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三个慎用"是指公安机关在群体性事件处置中必须慎用警力、慎用武器警械与慎用强制措施.公安机关必须准确把握"三个慎用"的内涵,并不断总结工作经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维护好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2.
网络群体性事件警务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网络普及率不断提高、网络影响力不断增强的网络时代,公安机关如何应对不断发生的网络群体性事件成为一个新课题。对此,公安机关应当正确认识、高度重视网络舆论,通过完善网络平台建设,加大网络监管力度。在事件的处置过程中,应坚持"三可三不可"和"三个慎用"两大原则,即"可散不可聚、可解不可结、可顺不可激";"慎用警力、慎用武器警械和慎用强制措施"。要科学合理调用警力,着重现场处置和事后处置,以提高公安机关应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人民警察警械和武器的准确使用,是制止和打击违法犯罪的需要,是保护社会公共利益和公民合法权益的需要,也是有效维护人民警察自身合法权益的需要。本文从使用警械武器的法定事由、应遵循的原则以及合法使用警械武器的具体要求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充分的论证,旨在提高人民警察使用警械武器的合法性与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我国基层警械武器存在着枪支杀伤力大、警械的制服性、约束性效果有限等问题。民警在执法中往往只有两种选择,即要么不使用杀伤性武器,要么使用杀伤性武器,没有回旋余地,以至于警察在使用武力强制手段时犹豫不决,不敢开枪,对警察的自身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使用泰瑟枪既可以避免伤害嫌疑人又可以使嫌疑人快速丧失抵抗能力,能够减少基层民警伤亡和避免伤及无辜群众,更好地处置非对抗性群体性事件,减少因警察不当开枪造成的负面舆论。因此,我国警察应该借鉴国外警方的做法,给基层警察配备泰瑟枪,为保障我国公安基层民警执法安全,减少伤亡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5.
通过使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以及数理统计法对山西省公安民警依法使用警械和武器的培训、使用、管理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山西省公安民警对加强依法使用枪支的培训需求最大,训练场所和武器不能满足培训需求,培训机制严重不合理。主要问题是培训时间短,培训频率低;警械武器使用管理中警械武器的保管、使用申请程序、申请时间不科学,影响警务实战的需要;警械武器的使用率低,实战能力低,警械武器使用意愿低,存在心理隐患。  相似文献   

6.
非利益人员参与的群体性事件,本身具有较强的反社会性,社会敌意行为又将群体性事件升级为人民内部矛盾中最危险的一类。在处置中警察权力由于模糊定位使权力运行受限,警察权力使用的正当性受到质疑,以及使用警力助长的腐败专横使警察处于尴尬境地。因此,厘清警察在群体性事件中的职责,规范警察权使用的合法程序,处置中坚持“三个慎用”,是公安机关处置群体性事件必须明确的重要问题和应该坚持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7.
人民警察配备、使用警械和武器问题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公安工作实践中,人民警察配备、使用警械和武器既是一项法定权力,又是其履行职责、维护社会治安的需要。但是,实践中由于在配备使用警械和武器方面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严重影响了人民警察执法的效果。为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必须研制、开发新型警械,加大依法配备、使用警械的力度,严格依法配备武器;进行严格的实战训练,并注意对警察心理素质的调适;完善人民警察配备、使用警械和武器的相关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8.
依法使用警械、武器是人民警察的权力,但是违法使用警械、武器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如果触犯刑律构成犯罪的,就要承担刑事责任。根据刑法的规定,人民警察违法使用警械、武器的行为具备了犯罪构成的要件,应当追究其刑事责任。  相似文献   

9.
为了确保人民警察正确行使使用警械、武器的权力,法律、法规规定人民警察违法使用警械、武器,造成不应有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此行为构成犯罪的要件是:客观方面:人民警察必须有违法使用警械、武器的行为,并且造成不应有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主观方面,是故意或过失。对于人民警察违法使用警械、武器的行为,应当根据不同情况确定罪名:不正确履行职责的行为,应定玩忽职守罪;从事非警务活动,根据行为特点确定相应的罪名。  相似文献   

10.
枪支是人民警察专配的、震慑与制服违法犯罪嫌疑人的直接工具和保护执勤的公安民警的有力武器。目前对武器的管理虽然可以避免滥用武器警械事件发生,但容易造成公安民警不必要的伤亡,也会降低公安民警在紧急情况下使用枪支的意识和技能。  相似文献   

11.
慎用强制措施原则的提出背景是我国当前群体性事件频发。在群体性事件警务处置中,应当坚持慎用强制措施特别是慎用逮捕等限制人身自由的羁押措施。结合大多数西方国家的先进做法,在群体性事件处置中,应多采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措施,逐步实现从"羁押为主"向"保释为主羁押为辅"的转变。同时,在群体性事件警务处置中,应当注意发挥调解、和解的功效,为群众提供一个正常表达利益诉求的渠道和社会冲突解决机制。  相似文献   

12.
群体性事件是社会矛盾凸显的产物,其根本性质是人民内部矛盾。其突出特点表现为利益关联的复杂性.手段方式的多样性,时空影响的效仿性,不易根治的反复性。对群体性事件的处理原则是预防第一,化解为主。对群体性事件要准确把握处理时机,坚持党委政府领导靠前处置的原则,坚持慎用警力、用警必胜的原则。另外.事件平息后,要扎实、深入地做好善后工作。  相似文献   

13.
配备、使用警械和武器是人民警察的法定权力,目前存在不敢配备、使用和违法配备、使用枪支的问题。建议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科学长效的监督管理机制、加强使用警械、武器实战技能与运用法律法规能力的培训。  相似文献   

14.
在招录培养体制改革背景下,公安院校对公安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改革和调整,警械和武器使用课程在教学改革中因一些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影响了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从教材、师资力量、教学模式、训练环境条件等方面出发,结合实战经验,对警械和武器使用教学改革的困境进行剖析,并提出对策和建议,以期为促进教学改革、提高警械和武器使用课程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自媒体时代对警察合法、规范使用武器提出了更高要求。当前的《警察武器使用》《公安机关人民警察佩戴使用枪支规范》教学内容还不能解决警察实战中开枪的关键问题,这些问题影响着民警武器使用效果,改革势在必行。为此,根据国际上先进的警察训练理念和发展趋势,提出了优化警察武器使用训练五个阶段的设想:第一训练阶段以警械、武器基本操作为主,优化武器使用训练内容,将使用武器的法律规定作为训练的有机组成部分;第二阶段加强彩弹对抗训练;第三阶段加大近距离和弱光情景的实战训练;第四阶段警组配合,警械、武器转化实战对抗阶段;第五阶段想定对抗阶段。  相似文献   

16.
自媒体时代对警察合法、规范使用武器提出了更高要求。当前的《警察武器使用》《公安机关人民警察佩戴使用枪支规范》教学内容还不能解决警察实战中开枪的关键问题,这些问题影响着民警武器使用效果,改革势在必行。为此,根据国际上先进的警察训练理念和发展趋势,提出了优化警察武器使用训练五个阶段的设想:第一训练阶段以警械、武器基本操作为主,优化武器使用训练内容,将使用武器的法律规定作为训练的有机组成部分;第二阶段加强彩弹对抗训练;第三阶段加大近距离和弱光情景的实战训练;第四阶段警组配合,警械、武器转化实战对抗阶段;第五阶段想定对抗阶段。  相似文献   

17.
民警在执行职务过程中使用警械和武器行为是一种依照法律实施的职务行为,与公民的正当防卫行为在性质上存在着区别。应当依照刑法和(条例》来判断其行为的合法性。民警违法使用警械和武器造成一定后果的,依法应当承担刑事责任或行政责任。  相似文献   

18.
群体性事件是一种古老却依然炽热的社会现象。群体性事件的屡次爆发已凸显出在刚性体制内解决该问题的局限性。柔性化处置具有理论和现实的可行性。应该创新以人为本的政府管理模式,健全多渠道利益诉求表达机制,构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建立社会稳定风险防控和评估机制。还需坚持法治原则和慎用警力原则。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的群体性事件呈现出规模大、数量多,主体分布广泛等特征,群体性事件的社会动因在于社会贫富差距加大、干群关系紧张、群众利益受损等。群体性事件一般具有突发性、复杂性、失范性等特征,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或人员伤亡,破坏社会稳定。在处置群体性事件中应注意从制度设计上保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坚持信息公开原则,慎用警力,与群众进行沟通。  相似文献   

20.
针对近期发生的“10·28”、“3·01”和“4·30”等严重暴力恐怖袭击事件,公安部制定了《全国公安机关开展依法使用武器警械专项训练活动实施方案》,根据公安部政治部人事训练局要求,5月12日至23日,武汉市人民警察培训学院连续了举办两期全国公安机关依法使用武器警械专项训练教官培训班。来自宁夏、新疆、重庆和湖北等省、市、自治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公安局的196名学员,顺利完成了各项培训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