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我国城市居民社区参与呈现被动状态,主要表现为参与的行为被动、方式被动、制度被动、途径被动.这种状态的原因在于城市居民的社区归属感淡薄,对社区参与的利益实现功能不认同,参与体制分化程度低、自立性差,社区吸引与维系力不够.要实现城市居民从被动到主动的社区参与转变,就要培育居民的社区归属感,形成完整的社区组织体系,实现社区利益互动并采用激励原则.  相似文献   

2.
社区居民的参与是实施社区警务的必要条件。但目前社区建设过程中,社区参与存在着很多问题,影响了社区警务乃至整个社区自治的发展。为此,应使居民利益社区化,增进社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维持良好的社区治安和环境,增强居民的满意度和归属感;加强社区警务工作的宣传,完善社区参与机制;加强社区居民自身素质建设,提高其参与能力;完善社区内各类组织的发展,增强其自治及组织能力。  相似文献   

3.
通过抽取Z省N市172名居民作为调查样本,采用量表测量和卡方值检验法进行分析表明:N市居民对地域社区依然具有较强的归属感,N市居民社区参与行为与社区归属感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同时,研究还发现N市居民参与社区事务越多,对社区越熟悉,越容易在社区内建立良好社会关系,其自豪感和主人翁意识越强,社区归属感亦明显提升。当然,N市不同类型社区由于历史发展、地理位置、形成条件以及资源状况的不同,居民社区归属感存在差异,其社区参与行为亦不同。  相似文献   

4.
社会资本特别是目标群体的认知性社会资本对社区治理绩效产生重要影响。对杭州20个社区的实证研究表明,居民对社区及社区工作的总体满意度、对社区的依赖与留恋、社区认同及归属感以及居民参与的主动性与积极性等四个方面反映了社区认知性社会资本的基本状况及基本特征,社会资本的丰富促进了社会公共服务水平与效率的提高,通过发挥社区居民参与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将进一步丰富社会资本,促进社区治理绩效的提升。  相似文献   

5.
利用广东省东莞市新生代农民工的调查数据,从个体性因素和社会性因素两方面验证和分析新生代农民工社区参与意愿的影响因素可知,从个体性因素来看,政治面貌和个人月收入两个变量对新生代农民工社区参与意愿产生正向影响作用,而其他因素均不显著;从社会性因素来看,经济收入水平层次自评、与邻居的相熟度、是否有当地朋友、是否购买社保和社区环境满意度等五个变量均对新生代农民工社区参与意愿产生正向影响;从控制变量来看,受教育程度对新生代农民工社区参与意愿存在显著影响,年龄和婚姻状况在各模型中的显著性和影响作用存在差异,性别对社区参与意愿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6.
居民自治是有效实施社区治理的基础。分析1794例样本数据的结构方程模型发现,影响居民社区自治参与动力的最重要因素是自治实际控制感,然后依次为社区社会资本、人格倾向、自治态度、自治认知。有效提升社区治理中居民参与社区自治动力的途径主要包括:提升居民参与社区自治的政治效能感;实现经济和政治健康发展,夯实居民参与社区自治的基础动力;发展社区社会组织提升社区社会资本存量;借助家庭、学校和职场实践三方合力,塑造良好人格品质;实施积极的社会说服,弘扬社区自治精神。  相似文献   

7.
社区动员是引导居民参与社区发展和社区建设的推动策略。伴随着城市社区建设方向由行政化向社会化的趋势发展,社区动员模式经历了由"控制型社区动员"到"管理型社区动员"再到"互动治理型社区动员"的逻辑演变。基于集体行动理论范式,"互动治理型社区动员模式"的核心要素包括居民需求、制度支撑、能力建设、社会组织、社区文化、资源支持六个方面。"互动治理社区动员"机制包括以居民需求为导向,构建上下联动动员机制;以系统培训为载体,构建动员能力提升体系;以建构社区文化为文本,激发社区居民情感认同;以积极开发与利用为手段,建立资源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8.
加拿大、俄罗斯社区警务工作蕴涵着“以人为本,亲民爱民,服务为民”的现代人文理念。他们社区警务工作的开展,密切了警察与社区居民之间的关系,有效增强了警察与社区居民之间的互信、互动,不仅从根本上拓展了传统的警务工作模式,而且有效地动员了社会力量参与维护社会治安,在很大程度上遏制和减少了犯罪,增强了社区居民的安全感,提高了社区居民对警察机关的满意度。社区警务,已成为新形势下对付犯罪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
社区警务作为社区安全的重要保证,也是维护社会安全稳定的第一道防线。问卷调查研究发现,公众认知、警民合作、参与意愿与满意度之间存在明显的正向影响关系。基于数据分析和假设检验,公安机关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激发社区治理新动能,提升居民满意度与归属感,一是创新宣传方式,多渠道多途径提升公众认知度,二是畅通警民合作渠道与平台,激发公众参与积极性,三是推进服务与管理柔性化,构建和谐警民关系。  相似文献   

10.
垃圾分类对资源再利用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重大,但现阶段社区垃圾分类困境仍比较突出。调查发现,N市D社区以居民共同管理、共同监督的方式,逐步摸索出一套破解垃圾分类难题的基层经验。一方面,社区组建垃圾分类居民志愿组织,依托组织中居民间的“人情关系”互动,以“熟人”劝说的方式引导居民参与垃圾分类。另一方面,社区参与垃圾分类居民通过舆论监督来制造“面子”压力,迫使未参与垃圾分类的居民为了“不丢面子”而参与社区垃圾分类。但从模式复制及推广的角度而言,社区经验还存在政府缺位、资金匮乏以及制度保障相对滞后等不足,由此提出应建立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机制、设置社区居民自治激励资金、完善垃圾分类法律法规等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1.
目的:考察社区居家环境下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为养老政策的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自编问卷和配额抽样,对长沙市及周边396位老人开展生活质量调查,运用方差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长沙居家老年人生活质量自评得分均值为7.62。方差分析显示,生活质量自评得分在地域、年龄组、教育程度、健康满意度、孤独感、愉悦感、活力感、收入、养老保险类型、经济自评、住房满意度、子女代为购买生活用品、子女孝顺评价、密友数量、兴趣爱好等变量上具有显著差异(P<0.05)。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教育程度、健康满意度、活力感、经济状况自评、住房满意度、子女孝顺评价、主观幸福感对生活质量自评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P<0.05)。  相似文献   

12.
社区治理框架中的居民参与问题:一项反思性的考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以治理模式与公民社会的依存性作为分析的理论依据,提出考察中国城市社区居民参与的另一路径。一方面,居民参与意愿和参与程度制约着社区选择何种治理模式;另一方面,选择何种社区治理模式对于促进或制约居民参与程度具有重要影响。通过对二者互动过程的考察,从中国城市社区建设的基本哲学假设、居民—社区关系的理念预设、动员居民参与的理想目标等方面对中国城市社区居民参与动员的策略做了若干反思。  相似文献   

13.
社区居民长期而持续的社区参与,是社区建设和公民社会发育的根本力量和本质要求。针对目前社区参与不足的现状,应通过宣传教育消除居民社区淡漠感;正确行使政府职能,发挥政府和社会各自优势;大力培育社区自治组织和社会中介组织;加强社区参与的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4.
澳门社区公共服务由政府与民间不同的机构共同提供,形成了多元主体参与社区公共服务的机制,促成社区与政府在社区服务及建设方面产生良好的互动。同时,不但社区的公共服务满足了居民社会化的生活需求,而且切适的服务提高了公众参与社区的积极性,多元化的社区服务还有助于实现居民社会福利服务的深化发展。探讨澳门社区特色的公众参与公共服务的经验,分析社会组织结构形式的公众参与制度的利弊,探究公共服务中的合理配置、服务系统的规范、参与程序的弊端与利益保障等问题,能够总结出澳门公共服务多元主体治理的经验,适当调整民间社团的参与机制,以便推向社区参与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5.
社区是城市居民生活的共同体,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我国采取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多地实现"双重社区"的强制交叠,有效阻断了疫情蔓延,密切了党委、政府与居民的联系,也极大提升了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能动性.随着疫情防控的常态化,居民各自回归原来的生活,"双重社区"再次面临分离困境,社区治理将重回低参与、低自治状态.在后疫情时期,通过党建引领、转变政府职能、加强社区自治、健全法治保障和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实现社区的韧性治理,促使"双重社区"良好互动并逐步趋同,将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现.  相似文献   

16.
社区类型与邻里关系特质——以北京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受传统主义、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三大因素的影响,我国城市社区形成了三种基本类型:第一种类型是街道平房社区;第二种类型是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时期的单位社区;第三种类型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兴起的商品楼社区。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城市在出现“富人区”与“穷人区”分化的同时,也出现了不同居住阶层居民混住的特征,而市区之外不同居住层次的小区则出现了分区混在的特点。探索在社区空间中消除居民之间阶层差异的机制,以生活主义为基本原理重构居民生活体系,是我国城市社会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7.
社区发展模式认为社区的发展要通过社区居民的广泛参与和合作,发现并解决社区问题,以促进社区发展,增强社区居民的归属感和凝聚力。本文通过W镇的社区能力建设,分析农村社区在进行社区能力建设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取得的经验,强调在社区能力建设过程中,要充分协调政府和居民、文化建设和经济建设、内源性发展和外源性发展之间的关系,争取在发挥各方优势的情况下,促进社区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8.
采用问卷法与访谈法相结合的方式,对济南市社区服务和社区建设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社区服务内容多层次、多方位、系列化;物质生活服务项目满意度高,精神文化等服务项目满意度低;居民对居委会工作普遍认可,对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较强;居民对规范化、按市场价格收费的服务质量满意率最低.针对社区服务发展的巨大潜力和目前尚存在的一些问题,我们应统筹规划,判定出科学的促进社区服务发展的对策和办法.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社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对于改善和提高社区居民生活质量、转变社区居民生活方式、帮扶社区弱势群体、提升社区居民的社区意识及社区归属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进步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新型社区社会资本的实证考量及建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社会结构转型背景下,社区建设成为城市管理的重要内容。在此过程中,由社区社会资本缺失引致的社区建设困境日益凸显。本研究对新型社区和传统型社区的社会资本存量进行了调查分析,认为新型社区社会资本明显先天不足,主要原因是社区管理体制的行政化、社区居民主体意识缺乏以及社区居民社会关系网络松散;提出要回归社区居委会的功能定位,培育社区居民主体公民意识,建构社区居民良性互动网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