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因生育中断职业是女性职业发展的一大障碍。对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数据的分析发现,政府、用人单位通过提供相应的生育保险和社会服务,家庭通过分担婴幼儿的照顾等对女性生育的支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女性的职业中断比例。针对当前政府和用人单位在女性遇到生育和职业发展冲突时支持明显不足的现状,应不断完善生育保险,降低女性生育成本,解除职业女性生育的后顾之忧;不断增强托幼园所建设尤其是社区托幼等公共服务支持,建立支持妇女就业的工作与家庭平衡机制,以降低女性因生育而中断职业的可能性,促进女性平等就业。  相似文献   

2.
影响我国女性就业参与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小波 《思想战线》2004,30(2):35-40
我国现有的女性就业水平、市场化与全球化进程以及劳动力市场供求与市场分割的现状构成了影响我国女性就业参与的宏观因素,同时,女性就业参与还受到家庭与自身的收入差异水平、女性教育与观念素质以及女性在婚姻、家庭与生育职责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现阶段,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不断加深,在出生率日渐下降,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的情况下,人口结构调整变得迫在眉睫。基于此,政府部门希望通过调整生育政策的方式,引导适龄人群在允许范围内多生育子女。对作为生育主体的女性而言,生育行为与职业发展的矛盾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这种情况下,如何保障女性的正常就业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文章结合相关理论基础,分析了生育政策调整对女性就业质量的影响,提出了现有生育政策下保障女性就业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的成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女大学生的学业成绩不低于甚至是优于男大学生,但在就业过程中却遭遇用人单位的歧视,致使女大学生在就业中处于劣势.就业单位歧视女大学生是理性计算的结果,招聘女大学生可能给单位带来额外的成本,解决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性别歧视,需要从法律和道德方面入手,但更要从经济方面入手,建立由社会分担女性生育成本,才能最终促进男女大学生的平等就业.  相似文献   

5.
《群众》2021,(14)
正女性是生育的主体。当前,我国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为1.3,长期低于2.1的世代更替水平。虽然,造成我国妇女生育意愿偏低有多方面原因,但不可否认地是生育—就业冲突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因素。据统计,我国女性劳动参与率达70%,在生育与就业艰难平衡下,一些妇女主动或被动选择放弃、减少或延缓生育。2021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的《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提出促进生育政策和相关经济社会政策配套衔接,其中特别强调要保障女性就业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女性比男性就业更困难。劳动力市场的性别不平等是我国劳动力市场分割的重要表现,许多学者对这个问题展开了研究。然而,从现有的资料来看,男女两性劳动参与决策的异质性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女性的选择权、婚姻家庭、教育与生育等都是影响女性劳动参与决策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研究这些因素对男女两性劳动参与决策的不同影响,揭示了男女两性劳动参与决策的异质性,从而阐明了在研究我国女性的劳动参与决策问题时重视男女两性的差别,尊重女性的禀性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北京市女职工劳动保护费用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北京市企事业单位女工劳动保护费用的调查,发现人均“女工劳动保护费用”高于“生育保险费”。生育保险制度正在从“企业生育保险”转向“社会生育保险”,而企业独自承担女工劳动保护费用从而影响女性就业的问题还没有引起社会的注意,本文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对女工劳动保护费用的分担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日本政府为促进妇女就业采取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扬 《中国妇运》2001,(5):44-45,23
M型就业是日本妇女的主要就业方式之一,虽然日本政府从来没有颁布过妇女M型就业的法律政策,但日本妇女的M型就业是世界上最典型的。M型就业是指由于结婚生育而形成的妇女劳动力率(劳动人口占15岁以上人口的比率)的变化,即女性毕业后参加社会劳动,到结婚育儿期退出劳动力市场,待孩子长大后再次进入劳动力市场,形成婚前就业的第一个高峰和育儿期后再就业的第二个高峰。由于这一变化曲线形似"M",所以国际上通常称之"M型就业模式",在日本也称为"中断型就业"。 日本妇女M型就业状况及其问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50多年间,日本妇女的M型就业模…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我国青年就业中的教育成本、机会成本、求职成本、风险成本、生活成本和社会保障成本等六个方面,分析了我国青年就业成本的主要形式和现状,指出了现阶段青年就业成本中存在的五个主要问题,并对青年就业成本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付立侠 《前沿》2012,(2):99-100
始于2008年的金融危机,其影响还在加深,长期以来的对外贸易顺差地位开始动摇,对外市场开始紧缩,以劳动密集型出口的企业,如纺织服装、玩具、食品等加工企业,受到极大影响,就业市场遭受经济危机冲击,且女性在这场危机中受到冲击最大。因此,解决女性就业、创业问题是关系到家庭生存、稳定和发展的大问题,其意义重大。本文借鉴中外相关经验,通过公权力运作和民间组织发展,为女性就业、创业探索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与传统算法相比,当代算法自主获取信息的能力显著提升,这给反就业性别歧视法带来了新的挑战。域外职场已经出现针对女性的算法歧视,中国也可能出现类似现象。现有的反就业性别歧视法主要包括"不打探""不考虑"和"不卸责"三项规则,这些规则均无法很好地应对算法歧视。有鉴于此,治标之策是在法律和技术上逐项完善现有规则,但是收效有限,并且可能有悖于鼓励算法研发和推广的产业政策;治本之道则是在国家、用人单位、女性劳动者及其伴侣之间公平分配生育成本,消除算法歧视产生的根源。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福建厦门市已育一孩职业女性的抽样调查,文章以微观人口经济学的成本-效用学说为分析框架,考察职业女性的生育效用感和再生育成本预估对其再生育意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前已育一孩职业女性对待二孩生育的总体意愿并不强;除了个人年龄、一孩年龄和一孩性别对其再生育意愿有显著影响外,对孩子工具效用和二孩优势效用的认同有助于提升职业女性的再生育热情,但是随着人们生育观念的转变,这些可以促进生育的影响并不能真正得以发挥,而对再生育后的职业发展成本和人际关系成本的预估则会显著抑制职业女性的再生育积极性,可以说,生育观念的转变和再生育成本加大是导致职场女性在二孩问题上呈现低生育热情的双重根源。  相似文献   

13.
权利具有时间性,劳动时间权利是其他劳动权利赖以存在的基础.相较于男性而言,女性在劳动时间分配上遇到了工作和家庭时间的冲突、工作时间和结婚或生育时间的冲突等多重障碍,女性的就业时间受到挤压.而现代法律所采用的线性时间观使与劳动时间相关的法律制度又表现为对女性的隐性歧视.本文从时间配置的性别差异这一问题出发,引用时间理论、生命周期理论和生命历程理论探讨女性劳动时间权利被挤压的因应策略.  相似文献   

14.
2011年底,国务院法制办公布了《女职工特殊劳动保护条例(征求意见稿)》,就女职工工作、产假和生育保险等问题广泛征求意见。此举引发了社会各界对女性生育权的关注,也让一些人对当下普遍存在的生育难、就业性别歧视等社会问题产生了新的担忧。  相似文献   

15.
2011年底,国务院法制办公布了《女职工特殊劳动保护条例(征求意见稿)》,就女职工工作、产假和生育保险等问题广泛征求意见。此举引发了社会各界对女性生育权的关注,也让一些人对当下普遍存在的生育难、就业性别歧视等社会问题产生了新的担忧。  相似文献   

16.
妇女就业是当今社会热点问题之一,大量妇女下岗失业,女性就业受到歧视是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究竟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认为“抓大放小,站稳脚跟求平等”不失为一种有效模式。在此,“大”即为就业机会的获得,“小”即为眼前待遇福利方面的平等...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年轻人生育意愿越来越低,这将对我国人口结构产生重大影响。基于皖南Y村的田野调研,从农民家庭内部视角探讨农村新生代青年生育意愿的转变逻辑。研究发现,生育成本提高是农村新生代青年生育意愿转变的直接动力,而生育价值观和生育决策权的变化则是其生育意愿转变的深层动因。生育成本包括女性生育成本和家庭教养成本两个维度。现代社会生育成本提高引发年轻农民生育意愿转变的关键在于,生育价值观和生育决策权经历了从家庭本位向个体本位的变迁。基于此,释放农民生育动力的关键在于通过相应政策支持降低家庭育儿成本,减轻家庭育儿压力。  相似文献   

18.
运用质性研究方法,文章深入探讨了全面二孩政策背景下影响城市女性二孩生育意愿的社会福利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当前社会福利政策的"去商品化"能力较弱,不足以缓解城市女性二孩生育所带来的经济压力,导致再生育意愿减低;老人和儿童照顾中的家庭化倾向对城市女性二孩生育意愿具有双向影响,并且出现了生育女孩的性别偏好;基于性别平等视角的社会性规制缺失使得城市女性陷入就业和生育选择的两难境地,从而影响其二孩生育意愿。为贯彻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应提升社会福利政策"去商品化"能力,确立发展型社会政策的价值理念和政策方向。  相似文献   

19.
面对下岗中女性比例越来越高的现状,有人试图以“阶段就业”来缓解这个问题,即象日本等国妇女那样,生育后回家抚育孩子,若干年之后重新就业。此建议可行否?去年下半年,上海市妇联特地组织了抽样问卷调查。调查对象有三,一是普陀、静安、松江等区县的下岗妇女,问卷量为1  相似文献   

20.
"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有利于促进人口均衡发展、体现政府信用、推动未来经济发展、促进家庭幸福。政策实施的困境主要有家庭经济的压力、女性就业的歧视、高龄产妇的生育风险、对社会的发展造成压力等。可以考虑从出台相关补助政策、制定保障女性就业权益的政策、关照高育龄妇女、增加相关的公共服务、扫清体制障碍来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