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正> 拙文《刑事侦查中同一鉴定的几个问题》发表后,高进同志就拙文中"关于同一鉴定的概念问题"提出了异议.本文愿对此再作申述,并与高进同志商榷. 一、分歧的问题将同一鉴定称为"同一认定"的观点认为:"把进行同一认定的主体限定在‘侦查部门指派、聘请'的专家、鉴定人员的范围"是"不够全面的".理由是:"犯罪侦查中的同一认定是一个充满各种方法和技术的过程,这些方法和技术构成了同一认定不可分割的  相似文献   

2.
张翠玲  王勇 《证据科学》2023,(3):359-371
2005年《科学》杂志刊登的《正在到来的物证鉴定科学范式转变》指出,传统的法庭科学正走向一种新的科学范式。同一认定理论作为传统范式的理论基础在国内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构成和适用领域。本文对比了国内外的同一认定理论,指出该理论在理论基础和实践应用中的不足,以及新鉴定范式转变的可行性。在同一认定理论的再检视中,提出同一认定理论宜限定在物证鉴定领域,刑事印证证明模式可以涵盖侦查学领域和司法证明领域的同一认定理论,并进一步提出了加强物证鉴定领域基础理论研究的路径。  相似文献   

3.
朱兆银 《证据科学》2002,9(1):28-30
1997年刑法第335条规定了医疗事故犯罪,"医务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对这种犯罪的罪名、概念和认定,理论界的认识不尽一致,但"两高"的司法解释都称为"医疗事故罪".司法实践中,对这种犯罪追究,只在立案和侦查阶段,就存在着许多问题,往往使工作难以正常进行 .许多人认为查处这种犯罪,没有具体的章法可循.医疗纠纷中,患方在要求没有得到满足时认为法律和司法部门没有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医方在被追究责任的情况下,认为医务人员和医院的合法权益受到了侵犯.正常的医疗工作秩序受到了干扰;司法机关则普遍认为医疗事故犯罪的技术含量高,相关的法律法规缺乏可操作性,处理这类案件时无从下手.  相似文献   

4.
司法证明同一论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同一是人类思维活动的基本范畴,同一认定是人类认识活动的基本方法,也是司法证明活动中认定案件事实的基本方法.传统的同一认定理论把同一认定局限在物证技术鉴定的范畴.实际上,同一认定是刑事诉讼证明的最终目标,同一认定理论对整个案件的司法证明活动都有指导意义.在刑事诉讼中,整个案件的同一认定就是"人事同一认定".同一认定的依据是客体特征.同一认定的条件包括特征组合的特定性、稳定性和反映性.同一认定的基本方法是特征排除法,包括直接排除法和间接排除法.同一认定的基本步骤包括对客体特征或诉讼证据的分别审查、比较审查和综合审查.同一认定理论是刑事诉讼证明的基本原理之一.  相似文献   

5.
论司法鉴定结论之同一认定理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司法鉴定结论在诉讼中运用广泛,它和其他事物一样存在自身的理论基础。同一认定理论经过发展,逐步奠定其作为鉴定结论理论基础的地位。在同一认定的鉴定中由于鉴定客体本身具有同一性,同时具有相对稳定性和区别于它物的特殊性。在此基础上对鉴定客体进行同一认定,最终得出鉴定结论。在诉讼中要正确认识这一理论,同一认定并非要得出“完全同一”的结论,同一认定也不是种类认定,同一认定的客体必须在人们的认识过程中出现两次以上,不能作偏向理解。  相似文献   

6.
刑事人身物证鉴定意见具有理论定位的交叉性与诉讼价值的多元性。立法中的"列举式"规则与理论中的"归纳式"规则对其审查判断的特定性、可操作性与指导性存在欠缺。刑事人身物证鉴定意见的审查判断需要有特殊规则加以规制。这一特殊规则的主线是同一认定理论。逻辑前提为司法鉴定与司法审查判断认识思维的同质性及相应主体专业分工的异质性。特殊规则包括鉴定对象同一认定标准证明程序以及鉴定意见与其他证据综合判断的同一认定心证程序。这一规则的落实需要学科交叉的进一步尝试与多元主体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7.
同一认定理论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同一认定理论的几个问题蔡杰同一认定是犯罪侦查学中的一个基本理论,它贯穿于整个犯罪侦查的各个环节,对司法鉴定显得更为重要。在法律工作中,无论是侦查、起诉,还是审判均要运用同一认定理论,但对同一认定理论中的一些问题,目前还存在分歧,争论较多。本文仅就其中...  相似文献   

8.
足迹检验鉴定的主要任务是解决鞋袜同一认定和人身同一认定的问题,从而帮助判明案情,提供侦查方向,缩小侦查范围,并为揭露和证实犯罪提供证据.  相似文献   

9.
<正> 关于侦查中的同一鉴定,多年来,国内侦查学界几乎所有的学者都把它称为"同一认定",而且在其概念、客体、目的、分类及科学基础等方面,存在着许多模糊看法。因此,通过讨论,澄清有关理论是非,求得对同一鉴定若干问題的正确认识和掌握,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有着特别的重要性。一、关于同一鉴定的概念问题 什  相似文献   

10.
对先决性罪名的认识,是涉及到刑法理论"犯罪"概念的周延性的基本问题."犯罪方法"、"犯罪所得"之法律用语,其中的"犯罪"在理论上、制度上、实务处理上和司法程序中应当具有统一而且是同一的含义,当今查处先决性犯罪的实践中,把犯罪方法、犯罪所得擅自理解为违法方法、违法所得,是一种常识性错误,这种错误得以持续并且普遍化.是法制国家所难以容忍的.为此,需要通过理论探讨、法律解释和程序改造以求得对先决性罪名的认识及处理的准确性、有效性的构建.  相似文献   

11.
张彬 《法制与社会》2010,(10):294-294
种类认定是侦查实践工作中一项十分重要的认识活动,它和同一认定一样,能为侦查实践工作提供依据和指导。在侦查破案过程中,种类认定的结论虽然不像同一认定的结论那样具有确定性,但它的适用范围却更加广泛。  相似文献   

12.
<正> 在犯罪侦查文献中,每种犯罪的侦查方法(局部方法)通常是以同一方式叙述的,这些方法可大体阐明大多数犯罪的初步侦查过程的内容。但是,在有些犯罪,尤其是在以多种手段实施的犯罪侦查时,可采用一些传统方法里没有的方法,就是要考虑每种犯罪侦查特有的一些典型情况。例如,在谋杀案的侦查方法中,初期侦查行动及其实施策略是根据侦查开始  相似文献   

13.
2例足迹检验出现差错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足迹检验鉴定理论的发展已经突破了根据鞋印形象特征检验的范畴,发展到根据鞋(或鞋印)上所反映的磨损特征、动力形态特征、结合步法检验技术对同一人穿用不同鞋进行人身同一认定,这是足迹检验鉴定理论一个质的飞跃。这一理论在实际办案中对于串并案件、揭露证实犯罪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近几年在实际案例操作时,足迹检验中根据同一人穿用不同鞋对穿鞋人进行同一认定有时会出现差错。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就曾经遇到两例,报道如下:1案例简介案例12002年某日,在一起盗窃案件的外围现场,提取到一枚平面灰尘加层足迹,该足迹边缘完整…  相似文献   

14.
1997年刑法第 335条规定了医疗事故犯罪 ,“医务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 ,造成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 ,处 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对这种犯罪的罪名、概念和认定 ,理论界的认识不尽一致 ,但“两高”的司法解释都称为“医疗事故罪”。司法实践中 ,对这种犯罪追究 ,只在立案和侦查阶段 ,就存在着许多问题 ,往往使工作难以正常进行。许多人认为查处这种犯罪 ,没有具体的章法可循。医疗纠纷中 ,患方在要求没有得到满足时认为法律和司法部门没有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医方在被追究责任的情况下 ,认为医务人员和医院的合法权益受…  相似文献   

15.
略论绑架罪     
绑架罪是严重侵犯人身权利的刑事犯罪,现行刑法作了明文规定。但是,对于犯罪的罪名的确定、犯罪的构成要件等方面,我国刑法理论尚存在不同的认识,对这些问题探讨,有助于司法实践中对绑架犯罪的正确认定。  相似文献   

16.
全明姬 《法制与社会》2013,(31):296-296,298
近年来因司法不公导致人民群众上访上诉案件增多,影响了法律权威在民众心中的地位.司法不公型渎职侵权犯罪作为以司法工作人员为特定主体的渎职犯罪,是最严重的腐败.但司法不公型渎职侵权犯罪的认定在实践中尚存在诸多疑难问题,影响了定罪量刑.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司法不公型渎职侵权犯罪做具体深入研究,为查办案件提供可借鉴的模式.  相似文献   

17.
同一鉴定规则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同一鉴定是同一认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刑事司法实践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学界对同一鉴定规则还存在一些误解,这些误解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同一鉴定作用的充分发挥。在本文中,笔者试图廓清学者们对同一鉴定的一些误读现象。在此基础上进而阐述笔者对同一鉴定的几点认识,如同一鉴定的基础和条件、同一鉴定的基本类型、同一鉴定的基本步骤及方法、同一鉴定结论的证据价值及审查评断等。  相似文献   

18.
电子物证(电子证据)是与传统物证不同的新型证据。电子物证鉴定的送检材料一般是保存有数字电文的存储介质,其中存储的电子数据是鉴定分析的主要对象。电子物证鉴定有其特殊性,这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数字电文中很少包含人身的、信息系统的“特征信息”。传统物证中的指纹和DNA鉴定都可以对人身进行同一认定,而数字电文经过信息处理设备的处理、传输,其中不保留或者很少保留人身特征信息。第二是传统物证鉴定分析中的“物质交换原理”不适用于电子证据。数字电文在存储、处理、传输过程中是以光电信号的形式完成信息处理和传输,不发生物质的交换,没有物质成分的交流,只引起数字设备存储器中存储介质的存储状态变化。虽然电子物证鉴定与传统物证鉴定有很大不同,但传统物证鉴定的理论和方法对电子物证鉴定具有指导意义。本文借鉴传统物证鉴定中的同一认定、种属认定理论及方法,对电子物证鉴定中的同一认定和种属认定做一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政法学刊》2018,(5):118-123
"套路贷"起源于民间高利贷,既不是刑法意义上的罪名,也不是金融领域的专业词,而是一大类、一系列新型金融犯罪的统称。"套路贷"犯罪流程特点主要表现在抛撒诱饵、寻找目标;签订合同、固定证据;制造逾期,认定违约;转单平账,垒高金额;软硬兼施,恶意讨债等。侦查难点主要集中在发现难、审讯难、认定难、取证难、打击难、追赃难等。为此,"套路贷"的蔓延和趋势亟须引起关注和重视,可以采取以类型化思路梳理相关法律条文、建立最早最先的受理发现机制、快速反应的侦查取证机制、公检法办案单位的会商机制、快速的追赃挽损机制、事前事中监管审查机制、重点涉案区域重点培训机制等具体制度措施。  相似文献   

20.
司法鉴定在侦查中对案件事实证明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引发错误认定事实的风险。近年来,侦查中运用司法鉴定的比例有所提升,但刑事错案的背后揭示鉴定样本的收集过程在规范化、程序化方面做得还不够。鉴定意见随着案卷进入后续程序,并对案件事实的认定发挥证明作用。侦查中的司法鉴定存在运用尚不充分、样本的收集保管不够规范、司法人员迷信鉴定意见等问题。其进路在于进一步提高侦查中的鉴定技术含量,规范鉴定样本的收集程序,转变对鉴定意见迷信的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