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超 《国际资料信息》2012,(1):31-33,37
2011年11月21日,西班牙提前举行大选,最大反对党人民党获议会350个席位中的186席,超过半数,而原首相萨帕特罗所属的社会党仅获111席。人民党获“压倒性胜利”,党主席马里亚诺·拉霍伊(Mariano Rajoy)于12月20日正式就任政府首相。当前欧债危机肆虐,西班牙正处于危机的“风口浪尖”,  相似文献   

2.
王佳 《国际资料信息》2010,(4):36-38,35
2010年3月11日,米盖尔·胡安·塞巴斯蒂安·皮涅拉·埃切尼克(Miguel Juan Sebastian Pinere Echenique)正式宣誓就职,成为智利共和国新任总统。皮涅拉于1月17日作为反对派联盟“争取变革联盟”的候选人,以51.7%的得票率在大选中获胜,成为智利52年来首位通过选举当选的右翼党派总统。这位在智利“2·27”大地震后就任的总统,吸引了全球的目光。  相似文献   

3.
1994年8月21日,墨西哥举行大选,已连续执政65年的革命制度党(以下简称革制党)的总统候选人埃内斯托·塞迪略·庞塞·德莱昂以50·18%的选票当选第十二任总统,将于12月1日正式就职,任期6年。  相似文献   

4.
1997年4月19日,保加利亚提前举行议会选举,民主力量联盟获胜,并于5月21日组成了以民盟主席伊凡·科斯托夫为总理的新政府。 一、议会大选及新政府组成 (一)社会党执政失败导致议会提前大选。在1994年12月举行的议会大选中获胜的社会党在执政两年后因未能解决严重的经济危机、金融危机和社会治安等问题,于1996年底被迫辞职。1997年初,社会党打算重新组阁,但右翼的民主力量联盟坚决反对其继续执政,要求提  相似文献   

5.
孔志坚 《东南亚》2012,(2):27-30
2010年大选后缅甸国内的政党政治出现了新的变化:大选前的“不合法”的民盟重新注册登记参加2012年的议会补选,获得43个席位,昂山紊季当选为人民院议员;缅甸国内注册登记的政党由2010年参选的37个政党增加到现在的46个政党,增加了9个政党。大选后的缅甸的政党政治出现了一些新的气象:政党的民族性和地域性特征愈加明显,执政党——巩固与发展党一党主导下的多党政治有望逐步走向有序化。  相似文献   

6.
6月29日,日本社会党委员长村山富市在自民党、新党魁党联合推荐下,经众参两院全体会议选举,击败联合执政党候选人前首相海部俊树,当选日本第81任、第52位内阁总理大臣,是1947年片山哲内阁后时隔47年当选的第二任社会党首相。 现年70岁,出身大分县渔民家庭,1944年明治大学政经系毕业后,回家乡组建渔民工会,嗣后相继当选为大分市、县议会议员。1972年起,7次当选议员,曾任众议院劳动委员会、预算委员会理事、物价委员会委员长。1991年12月任社会党国会对策委员长。  相似文献   

7.
加拿大10月25日举行了全国大选,自由党以压倒多数击败了执政9年的进步保守党。自由党领袖让·克雷蒂安于11月4日出任加拿大第20任总理。资深的政治家克雷蒂安现年59岁,自称是“来自魁北克小镇威尼根的小人物”。父亲是造纸工人,兄弟姐妹共9人,克雷蒂安排行第8。他从小口吃,幼年因病导致左脸局部麻痹,嘴角略歪,一耳失聪。但他志高行洁,靠勤工俭学及部分助学金在拉瓦尔大学读完了法律系全部课程,毕业后当了一名律师。1963年他步入政界,当选为联邦议会议员。其后从政20多年,曾在皮尔逊、特鲁多和约翰·特纳三位总理任期内担任财政部长、司法部长、印第安人事  相似文献   

8.
《今日前苏联东欧》2008,(3):96-96,F0003
3月 2日俄罗斯原第一副总理梅德韦杰夫(Dmitri Medvedev)以70.2%的支持率当选俄罗斯联邦总统,就职典礼将于5月7日举行。 3日独联体(CIS)及上海合作组织(SCO)各国观察员表示俄罗斯总统选举“自由而开放”,尽管俄国内对大选中是否存在舞弊行为尚存争议。  相似文献   

9.
2005年1月9日,马哈茂德·阿巴斯(又称阿布·马赞)在巴勒斯坦大选中一举战胜其他6位竞争对手,当选为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当选后的阿巴斯面临着对内巩固政权、对外通过与以色列谈判建立独立巴勒斯坦国的重任。作为阿拉法特的继任者,阿巴斯的内外政策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巴解“元老”经历坎坷阿巴斯1935年出生于巴勒斯坦北部加利利地区采法特镇一个宗教家庭,从小耳濡目染学会了祷告和斋戒等穆斯林的“基本功”,曾数次前往圣地麦加朝圣。1948年第一次阿以战争期间,阿巴斯随家人一起逃到叙利亚,沦为难民。12岁时,因家境陷入贫困,不得不…  相似文献   

10.
今年6月1日,萨尔瓦多民族主义联盟总统候选人克里斯蒂亚尼在3月份大选获胜后正式就职。民族主义联盟是萨国内极右派组织,它取代原基民党领导萨政府,这对萨国内政局将会带来什么变化,特别是对中美洲的和平进程将会有何种影响,是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多年来,萨尔瓦多由于一系列严重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国内局势一直动荡不安,到了80年代初局势更为严重,曾被称为“中美洲的火药桶”。上届总统杜阿尔特曾  相似文献   

11.
南斯拉夫塞尔维亚共和国去年12月20日进行了总统选举。社会党领导人米洛舍维奇得票56.32%获得胜利,再次当选为塞尔维亚共和国总统。今年1月25日,米已在塞议会宣誓就职。塞族利益的代表人物米洛舍维奇1941年8月20日生于塞尔维亚共和国波扎雷瓦茨。十八岁时加入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者联盟。在贝尔格莱德大学法律系就读期间和毕业后,曾从事学校党的工作和学联工作。1966年起先后担任贝尔格莱德市议会经济顾问、市老城区共盟主席和市银  相似文献   

12.
2009年11月世界大事综述如下: 一、卡尔扎伊连任阿富汗总统。2日,阿富汗“独立选举委员会”宣布取消总统第二轮大选,现任总统卡尔扎伊连任。1日,卡尔扎伊竞选对手阿卜杜拉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由于选举公正性无法得到保障,他将不参加第二轮选举;不过,阿卜杜拉并未向其支持者发出抵制大选的呼吁。卡尔扎伊当选后,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突访阿富汗,分别与卡尔扎伊及阿卜杜拉举行会晤,表示联合国将继续支持阿富汗的发展与政局稳定。阿舆论普遍认为卡尔扎伊当选意味着阿长达两个半月的选举风波结束,卡尔扎伊与阿卜杜拉未来可能在权力分享上达成妥协,  相似文献   

13.
大选后的日本政局走向马俊威日本大选结束后,桥本龙太郎于11月7日再度当选日本首相,维持了4届达3年3个月之久的多党联合执政的局面被打破,自民党重新单独执政,日本政界进入保守势力主导的新阶段,政治右倾化倾向加强。一、日本政治力量新变化大选后日本政界基本...  相似文献   

14.
"3·11"后的欧洲及欧美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4年3月11日发生在西班牙的恐怖袭击事件,可谓同“9·11事件”一样令世界震惊。这种震惊不仅仅在于它是二战后西班牙乃至欧洲死伤最为惨重的一次恐怖血案,还在于“9·11”后令欧洲担心因而力图加以防范的事情终于还是发生了。作为欧洲大家庭重要一员的西班牙,其发生的这次恐怖血案自然会对欧洲产生重大的冲击和影响;而作为伊战中美国在欧洲的“铁杆”之一却因大选换届导致与美“分道扬镳”的西班牙,由之产生的影响显然不会仅仅局限于欧洲。那么,人们不禁要问:这次恐怖血案就欧洲而言意味着什么?是痛定思痛后的从长计议?还是走美国式的“以暴制暴”路线?就欧美关系而言又意味着什么?是嫌隙尽消一致对外?还是分歧依旧同调不同路?北约、欧盟“双扩”无疑令人对这些问题更为关注。为此,本期我们特邀请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的六位专家举行对谈,试图找寻出答案。当然,一次对谈很难让您完全释惑,但果真能给您些许的启发,就是我们的收获。  相似文献   

15.
1986年1月14日,危地马拉基督教民主党总书记比尼西奥·塞雷索·阿雷瓦洛就任总统,结束了自1954年以来军人在这个国家长期统治的局面。这是继1984年5月萨尔瓦多基督教民主党领导人何塞·纳波莱昂·杜阿尔特当选总统后,中美洲国家中第二个基督教民主主义势力获胜的国家。此后不久,在哥斯达黎加总统选举中,基督教社会团结党的拉斐尔·安赫尔·卡尔德隆仅以微弱的少数败给民族解放党候选人,未能当选为总统。上述事实说明,随着中美洲“民主化进程”的发展,基督教民主主义势力作为一种引人注目的政治力量已经登上中美洲的政治舞台,对中美洲民族民主运动的发展产生了  相似文献   

16.
2007年5月6日,在法国总统选举第二轮投票中,“人民运动联盟”候选人尼古拉·萨科齐以53%的得票率战胜社会党候选人罗雅尔,成为法兰西第五共和国的第六位总统,并于5月17日开始了他的五年任期。爱丽舍宫迎来了二十九年来最年轻的主人、首位二战后出生的国家领导人和第一位移民后裔总统;而这一切,都标志着法国一个崭新政治时代的开始。  相似文献   

17.
2月6日泰国举行大选,总理他信·西那瓦领导的“泰国人爱泰国人党”(RTR,简称“泰爱泰党”)获得众议院500个席位中的377席,成为泰国自1932年实行君主立宪制以来第一个占有绝对多数议会席位的政党。3月9日,他信在新一届国会下院中当选为泰国第24任内阁总理,成为泰国历史上首位蝉联的民选总理。3月11日,泰爱泰党单独组阁,再次改写泰国70多年多党联合执政的政治历史。这对于泰国的团结统一、经济开放和发展都具有积极的意义,但却被少数泰国和西方国家的传媒形容为泰国“政治民主的倒退”。实际上,在过去四年中,他信也因为施政中频频失误而不时…  相似文献   

18.
1998年2月16日—3月7日,印度第十二届大选分四阶段进行。竞选主要在印度人民党、国大党和联合阵线之间展开,争夺人民院545个席位中的543席(两席由总统指定英印混血儿担任)。结果印度人民党及其联盟获得252席(其中印度人民党178席),比1996年上届大选多43席;国大党及其联盟获得171席(其中国大党141席),比上届大选多28席;联合阵线获97席,比上届大选少了41席;独立人士获19席。与上届一样出现“悬浮议会”,仍然没有一个政党  相似文献   

19.
解读“颜色革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颜色革命”的由来与特征2003年11月2日格鲁吉亚国会大选结束后,反对党领导人萨卡什维利因不满选举结果,带领数千抗议者手持玫瑰走上街头,要求时任总统谢瓦尔德纳泽下台,被媒体称之为“玫瑰革命”。自此拉开了独联体国家和中亚地区“颜色革命”的序幕。一年之后,乌克兰爆发了“橙色革命”。近10万反对派支持者带着橙色栗子花作标志,在首都基辅举行抗议活动,谴责总统选举舞弊。2004年12月31日,乌克兰总理亚努科维奇被迫宣布辞职,反对党领导人尤先科当选为新一届总统。2005年3月,吉尔吉斯斯坦反对党指责政府在议会选举中有重大舞弊现象,…  相似文献   

20.
克林顿总统在1996年11月5日的大选中获得379张选举人票,以压倒多数击败共和党候选人多尔(仅获得159张选举人票)当选为美国第42任、53届总统。他是获得连任的最年轻的总统,也是民主党总统52年来第一次获得竞选连任。现将这次大选的特点、克林顿获胜的缘由及其政策趋向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