种指数 (ICPI)为 0 .8,血凝解脱时间小于 10min ,血凝素热稳定性差。表明该分离株为新城疫病毒中发型毒株。  相似文献   

5.
将鸡减蛋综合征(EDS)种毒AV-127、AV-HS-1接种鸭胚,孵育120 h后,收取尿囊液测定其血凝(HA)效价,加体积分数0.2%甲醛灭活作为诊断抗原;将病毒对鸡、兔进行3次免疫,当抗体效价达到29以上时分离血清,制备成超免疫血清.试验证明,该EDS诊断抗原和超免疫血清具有特异性强、敏感性高等特点,可用于感染鸡群的疫情调查、免疫鸡群的抗体水平监测、EDS的预防、治疗和对减蛋综合征病毒(EDSV)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6.
从辽宁省某鹅场雏鹅体内分离到 1株副黏病毒 ,该分离毒株具有血凝活性且血凝活性能被NDV标准阳性血清和鹅副黏病毒阳性血清所抑制 ,能使SPF鸡胚、非免疫鸭胚和鹅胚 10 0 %死亡 ;电镜观察见病毒颗粒呈多形性 ,多为圆形 ,有囊膜 ,直径 2 0 0nm左右 ;ELD50 为 10 8.6 /mL ,MDT为 5 6h ,ICPI为 1.94。通过RT PCR扩增出F基因 ,鉴定为基因Ⅶ型强毒株 ,测序结果为HBS2 0 9,与CH2 0 0 0的同源率为 91.8% ,从而确定分离毒株属于禽副黏病毒Ⅰ型 (APMV Ⅰ )的基因变异强毒株。动物接种试验表明 ,该毒株对鸭无致病性 ,对鹅、鸡、鸽的致病率和致死率均达10 0 %。  相似文献   

7.
用分离的对鸽有致病性的4株禽副粘病毒通过电镜观察、病毒中和试验和动物回归试验结果显示,病毒粒子呈球形,直径100~450 nm,表面有纤突;能凝集鸡红细胞,血凝反应能被新城疫病毒(NDV)和鸽Ⅰ型副粘病毒(PPMV-1)阳性血清所抑制;接种1月龄乳鸽能使其发病,出现明显症状和病变并有死亡,接种1月龄SPF鸡不发病;能在鸡胚成纤维细胞(CEFs)上生长,并能产生细胞病变(CPE);对高温敏感,在55℃放置60 min基本上无感染力;对乙醚、胰酶和酸(pH4.0)等敏感,二价镁离子对其有保护作用;各毒株均能产生蚀斑,蚀斑为浅灰色,形态较规则,清晰透明,直径2.0~4.5 mm.根据以上特性鉴定为PPMV-1,其中ZQ98-1及SZ98-1为中强毒力毒株,ZJ98-1及DG98-1为较弱毒力毒株.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扩增出ZQ98-1株F基因全长cDNA,经全自动测序,获得了ZQ98-1株F基因全序列,进一步从分子水平证明4株分离毒株为PPMV-1.  相似文献   

8.
贵州省山羊痘病例的病原学鉴定与病理学观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对近年来发生在贵州省部分地区疑似山羊痘的疫情做出确诊,取疑似山羊痘病羊皮肤及黏膜痘疹,处理后接种Vero-E6细胞,可观察到明显的细胞病变;反向间接血凝试验显示,细胞培养液血凝效价为22~25,阳性率达100%(5/5);以山羊痘病毒P32基因的1对特异性引物,从9份痘疹样本(共10份)及2株分离株PCR扩增出963 bp的特异性DNA条带;取感染细胞培养物接种成年健康山羊,山羊出现了典型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接种10日龄鸡胚绒毛尿囊膜也能表现出明显的痘斑病变,痘斑出现率可达40%;病羊上皮细胞呈不同程度的水泡变性,胞浆内含多量嗜酸性包涵体;细胞内存在圆形或卵圆形、有囊膜、大小约为310 nm×204 nm的病毒粒子。结果表明,近年来发生在贵州省部分地区的山羊疫情是山羊痘所致。  相似文献   

9.
通过形态学观察、动物回归试验、鸡胚接种试验、病毒干扰试验以及血凝试验分离鉴定了1株肾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在透射电子显微镜下,病毒粒子多呈球形,直径为80~120 nm,有囊膜,表面有冠状突起。鸡胚连续盲传至第 1~2 代,开始出现死亡或出现侏儒胚;分离株可显著干扰NDV在鸡胚中的增殖;病毒尿囊液无凝血活性,但经5 g/L胰蛋白酶处理后,能够凝集10 mL/L的鸡红细胞。利用RT PCR技术对分离株的N基因进行了扩增,经克隆、序列测定和分析比较,证实分离株为肾型IBV,命名为AH3 04株。  相似文献   

10.
采用鸡胚接种和细胞培养的方法 ,从广西武鸣县某鹅场患病鹅脑、肝、脾中分离获得了 2株病毒 ;经RT PCR、HA和HI试验等研究 ,证实其为鹅副黏病毒。经测定 ,分离毒 2 3 7 F3株的ELD50 为 10 - 7.2 5/0 .1mL ,TCID50 为 10 - 6 /0 .1mL ,MDT为 38.8h ,ICPI为 2。将该分离毒 10倍稀释 ,接种鸡胚成纤维细胞 ,4 0h后出现细胞病变 ,证实该分离毒为强毒株。病毒能凝集鸡、番鸭、鸽、猪、山羊、兔、豚鼠、黄鳝及人O型红细胞。 5 6℃ 10min、6 0℃ 10min、pH 4溶液处理 1h均不能使该病毒灭活 ,而 5 0mL/L氯仿处理 10min、6 0℃水浴 30min能灭活该病毒。人工感染的 11日龄雏鸡全部发病和死亡 ;感染的 10日龄雏鹅 6 0 %发病 ,发病鹅全部死亡 ;感染的 30日龄肉鸽发病率达 83.3%(5 /6 ) ,死亡率 10 0 %。对 1日龄肉鸭无致病性  相似文献   

11.
解剖绵羊 69只 ,在 5 4只绵羊体检获寄生虫 2 4种 ,其中吸虫 6种 ,绦虫 (包括绦虫蚴 ) 6种 ,线虫 8种 ,羊狂蝇 1种 ,以及硬蜱、疥螨和球虫。当地的优势种是捻转血矛线虫、羊仰口线虫、哥伦比亚食道口线虫、粗纹食道口线虫、蛇形毛圆线虫、绵羊毛首线虫、肝片形吸虫、胰阔盘吸虫、前后盘吸虫、贝氏莫尼茨绦虫、羊狂蝇幼虫。腔阔盘吸虫、棘球蚴、丝状网尾线虫、硬蜱和疥螨为双城市首见虫种。丝状网尾线虫是黑龙江省绵羊寄生虫的新记录  相似文献   

12.
2009年缅甸政局基本稳定,虽然爆发了世人瞩目的果敢事件,但对少数民族地方武装(民地武)的改编仍取得部分成功,此外,政府与反对党以及昂山素季的关系有所缓和。经济上,缅甸没有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物价和币值都保持了稳定。外交上,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虽然没有取消对缅甸的制裁,但是开始与缅甸进行接触。展望2010年,“民地武”的改编与大选是对缅甸政府的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13.
西方的以科学、理性、民主、平等为核心的启蒙思想在印度的深入传播,引发了印度的一场实质上的世俗化运动。罗易的思想与活动不但对这场运动具有重要的开路、创始之功,而且在很大的程度上规定着以后的印度世俗化进程的总的方向和基本原则。考察印度世俗化的起点,将有助于我们真切地把握今日印度世俗化进程的可能性与走向。  相似文献   

14.
对广东省 10个奶牛场进行了隐孢子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并按大致 10 %的采样率采集了 10 87头乳牛的新鲜粪便 ,以饱和蔗糖漂浮法和改良抗酸染色法检查隐孢子虫卵囊 ,其中检出卵囊的阳性牛 92头 ,阳性率为 8.4 6 % ;有 7个场检出隐孢子虫卵囊 ,场阳性率为 70 %。这 7个奶牛场的卵囊阳性检出率分别是 10 .0 0 %、7.19%、6 .6 7%、9.80 %、6 .72 %、12 .76 %和 6 .72 %。调查发现 ,乳牛隐孢子虫的阳性率和感染强度与乳牛年龄呈负相关关系 ,而且可能与气候有关 ;所检出的隐孢子虫卵囊经形态学鉴定为鼠隐孢子虫 (Cryptosporidiummuris)。  相似文献   

15.
2008年缅甸形势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缅甸局势总体上保持了稳定,特别是在遭受数百年不遇的"纳尔吉斯"(Nargis)风灾后,面对国际社会的巨大压力,缅甸政府继续按原计划举行了新宪法的全民公投,并以高票获得通过,表明由军人执政的缅甸政府对国内政局的控制力仍是不可动摇的.在经济方面,由于风灾和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2008年缅甸经济发展态势明显不如2007年,但仍有一些亮点.在对外关系方面,缅甸继续保持了与印度、东盟和中国的友好关系,两方国家对缅甸政策没有实质的改变.  相似文献   

16.
2008年初,肯尼亚政治危机的导火线是奥廷加及其领导的"橙色民主运动"对总统选举结果强烈不满.当年的"全国彩色同盟"解体,分裂为"全国团结党"和"橙运"两大派,是双方矛盾不可调和的结果.奥廷加的崛起除得益于肯尼亚盛行的族性政治外,同他的改革派面貌和建立小族--地区联合阵线的主张与宣传活动有关.这次危机的解决和大联合政府的成立归因于来自国内外的巨大压力.非盟和前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发挥了关键性的调停作用.大联合政府面临宪法改革、土改等诸多问题,但双方为了各自的既得利益,取得进一步的妥协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17.
2003年印尼宏观经济稳定,国内经济取得小幅增长,经济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消费,出口和投资对经济增长贡献有限。如果印尼大选能顺利完成,2004年印尼经济增长幅度可达到4-5%,估计要到2006-2007年印尼经济才能达到危机前的增长水平。  相似文献   

18.
亚洲金融危机推动了东亚合作的机制化建设,经过了20年的发展,本地区逐渐形成了以东盟为主导、"10+3"为核心、东亚峰会为主要平台的多层次合作框架。本文基于中日两国对掌握东亚合作主导权博弈的视角,回顾了在域外因素影响下的中日韩东亚政策演变。本文认为当前东亚地区的合作困境源于本地区仍然存在的冷战对抗思维与零和博弈认知,而逆全球化给各国带来冲击的同时也提供了合作契机。中日韩应积极重启领导人对话机制,以互惠的经济关系和共同的和平诉求为合作基点,加快区域经济合作安排的谈判,利用边境自贸试验区的建设等途径,尽快在经济合作领域取得阶段性成果。  相似文献   

19.
1997年,在贵州省遵义、毕节、铜仁3地(市)、9县开展了牛寄生虫病调查,共检查粪样9000份,检获虫卵、幼虫16种,牛寄生虫感染率这100%;剖检牛270头,其中黄牛170头,水牛100头;检获各类寄生虫虫体65种,其中吸虫31种,绦虫3种,线虫19种,蜘蛛昆虫7种,原虫5种,分别隶属于7纲、14个目、25个科、38个属.  相似文献   

20.
乳牛流产胎儿中新孢子虫的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血清学调查的基础上,进行了流产胎牛体内新孢子虫的鉴定。取新孢子虫血清抗体阳性乳牛的流产胎牛的脑、心、肺、脾、肝等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经HE染色观察到脑组织中存在类似于新孢子虫包囊样结构,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排除刚地弓形虫包囊的存在,确认该包囊为新孢子虫包囊。同时提取流产胎牛脑组织DNA,应用新孢子虫特异性引物Np6/Np21进行PCR扩增,扩增出的特异性目的条带的序列与新孢子虫标准株Nc-1的gene 5序列的一致性为98%。首次证实我国大陆流产胎牛脑组织中存在新孢子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