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6 毫秒
1.
被伐树木形成的整体分离痕迹有其独特性,反映出特有的规律。本文介绍了在盗伐林木案件中,运用整体分离痕迹检验原理、方法,检验被伐树木分离面、分离缘的形态,检验其凸凹断茬特征、虫眼特征、裂纹特征、空心特征等特殊特征以及节子特征、年轮特征、木射线特征、树皮纹理特征等固有特征。特别是在两对应的锯断面之间木质完全缺失情况下,综合运用上述特征有针对性地检验,解决了部分被伐树木整体分离痕迹检验中分离痕迹能否作为同一认定证据、分离体是否原为同一整体的问题。文中所述对被伐树木上的特殊特征和固有特征的研究和运用,拓宽了被伐树木整体分离痕迹检验中特征标记的范围,为丰富被伐树木整体分离痕迹的检验方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整体分离痕迹是指被破坏客体分离成若干部分,依据各部分对整体的分离特征,认定其是否是同一整体的痕迹。这种痕迹反映了被分离客体的分离线及各部分固有的和附加的特征。充分利用这种痕迹可以达到缩小侦查范围、揭露和证实犯罪的作用。整体分离痕迹的应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本文主要谈谈整体分离痕迹的历史与现状。  相似文献   

3.
耳廓缺损面积的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法医损伤鉴定实践中,耳廓缺损案件需要测量被鉴定人耳廓缺损面积占耳廓整体面积的比例。耳廓缺损通常为不规则型,且缺损的边缘不整齐,缺损部分的原始边缘已经无法测量,给鉴定工作带来了极  相似文献   

4.
1案件简介2004年12月25日,无业人员吴某被他人用菜刀砍击颈部致死。尸检中,在颈部骨组织中发现金属碎片一块,初步认定为刀具刃口碎片,侦察中发现村民王某家中的菜刀刃口处有两处缺损。王某家中的菜刀为“利星”刀王牌锰钢菜刀,全长30cm,刃长20cm,刃宽10·5cm,在刃口部位缺损中有一处为内弧形,长0·4cm。尸体颈部组织提取的金属碎片面积0·4cm×0·35cm,断面为外弧形,对应面为刃口。把提取的菜刀刃口处和金属碎片置于显微镜下放大20倍,作整体分离痕迹检验,发现分离面大体吻合,分离缘缺损,比对较难。进一步观察,发现菜刀定尸体颈部提取的金属…  相似文献   

5.
沈敏 《法医学杂志》1991,7(2):44-45
本研究分别考察了 TCA 中毒和非 TCA 中毒(治疗剂量)死亡尸解肝、血的药物原体及代谢物浓度。在13例案件中,有9例如 TCA 过量引起的死亡,平均肝、血的药物浓度分别为0.02ug/g(SD176)和4.0ug/ml(SD1.9)。另外4例仅服治疗量的 TCA,死亡原因与 TCA 无关,其平均肝、血水平分别为29.0ug/g(SD10)和1.3ug/ml(SD0.4)。表1例出了超量和治疗量摄入 TCA,肝和血药物原体和主要代谢物浓度。表2例出了肝和血药物原体和代谢物浓度之比。  相似文献   

6.
在办案实践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比较特殊的整体分离痕迹,如被拉断电线中的一束细铜丝,其分离端特征是以细铜丝的长短差别来反映的。由于每根细铜丝的位置不能确定,因此无法用常规的检验方法进行比对检验。笔者经反复试验,认为可将其分离端的细铜丝展开,再进行接合比对,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1 检验方法 (1)观察拉断电线中一束细铜丝的一般特征,确定其种类是否相同。可根据其颜色、股数、粗细等进行判断。  相似文献   

7.
巧对皮肤     
1994年12月8日,内蒙古喀喇沁旗楼子店乡楼子店村,在一水井中发现一具用纤维袋盛装的尸体,打捞后辨认证实系该村张宝文家同年9月失踪的4岁男孩张小二。尸体腐败严重,面部和颈部软组织大部腐烂,尸体上未检见明显暴力损伤痕迹,衣着完整,衣服和纤维口袋里粘附有较多粪便,尸体左脚前掌处有约4×6cm不整形表皮缺损,周围表皮也因腐败与真皮分离。尸检结果倾向于捂口鼻或扼颈窒息而死。从尸体附着物(粪便)和尸体的腐败程度判断:这是一起杀人移尸案,水井为第二或第三现场,尸体曾在厕所或粪池里存放过。侦察中发现同村的于××和范桂荣二人都有作案嫌疑,因无证据,既不能认定又无法排除。故对于和范两家厕所进行秘密搜查,结果从范桂荣家厕所里搜出2×1cm和2×3cm两块皮肤组织。我们将该皮肤与事先提取的尸体左脚前掌表皮做整体分离痕迹检验,具体方法是:首先在尸检时,将左脚掌表皮缺损处及周围皮肤清洗干净,在不破坏缺损形状及边缘的条件下,小心提取缺损周围表皮,并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生物检材中同时检测百草枯(paraquat,PQ)及其主要代谢物单季铵盐(monoquat)、百草枯-单吡啶酮(paraquat-monopyridone,MP)、百草枯-联吡啶酮(paraquat-dipyridone,DP)、4-羧基-1-甲基吡啶盐(4-Carboxy-1-methylpyridinium ion,MINA)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检测方法。方法以百草枯氘代内标(Paraquat-d8 Dichloride,PQ-D8)作为内标,检材样品调节pH后,经乙腈沉淀蛋白,使用不同色谱柱洗脱,在多反应监测模式下检测。结果百草枯PQ、monoquat、MP、DP、MINA的线性范围分别是5~800ng/mL、0.5~80ng/mL、5~800ng/mL、2.5~400ng/mL、2~320ng/mL(r均高于0.993),日内、日间精密度(RSDs)分别在5%~14%、3%~13%、3%~15%、5%~13%、2%~15%之间,准确度(RE)分别在91%~116%、80%~100%、80%~111%、85%~114%、91%~114%之间。生物样品处理后自动进样器上室温放置72h,各物质的准确度分别在90%~119%、56%~125%、60%~110%、78%~98%、83%~117%之间。结论本测定方法前处理过程简便,分离效果好,提取效率高,可使用本方法对疑似百草枯中毒的检材进行原体及代谢物的检测,为案件提供法律依据;本实验优化了课题组前期建立的生物样品中百草枯及monoquat、MP的检测方法,参考其案例结果,检测相应检材,对比分析,该检测方法在原体含量大幅下降时,痕量代谢物仍可检出。  相似文献   

9.
本文阐述了非同一整体分离痕迹的概念、特点、检验方法以及非同一整体分离痕迹与同一整体分离痕迹的区别,拓宽了分离痕迹检验的范围,为非同一整体分离痕迹的鉴定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照相法计算耳廓缺损程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体重伤鉴定标准》和《人体轻伤鉴定标准 (试行 )》中均对耳廓缺损程度的下限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如何计算耳廓缺损程度 ,还没有一种公认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方法。在《人体重伤鉴定标准》中规定以面积来计算耳廓缺损程度 ,但未明确是表面积还是投影面积 ,在《人体轻伤鉴定标准 (试行 )》中只提及耳廓缺损 ,对计算未做规定。刘永全[1] ,等人提出以人体正常解剖学标准体位时耳廓的左 (或右 )前方、正前方、正后方、正上方、正下方五个方向用摄影方法取得耳廓三维透视投影面积 ,以缺损最大值作为耳廓投影面积的缺损程度 (% )。笔者认为其提出的…  相似文献   

11.
<正>1案例资料姜某,女,48岁。某年3月27日8时许被人咬伤右拇指,急到市级人民医院治疗。病历摘要:右手拇指被人咬伤后2h。中年女性,神志清。头颅无畸形,双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颈软,无抵抗。胸廓对称,双肺呼吸音清。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脊柱无畸形,活动度正常。右拇指自甲上皮水平以远皮肤、软组织、甲床及远节指骨尖端缺损,创面不规则,指骨骨折端外露。行右拇指清创残端缝合术:术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了一种同时测定生物样品中二氯苯醚菊酯、氯氰菊酯、杀火菊酯、溴氰菊酯的方法,并详细介绍了试管提取净化的过程。在安装电子捕获检测器的气相色谱仪上,选择不同极性的色谱柱和优选操作参数,能使上述4种杀虫剂达到基线分离,并在20~25分钟内同时完成分析。添加生物样品肝、胃,脑、血中的回收率达到70~90%;变异系数在±0.03~0.08范围。应用本文建立的方法,对中毒兔(溴氰菊酯和杀灭菊酯)各脏器均检出了原体杀虫剂,并成功地运用于一些法庭中毒案件的鉴定。  相似文献   

13.
心脏房间隔缺损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在病理上分为第二孔(继发孔)缺损和第一孔(原发孔)缺损,尤以前者常见,但二者同时存在确少见.现报道1例.  相似文献   

14.
正1案例简要案情:吕某,男,28岁,某年2月21日被人咬伤右耳郭,在当地县级医院进行治疗。病史摘要:右耳外伤后1 h入院。神志清,头颅无畸形;右耳轮上部前后面分别见一长约3 cm创口,创缘不整齐,部分创口前后贯通,软骨外露,流血;左耳外观未见异常。医院予行清创缝合术,术后创口附近部分耳郭缺血坏死,遂行坏死耳郭清除术。法医学检验:3月23日查体见右耳郭上部部分缺损,创面已愈合,建议2个月后复查。5月27日查体见右耳郭上部部分缺损,欠规则,放置比例尺后拍照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笔者在勘查现场时遇到两例重大凶杀案件。在被害人颅骨的创腔内发现微量金属整体分离痕迹,两现场因条件所限未能提取到其它痕迹物证,将微量金属整体分离痕迹作为主要物证进行研究并充分利用,为侦察破案提供了科学依据。对重大疑难痕迹物证的发现提取和利用已引起痕检人员的高度重视,特别是微量痕迹物证,在侦破重大疑难案件中的作用愈来愈大。根据笔者多年来的工作实践,仅就微量整体分离痕迹的分析和利用进行一些讨论。1982年6月3日夜,某县秦寺大队村民秦某某(男,66岁)、王某某(女,77岁)同时被杀。经现场勘验…  相似文献   

16.
王洋 《证据科学》2013,(4):494-498
整体分离痕迹在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现场经常会出现,在盗窃、杀人、强奸、爆炸等刑事案件现场也可能会出现。通过相关典型案例的评析,重新认识了整体分离痕迹概念中整体物质和新界面的涵义,从而对概念进行了新的诠释。对于难度较大的采用分解方式分离的整体物质,归纳出鉴定时可选取的分离特征。这对于增强整体分离痕迹在法庭上的可采性,提高这种科学证据的价值,使其在案件侦破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很有裨益。  相似文献   

17.
勘查爆炸案现场,往往能提取到已燃或未燃的较完整的导火索,除了可与嫌疑人家中提取的导火索作种类认定外,有条件的还可作整体分离同一认定。一般情况下,爆炸案件中提取的已燃导火索已被炸成碎片或残段,无法作整体分离的同一认定。当现场提取到较完整的已燃导火索或未燃导火索时,即可对提取的导火索进行解剖,与从嫌疑人家提取的导火索进行种类认定,而后将现场遗留导火索较整齐一端的三层纸层层分离并展  相似文献   

18.
正5.1颅脑、脊髓损伤5.1.2a头皮缺损面积累计75.0 cm2以上(重伤二级)。5.1.3b头皮缺损面积累计24.0 cm2以上(轻伤一级)。5.1.4b头皮缺损面积累计10.0 cm2以上(轻伤二级)。【理解与适用】头皮是覆盖于颅骨之外的软组织,在解剖学上可分为五层。皮层:较身体其他部位厚而致密,含有大量毛囊、皮脂腺和汗腺。含有丰富的血管和淋巴管,外伤时出血多,但愈后较快。皮下层:由脂肪和粗大而垂直  相似文献   

19.
<正>1案例资料某日,在重庆某山洞内发现1具尸骨。尸检发现颅骨右眶部右缘和上缘,以及枕骨局部骨质缺损,呈条索状改变(图1)。枕骨局部骨折缺损,形态与眶部骨质缺损相似。余未见异常。采用立体显微镜观察骨质缺损处(×7.8),右眶部见骨质缺损凸凹不平,呈形态相似的条索状改变,并相  相似文献   

20.
在法医临床学检验鉴定工作中,常需要对伤者耳廓受伤缺损的情形进行损伤程度、伤残等级的鉴定。我国现行的人体轻、重伤鉴定标准中,耳廓缺损构成的损伤程度鉴定,采用了以缺损部分占整体耳廓百分比值为判定构成轻伤和重伤的依据;伤残评定标准中,也采用了以耳廓缺损部分占全耳的百分比值为定残的标准。因此在对此类损伤作法医学鉴定时,耳廓缺损部位占全耳比例的计算成为鉴定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