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国际社会的竞争、经济利益的互补以及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 ,是形成中、俄、日三国关系框架的综合因素 ;而中、俄、日经贸合作与政治协作之间发展的不平衡性 ,又为三国构建利益关系框架的进程带来了现实困难。在这种情况下 ,中、俄、日必须克服“冷战”思维 ,注意解决热点问题 ,在实现市场对接、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方面做出共同的务实性努力 ,才能推动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快速发展。同时 ,强化亚太经济圈的主体部位与核心作用 ,牵制美国建立单极世界格局的危险图谋 ,为国际政治与经济新秩序的形成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2.
冷战结束后,国际战略格局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大国关系也随之产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对国际格局形成了互动效应。本文以南亚的印度和巴基斯坦两国为研究对象,着重探讨冷战后,特别是90年代以来,美俄中三国在南亚问题上政策的异同,展望这一地区大国关系的互动前景以及对中国外交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中蒙俄三国政治合作、经济发展与人文交流存在不平衡现象。国家行为体之间的主体文化认同差异,以及对其他国家行为体文化认同、接受、理解与阐释的正面与负面评价,是导致国家间国际合作正面与负面走向的深层文化心理原因。建设中蒙俄经济走廊,人文合作及其文化认同是决定三国合作前景的重要因素。中蒙俄三国文化认同既存在差异,又存在共知基础。中蒙俄人文合作应遵循多元文化认同原则,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国际化平台及智库建设等方面加强交流与合作,为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提供人文基础和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4.
俄罗斯战略收缩及其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回顾二战后50多年来的世界史,虽不能说就是美(苏)俄的较量史,但美俄关系的升降的确影响了近半个多世纪国际格局的变化。俄外长伊万诺夫曾指出, “俄罗斯与美国的关系一直是决定世界政局的主要因素之一。”[1]2000年7月发表的俄《外交政策构想》也指出, “俄美的相互配合是国际形势好转和保障全球战略稳定的必要条件”。由此不难看出,俄美关系的每一次波动,都直接牵动着其他大国的关系,进而引起整个世界格局的重新洗牌。  相似文献   

5.
《现代国际关系》1994,(12):2-25
美俄关系研讨会纪要美苏关系曾是国际政治中的主导因素,苏联解体后已被美俄关系所取代。美俄关系与美苏关系有何不同,其性质和表现有何变化,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作用及影响怎样,发展趋势如何,国际问题研究人员和广大读者对此都十分关注。11月15日本刊编辑部邀请...  相似文献   

6.
美俄关系研讨会纪要美苏关系曾是国际政治中的主导因素,苏联解体后已被美俄关系所取代。美俄关系与美苏关系有何不同,其性质和表现有何变化,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作用及影响怎样,发展趋势如何,国际问题研究人员和广大读者对此都十分关注。11月15日本刊编辑部邀请...  相似文献   

7.
中国、美国和俄罗斯的亚太战略呈现选择性和进取性的特点,并出现了竞争因素上升的趋势。三国在多维度和复合型因素驱动下,正在进行新的战略筹划和投棋布子,力图在未来10年及更长远时期内的亚太格局中占据更加有利的战略地位。中美俄都是世界上举足轻重的大国,亚太地区的经济和军事活跃程度则居全球前列。三国的亚太战略和互动的影响远远超出地区范畴,影响到国际体系和国际秩序的发展方向。有鉴于此,需要超越传统意义上的大国博弈和地缘战略理论,以发展和创新的思维审视中美俄在亚太战略互动的实质,努力做到趋利避害,塑造更加有利于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潮流发展的国际环境。  相似文献   

8.
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导致国际格局进入大调整时期,世界政治经济中心迅速向亚太地区转移。出于应对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巩固大国地位、实现国内经济现代化任务、振兴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融入亚太一体化进程等多重考量,俄政界、学界近两年提出“转向亚洲”,其内容包括地缘战略转向、经济转向、平行转向三大部分。然而,俄亚洲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受其传统的欧洲国家身份定位、俄欧关系、俄美关系等制约,其“转向亚洲”将是有限度的和策略性的。  相似文献   

9.
中印俄三个国家都是后冷战时代国际政治棋局上的"棋手",出于国家利益的共同追求和国际战略目标的一致,上述三国在各个领域加强了合作.这种合作不仅符合中印俄的国家利益.而且有利于地区稳定和世界和平.在中印俄三边关系中,具有代表性的是能源领域的合作.  相似文献   

10.
俄石油管线走向变化与中日俄三国能源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球石油资源日趋紧缺的背景下,作为东北亚地区大国的中日俄三国通过合作建立各自能源安全保障体系的愿望日趋强烈。然而,近年来俄远东石油管线走向变化表明,中、日、俄三国的能源合作不会一帆风顺。分析俄远东石油管线走向变化的制约因素,建立健全有效的约束机制,趋利避害,推进三国能源合作健康发展,是摆在三国面前的一项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1.
The world economy,which has displayed unprecedented changes in the 21st century,has three characteristics: the collective rise of emerging powers,the escalating development of globalization,and the further deterioration of global imbalances. Internat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rket demand and supply,the balance of power between South and North,and world economic relations and world order are in a state of constant flux. In the next ten years,the world economy will follow a trend th...  相似文献   

12.
日本经济怎样掉进了美国设计的陷阱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 2 0世纪末期 ,过去一帆风顺的日本经济突然停滞 ,明明是世界最大的债权国 ,却只能目瞪口呆地看着世界最大的债务国美国把自己的财富掳走。日本的经济一筹莫展 ,而美国的经济却一步一层楼。美国人通过玩弄汇率就轻而易举地减少了自己的债务负担 ,同时还扼杀了日本的国力。日本人过去几十年在国际经济关系中几乎是不折不扣地采用美国的规则 ,却遭到如此的惨败 ,令全世界都为之震惊。为此 ,我们应该深入地研究 ,及早地引起我们的注意。  相似文献   

13.
世界新热点与全球治理新挑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进入21世纪,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快速推进和国际安全形势的深刻变化,各国在相互依存与合作不断深化与加强的同时,面临的共同挑战也愈益突出和严峻。尤其是近年来,太空、极地、气候等新热点问题升温,对现有国际规制和全球治理秩序提出了新的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14.
地缘环境、大国关系和经济需求是新世纪前影响印日关系发展的主要因素。新世纪印日关系发展的影响因素包括经济、政治、海洋安全和大国关系四个方面。除了经济发展模式的互补性外,新世纪两国之间有了新的经济价值和吸引力。共同谋求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和共同的西方民主价值观是两国靠近的政治动因,但其影响力在印日之间存在根本差别。在海上能源安全和航道方面两国需要相互借重,但有三点需要中国特别注意。美国是印日关系的密切的推动者,但其对印日的影响力是不同的。中国在客观上是印日关系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可以从内外两个层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The worlds that Matteo Ricci lived in—early modern Europe, Ming China and the pre-Westphalian international order—are vastly different from the world of the 21st century, when accelerated globalization binds China and Europe together as never before and when global international society is moving decisively beyond Westphalia. How much are the legacies of Matteo Ricci still relevant, 400 years on, to enrich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a and Europe in the 21st century? This paper starts with a brief overview of the civilizational encounters between China and Europe and the unfolding of their turbulent and often troubled relationship over the last four centuries of wars, collapse of empires, internal convulsions, nation-state building, scientific and industrial revolutions and great economic transformations. Against this historical narrative is the discussion of Matteo Ricci as a cultural agent, a knowledge broker and a practitioner of public diplomacy in fostering Sino–European relations in its nascent years. The paper argues that even in an increasingly globalized world, Matteo Ricci’s conception of culture, his wisdom about the power of knowledge and his practice of people-to-people diplomacy remain valuable in informing both China and the EU, two aspiring global players, in their search for a viable China–EU strategic partnership.  相似文献   

16.
新世纪以来,在中国经济开始新一轮高速增长的新形势下,中国确立了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提出了构建和谐世界的政治主张。中国和日本是东亚的两个大国,在世界上也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应该共同推动东亚和谐。为此,中日两国应该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在战略互惠关系下实现中日和谐。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中期以来,新的科学技术革命把人类带入了一个新的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快速发展。在世界经济和社会大发展的国际背景中,世界高等教育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各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也呈现一些共同的发展趋势。这主要表现在高等教育职业化、高等教育多样化、高等教育国际化以及高等教育的质量保障体系逐步完善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日俄关系的发展及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日俄关系是东北亚区域研究中的热点问题之一.日俄关系的发展直接影响着东北亚地区乃至亚太地区的和平与发展。跨世纪的日俄关系虽然有了新进展.新世纪之初的日俄经济合作也将开辟新的领域.但决定日俄关系发展的领土问题尚未解决.近期内日俄关系不会出现决定性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19.
In the paper, the formation and causes of world economic system and order are deeply analyzed. Professor Su quotes some experts o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o prove his arguments. In the last part of his paper, Dr. Su spends a lot to expound the world economic system and the rise of the developing world in the new century.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初,世界经济的各个领域都发生了质的变化,那些能有效利用自身客观因素的国家已经走上了自我发展的道路,而俄罗斯在这一背景下却表现出整体衰落的趋势。但是其高新技术综合体却依旧保持着较高的水平,专家队伍也有能力开展高水平的科技研究工作。可以说,正是高新技术综合体起着俄罗斯经济发展领头羊的作用,可以带动俄罗斯经济走出危机。建立创新型的现代化经济可使俄罗斯融入亚太经济空间中,而西伯利亚地区由于其特殊的地缘政治地位、巨大的自然资源潜力以及明显的科技潜力和人才潜力,将在这一过程中起到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