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荣良  李静 《青年论坛》2005,7(1):140-141
综观<论语>一书,孔子不轻易许人以仁,就连对他最欣赏的弟子颜回,也仅仅说"其心三月不违仁",并不肯断言颜回已经达到了仁标准.但是,对被他批评为"器小"--既不节俭,又不知礼的管仲,孔子却以仁相许.在是否许人以仁的问题上,充分体现了孔子"经"与"权"相结合,既坚持原则又不排斥权变的思想.  相似文献   

2.
孔子是我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思想家,是儒家文明的开创者。儒家原始经典"六经"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文化典籍,历来被传统文化学者所信奉。有关于孔子与"六经"成书的关系,大致分为两种说法:孔子创作;孔子编纂。孔子创作"六经"的说法既缺乏文献学依据,也没有历史事实作为支撑,不被人所信服。分别依据历史事实和文献材料论述"六经"的成书,从而可以探取孔子与"六经"的真实关系,且能印证孔子编纂"六经"这一说法。  相似文献   

3.
对于中国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的孔子,很多人尤其是研究形而上学的学者并不承认孔子作为一个哲学家的身份,也否认孔子的思想是一种有体系的哲学。对于这一看法,从哲学形而上学的角度来看是有些道理的。然而如果从实践哲学的角度来看的话,此论或许有些偏颇。因为孔子的哲学思想是一种面向现实世界、解决现实世界问题的学说,这一学说特点是与实践哲学而非与形而上学相契合的。在记录孔子及其弟子主要言行的《论语》中显示出,孔子事实上建立了以"仁"、"礼"等范畴为普遍概念的实践哲学体系,在这种意义上,孔子的思想当然是一种哲学,而孔子本人也完全可以称得上是一位哲学家。  相似文献   

4.
《台声》2017,(18)
<正>从孔子的模样,看儒家文化的辉煌史。至圣先师——孔子长什么样子?不久前,在台湾大同大学志生纪念馆展出的《大哉孔子——圣像·圣迹图展》:从东汉的画像石拓印,到明清时期的完整圣迹图,共计五十三幅高度仿真艺品,让大家从画中,仔细看看每个时期的孔子形象,有的仪态威仪、慈祥和蔼,也有网络上说的鼻露孔、耳重肩、"颜值"不高。想看看跟课本上不一样的孔子,绝对不能错过这一档展览。山东省海峡两岸经济文化发展促进会所策划的这次图展,4月20  相似文献   

5.
孔子学术道路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剑康 《湖湘论坛》2007,20(1):42-46
从"十有五而志于学"到"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概括地反映了孔子的学术道路;"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是孔子学术道路上走过的重要环节;"上者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则是孔子学术经历的主要特征.孔子的时代虽已远去,但他的学术精神依在.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学术界都认为孔子的天道思想充满着矛盾:一方面把天理解成自然的天,另一方面又把天看成具有人格意识的天;一方面并不肯定鬼神的存在,另一方面又十分重视祭祀。事实上,孔子这种矛盾的天道思想并不奇怪,这一思想实际上统一在孔子的"神道设教"和"中庸"这两个思想下。"神道设教"思想使孔子立足现实生活,关注社会人生,因而回避鬼神之有无问题。"中庸"思想使孔子对祭祀、鬼神、天命等都持一种既不肯定又不否定的态度,因而导致对孔子天道观的不同解读。  相似文献   

7.
由归真堂活熊取胆事件引发的公众讨论是一个重要的公共伦理事件。这一事件折射出的是人们在"人对动物是否负有、以及负有何种道德义务"这一问题上的分歧。对人们用来证明"人对动物不负有道德义务"的几种常见理据的批驳,为人们认可并接受人对动物的道德义务扫除了重要的理论障碍。不伤害动物是人对动物负有的一种初始义务,这一义务蕴涵三个伦理内涵:伤害动物的有错推定论;伤害动物者承担举证责任;即使能够获得伦理辩护,伤害动物也不是人的一种权利,而只是一种被允许的行为。在对人的义务与对动物的义务发生冲突的场合,应遵循三条权衡原则,即自卫原则、基本利益优先原则和伤害最小化原则。人们对野生动物与对驯养动物的实际义务是有差别的,对前者的实际义务主要表现为不干涉,对后者的实际义务则主要表现为关心其福利。推动动物福利立法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趋势,也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8.
媒体广场     
《人民公安》2010,(7):5-5
<正>《瞭望》2010年3月29日养老善行自孔子最初提出"老有所终"以来,数千年过去,这一理想仍未真正实现。在城市,老人们或"住不上"敬老院,或"住不起"敬老院。在农村,土地养老已难以为继。如  相似文献   

9.
段秀娟 《传承》2009,(10):80-81
孔子对于不同弟子所问的同一问题总是有不同的回答,而且孔子对于不同弟子的褒贬态度存在差别,孔子与弟子之间以及诸弟子之间在对某些问题的看法上也存在分歧。尽管存在着分歧,但他们对于儒学精髓"仁、义、礼、智、性"的理解与认识却是相通的、一以贯之的,孔子开创的儒学是孔门弟子儒学思想的发端和源泉,他们在某些问题上的意见分歧正是反映了他们对于孔子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是"和而不同"的体现。  相似文献   

10.
春秋时期,孔子带领弟子们周游列国。在蔡国的日子里,孔子给弟子们讲仁,讲见义勇为。其弟子宰予问孔子有人落井,跳下去救是仁和见义勇为,不救是见死不救是不仁。孔子回答说可以用其他办法救。据悉,这就是"见死不救"的成语表达。可见,早在当时,孔子就已经点明了"见死不救"是一种"不仁"。所谓"不仁",  相似文献   

11.
孔子的改变     
从古至今,大概要真正了解一个人、评价一个人,还真不像到商场购物那么容易、那么精准。即便是像孔子这样的古之"圣人",也难例外。《论语·公冶长》就有这样的记载,可以说是孔子的改变。孔子那个时代,生产力低下,人际关系简单。特别是像孔子这样的大学问家、大思想家,与人为善,心地宽厚,为人"不忘久德",对人"不思久怨"。相信每个人都有上进心,尤其相信自己的弟子。但有一件事儿,却让孔子改变了"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的观点,提出了"今吾于人  相似文献   

12.
《台声》2017,(9)
<正>4月20日,台湾大同大学志生纪念馆展出"大哉孔子——圣像·圣迹图展",从东汉的画像石拓印,到明清时期的完整圣迹图,展览展出共计53幅高度仿真艺品,让大家从画中,仔细看看每个时期的孔子形象,有的仪态威仪、慈祥和蔼,也有网络上说的鼻露孔、耳重肩、"颜值"不高。这次图展由山东省海峡两岸经济文化发展促进会策划,希望借由此图展,勾勒出孔子博览群书、周  相似文献   

13.
范闻霖 《传承》2010,(15):50-51
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指出了影响人生的两个方面:先天和后天。人只有在后天的学习和生活中,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孔子的培养目标是人格完善的"成人",而不是只能从事某种具体工作的专才。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说明了以身作则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李薇薇 《传承》2014,(11):128-129
孔子教育思想中的"当仁不让于师"与亚里斯多德的"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是否相同,这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但是孔子的教育并不是专制的,孔子允许学生问难,并不是喜欢"不违"的学生。孔子面对学生问难时也是以理服人,学生因为尊重道理而尊敬老师。  相似文献   

15.
孔子对于不同弟子所问的同一问题总是有不同的回答,而且孔子对于不同弟子的褒贬态度存在差别,孔子与弟子之间以及诸弟子之间在对某些问题的看法上也存在分歧.尽管存在着分歧,但他们对于儒学精髓"仁、义、礼、智、性" 的理解与认识却是相通的、一以贯之的,孔子开创的儒学是孔门弟子儒学思想的发端和源泉,他们在某些问题上的意见分歧正是反映了他们对于孔子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是"和而不同"的体现.  相似文献   

16.
<正>"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论语·述而》)两千五百多年前的孔子,曾对当时的社会中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风俗浇漓,发出过深深的忧叹。这些情况在目前中国的大学中同样也令人忧虑。大学时代是人生最美好的时光之一。孔子曾说"三十而立,四十  相似文献   

17.
在整部《论语》的百有九次之"仁"中,"不知仁",或者与之相近的表达——"未知仁",总共出现了六次。在孔子的语境中,"不知仁"或者"未知仁"有两个层面的意涵:一是,"不是真的‘不知’,只是否定的另一方式";二是,"仁"在本体上是不可知的,也是不可测的,"仁"还具有形而上的道体属性。剖析"不知仁"这第二个层面的意涵,使我们解决了《论语》中孔子讲"仁"百有九次而又"罕言"(《子罕》:子罕言利与命与仁)的这一内在矛盾。孔子于"仁"采取这一界说方式,主要是由其对于具有形而上道体意味的范畴付诸"阙如"而加以体认的认知模式所致。  相似文献   

18.
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指出了影响人生的两个方面:先天和后天.人只有在后天的学习和生活中,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孔子的培养目标是人格完善的"成人",而不是只能从事某种具体工作的专才.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说明了以身作则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正一、反思及教学反思的缘起自省是中国传统教育思想之一,伟大先贤孔子和孟子都对自省有过论述。《论语·里仁》中论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孟子·尽心上》中论述:"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皆反求诸己。"中国传统教育尤其注重道德教化与反思,因此,我国古代思想家多是把人们的道德行为作为反省或反思对象。洛克和斯宾诺莎是西方较早  相似文献   

20.
<正>孔子强调"克己复礼为仁",在孔子的理论体系中,"仁"是承天道、顺人心,是先验性的内在规范,是理论基础和意识形态,"礼"是"仁"的外在表达方式,二者互为表里,担负着规范行为的"法"的作用。孔子认为人的内心是"仁"的,表现就符合"礼"的要求,这种连接沟通是必然的,也是不可割断的。然而,在实际的操作中却本末倒置,任由"礼"脱离"仁"的约束,自由生长,将"仁"束之高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