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一、概况 2005年的法理学研究取得了新的进展,发表了一批有分量的研究论著.这些研究继续深化了往年已经展开探讨的一些问题,比如法治问题、权利问题、法学研究方法问题、法律解释问题、法律体系问题、法律与全球化问题等,同时在法学理论与实践的互动过程中也开始研讨一些新的热点问题.本年度召开了几个富有成果的研讨会,主要有:我国学者所参加的在2005年5月召开的以"全球社会中的法律与正义"为主题的国际法哲学与社会哲学协会第22届世界大会;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在1月举办的"科学发展观与法制建设"研讨会;由北京大学法学院与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在5月联合举办的"法律的社会科学研究"研讨会;由清华大学法学院与德国法兰克福大学法学院联合召开的"全球化与法律现代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由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在10月举办的"中国法学的反思与前瞻学术论坛";在广州举行的中国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2005年年会;由中国人民大学法理论坛和法律与全球化研究中心在12月举办的"中国法律发展报告"研讨会.本年度出版的法理学方面的著作(包括译著)据粗略统计有40余本,公开发表的各类学术论文和文章大略有600余篇.  相似文献   

2.
[本刊讯]2010年8月4日由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人民法院出版社、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海南大学法学院共同主办的博鳌法学论坛暨第七届法官与学者对话民商法论坛召开,同时庆祝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成立10周年和《判解研  相似文献   

3.
7月15至16日,“中国视野下的《专利保护宣言》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此次会议由中国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中国人民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及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创新与竞争研究所联合主办,由北京阳光知识产权与法律发展基金会协办,由中国人民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院长、中国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会长刘春田教授主持。来自研究机构、司法及行政机关、企业的五十余位代表结合《专利保护宣言》的内容,共论专利制度的全球化与本土化。  相似文献   

4.
在社会快速发展与犯罪全球化的今天,中国法律制度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由香港中文大学法律学院与社会学系合办、港美中心和崇基学院赞助的“中国社会的犯罪、法律与司法———全球化挑战及本土回应”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7年3月16日至18日在香港中文大学举行,探讨中国刑事司法制度在全球化挑战下的改革之路。除香港本地学人之外,会议出席者还包括来自中国大陆、台湾地区、美国、澳洲与英国等国家和地区的近百名优秀学者,其中有前美国司法学学会会长费克诺尔教授、在有组织犯罪领域声名卓著的美国罗格斯大学司法学专家陈国霖教授、澳大利亚悉…  相似文献   

5.
任继圣男,1926年1月生,汉族,研究生,中共党员。众鑫律师事务所律师。从1949年9月起,在中国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学习;从1950年9月起,在中国人民大学外交系读研究生,曾任中国人民大学外交系助教、外交学院讲师;从1975年10月起,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国际法室副主任、副研究员;从1985年3月起,历任中国法律事务中心副主任、主任;1989年2月任中国法律服务(香港)有限公司总经理。1986年7月当选为第一届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副会长,1991年5月当选为第二届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长。离家泽男,1939年12月生,汉族,法学硕士…  相似文献   

6.
4月18日.“情势变更制度在建筑施工合同中的运用”学术研讨会暨建筑房地产法律实务研究所成立大会.在中国人民大学隆重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与《建筑时报》杂志社联合主办,来自最高人民法院、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全国律协、北京市高院、浙江省高院、青海省高院等部门的领导和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南政法大学等著名学府的学者及上海沪鑫律师事务所等知名律所的数十名律师应邀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7.
李国明 《中外法学》1999,(5):127-129
<正> 1999年6月18日至19日,北京大学港澳台法律研究中心与香港树仁学院中国法律研究学会联合在北京大学举办了“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实施两周年研讨会”。会议由北京大学港澳台法律研究中心主任肖蔚云教授和香港树仁学院中国法律研究学会会长蔡明达先生主持。来自内地和香港的三十多位专家和学者出席了研讨会。 研讨会围绕四个议题展开,包括中央与香港特区的关系、香港回归后在司法领域发生的一些问题、香港特区政府与立法会的关系、香港特区居民的权利与自由等。  相似文献   

8.
随着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相继建立 ,“一国两制三法系四法域”的格局在我国已经基本形成。建构科学、合理的中国区际刑事司法互助制度 ,已经成为中国四地立法机关、司法实务部门以及理论界共同关注的焦点。为了将法学理论与司法实务结合起来深入研究我国区际刑事司法协助的相关问题 ,澳门检察律政协会与国家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于 2 0 0 2年 4月 2 9- 3 0日在澳门联合举办了“区际刑事司法协助法律研讨会”。与会的刑事法学专家学者围绕有关区际刑事司法协助的诸多法律问题进行了热烈的研讨 ,提出了…  相似文献   

9.
以中国人民大学书报中心成立 45周年为契机而召开的“法学研究与法学期刊学术论坛”大会 ,旨在宣传、交流和改进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法律系列刊 ,同时为法学界和期刊界之间的交流提供平台 ,促进法学研究和法学期刊的共同繁荣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
“民法学与宪法学学术对话”纪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6年5月25日,中国人民大学宪政与行政法治研究中心和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共同举办了全国性的“民法学与宪法学学术对话”。这次对话受到全国民法学者与宪法学者的普遍重视,来自全国数十所教学、科研机构和有关国家机关的5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研讨,其中2  相似文献   

11.
沈菊生 《行政与法》2004,(11):81-84
如何对行政垄断进行科学分类,是反行政垄断必须解决的问题.目前我国理认界和法律实务界对行政垄断两种形态即地区垄断和部门垄断虽然有较为一致辞的认识,但因两存在较多的交叉重叠,也由于两者在然害性质和然害手段上基本相同,所以无论在实践上还是在理论上,两者的区分意义不大.  相似文献   

12.
刑法中“其他”及“等”略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刑法条文是以语言为载体来表达一定立法意图的.因而,刑法用语对于理解刑法条文之规定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刑法中大量的"其他"与"等"这些不确定内容词语的使用造成了刑法的确定性下降,对罪刑法定原则构成了威胁.本文以详细的统计数字为基础,考察了刑法中"其他"与"等"的使用情况、存在的问题;并对减少"其他"与"等"的使用、"其他"与"等"的解释权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鉴定启动的“令状主义”与“随意主义”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鉴定的启动是鉴定制度的核心内容.本文对世界各国鉴定启动模式的利弊和变化趋势以及鉴定启动的目的进行分析后发现,鉴定启动的法官控制模式更合符启动鉴定的目的,同时为克服法官控制模式启动鉴定的弊端,应当赋予当事人平等的请求鉴定权,并建立与之配套的技术顾问制度.  相似文献   

14.
关于"法律"一词是如何使用的,在中国的康熙时期和孟德斯鸠时期进行比较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它们之间存在间接而又重要的联系.经过比较,我们可以发现并且深入理解"法律"一词的"世界流通"问题,进而从新的角度理解中西法学关系.而知识社会学的方法对近代这段历史研究有着重要启发.  相似文献   

15.
姜明安 《法学家》2004,(1):13-15
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规定了一系列相应的重大措施.其中之一即是"转变政府经济管理职能".  相似文献   

16.
李兰英 《现代法学》2005,27(4):74-78
德国关于间接故意与有认识过失的合一论的主张与我国学者所提出的复合罪过的概念各有特定含义,“合一论”的罪过形式的出现有其特定的类型划分和观念为前提。复合罪过现象的原始含义不同于合一论。应该结合我国《刑法》分则的具体罪名来进行真正复合罪过形式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商标先用权的立法确认及其在司法实践中的适用,既体现了“使用”的价值得到了立法者和司法者的认可, “使用”在商标权取得过程中的地位藉此得到了明确,也充分弥补了我国商标注册制的缺陷与不足.但由于我国《商标法》相关规定的局限性,商标先用权在适用过程中仍然可能出现困难.为此,应当将对“商标”的保护延伸至“商业标识”,并强调商标的实际使用及其在先性而非其影响力,同时应当正确理解商标在先使用的主观状态.  相似文献   

18.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是尼采思想发展第三阶段中最为成熟的作品,尼采本人亦将其称作"第五福音书"。聚焦于该书第三卷,"论幻觉与迷"一章囊括了尼采思想殊为重要的三个方面,即在隐微术背景之下人的"上升"、"复返"、"形变"。本文通过梳理"论幻觉与迷"的内容意涵,管窥尼采思想的总趋势,从而对"上升"、"复返"、"形变"这三个形异而质联的概念形成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19.
20.
“警察”,“公安”与“治安”概念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兆端 《政法学刊》2001,18(4):34-36
"警察"与"公安"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警察"概念,既可以作名词用,又可以作动词用,指国家或政府中负责社会治安行政管理和刑事执法职能的专门机构、人员力量及其职务行为或实践活动过程."公安"概念是一个状态名词,指"公共安全"或"公共安宁",表示社会秩序安宁的状态."公安"概念如果不加"人员"、"队伍"、"机关"、"工作"等主语词,就很难说是指"警察".从现代社会治安实践与理论发展的趋势和要求看,我们必须在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上使用"治安"概念.我们在使用"警察"、"公安"与"治安"概念时,必须根据具体语言环境正确处理好科学规范与使用习惯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