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治安管理信息化是今后一段时期内治安管理工作的总体发展方向,而其主要内容是构建和完善符合“信息主导警务”理念的治安情报信息工作机制。为此,必须牢牢把握治安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方向,进一步明确治安情报信息工作机制的主要目标;牢牢把握治安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主要特征,进一步完善治安情报信息工作机制的基本功能;牢牢把握治安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实质内涵,进一步完善治安情报信息工作机制的运作环节;牢牢把握治安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客观进程, 进一步完善治安情报信息工作机制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2.
构建经济犯罪预警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构建经济犯罪预警机制必须以情报信息为重点,以执法协作为基础,构建多层次、实用型、立体化的情报信息网络体系,搭建以网络主体为基础的经济犯罪预警信息平台,实现以情报信息主导决策、引领实战、指导防范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针对鄱阳湖水域治安呈现出一体化新态势,以协同效应和互补效应为理论基础,从水域警务协作中隐性资源和可见资源的角度,分析水域警务协作中存在的水域情报信息缺乏互享、执法办案缺乏互助、治安管控缺乏互动、突发事件缺乏互应、重大安保缺乏互援、警务培训缺乏互补等重点问题。提出建立水域情报信息互通共享机制、执法办案互查共破机制、治安管控互动共防机制、安保任务互帮共助机制、突发事件互援共处机制、重点人员互监共控机制、警务培训互研共用机制等深化路径。  相似文献   

4.
当下,应建立起治安形势评估指标体系;建立专业化治安情报系统,强化谋略预警机制作用;以人、地、物、事件、组织五要素为纽结,全面加强治安行政管理;建立起高密度的动静结合的110报警网络和快速处警系统;建立动静结合的立体型城市治安巡逻和查禁体系;建立行业协会管理为主体的行业自律、行业治安、行业服务系统;建立以主流媒体为核心的治安防控情报信息的采集和传播系统;建立对闲散、不良和违法犯罪青少年的社会帮教系统;建立以重点要害单位和标志性建筑为核心的单位内部治安防范系统;建立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的治安防控体系。  相似文献   

5.
当下,应建立起治安形势评估指标体系;建立专业化治安情报系统,强化谋略预警机制作用;以人、地、物、事件、组织五要素为纽结。全面加强治安行政管理;建立起高密度的动静结合的110报警网络和快速处警系统:建立动静结合的立体型城市治安巡逻和查禁体系;建立行业协会管理为主体的行业自律、行业治安、行业服务系统;建立以主流媒体为核心的治安防控情报信息的采集和传播系统;建立对闲散、不良和违法犯罪青少年的社会帮教系统;建立以重点要害单位和标志性建筑为核心的单位内部治安防范系统;建立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的治安防控体系。  相似文献   

6.
快速反应机制通常是指公安机关获取各类治安信息后而采取的各种紧急应付治安问题的处置措施。要有效地建立和运用快速反应机制,应先明确其目标定位,再在建设中搞好两个基本要素:基础性要素即子系统建设和建设性要素即运作程序和“软件”建设。  相似文献   

7.
网格化专业巡逻是对巡警本质认识的理性回归,需要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合理适用。其基础工作主要是研究应对街面治安特点的勤务模式,完善情报信息的主导作用和快速反应机制建设,以真正控制街面动态治安。同时网格化专业巡逻模式的基础建设还要加强多项配套制度的建设。  相似文献   

8.
农村治安防控体系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投入不够,公安机关治安防范职能未能有效发挥;控制弱化,农村基层政权建设有待加强;管理松散,帮教改造措施亟待落实;渠道不畅,情报信息工作难以适应现实斗争的需要.必须增加治安防范的投入;狠抓基层政权组织建设;健全和完善社会改造和帮教机制;强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完善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切实维护农村治安稳定,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标本兼治".  相似文献   

9.
农村治安防控体系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投入不够 ,公安机关治安防范职能未能有效发挥 ;控制弱化 ,农村基层政权建设有待加强 ;管理松散 ,帮教改造措施亟待落实 ;渠道不畅 ,情报信息工作难以适应现实斗争的需要。必须增加治安防范的投入 ;狠抓基层政权组织建设 ;健全和完善社会改造和帮教机制 ;强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完善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切实维护农村治安稳定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标本兼治”。  相似文献   

10.
远城区治安防范机制建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因为远城区治安问题的类型、表现形态等有别于中心城区,因此其治安防范机制构建要从完善以派出所为基础的治安巡防机制入手,实行“警务联勤”模式,落实“驻村警务”机制,创建基层基础情报信息网络,并且要建立适合远城区警务工作的考核奖惩激励机制,力求实现防范理念、防范成效、民警素质、警民关系和公安工作等“五个突破”。  相似文献   

11.
公安情报信息工作是整个公安工作的根基。就目前来看,公安情报信息工作还存在一些制约发展的不利因素。对此,必须以公安基层基础建设年为契机,大力加强公安情报信息工作,构建跨警种、跨地区的公安大情报信息系统格局,以切实发挥公安情报信息在公安实战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构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要夯实公安基础工作,完善巡逻防控网络、信息网络和矛盾纠纷排查、调解网络等三大网络。在实际中要把治安防控体系的建设纳入政府行为;构建五道严密的防控网;建立高效运作的警务机制;建立强有力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3.
情报主导侦查视角下侦查情报运行机制的重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情报主导侦查的革命性变革进程中,如何构建新的侦查情报运行机制是当前公安机关正在探索而又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新的情报机制的构建,应当是基于机制内涵本身所要求的侦查情报工作流程、侦查情报运行制度、侦查情报工作机构与情报队伍、侦查文化四个要素的有机重构,而这四者又在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互相影响的基础上形成一个稳定的合力系统。  相似文献   

14.
公安机关的"大情报"系统建设是公安社会管理创新的必然要求,目前,公安机关在"大情报"系统建设意识、公安信息情报合作等方面都存在一系列的问题,通过树立情报信息主导警务理念、建立警务合作机制、开发情报信息软件系统平台及建立情报信息保障系统等方面推动公安机关"大情报"系统的发展和完善,将会达到信息情报的动态化、高效化运转,从而更好地为公安社会管理工作服务。  相似文献   

15.
网络舆论具有两面性。公安机关应加强网络舆论情报工作机制建设,要明确网络舆论情报工作机制建设的目标、任务以及网络舆论情报工作内容,在此基础上,建立健全网络舆情信息搜集机制、汇总机制、分析研判机制、情报产品传递与服务机制、舆情应对与引导机制等五大机制,并加强专业人才队伍、组织机构、管理制度与文化、方法与技术、基础设施以及社会关系网络等六大保障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6.
治安预警和公安情报都具有预测、防范功能,都是增强公安机关驾驭社会治安局势能力的有力手段。建立基于公安情报的治安预警体系,是公安机关有效应对当前严峻治安形势的迫切需要,也是公安信息化建设、情报主导警务战略实施以及公安大情报体系建设的必然结果。将公安情报工作融入治安预警活动,就构建了基于公安情报的治安预警体系,形成了"明确警义-情报规划、寻找警源-情报收集、分析警兆-情报研判、预报警度-情报发布"的工作流程。  相似文献   

17.
建立公安新闻发言人制度是完善警情通报机制的重要手段之一。由于公安新闻发言人制度还处于发展的初始阶段,以致仍存在诸多不足。因此,应以法治化的视角看待公安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完善,使之得到法律认可和法律保障。同时,还应明确新闻发布的警情信息内容,提高新闻发言人在公安机关的地位及其基本素质,增强新闻发布的时效性并扩大其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人类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互联网在人类社会中的普及,网络犯罪逐渐成为一种新型的犯罪形式,适应预防和打击网络犯罪的需要,必须加强对网络犯罪情报的搜集。凡是与网络相关的犯罪都是网络犯罪情报搜集的对象,其内容包括人员情报、案件情报、线索情报、组织情报和样品情报五个部分。公安机关必须采取加强日常登记、加强情报专业队伍的建设、加强网络犯罪情报基础建设、加强与民间组织商业公司的合作、加强秘密力量建设以及加强与国际合作等措施,建立完善的网络犯罪情报搜集体系。  相似文献   

19.
在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传统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已难以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治安形势,迫切需要构建信息主导下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信息主导下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具有信息的主导性、工作的整体性、决策的科学性、勤务的动态性、行动的快捷性和效果的精确性等特征。构建信息主导下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必须坚持整体性、实用性、动态性和安全性原则。信息主导下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是由情报信息预警系统、决策指挥系统、打防控一体化系统、绩效评估系统和警务保障系统五大系统组成的网络型系统,这五大系统又各自包含多个子系统,这些系统通过信息的主导作用及其效果的持续反馈,实现各个系统运行的快捷性、集成性、精确性,从而实现社会治安防控工作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社会治安复杂地区具有集中性、复杂性、历史性、外源性、动态性的特性。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目标应围绕"稳、低、少"三个方面。社会治安复杂地区防控体系建设的主体框架应包括:情报体系建设,巡防网络建设,快速反应机制,治安管理机制,打击整治机制,犯罪预防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