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7 毫秒
1.
自党的十六大报告从国家政策的层面首先提出民生概念以来,民生逐步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主题。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工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再次强调,要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政府工作的重要任务。从实践层面来看,各级政府亦积极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民生保障工作。  相似文献   

2.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针对百姓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提出了一项项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在今年的报告中,涉及民生的篇幅更长、政策更实、提法更新、标准更高、速度更快。一项项民生措施,汇聚成闪亮的民生新亮点。  相似文献   

3.
沈健 《群众》2011,(3):26-30
民生幸福,是刚刚结束的省“两会”的热门话题。李学勇省长在报告中强调:“民生是为政之本!”就业、住房、低保、医疗、教育、文化、交通、养老、助残、脱贫,政府报告中整整用了900字谈民生实事,字字关情。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了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战略部署,彰显了民生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保障和改善民生,搞好新时期的民生建设,必须树立和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观。这是对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与教训的深刻总结,更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5.
十八大报告高度关注民生问题,把改善民生作为社会建设的重点来部署和推进,描绘了一幅民生发展的幸福画卷。深入学习十八大精神,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主动作为,是新时期民政干部肩负的重要使命。  相似文献   

6.
李涛 《当代广西》2007,(22):11-11
十七大报告从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思想和经济民生的具体政策两个层面,全面论述和回应了广受关注的民生问题,在报告中,“民生”出现60多次。落实十七大精神,把改善民生当作“第一要义”和最大的“政绩”,执政者要做到“有情”、“有意”、“有心”、“有行”。  相似文献   

7.
孙以万 《公安教育》2008,(12):34-35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民生,通俗地讲,就是人民的生计。民生问题,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公安机关责无旁贷。当前,各级公安机关和广大公安民警,应进一步增强民生意识,从关注民生的“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以小见大,常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多办利民之事,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  相似文献   

8.
刘瑶 《人大论坛》2009,(2):14-15
“报告反映了中共贵州省委、省人民政府多年来始终高度关注民生,做到应保尽保。仅去年,省里民生投入就增长61.2%,城市、农村低保分别为20亿、10亿,新增解决近10户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是大手笔。这是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充分体现”、“整个报告体现了以人为本、关注民生、关心弱势群体的执政理念  相似文献   

9.
游新华  杭邦华  李克海 《群众》2008,(10):26-31
党的十七大报告突出强调关注民生、改善民生工作,标志着我们党执政理念的重大转变,促进了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民生工作。近年来,常州市委、市政府把改善民生作为执政理念之核心,坚持多元投入民生实事,创新思路化解民生难题,加强改善民生工作的长效机制建设。公交优先、公园免费开放、菜市场改造、老小区整治、住房保障全覆盖等,件件民生实事办到老百姓的心坎上,改善民生工作亮点纷呈,创造了许多鲜活的经验,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为我们提供了在一定区域范围内解决民生问题的“生动样本”。  相似文献   

10.
《世纪行》2013,(12):5-5
——聚焦民生改善。教育是民生之基,为抓好这一民生议题.今年6月,委员会就“加快建立高等教育质量评价标准和质量监测体系”开展了教育界别委员活动,赴武汉科技大学、湖北大学开展实地调研,形成调研报告报送全国政协及省委、  相似文献   

11.
中央政府致力于解决民生,是基于对人民群众主体地位的尊重,更是“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的具体体现;全国人大代表讲民生、议民生,为中央政府决策落到实处建言献策,体现的是人民当家作主权利的实现和对公平正义的坚定追求。在福建代表团驻地的中国职工之家,本刊记者就温家宝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民生新政的亮点,专访几位人大代表,从他们用百姓的视角关注民生的见地之中,可窥视他们忠实地为人民履职的拳拳之心和民生情愫。  相似文献   

12.
杨欣  吕建全  王晓亭 《前进》2009,(5):48-49
党的十七大被誉为“关注民生的盛会”,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更应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随着山阴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高起点回应百姓的民生期待无疑成为县委、县政府工作的着力点,成为改革发展成果为广大群众共享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七大报告对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进行了全面部署,提出了“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的重大战略任务。各级公安机关和广大公安民警全面贯彻落实这一重大战略任务,加快推进公安工作向纵深发展,一是要深入解读十七大报告对改善民生的重要论述,深刻认识公安机关在新的历史时期的重大职责和庄严使命;二是要牢回确立改善民生的新要求新理念,进一步建立健全公安机关的管理服务机制;三是要紧紧围绕当前改善民生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全面提升公安机关的管理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4.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温家宝总理延续其风格,继续送出“民生大礼包”,民生仍是“两会”的重头戏。民生是贯穿温家宝总理政府工作报告的关键词。这份朴实的报告为群众送上了4778亿元的民生“大礼包”。  相似文献   

15.
十八大报告提出,“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相比5年前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十八大报告中对于社会建设的思路更加清晰、社会管理的任务更加明确、创新管理的要求也更为迫切。十八大报告着眼于全面推进社会建设、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第一次鲜明提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6.
2012年9月下旬,经过几个月的深人调研、协商探讨、充分论证,一份沉甸甸的调研成果——《民生龙岩调研报告》正式出炉,提交给市委、市政府决策参考。这是龙岩市政协关注民生、  相似文献   

17.
《江西政报》2007,(11):40-42
为落实全省“民生工程”,根据《中共江西省委、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认真解决群众当前关心的几个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的意见》和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民生工程”各项任务,今年6月,省政府对各设区市“民生工程”实施进展情况集中进行督查。  相似文献   

18.
公共服务均等化:社会和谐的基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甄君飚 《创造》2007,(11):75-77
“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十七大报告中,这几句朴实而带有先贤理想色彩的郑重承诺,让百姓惊喜地发现:十七大是一场“民生的盛宴”。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表示,把“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注重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可以预见,“公共服务均等化”这个关平民生的大话题,将是未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19.
杨柔坚  杨成功 《群众》2011,(12):82-83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民生”的概念,要求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审计法》、《审计法实施条例》明确规定审计要保障社会健康。保障社会健康发展的核心就是要重视民生、关注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作为经济社会运行的“免疫系统”,审计可以为政府解决民生问题提供决策依据、为维护人民群众利益当好坚强卫士。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七大报告一个非常突出的亮点,就是提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这预示着一个民生政治时代已经到来,意味着中国人民将在社会历史发展的新起点上获得前所未有的福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