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建华 《前沿》2012,(14):106-108
环境政策执行是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文明的实现有赖于有效的环境政策执行.我国的环境政策执行还存在问题,如政府和公民环境保护意识差、环境政策执行机构权力配置偏弱、执行主体职责不明、执行手段和原则固化硬化以及执行偏差的矫正存在缺陷等.为此,该文提出以生态文明理论为指导,创新我国的环境政策执行,主要包括:强化政府环境责任意识,推行生态经济的“四化模式”,明确中央与地方在环境政策执行方面的责任,增强环境法规的执法力度、提倡柔性执法,以及提高公众环保意识、拓宽公众参与途径等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保证。如何提高公众在环境保护中的参与性?根据实际调查研究,笔者认为,当前我国环境保护中,公众参与性低主要是由于公众环境意识普遍未达到应有的水平,同时也缺乏从制度上保证公众参与的权力、途径和方法。而青年志愿者保护环境的行动则是民众参与的先导。  相似文献   

3.
忧患·责任·参与——关于如何培养公众环境意识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湘溶 《湖湘论坛》2002,15(5):25-27
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向教育提出了挑战,促进了环境教育的产生与成长。环境教育有环境专业教育和环境公众教育之别。面向公众的环境教育是环境科学教育、环境法教育和环境伦理教育的三位一体,根本任务之一在于培养公众的环境意识,因为舍此就不能将环境保护由精英的理念转化为公众的自觉,由政府规划的蓝图变成美好的现实,环境保护事业就会落空。我认为,培养公众的环境意识要重在6个字上下功夫:忧患、责任、参与,旨在培养公众的环境忧患意识、环保责任意识和环保参与意识。一、忧患公众具有对环境问题的知…  相似文献   

4.
公众环境保护意识的强弱,直接关系到环境保护事业的成败。提高公众环境意识,培养公民环境道德,根本途径就是有效开展环境教育。本文介绍了环境教育的发展历程,并从我州的现实情况出发,阐释了环境教育的必要性和开展环境教育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黄德林  郝发辉 《理论月刊》2007,1(12):125-127
环境保护的制度安排主要是在三个领域中构建:政府行政强制、市场调节和公众参与。环境保护主要依靠政府行政强制的传统思维方式在有些国家的某些方面已经有些过时,并且受到了有关学者的批评,而市场调节和公众参与则是国际上的前沿领域,因此,应建立公众参与机制,发挥其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由于湖泊和人们生活的密切性,在湖泊保护中建立公众参与机制就尤为重要,效果也会更加明显。我国法律对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的法规不完善,在湖泊保护方面的公众参与机制的法规就更加的少,很难发挥公众参与的作用,因此,我们就更加要努力建立与完善我国公众参与湖泊保护的法律机制。  相似文献   

6.
裴淑娥  左戌革  王东 《前沿》2010,(17):140-142
文章通过对我国公众环境意识的分析,从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入手,全面分析了我国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制约因素,并从前提、支撑、经验保证等几个方面对公众参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途径的选择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的发展模式普遍带来环境恶化问题,引起人们对环境的关注。环境与资源是人类生存和经济发展的基础,经济发展也引来环境恶化问题,但经济发展也提高了人们的环保意识和为环境保护提供了经济支持,环境与经济既对立又统一,解决好两者的关系是社会持续发展的需要。环境与资源是公共产品,必须在政府的主导下,制定和完善环境保护的法律制度、激励环境保护的经济政策,构建完善的资源和排污许可的市场交易体系,实施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才能促进环境保护、经济增长二者的协调和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近30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环境问题也日益凸显。虽倍受关注,但环境问题仍层出不穷、日趋严重。这不仅是经济学上“政府失灵”的表现,更是公众参与缺失的结果。公众参与是法律赋予每一个公民的权利,鼓励和支持公众参与是党的一贯主张。在当今世界,公民是否具有健康的生态和环保意识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国民素质的重要标志。动员全社会力量保护环境,积极引导和动员广大群众参与环保工作,是环境保护问题能够得到解决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9.
环境教育是提高公众环境意识的重要途径,随着环境危机日益加剧,环境教育的意义更加凸显。通过对河北公众的环境意识调研结果分析,提出提升公众环境意识的几项对策:发挥政府职能,推进环境教育立法;构建多层次教育体系,注重环境教育实施;加大环境教育宣传,发挥民间组织作用。  相似文献   

10.
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制度是当前我国环境保护法制建设的重要方面,体现的是我国环境保护治理理念从行政监管型到服务型的转变。当前我国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的法律建构还不够完善,细节不足。文章对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制度的内涵、基本现状、存在困境等进行了法理分析,提出应通过实现环境保护公众实质化、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推进环境问题社会理性建设等对该制度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11.
环境保护与公众参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崔燕 《长白学刊》2008,(4):102-104
公众是环境保护中的主力军,是推动环境保护事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我国的公众参与程度较低,制约着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这种状况的形成既有经济发展水平低、认识水平低的原因,也有公众参与机制不健全、参与渠道不顺畅的原因。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大力发展民间环保团体、公开环境信息、实行环境公益诉讼以及借鉴外国优秀经验是完善我国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杨萍  杨爱群 《前沿》2007,(6):181-182
要想有效解决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必须进一步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环境意识的形成,需要通过各种手段来实现。增强环境意识首先应该正确认识和理解环境意识的内涵。文章通过对环境意识基本内涵的简单分析,使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生产方式向着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方向变革,从而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  相似文献   

13.
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内容和措施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技术等方方面面,其中公众参与是世界各国普遍重视并积极采用的一个有效手段。解决环境问题必须依靠公众的力量,发挥公众参与的积极作用。完善环境公众参与机制与政策,扩大公众环境参与的深度和广度,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袁贵彬 《前沿》2014,(21):186-187
高校学生干部是高校学生进行自我管理的主要力量,是教师的重要助力,也是沟通师生关系的重要桥梁。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使得学生干部的培养环境发生了变化,如何使学生干部适应新的环境,继续发挥在学生管理中的作用,成了学生干部培养需要解决的问题。文章立足当前网络时代下学生干部培养的环境变化,探讨了新环境下学生干部在工作能力、服务意识、政治追求、工作效率等方面能力的培养,实现了学生干部培养途径的创新。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们通过参加决策、制定政策即控制各种活动,自觉和民主地投入致力于环境与发展的努力”,使得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由最初的自发意识发展成为一项自觉的、积极的行动。在我国,公众参与在制度层面和环境立法、环境行政、环境司法和环境决策实践层面取得了一定绩效,但尚存在诸多不足。为此,应当立足国情,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对我国环境保护公众参与法律制度进行重构和完善。  相似文献   

16.
以新环保法为重要内容的环境法治是一个涉及整个社会各个方面的综合工程,也是一个系统工程。当务之急,是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进一步提高对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的认识;依法落实各级党委和政府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政治与法律责任;进一步完善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与政策,提高环境执法和司法能力,健全生态环境监测体系,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17.
生态道德与以德治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解决环境问题不仅有赖于科技、政策和法律 ,而且要依靠道德的力量 ,即“以德治环境”。环境保护需要道德力量支持 ,我国国民生态道德意识薄弱有种种表现 ,“以德治环境”关键在于提高领导干部的生态道德修养。为此 ,应改革干部教育和培训的内容 ;树立正确的利益观 ;建立健全环境保护的制度保障机制 ,增强领导干部践行生态道德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18.
环境保护是当今世界青年事务的主题之一.社会发展的生态化趋势要求把培养环境保护意识列为当前学校德育的新目标.中小学的环境道德教育也随着我国环境教育事业的发展而不断深入,但环境道德教育的实效性仍不如人意.实现德育环保新目标,有效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具体措施是重视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有效加强情感体验;组织户外活动,有效培养环境责任感;实行适时评价,有效推动环境道德内化.  相似文献   

19.
周静文 《天津人大》2012,(10):40-41
2012年9月11日,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天津市环境教育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12年11月1日起施行。这是本市第一部关于环境教育的地方性法规,对依法推动环境教育,增强公民环境保护意识,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将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网络伦理道德问题的特征及其系统化解决的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现代网络技术在带给人们极大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现实问题,尤其是在网络伦理道德方面。网络空间由于其虚拟性而使人们在网络社会中的交往具有极大的隐匿性,这种隐匿性助长了网络社会的不道德行为。我们可以从法律、技术、教育、网络管理和道德自律等方面来建立有效的解决途径,遏制网络社会中的不道德行为,以净化网络环境,实现社会的整体和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