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由华东师范大学海外中国学研究中心和历史系联合主办的“传教士与美国早期中国学”学术研讨会,日前在上海召开。近50名来自海内外的专家学者参加了这次学术聚会。与会学者围绕传教士中国学的理论问题、美国早期中国学的若干具体问题、海外中国学研究的基本理论问题展开了深入的探讨,并对当前国内对海外中国学的研究提出了若干建议。传教士中国学的理论问题对于开展早期传教士中国学的研究,与会学者认为这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的。复旦大学的姜义华教授认为,传教士的一个很大特点就在于他们往往生活在民众中间,接触到大量中国社会的…  相似文献   

2.
作为中国社会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中国政治发展理论方案的理论基础,当代中国国家—社会关系问题研究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本文对国内外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梳理,阐述了当代中国国家—社会关系的研究分期、主要视角,并对其中代表性的市民社会理论、法团主义理论等的适用性及其限度作出了评述;此外,本文关注和阐释了新近国内外关于当代中国国家—社会关系研究所使用的处于社会中的国家、分类控制、利益契合等新的分析框架,并在此基础上展望今后的研究进路。  相似文献   

3.
吴忠民教授新著《走向公正的中国社会》(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4月出版,46万字),是一部从社会公正视角解读中国现实社会的学术专著。这本新著对中国在社会公正方面的主要进展、现状、问题以及对国家面临的一些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进行了理论创新,是一部富有创见的学术力作。该书代表了目前国内学术界社会公正研究的最前沿性成果,被国家新闻出版署列入“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百种重点图书选题”。  相似文献   

4.
"类哲学"是从人的类、类生命本性入手,探讨人的本质规定的"新哲学",是一种体现着人对自身本质即"类本质"的全新理解的哲学形态。作为一种关注人自身的思维方式突破了传统本体论的物的表象式的思维方式,改变了传统哲学理解人、对待人的观点和态度。作为"人之为人"的理论自觉的"类哲学"理论确立了人的主体地位,确立了理解"人"、关注"人"的新角度;确立了一种人的"类存在"方式,形成了作为科学发展观核心的"以人为本"理念的哲学基础。以人为本的精神实质在于尊重人、关心人、发展人,而这是与"以物为本"、"以GDP为本"等见物不见人的传统发展观根本对立的。科学发展实质上是以"人"为本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当代中国社会认同与民族认同的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毋庸置疑,随着社会的理性化、个体化的发展,在当代中国出现了诸多社会认同危机,人们对国家、社会与民族的认同程度呈现出下滑局势,尤其国家与民族认同业已成为人们讨论和关注的主题。在中国,作为一种社会认同的"中华民族"认同是认识和处理国家与民族关系的根本性认同。当代中国社会认同和民族认同的重构不仅需要丰富的理论与实践以及冷静的学科思考,更需要长期的政策引导、政治信任、文化沟通和经济的福祉,这是实现多民族共同发展与繁荣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6.
胡欣诣 《求索》2013,(1):192-194
如何理解和界定"法理学"一直是法学理论中一个聚讼纷纭的问题,从语源学和学科史的角度考察"法理学"的语义变迁,从对各家观点的分殊与归纳中提取"法理学"的语义内涵,从与"法学"、"部门法学"的概念差别中反向锚定"法理学"的语义位置,将有助于从多个侧面凸显"法理学"之为一门以抽象的、共性的、一般的法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基本学术特点。我们的研究还试图对与"法理学是什么"有关的诸问题作出理论阐释,并由此对"定义偏好"的学术研究方法提出批评,以进一步强调应秉持从历史的和逻辑的形成过程来理解法学概念的学术态度及其学术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7.
陈勇军 《前沿》2010,(13):162-165
在组织研究上,新制度主义的成就是推进了组织产生、维持与扩散的探索,深化了组织理论对环境的分析,发展了组织变迁研究;局限表现在太强调制度环境对制度变迁的限制,组织研究范式的"不可通约",缺乏个体组织或微观制度机制的分析,不能准确解释社会背景对制度扩散的影响;在将来,新制度主义在理论建构上具有很大的努力空间,"中层理论"是必要的研究方向,国家一社会框架等是三个主要的研究主题。  相似文献   

8.
伴随着《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实施,世界各国纷纷重新建立本国的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等海洋制度,由此又掀起了一场"蓝色圈地运动"。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和中国政府的主张,中国可以管辖的海域约300万平方公里,这300万平方公里"海洋国土"与陆地国土共同构成了中国的国土。但受国家利益、历史、法律等因素影响,在维护"海洋国土"完整与安全方面,中国现在正面临巨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9.
由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主办的“中国特色社会学——历史·现状·未来”学术研讨会于2005年9月17-18日在北京召开。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等全国五十多家社会学研究机构的近百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与会学者就社会学本土化、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的建构、中国社会变迁与社会学的发展等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对中国特色社会学的历史和现状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对中国社会学当前的研究任务和未来进行了分析和展望。中国社会学的本土化作为外来的且在中国中断过很长…  相似文献   

10.
人民调解制度作为"东方经验",在转型期中国纠纷解决、社会治理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作为群众自治、自理的重要体现,而广受理论界和实务界的重视。改革开放以来,有关人民调解制度的研究也非常繁荣,通过学术梳理,发现当前多数研究主要集中于应用对策研究,尽管也有部分学者从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等角度进行了跨学科交叉研究,但研究内容整体上不足以解释和满足社会转型期的人民调解实践。以《人民调解法》的出台为背景,详细论述改革开放以来有关人民调解制度的理论发展,有助于对此进行反思和展望。  相似文献   

11.
作为对主体性反思与超越的主体间性在社会管理中主要体现为国家、市场与社会的关系。国外相关社会管理理论中福利国家理论表达了一种国家对市场的控制;新公共管理理论重构了一种市场神话主义,建构起"企业家政府";"第三条道路"理论寻求国家与市场间的综合;治理理论明确提出国家、市场与社会是治理公共事物的合作伙伴。我国社会管理体制中单位制与人民公社体制建构起国家一元化管理;体制转型时期,国家创造出市场这个合作伙伴,社会开始获得一定程度的发育,社会管理开始出现多元主体;社区制中,国家将市场与社会看成合作伙伴,建构起党委、政府、社会与大众权利共享、责任共担的社会管理新格局。国外社会管理理论与中国社会管理事实都遵循着从国家中心主义向国家、市场与社会多主体治理转变的轨迹。作为一种分析框架的主体间性不仅有助于解释国外社会管理理论演化与国内社会管理体制变迁,而且可将其勾连起来研究,以指导我国社会管理体制的再建构。  相似文献   

12.
在恩格斯的晚年,随着以"电"的发现和利用为代表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帷幕徐徐拉开,资本主义社会开始了新的发展历程。恩格斯在给朋友、友人等人的书信中,从经济学的角度,对新的工业革命意义进行了科学的揭示。本文拟从对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过程及其对资本主义社会影响的介绍,分析恩格斯晚年书信中对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经济学意义的揭示,进而探讨恩格斯这一理论揭示给予我们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文萍 《传承》2013,(6):106-107
通过对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的考察,指出处于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不仅应当以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为指导,以加强经济建设为基础推进社会建设;还应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积极构建"强国家-强社会"的国家与社会关系模式,形成国家与社会的良性互动,不断推进我国的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4.
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是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研究流行的理论框架。同时,互联网的兴起使得本土"互联网政治"的研究方兴未艾。在对现实中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研究已蔚为大观的情况下,有必要对网上的二者关系进行合乎时代发展的跟踪考察。可以尝试以话语权这一视角对互联网上的国家—社会关系进行探讨,我们看到网上社会话语的兴起是大势所趋,在政治舆论场域中暂居优势地位,而政府也正积极地进入网络空间,进行话语权争夺。未来可能由二者的互动形成一个竞争性的话语市场,并实现话语和解  相似文献   

15.
中国艺术人类学的发展可分为: 学术准备、 学术起步、 稳健发展 3 个时期。在后两个时期中, 可总结出迈向人民的艺术人类学、 田野工作中的艺术人类学、 社会发展中的艺术人类学、 国际交流中的艺术人类学、 本土理论建设中的艺术人类学等 5 个方面的特点。 对中国艺术人类学 20 年的发展之路概括。 任何新的理论都是来自于新的社会实践,中国 30 年来的巨大变化, 为中国学术理论创新提供了许多研究资源, 尤其是艺术人类学。因为作为它研究对象的艺术, 在社会实践方面往往具有先锋性, 其所具有的创造性精神,往往是冲破旧藩篱的一种力量。 为此, 艺术人类学学者们所收集的丰富田野材料和所进行的大量社会实践, 正在促使本土理论进一步完善, 并汇集为一股推动中国学术创新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6.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而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国家、市场与社会的关系的转变。围绕这一主线,社会学者对中国社会分层机制与社会流动进行了持续而深入的探索,不断推动社会分层流动的理论创新与发展,呈现出一幅生动的学术争鸣与理论演进的历史画卷。  相似文献   

17.
"国外马克思主义"是国外马克思主义性质的政党、政治理论家和学者在把马克思主义与本国家、本民族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的过程中而产生的,其发展大致经历了缓慢发展、快速发展、遭受挫折和重新升温这四个阶段。近年来,国外掀起了"马克思主义热"的浪潮,其主要原因在于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深入批判以及马克思主义真理的绝对性的体现。目前,加强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已在我国学界达成普遍共识,它对"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的建立和完善、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都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江轶 《求索》2014,(5):168-172
长期以来国内学术界对陈独秀的研究以批判为主,"定罪名"与"戴帽子"成为"研究"的主要手段。近年来陈独秀研究逐渐"突围",唐宝林先生对以往的研究进行了推进与反思,对不同历史时期陈独秀的精神世界与历史行为予以全新解读。结合唐宝林的研究动态,通过多重关系下的"正名",对于陈独秀研究中的"机会主义二次革命论"、"右倾机会主义"、"右倾投降主义"等若干问题进行新的阐释,同时深入考察陈独秀作为"社会人"的一面,解析陈独秀的思想体系,描绘了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特性与悲哀。  相似文献   

19.
国家政权建设最早来源于对西欧现代国家建构等一系列现代化现象的经验提炼和总结,后被中国学者用于分析中国现代国家建构中国家权力介入乡村社会及这一过程中发生的种种变化。将国家政权建设看作一个过程,探讨这一过程的动机、方式、微观行动者,及其中作为一个独立研究对象的基层政权,可以将乡村社会中的国家政权建设分为四个视角:国家政权建设与乡村治理结构、国家政权建设与村民自治、国家政权建设与基层政权、国家政权建设与村庄精英。四个视角基本可以涵盖目前关于乡村社会中的国家政权建设研究的基本领域和范畴,对于我们进一步认识国家政权建设和乡村治理都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  相似文献   

20.
浙江省农业和农村工作办公室原副主任顾益康倾情于"三农"问题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是农经理论与"三农"学科上颇有理论造诣的学术带头人。他参与了中国农业法的起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