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女大学生张萌(化名)在男上司的狂热追求与多方承诺下,与其建立恋爱关系。当她怀孕后,竟发现男友早有家室,极度悲愤中,她以侵犯“贞操权”为由,将男友告上法庭。广东东莞法院作出民事判决,男方侵害女方贞操权,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一万元。红颜一怒提起的“贞操权”诉讼,令法界内外关注——贞操是权利还是义务?贞操是否需宴民事立法予以保护?法学专家与伦理学专家各执己见,对此判决的看法也大相径庭。也许圈绕这个“旧瓶装新酒”话题的争论、探索,依然会继续。但无论如何,社会愈加宽容与法制日益完善,乃众望所归。尊敬的读者,您对这一话题如何看待?欢迎来信或登录腾讯网,发表见解,我刊将精选刊登。  相似文献   

2.
全亮 《求索》2013,(8):195-197
美国属于英关法系,对于法院法官的任用十分看重.认为法官决定一个国家的法治水平。若法官高瞻远瞩、秉持正义、顺应历史潮流,则法院就能起到促进社会进步的作用:反之,也可能引发巨大的政治动乱和社会灾难。纵观美国法官任用制度,它体现了对法官的法律经验、职业道德与法律知识并重、司法独立与政治民主结合。通过一个不同于立法和行政的选拔制度和监督制度,实现法官的独立、中立,最终实现司法公正,从而体现三权中司法权力的特殊性。中国的法官选任制度与美国的法官选任制度有很大的不同。但目的相同,即都是为了选拔高素质的法官以保证司法公正和权威。因此。有必要对美国联邦下级法院法官任用机制进行研究,以便我们全面了解美国联邦法院的法官选拔制度.这有利于中国法官任用制度的借鉴。  相似文献   

3.
法官释明权是当事人主义与职权主义博弈的结果,也是法院审判权与当事人权利相互妥协的产物。释明权本身含有沟通共识的内在要求。它是连接法院职权与当事人权利的纽带,也是构筑法院与当事人和谐关系的桥梁。应从协调法院审判权与当事人诉讼权利入手,在为实现权利而真诚沟通的和谐司法理念指导下,加快法官释明权制度的基础培育与法律规则体系的完善,加快构建以和谐司法为理念、以达成法院审判权与当事人诉讼权利的和谐状态为目标的法官释明权制度。  相似文献   

4.
我国民事诉讼中审判权的主动性主要体现在法院依职权进行的调查取证、必要共同诉讼的当事人追加、法官的释明权及再审程序的启动几个方面.当事人处分权的有限性和公法秩序的要求使人民法院依职权主动调查取证成为必要,追加当事人则是彻底地、一次性地解决纠纷和当事人适格的要求.随着辩论主义在我国民事诉讼中的确立,作为弥补辩论主义缺陷的法官释明权制度应运而生.针对目前我国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对于法院的再审程序启动权应予取消;而法院的调查取证权可以考虑适当扩大,法官的释明权制度应继续丰富和完善.  相似文献   

5.
在广东东莞判例中引起广泛关注的“贞操权”,只是民间社会的俗称。按照严格的法律概念,“贞操权”应称作“性自主权”,它是指自然人独立支配自身性利益的权利。尽管我国现行法律尚未对性自主权作出明文规定,但从事民法研究的学者,大多认定它是一项独立的人格权。  相似文献   

6.
张雪莲  龚向和 《求索》2008,(11):123-125
通过司法方式保护社会权已经成为社会权保护的重要途径。对各国社会权司法实践的研究表明,对政府尊重、保护、实现社会权的义务的审查已经在不同程度上引起了各国司法机关的关注。其中不乏成功和有影响的案例,表明社会权司法保护的巨大潜力。同时,由于法律资源的缺乏和法官通常所持的保守立场,导致社会权司法审查的范围受到很大限制,政府执行法院判决的程度也十分有限。  相似文献   

7.
15年前,一名好心人将自己承租的公房借给法官朋友居住,没想到5年后,该公房的承租人却变成了法官朋友养母的名字,致使好心人无辜丧失了该公房的拆迁安置补偿权。无奈之下,好心人一纸诉状将法官朋友告上法院,但五年艰难官司下来,好心人始终败诉。后在市人大内司委5年内两次强力监督下,好心人才终于讨回了公道。  相似文献   

8.
民事诉讼法院调查取证制度若干问题之再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法院调查取证制度是民事诉讼证据规则的核心内容之一.实现法治、树立审判权威要求审判权与调查取证权相分离,审判法官与调查法官相分离.我国现有调查取证的模式含糊不清,有碍于程序公正.从制度上完善法院调查取证制度,让调查取证独立是审判法官独立行使审判权的前提,是证据体系改革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9.
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让李先生丧失了性功能,也让他的妻子徐女士从此失去了"性福"权。徐女士伤心之余,请求法院判令肇事司机赔偿其精神抚慰金。可送到法院的起诉状,让法官作了难。该不该立案?法官的意见分成了两派。目前,这类案件引发的争论也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10.
图片新闻     
去年12月17日,最高人民法院在北京召开“全国模范法院和模范法官”表彰大会,隆重表彰40个全国模范法院和64名全同模范法官。本市长宁区法院和浦东新区法院民四庭副庭长葛建萍分别被授予“全国模范法院”和“全国模范法官”称号。市高级法院党组认为,长宁区法院和浦东新区法院葛建萍获得的荣誉,也是全市法院和全体法官  相似文献   

11.
广东东莞法院贞操权判例披露后,立即引起多方关注,本刊特派记者前往采访。经理年轻有为瞄准舰丽女职员 张萌(化名),安徽人,1983年出生,大专毕业。2006年3月,她应聘到东莞市常平镇一家公司任业务员,由于容貌秀丽,进入公司不久,其直接上司、业务经理许涛(化名)便以帮助她拓展业务为借口,想方设法同她接近。  相似文献   

12.
司法权作为一种判断权,独立性是其本质属性.司法独立包括司法职能的独立、司法组织的独立和法官的独立.其中法官独立是司法独立的核心和最高境界,是现代司法理念下审判独立的必然要求.本文拟从分析法官独立的价值内涵入手,着力剖析我国现行体制下的法官地位,并从法院体制、法官保障、法官管理等方面对如何保障我国的法官独立地位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上海人大月刊》2009,(2):38-38
在人民陪审员制度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削弱了规范法官自由量裁权的效能。如许多人民陪审员难以发表独立意见,即便发表了独立意见,也很可能因“少数服从多数”原则而不起实质作用。还有的法院在确定人民陪审员时,不是“随机抽取”,而习惯根据案件当中的利害关系,有选择性地“指定”人民陪审员。有时,谁跟法官关系好,就优先指定谁。  相似文献   

14.
近期,广东东莞一位受到性欺骗的女性以侵犯“贞操权”为由,将男友告上法庭并胜诉。本刊今年第11期刊发有关此案的系列报道后,读者、网友就“贞操权”展开了激烈争辩,“司法机关能否创制民事权利”等深层次问题亦浮出水面。本期“视点”专栏特发表两位法学专家的不同看法,以期将这场讨论进一步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15.
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人民法院要发展,离不开法官队伍的发展。法官不是天生的,一名公务员从初进法院,必须经过一到五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锻炼方能成为一名法官。目前基层法院因种种原因出现人才流失的情况,新的人员进不来,即使进得来,一时当不了法官,这导致了“法官断层”现象。本文从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两级法院队伍现状进行分析,以寻求解决法官断层的办法,实现人民法院科学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过去我对法院、法官的工作有很多误解,参加案件陪审工作后,我才真正感受到了法院的公平公正.也真正理解了法官工作的辛苦和难处。”近日,乌鲁木齐市米东区人大常委会在米东区法院召开人民陪审员座谈会,来自米东区新华保险公司的人民陪审员李娃丽这样感言。  相似文献   

17.
法官评价机制改革是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在我国法官评价的制度实践中,各地法院面临着激励与约束、质量与效率等方面的矛盾。要通过明确制度表述的语词选择、发挥正确的目的导向作用、实行多元化的评价权分配、精准运用有效的评价结果等,对法官评价制度进行完善,促进法官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  相似文献   

18.
民事对抗制以当事人双方的平等对抗和法官中立听证为基本特征,其灵魂为程序自由主义。我国《民事诉讼法》修改应坚持事实发现领域的对抗制的基本方向,取消法院依职权调查取证权,强化和保障当事人申请法院进行调查取证的权利。  相似文献   

19.
《民主与法制》2007,(7S):30-31
本刊第11期编发了《“贞操权”诉讼案》专题报道后,在网上引起热烈讨论,现将部分观点摘编刊发,欢迎广大读者继续关注。  相似文献   

20.
周耕玉 《公民导刊》2006,(12):35-35
笔者曾在2004年2月的南川市人大会议上,提出了关于人大代表旁听庭审的建议。法院在办理我的建议时,邀请我参加了庭审。通过这件事,让我体会到法官审判权与代表监督权之间有很大的相容空间。我提出建议,回复办理意见、参加庭审并不是为了与法官争审判权,而是希望在充分尊重法官独立审判的基础上,在直接接触庭审中,给法官驾驭庭审能力、提高庭审质量、促进公正司法一种约束力量。同时,我希望自己在了解案件情况,熟悉审判程序等过程中,有针对性的提出建议意见,增强自己的监督能力,为今后给选民述职积累好的素材。除此之外,人大代表旁听庭审,可以说既有对法院具体形象的监督,也有对法院抽象社会形象和法官外部行为的监督。人大代表旁听庭审,不是以牺牲法官的权威为代价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