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最近20年来国内外有关生物检材中百草枯的提取、净化及定性定量分析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从而为进一步研究百草枯中毒的分析检验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分析尿和血中除草剂百草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建立尿和血中百草枯的离子交换固相萃取-气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方法。方法尿样加内标乙基百草枯,用732阳离子交换树脂提取;血样加内标乙基百草枯,用三氯乙酸凝聚蛋白质后取上清液用732阳离子交换树脂提取。提取物用硼氢化钠在水溶液中碱性条件下还原,还原物用有机溶剂提取进行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分析。结果尿和血中百草枯的提取率分别为76%和74%,检测限分别为2ng/mL和10ng/mL,尿添加百草枯100ng/mL和血添加百草枯500ng/mL水平的回收率分别为99.6±5.6%和99.3±7.6%(Mean±CV)。结论本文建立的分析方法灵敏度高,能够满足中毒致死案件检验及临床毒物检验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HPLC法测定百草枯急性中毒大鼠的体内分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口服百草枯急性中毒大鼠体内分布进行测定。方法以200mg/kg剂量百草枯给予Wister大鼠灌胃,4h后脱臼处死,解剖取脑、心、肝、脾、肺、肾、胃、盲肠、肌肉等组织,应用固相萃取法提取,液相色谱法测定各器官组织中百草枯含量。结果各组织经检验,均检出百草枯;组织间百草枯含量(μg/g)相差明显,其中最高为胃(231.47±129.10),其次为盲肠(87.08±39.86)、肺(22.73±10.20),最低为心(2.01±0.36)。结论百草枯口服给药后组织分布较为广泛,除胃、肠外各脏器中以肺浓度最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基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析百草枯中毒模型小鼠血清代谢谱的变化,研究其代谢组学特征及其密切相关的代谢产物,探讨其分子机制及特征代谢物的潜在临床价值。方法灌胃30mg/kg百草枯建立百草枯中毒小鼠模型,应用GC-MS技术对血清样本进行检测,对检测结果应用主成分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进行模式识别,然后通过变量重要性因子、t检验,结合数据库检索筛选出具有显著差异的代谢物。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血清中的肌酐、脯氨酸、柠檬酸、琥珀酸、牛磺酸、苏糖酸、富马酸、甘氨酸、磷酸甲酯含量增加(P 0.05),而软脂酸、生育酚、色氨酸和6-磷酸葡糖酸含量减少(P 0.05)。结论通过对百草枯中毒模型小鼠血清代谢组学分析,证明代谢组学方法用于百草枯中毒研究是可行的,找到了与百草枯中毒密切相关的代谢信息,有助于阐明百草枯中毒机制。  相似文献   

5.
LC/MS/MS法测定生物组织中百草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建立LC/MS/MS检测生物体液中百草枯方法。方法弱阳离子交换固相萃取小柱提取剂,应用LC/MS/MS法对生物样品中百草枯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经该方法测得百草枯的最小检出限为10ng/ml血(S/N≥3),线性范围为0.02~20μg/ml。结论该方法快速、灵敏、准确,适用于生物检材中百草枯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生物体液中百草枯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目的建立HPLC检测生物体液中百草枯方法。方法弱阳离子交换固相萃取小柱提取,水溶性正相液相色谱分析,结合保留时间和紫外光谱对样品中百草枯进行定性。结果经该方法测得百草枯的最小检出限为10ng/m l血(S/N≥3),线性范围为0.1~10μg/ml。结论该方法快速、灵敏、准确,能有效祛除复杂生物基质中杂质干扰,使待测组分获得满意的峰形,适用于生物检材中百草枯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液中的百草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正> 百草枯又名对草快、克无踪,为联吡啶类化合物,合成于19世纪,最初用作化学指示剂,1962年开始作为除草剂广泛使用。百草枯属中等毒性农药,大鼠口服LDS0为57mg/kg,人口服致死量约为3.0g(中国中毒控制网nncc.org.cn)。百草枯可经皮肤、呼吸道及消化道吸收,通过血液循环几乎分布于所有组织和器官,肺中浓度较高,中毒机理与超氧阴  相似文献   

8.
百草枯类似物的合成及其还原产物GC/MS确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为实现百草枯在GC/MS或GC上精准定量,必须加入百草枯类似物作为内标。方法用联吡啶和碘代乙烷(碘代异丙烷)反应,自主合成了乙基百草枯和异丙基百草枯,并考察了百草枯类似物用硼氢化钠还原后的多种产物。结果确证了百草枯类似物的各种还原产物。主产物除了完全还原产物之外,也包括含有一个双键的还原产物。本文介绍了自主合成乙基百草枯和异丙基百草枯的方法,考察了它们作为百草枯内标的可能性。结论乙基百草枯和异丙基百草枯作为内标物为生物样品中百草枯定量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生物检材中百草枯的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方法,研究百草枯灌胃染毒致死的大鼠动物模型。方法大鼠以1/2 LD_(50)剂量灌胃染毒,分别于染毒后0.5h、2h、4h、8h、12h、24h、48h、72h处死解剖,采集心、肝、脾、肺、肾、脑、肌肉、膀胱和胃组织,UPLC-MS/MS法定量检测各组织中百草枯。结果试验中大鼠灌胃后,4h以内胃是主要分布器官,胃中含量最多,其他器官中含量相对较低。4h内除胃以外的脏器含量变化不大,4h后胃内百草枯含量有所下降,除胃以外的脏器含量均升高。各组织与脑组织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百草枯在大鼠体内死后分布不均匀并且各组织含量随着时间变化有所改变。百草枯UPLC-MS/MS方法、口服染毒致死的动物模型、各组织分布规律可为甲百草枯中毒死亡案件提供检测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采用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方法检测血液、尿液和脏器组织中的百草枯。方法人血液、尿液和猪肺组织样品经三氯乙酸去除蛋白后,取上清用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和十二烷基硫酸钠处理过的C18小柱提取,提取物用硼氢化钠在碱性条件下还原,产物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外标法定量。结果生物检材中百草枯回收率为78%~87%,最低检出限为0.1μg/mL,在0.5~1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可对实际案例检材进行定量检测。结论本文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方法能满足中毒生物检材检验及临床毒物检验需要。  相似文献   

11.
<正>1案例资料例1陈某(男,41岁)口服百草枯原液3h后入院。检查见面色发青,双瞳孔不等大,口唇发绀。1h后口吐白沫,呼吸困难,肢体抽搐,心跳骤停、抢救无效于服毒后约7h死亡。尸检见气管内有少量淡绿色液体,肺局部萎陷,胃和小肠内见绿色液态物,胃粘膜广泛点状出血,尿液呈淡绿色。病理组织学检验主要  相似文献   

12.
硼氢化钠氯化镍还原-GC/TSD法检测血液和尿液中百草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建立血液和尿液中百草枯的还原反应-GC/TSD分析方法.方法 生物样品经氯化钠盐酸溶液与氯仿-乙醇混合溶液去除蛋白后,上清液中目标物用硼氢化钠/氯化镍还原.乙酸乙酯提取.GC/TSD-热离子检测器分析.乙基百草枯为内标.结果 血液和尿液中百草枯检测限(S/N=3)分别为0.002和0.004μg/mL;线性范围0.050-30.0μg/mL,相关系数r分别为0.999和0.998,方法回收率均大于80%.结论 本方法准确、灵敏,重现性好,适用于体液中百草枯的检测.  相似文献   

13.
1案例资料 简要案情 某女,41岁,某日12时30分昏倒在路边,30min后送到医院,经吸氧、输液、心肺复苏等治疗,当日20时14分死亡.据调查,死者于当日12时左右,在附近农药店买了1瓶"百草枯"(180g,20%水剂). 尸体检验尸斑呈暗紫红色.瞳孔直径0.5cm,结膜未见出血点.食管内见50g墨绿色凝胶状物.  相似文献   

14.
在法医日常检案中,各种中毒的尸体经常遇到,百草枯中毒死亡的案例很少报道,现笔者将遇到的3例百草枯中毒死亡的案例报道如下。1案例资料案例1 2005年6月24日,腾冲县某村的熊某发现其长子杨某误食农药百草枯中毒,熊怕无法向外出打工的丈夫交代,自己也服农药百草枯自杀,遂用汤匙将农药百草枯灌喂其小女。后被发现送医院抢救,熊某抢救无效于6月27日死亡。尸检见口唇青紫,指甲青紫,口腔粘膜及舌头上有烧灼腐蚀痕迹,尸体及衣服上染有绿色药液,解剖见胃粘膜广泛出血,尸体胆囊呈绿色,尸体血液不凝,内脏变化不明显。未进行病理检查。案例2 2005年8月…  相似文献   

15.
<正> 摄入百草枯后,在不同时间死亡的尸体上提取了所有的实质性脏器并作组织病理学方面的检验。检验结果如下: 在一天内死亡的尸体:肺水肿,急性肾小管坏死,肾上腺皮质凝固性坏死和出血,肝小叶中央脂肪变和灶状出血,在许多器官可见有血管内皮脱落和血栓形成。这些发现似乎描述  相似文献   

16.
离子对SPE—HPLC法检测生物检材中的百草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Wang RH  Su SM  Qin GM 《法医学杂志》2005,21(2):121-123
目的建立生物检材中百草枯的简便、快速、灵敏、可靠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方法生物检材酶解后,用以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和十二烷基硫酸钠预处理过的C18固相柱萃取,HPLC/DAD进行分析。结果回收率81%~94%,检出限为1ng·mL-1,线性范围50ng·mL-1~1mg·mL-1,结论此方法适用于中毒生物检材中百草枯的检测。  相似文献   

17.
<正> 众所周知,模拟实验和体内实验都证实了百草枯在肺里会积累。但它在肌肉里的分布还不清楚。目前正在研究按200mg/kg的剂量给老鼠口服百草枯后,肌肉在百草枯代谢动力学中所起的作用。老鼠口服剂量200mg/kg的百草枯后,血浆中分布图的特征为:开始迅速上升,接着迅  相似文献   

18.
饶典荣  胡俊峰 《刑事技术》2007,(4):51-51,38
精液及精斑是常见的生物物证,精斑的确证主要有3大类方法:形态学检查、免疫学检验及生化分析,而形态学检查是认定精斑存在最简便、可靠的方法[1]。在实际检案中,笔者总结了一种简单实用的精子快速检出方法———双面胶带法。介绍如下:1设备与材料1.1器材双面胶带,载玻片,盖玻片,分离针,吹风机。1.2试剂染色Ⅰ液(酸性品红液):将媒染剂硫酸铝5g溶解于100ml煮沸的蒸馏水中,再加0.1g酸品红于溶液中进行搅拌,使之充分溶解。染色Ⅱ液(苦酸靛蓝胭脂红液):取靛蓝胭脂红1g,置于饱和苦味酸溶液300ml中进行溶解,过滤后使用。1%的盐酸溶液,95%乙醇溶液,…  相似文献   

19.
印文与书写字迹交叉笔画先后顺序的消色差显微检验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印文与书写字迹交叉笔画先后顺序的检验,一直是我国文件检验领域中未能很好解决的课题。对印文与书写字迹交叉笔画先后顺序的检验,常规采用放大镜及普通立体显微镜观察,或采用化学反应法、溶剂溶解法进行检验,效果均不很理想。1978年黄金铎、陈志卿提出用断层镜检法检验印文与书写迹交叉笔画的先后  相似文献   

20.
百草枯又名对草快、克芜踪,属灭生性除草剂。百草枯自投放使用以来,由于对绿色植物组织有很强的破坏作用,故成为农田除草用药的首选。近些年来用其投毒致农作物大片枯萎,人畜中毒死亡的案例在国内外频繁报道,且逐年呈上升趋势。因此,对百草枯中毒检测方法的研究受到法庭毒物学领域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